"
"
夏禹書跡探祕

"
夏禹書跡探祕

夏禹書跡探祕

夏禹書跡探祕

老湖

夏禹書跡碑刻,是一個盛傳千年、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一個文化、歷史之謎。大禹“手澤”有否留存人間?都有哪些?現今人們見到的“禹碑”真是大禹手書的嗎?

傳世大禹書跡二種,筆者對此作一番探祕之旅,記於後,與同好者共賞,就教於方家高人。

(一)岣嶁碑 原刻於湖南省境內南嶽衡山岣嶁峰,故稱“岣嶁碑”。碑文共77字,9行,第一至八行每行9個字,最末一行5字。字形如蝌蚪,既不同於甲骨和鐘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著名歷史學家、甲骨文專家郭沫若鑽研3年僅只識得3字。《辭源》說是“夏禹治水時所書”,又說“近人疑為楊慎偽造。” 《辭海》有“禹碑”條,說是“後人附會夏禹治水時所刻”。國內有多處翻刻岣嶁碑。筆者本文所引岣嶁碑拓本引自清馮雲鵬馮雲鵷合著《金石索·石索一》(影邃古齋藏本),取其筆劃特別清晰易辯。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大禹治水到衡時受阻, 夢中得仙人(伏羲)指點,殺白馬祭衡山後,在湖南衡山祝融峰(也稱“宛委山”)鑿石得“金簡玉蝶(書)”,得治水之法(“玄女之法”)。禹治水成功後,將書藏於原處,並用巨石石蓋住洞口(即藏書之“禹穴”)。禹將治水之事刻於石碑,立於岣嶁峰上。後人稱“岣嶁碑”,亦稱“禹碑”、 “禹王碑”,或稱“大禹功德碑”。把大禹殺白馬以祭祀的山峰叫做“白馬峰”,把掘出寶書的山峰叫做“金簡峰”,藏書的山洞叫做“禹穴”。

最早記載岣嶁碑是三國魏人張揖選編的[博雅]一書。內有“岣嶁峰,上有神禹碑”之句。東漢趙曄《吳越春秋》、東晉羅含《湘中記》中有對岣嶁碑記載。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韓愈衡山,登臨遊覽,寫《岣嶁山》詩讚“ 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劉禹錫《寄呂衡州》句:“古石琅玗姿,祕文龍虎形。崔融詩:龍畫傍分,螺書匾刻。宋朱熹、張南軒遊南嶽尋岣嶁碑不獲,寫《韓文考異》,認為韓文乃“傳聞之誤”。

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文人何致遊南嶽時,臨拓全文復刻於長沙嶽麓山雲麓峰。明代長沙太守潘鎰於嶽麓山找到此碑,傳拓各地,自此岣嶁碑名聞於世。此事在南宋人王象之《與地紀勝》有記載。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張素(張碧泉)將《岣嶁碑》文拓片帶回故鄉雲南安寧,此時楊慎旅居安寧,第一次從張素手中見到《岣嶁碑》文拓片。經推敲研究,釋出碑文,之後和張素一道,把碑文拓本翻於安寧縣城東洛陽山上法華寺石壁,為摩崖石刻;原文後附釋文,以及張素等人跋語。

以後的幾百年裡,全國各地均有翻刻。

岣嶁碑釋文

岣嶁碑釋文較有代表性、為多數人認可的是楊慎釋文。此外還有明沈鑑、楊廷相、郎瑛三人各自各有異同的釋文。按楊慎釋文,岣嶁碑記的是夏禹對“久旅忘家”、追隨在左右“參身洪流”進行治水工作的人們,回顧治水經歷,最後祭天,祝告南方河流通暢,徹底制服水患,豐衣足食,百姓安居樂業,歌舞昇平。

楊慎釋文:承帝曰:“諮!翼輔佐卿,洲渚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振,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神禋:‘鬱塞昏徙,南瀆衍享。`衣制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

