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幹細胞+3D打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打印機 3D打印 美國 普通獼猴 新生命幹細胞 新生命幹細胞 2017-09-04

早在1986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3D打印機。但其技術卻在近年來才被人們廣為熟知,隨著時代的發展,3D打印已被更廣泛的應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3D打印的作用不僅僅是製造塑料、金屬等物品的模型,它還可以打印藥物,甚至與生物組織相結合,變革人類傳統的醫療模式。

脂肪幹細胞+3D打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試想一下,當你身上的某個器官或者組織發生了狀況,你正擔心能否找到稀缺的捐獻器官。這時候,醫院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一個全新的器官移植到你的體內,像換掉一個機器上的老舊零件一樣更換受損的器官。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進步,看似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不是天方夜譚。比如提取自身脂肪作為一種絕佳的耗材,就可配合3D打印技術再造身體器官。

脂肪幹細胞+3D打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凍存”脂肪幹細胞的深低溫液氮罐 攝於四川省幹細胞庫

為什麼是脂肪?這是因為脂肪組織中含有豐富的幹細胞,已被用於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不但在皮膚美容、免疫力提升、對抗性器官衰老等方面效果驚人,而且可作為一種生物資源在深低溫液氮環境中長期凍存,一旦器官受損,便可將它從“冰封”中取出來用於器官再造。

不過,要想讓脂肪幹細胞真正作用於人體,它們還必須形成合理的結構。3D打印技術無疑就是這方面出色的造型師了。

較早開始3D打印脂肪幹細胞試驗的是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科研團隊,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人體最為核心的器官之一——心臟。2014年,該團隊就用脂肪幹細胞打印出了人類的心臟瓣膜和微小血管,並在小鼠身上移植成功。接下來三到五年時間,這個團隊還將逐步實現心臟各個部件的打印,最終形成完整的心臟並用於人體移植。

傳統觀點認為,3D打印組織和器官難以長期存活的一大原因就是內部血管系統的不健全。但在我國科學家的努力下,已在2016年運用脂肪幹細胞成功打印了一段腹主動脈,並在恆河猴身上順利移植。未來五到十年內,這種3D打印人工血管就有望實現臨床應用。

脂肪幹細胞+3D打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除了置換內臟和內部組織,脂肪幹細胞還可被3D打印成面部器官,為殘障人士帶來福音。2017年1月,美英兩國科學家合作,用3D打印機把脂肪幹細胞做成人耳,為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創造了康復新希望。不僅如此,脂肪幹細胞還可用於鼻子、髖關節、膝關節等部位的缺陷治療,未來,人類將實現器官的隨意更換。

脂肪是座被許多人誤解、厭棄的巨大金礦,而3D打印則充分發掘了其潛在價值。脂肪幹細胞與3D打印技術日趨緊密的結合,將為人類健康帶來巨大的利益。

文 | 新生命幹細胞 圖 | 網絡

◎ 本文版權歸新生命幹細胞所有,侵權必究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脂肪幹細胞+3D打印 未來受損器官將可隨意更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