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高考期間,各類考試遲到、准考證丟失、忘帶、赴考路上堵車等新聞屢見不鮮,唯獨今年有一條新聞超出了我的認知範圍。

考前找不到身份證,竟是因為被母親藏了起來?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據瞭解,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小王母親捨不得小王離家讀書,所以高考前夕,她將孩子身份證和戶口簿藏了起來。她自私的認為,只要女兒沒法參加高考,就不會離開她了。

因為第二天就要高考,情況緊急,小王見母親如此固執,無奈之下只好到派出所求助。好在派出所戶籍民警得知情況後,立即為小王辦理了臨時身份證,才讓小王順利進入考場參加考試。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看完這條新聞,我為這個女孩感到難過,這種母愛已經是一種失去理智的對孩子的佔有慾。已經可以想見,即便小王結束了高考,在志願填報時,也一定會遭受到來自母親的百般阻撓。

該不該讓孩子去遠方上大學?將成為志願填報期間,導致家庭戰火紛飛的導火索。

這個問題,不只是小王的家庭,其實大部分考生家長都有這樣的顧慮。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呢?今天給大家提供幾條思路。

1. 考慮孩子的分數。

分數能上985的屬於非常優秀的孩子,如果省內又沒有剛好能與之匹配的院校,那麼別辜負了孩子的好分數,讓孩子出省就讀吧。一份好大學的本科學歷,可以讓孩子的升學、就業如虎添翼。

同理可證,分數能上211的孩子、分數在本二頭,差一點就能上本一的孩子。省內院校是考生家長熱捧的對象,分數水漲船高。從性價比來說,同樣的分數,在省外的確是能上更好的大學。

另外,在挑選外省院校時,儘量選擇知名度大的院校。不可置否,一些省外高水平院校的知名度甚至不如省內一些中等的院校,從就業角度來看,家長們也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2.考慮孩子的興趣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和王牌專業,但是這些院校和專業分佈不均,例如福建的院校就沒有航空類的專業。

而且,即便有些專業一般的綜合類院校也有開設,但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模式遠不及那些專業類院校。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大氣科學,長春理工大學的光學工程、中國地質大學的地址學、江南大學的食品科學工程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院校裡,卻有著全國第一的專業。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對自己的夢想非常堅定(你該感到幸運,大多孩子談到自己未來想做什麼時,都是迷茫的),那麼無論多遠,都請讓他去追隨自己的理想。

當孩子專業目標明確時,應以孩子的興趣為首要考慮對象。所以第一條優選更好的院校,在這裡是不適用的。當孩子確定了專業,就按照院校專業排名,去選擇專業水平最高的大學。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3.考慮孩子的性格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適應異域的風土人情,和漫長的思鄉之苦。所以,如果孩子性格外向活潑,善於與人交流,可以讓孩子去外省去拓寬眼界,去適應一個全新的環境。

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戀家、適應能力差,那麼建議還是就讀省內的院校,或者選擇鄰近省份的院校,節假日回家也比較方便。

在省份的選擇同樣需要考慮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非常擅長社交、愛玩好動,可以讓孩子報沿海的發達城市,更適合孩子在這裡學習成長;如果孩子性格沉穩,喜歡鑽研,那麼比較偏遠地區的城市,或者較為安靜的校區環境,或許孩子會更適應。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4.考慮孩子的就業

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會有衝突,是因為雙方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孩子可能覺得去外省很新鮮,專業很喜歡。而家長則從就業的角度考慮,希望孩子留在省內。

其實家長的考慮是正確的,留在省內上學,能夠享受到“資源傾斜”。無論是人脈、實習、校招等,省內院校都能有更好的資源,在就業上也能得到一些幫助,這種優勢是省外院校無法比擬的。

該不該讓孩子去外地上大學?家長考慮這4個因素,能得到最佳答案


在志願填報上,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家長們需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去排序和選擇。孩子在考慮問題時往往不夠周全,在這個時候,家長應當給孩子分析不同選擇之下的利弊。

另外,在交流上,也切忌過於強勢,例如“你必須留在省內上大學”“你一定要選那個專業”,這是孩子的人生,儘量以建議和商量的語氣和孩子交流,這樣更易於孩子接受。

關注【家長領導力】,你想了解的親子關係、家庭教育、學習指導、生涯規劃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