今人對岣嶁碑文進行釋文、釋義的人越來越多。文、義各異。擇北大中文論壇網載馬賀山先生岣嶁碑釋文、釋義,錄於後,以廣見聞:

岣嶁碑釋文:

承帝冢然,翼輔雝衛。災洚矢發,沮恆往行。三河飛湧。北過冀而奠,似若忘鳥。宿嶽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嶽泰衡。崇楚事裒,勞餘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岣嶁碑釋義:

受帝命冢宰答應,輔助舜帝治理灉水衛水。水災降臨,誓師出發。在沮水恆水之間奔忙。三河洪水氾濫,北過冀州而祭奠祖先神靈,姒忙於浚水忘記故鄉鳥地。治水在外常宿高山庭院,用酒祭祀天地,祈望河水暢通不再外溢,水到房前不要再漲了,希望洪水平定。從華山到恆山再到泰山衡山,非常推崇有才智的人疏導河水 。從此洪災減少。平時治水之餘以煙祭祀神靈,用芬芳的美酒以享神,神靈昭示:遷徙大吉。南方的溝渠已經順暢,草木興盛,豐衣足食,萬邦安寧,從邊疆到中原,再不見洪水氾濫。

4.辯析

岣嶁碑“楊慎偽造說”以郭沫若為代表。郭老在[水龍吟]一詩的開頭寫道:“商盤孔鼎無所存,禹碑本是升庵造。”郭老此說影響甚大,幾等於判了岣嶁碑死刑。今天看來,此說似嫌籠統臆斷。從上述岣嶁碑史籍記載及拓本傳刻情況中可辯析出以下幾點:

(1),早在楊慎之前約1300多年的三國時期已有岣嶁碑,史籍著錄及口口相傳不勝枚舉。三國魏人張揖編的《廣雅》最早的記載了岣嶁碑。唐顏師古《漢書敘例》說:張揖“字稚讓,太和中為博士。”後魏江式進表論書說:“魏初博士清河張揖著《埤倉》、《廣雅》、《古今字詁》”(《北史·江式傳》)。張揖史無傳記。據上所述,張揖在太和中為博土;“太和”為三國魏明帝曹叡年號,公元227-232年,正是“魏初”。這時的三國時期已有岣嶁碑。約1300年後的公元1536年楊慎從張素手中見到岣嶁碑拓本,寫出釋文。“岣嶁碑為楊慎偽造”之說不成立,是後人給古人制造的冕案。

(2),三國魏人張揖編《廣雅》記載岣嶁碑時,張本人或其他人見過岣嶁碑或岣嶁碑文拓本,張據以記載在《廣雅》中。到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韓愈上衡山尋訪岣嶁碑時已是遍尋不獲。在這約600 年歲月裡,岣嶁碑會有幾種可能際遇:一是因某種人為或自然原因被毀;二是被人移走,下落不明;三是林木藤蔓遮蔽,世人尋找不見。

(3),現今人們所見之岣嶁碑拓本,最古老者為南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文人何致遊南嶽時所得拓本,為所有各地傳到之岣嶁碑“祖本”。現在無證據推翻“何致本”,也就無法推翻“岣嶁碑神禹銘”。

(4)由上述自然就引出一系列問題:公元1212年南宋“何致本”所拓的是否唐時、三國時、漢時直至夏禹所書原始碑刻岣嶁碑?抑或是何朝何代何人所刻?是否另有禹碑?禹碑是否藏匿在神祕的“禹穴”?或者隱身三山五嶽、江河大澤、民宅古剎?

