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王會鋒

“今年俺村又考上了7名大學生,前後加起來,從恢復高考至今,俺村都出了243名大學生了!”8月31日上午,指著村敬賢堂裡的英才榜名單,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喜笑顏開。

陶橋村231戶991人,算下來,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都是大學生。這243名大學生中還包括13名博士、21名碩士。一個偏遠小村咋能誕生這麼多大學生?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王會鋒

“今年俺村又考上了7名大學生,前後加起來,從恢復高考至今,俺村都出了243名大學生了!”8月31日上午,指著村敬賢堂裡的英才榜名單,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喜笑顏開。

陶橋村231戶991人,算下來,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都是大學生。這243名大學生中還包括13名博士、21名碩士。一個偏遠小村咋能誕生這麼多大學生?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祖輩們歷來尊崇孔孟之道,口口相傳著我們村與孔子游學的種種故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秉承耕讀傳家、重教啟智的傳統,在上世紀40年代初,村裡就辦起了全縣為數不多的私塾。”陶文博說。

正是因為有這種尊師重教的好傳統,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年,村裡陶成川、陶翠華兩位青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一直以農為生的村民們更加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從此有樣學樣,“只要孩子願意讀書,砸鍋賣鐵也要供養”成為全村人的共識。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家長們勤勞苦幹,節衣縮食,克服種種困難供養學生。村裡逐步興起了“不比金,不比銀,就比家裡能出人”、“不比樓房比學生、不比財產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的風氣,村民們都以子女學習好為榮,以考上大學為傲,就連學生之間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王會鋒

“今年俺村又考上了7名大學生,前後加起來,從恢復高考至今,俺村都出了243名大學生了!”8月31日上午,指著村敬賢堂裡的英才榜名單,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喜笑顏開。

陶橋村231戶991人,算下來,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都是大學生。這243名大學生中還包括13名博士、21名碩士。一個偏遠小村咋能誕生這麼多大學生?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祖輩們歷來尊崇孔孟之道,口口相傳著我們村與孔子游學的種種故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秉承耕讀傳家、重教啟智的傳統,在上世紀40年代初,村裡就辦起了全縣為數不多的私塾。”陶文博說。

正是因為有這種尊師重教的好傳統,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年,村裡陶成川、陶翠華兩位青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一直以農為生的村民們更加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從此有樣學樣,“只要孩子願意讀書,砸鍋賣鐵也要供養”成為全村人的共識。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家長們勤勞苦幹,節衣縮食,克服種種困難供養學生。村裡逐步興起了“不比金,不比銀,就比家裡能出人”、“不比樓房比學生、不比財產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的風氣,村民們都以子女學習好為榮,以考上大學為傲,就連學生之間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攀比”之風下,村裡差不多每年都有五六人考上大學。現年68歲的退休教師陶永謙,三個子女都考上了大學,大兒子如今是博士,在中科院研究所從事尖端科技研究;二兒子是本科,女兒是碩士,均在深圳工作。“學生就是家裡的希望。在最緊張的時候,家裡曾借債不少。”陶永謙說,後來大兒子工作後,不僅還清了債務,家裡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知識改變命運,經歷就是財富。“教育孩子其實就四個字:興趣、習慣,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孩子們深知家裡的不易,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嚴寒酷暑,每天堅持學習至深夜……”說起培養孩子的祕訣,陶永謙自豪不已,一一道來。

"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王會鋒

“今年俺村又考上了7名大學生,前後加起來,從恢復高考至今,俺村都出了243名大學生了!”8月31日上午,指著村敬賢堂裡的英才榜名單,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黨支部書記陶文博喜笑顏開。

陶橋村231戶991人,算下來,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都是大學生。這243名大學生中還包括13名博士、21名碩士。一個偏遠小村咋能誕生這麼多大學生?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祖輩們歷來尊崇孔孟之道,口口相傳著我們村與孔子游學的種種故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秉承耕讀傳家、重教啟智的傳統,在上世紀40年代初,村裡就辦起了全縣為數不多的私塾。”陶文博說。

正是因為有這種尊師重教的好傳統,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年,村裡陶成川、陶翠華兩位青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一直以農為生的村民們更加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從此有樣學樣,“只要孩子願意讀書,砸鍋賣鐵也要供養”成為全村人的共識。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家長們勤勞苦幹,節衣縮食,克服種種困難供養學生。村裡逐步興起了“不比金,不比銀,就比家裡能出人”、“不比樓房比學生、不比財產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的風氣,村民們都以子女學習好為榮,以考上大學為傲,就連學生之間也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正是在這種獨特的“攀比”之風下,村裡差不多每年都有五六人考上大學。現年68歲的退休教師陶永謙,三個子女都考上了大學,大兒子如今是博士,在中科院研究所從事尖端科技研究;二兒子是本科,女兒是碩士,均在深圳工作。“學生就是家裡的希望。在最緊張的時候,家裡曾借債不少。”陶永謙說,後來大兒子工作後,不僅還清了債務,家裡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知識改變命運,經歷就是財富。“教育孩子其實就四個字:興趣、習慣,也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孩子們深知家裡的不易,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嚴寒酷暑,每天堅持學習至深夜……”說起培養孩子的祕訣,陶永謙自豪不已,一一道來。

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名大學生……好學風好家風孕育出這個“大學生村”

與陶永謙家類似,村民陶俊國為了供養孩子上學,夫妻倆起早貪黑掙錢,甚至擺起街頭小攤賣饃夾菜。孩子們也都很爭氣,儘管沒有零花錢,穿的多是親戚朋友給的舊衣服舊鞋子,但從來沒有怨言,一門心思用到了學習上。三個孩子,如今兩個是博士,一個是碩士。

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和鄉賢們也始終關注、支持著家鄉的發展,紛紛為家鄉獻計出力。去年,村裡建起了村史館、鄉愁館、敬賢堂、黨建館、書畫室五個功能館室。特別是敬賢堂裡,歷年考上大學的學生和在外成功人士分別上榜,供大家參觀學習,彰顯榜樣的力量。每逢寒暑假,回村的大學生們更是習慣於對中小學生義務開展學習輔導。“本科畢業後我也要讀碩士、讀博士,繼續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剛剛被南陽師範學院錄取、暑假一直在村裡幫教中小學生的“準大學生”陶勝傑說。

陶橋村良好的學風家風民風,深深吸引著漯河市及周邊的人們,慕名前來參觀的家長和學生絡繹不絕。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如今的陶橋村垂柳成蔭,乾淨整潔,民房錯落有致,村民彬彬有禮,滿眼盡是和諧的鄉愁景象。“村裡崇文重教的學風家風、村民們向上向善的執著精神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是俺村振興的力量源泉。”陶文博如是總結。

編輯: 馬小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