禹碑說之外,遠近不少墨客騷人,致力破釋岣嶁碑文,或謂某朝某代某王戰功碑,或曰給某王頌詞,或說是道家符籙,或也與古人暗合,亦釋出為禹治水碑,更有據古人釋文改寫的白話散文,不一而足。

中國新聞網2007年7月21日載:岣嶁碑在失蹤千年之後於2007年被重新發現,位於衡山雲峰寺下的望隱橋附近,重約10噸,形狀像一個桃子,高2米,底邊長2.5米。但已慘遭村民部分破壞,砸成兩半做了牆基。---何時何人所刻有待科學鑑定。

二.禹書出令帖

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由宋太宗趙炅下旨令翰林院侍書王著,從宮廷內府祕閣所藏的歷代名家書法中挑選出精品,鐫刻在棗木板上,編成十卷《淳化閣帖》(又名《淳化祕閣》法帖、《閣帖》)。將宋以前的歷代帝王、名臣和書法名家共100多人的400多篇作品彙集一起。這是宋朝官方第一次大規模地刊刻法帖文獻,被後人譽為法帖鼻祖。其中卷五里刊載了古法帖“夏禹書”,後人根據其釋文開頭“出令

”兩字稱之為“出令帖”。千年以來,“夏禹書出令帖”成為芸芸眾生熱議、探索研究的話題。

(一)“出令帖” 釋文

“夏禹書”, 共有12個字。《淳化閣帖》釋文:

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

(二)“出令帖”探源

關於“出令帖”,我國古文獻沒有記載。那麼,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淳化閣帖》,官方法書彙編選入的宮廷內府祕藏白“夏禹書”來自哪裡哪裡?

誓水柱石刻  清乾隆版《石泉縣誌》載:“誓水柱 位於禹裡(原縣城)西望崇山下青片河與白草河交匯處,“縣西四十五步河岸上,石柱高一丈圍五尺。”上刻12字,為蟲篆體,宋《淳化閣帖》釋為“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其義難懂。傳為大禹治水時出的手令。石柱今已無存。”

筆者經一些考證,認為《淳化閣帖》“夏禹書”來自“誓水柱上刻十二字”,很可能是大禹書刻,探索如下。

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 2004年3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峽考古隊,在重慶市雲陽縣舊縣城,發掘出“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此碑成於東漢靈帝熹平二年(173),據考,約在西晉時,因某種不可知的原故,而埋於屋基之下,故得以保存下來。現藏於重慶市三峽博物館。該碑被國家文物部門列為一級A等,即“國寶”級文物。為該館“十大鎮館之寶”之一。碑文中記載:

漢巴郡朐忍令景雲叔於……君帝高陽之苗裔……先人伯允……術禹石紐、汶川之會

“漢巴郡朐忍令景雲叔於”:漢巴郡朐忍縣令景雲(字叔於)。

“君帝高陽之苗裔”: 景雲為高陽氏( 顓頊)的後代。

“先人伯允”:據考證,此“伯允”即“伯杼”(亦稱後予、帝寧,乃夏後七世,少康之子季杼)。

“術禹石紐、汶川之會”:術,通述,(伯允)陳述大禹受命治水出發時在家鄉石紐舉行過盟誓以及在汶川(漢綿篪縣地,今名漩口)舉行過治水盟會(動員大會)

“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記載了碑主漢巴郡朐忍縣令景雲,他的的先人伯允(伯杼)是夏禹七世孫,伯允陳述了禹在家鄉石紐、汶川舉行過治水盟誓和盟會。伯允(即伯杼)為遵循禹石紐汶川之會的遺則,率眾回汶川朝聖巡狩的史實。

聯繫北川石紐山下禹“石紐” 盟會所在地的“誓水柱” ,一幅上古時代激動人心的場景呈現眼前:

4000年前,禹受命治水,出發時在家鄉石紐召集各地部落、鄉民舉行治水盟誓,同心同德治服水患。莊嚴肅穆、群情激昂的盟誓大會上,禹發出神力無邊的治水手令:“出令聶子星紀齊春其尚節化”,手令為蟲篆體書寫,刻在高一丈圍五尺的石柱上,立於青片河與白草河交匯處湔江邊上,以鎮壓湔江之水,免使其淹城。盟誓大會後,又在汶川舉行了治水盟會,然後率眾出發,踏上治水征程。

星轉鬥移,風霜雨雪,兵火幾千年,誓水柱上神禹手令石刻不知何朝何代已佚失損毀,徒令人扼腕浩嘆。惟有其拓片不知何朝何代開始流傳,流入北宋 宮廷內府祕閣。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翰林院侍書王著奉旨從宮廷內府祕閣所藏的歷代名家書法中,將“夏禹書”刻入《淳化閣帖》,使後人得一睹神禹手澤,生無限思古之幽情。

(三)夏禹書今人釋文釋義

四千年後的今天,夏禹、《淳化閣帖》聲名日隆,如雷貫耳,人們對夏禹書興趣盎然,已形成“禹熱”矣。筆者預言,“禹學”的形成已為期不遠。“語言文字網”載作者“本站整理”文《我國八種神祕的原始文字》,“夏禹書”為八種之一,列數家“夏禹書”釋文、釋義,未署作者姓名,頗有可觀。記於後。

一說釋文:

“生地嚴子,留皮齊春,新尚往還。”意譯為:“生地聶子,

墮進齊春,欣尚往來。”

釋義: “荒野聶人,到了春天,喜歡往來。”

一說釋文:

“生雨嚴子,坐行參禹,其尚邑勾。”

釋義:

生雨嚴子:是反映作者起早貪黑、風雨無阻的事業的艱辛,以及對自己和家人的嚴格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坐行參禹: 是言,言行講究,克勤克儉,遇到問題經常自我反省。參,參省者也。

其尚邑勾:尚,為賞之祖文;邑,為城邑;勾,為久的胞文。於是“其尚邑勾”的意思正是“其賞邑久”,意思是在如此艱苦的狀態下所獲得封賞的城池以及諸侯國會長久興旺的。

一說釋文:

“生而品足,星紀齊春,其尚也久”。(其中《國學論壇》的艅艎認為第一字是“鳥”,第二句的第三字是“三”。)

一說釋文:

出鳥,聶子坐引參,屯矢尚幹巳。

釋義:

進入鳥地,夏禹跪下並引導眾人蔘拜[列祖列宗]。儲存弓箭是為了崇尚捍衛

疆土和祭祀活動。

一說釋文:

“旨臨,聖形見,循升,奉獻,賞生亡”。

釋義:

神聖的形體出現,循著(軌跡修行得到)昇華,奉上祭品,在出生和死亡過程中得到回報。

(四)總之

傳世禹書岣嶁碑、出令帖是否夏禹手跡,現在還不能下定論。因為還沒有科學的檢測鑑定。所以,就存在多種可能,:

1.衡山岣嶁碑、出令帖是4000年前夏禹手書刻碑(帖),簡稱“真碑”。

2.“真碑” 後來不知所終,但尚在人間,不為人所知。但有翻刻。現今所見兩碑是“真碑”翻刻.

3.“真碑翻刻”後來也湮滅,沒有翻刻。後世兩碑都是偽刻.

4.“真碑” 後來不知所終,但尚在人間,但沒有翻刻留存世上,後世兩碑都是偽刻.

5.“真碑”已毀,但有翻刻,現今兩碑都是“真碑翻刻”。

6.“真碑”已毀,沒有翻刻,現今兩碑都是偽刻。

7.從來沒有夏禹手書刻兩碑,後世兩碑都是偽刻.

但筆者從史籍記載及現今的文物考古成就中得出確信:夏禹手書“禹碑”是有的,很可能尚在人間。現今所見岣嶁碑、出令帖很可能就是原始真跡。夏朝文字是有的,比夏朝文字更古老的文字也是有的。這已被越來越多的考古實物所證實.現今所謂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距今僅約三千年的殷商甲骨義,有幾千個,已是很成熟很成系統的文字,再往前,就是為數少得可憐的“刻劃符號”了----中華文明史五千年,甲骨文以前二千年,就那麼幾個“刻劃符號”?到了殷商,突然湧出幾千個甲骨文?!

先人的文明成果,有待今後科學發展,考古發現,寶物重返人間。歸來兮,堯碑禹石曷、金簡玉書!歸來兮,岣嶁碑、出令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