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但有幸的是,東邊的阿拉伯帝國在君士坦丁收集了不少古代文明的著作,這裡恰恰是當初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隨著雙方的貿易往來,以及基督徒前往耶穌撒冷朝聖的過程中,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重新回到歐洲。於是一些大學開始講授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學、阿基米德的數學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洲自從羅馬滅亡之後,科學知識方面便基本停止了,可以說中世紀“除了神學再無學術”,當大學誕生時,依然要回到羅馬帝國文明這個原點上從頭開始。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但有幸的是,東邊的阿拉伯帝國在君士坦丁收集了不少古代文明的著作,這裡恰恰是當初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隨著雙方的貿易往來,以及基督徒前往耶穌撒冷朝聖的過程中,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重新回到歐洲。於是一些大學開始講授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學、阿基米德的數學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洲自從羅馬滅亡之後,科學知識方面便基本停止了,可以說中世紀“除了神學再無學術”,當大學誕生時,依然要回到羅馬帝國文明這個原點上從頭開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到12世紀末的時候,英國誕生了牛津大學,13世紀初,又誕生了劍橋大學。德國大學起步最晚,直到14世紀才出現了第一所大學——海德堡大學。到15世紀的時候,全歐洲總共形成了70多所大學,其中意大利20所、法國18所、德國16所、西班牙13所、英國5所。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但有幸的是,東邊的阿拉伯帝國在君士坦丁收集了不少古代文明的著作,這裡恰恰是當初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隨著雙方的貿易往來,以及基督徒前往耶穌撒冷朝聖的過程中,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重新回到歐洲。於是一些大學開始講授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學、阿基米德的數學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洲自從羅馬滅亡之後,科學知識方面便基本停止了,可以說中世紀“除了神學再無學術”,當大學誕生時,依然要回到羅馬帝國文明這個原點上從頭開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到12世紀末的時候,英國誕生了牛津大學,13世紀初,又誕生了劍橋大學。德國大學起步最晚,直到14世紀才出現了第一所大學——海德堡大學。到15世紀的時候,全歐洲總共形成了70多所大學,其中意大利20所、法國18所、德國16所、西班牙13所、英國5所。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當時的教學方式並不是我們現在這樣,教授站在講臺上,學生坐在下面認真聽、做筆記。這批最早的大學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辯論,就是任何學生可以提出一個任意的問題,之後教師與學生展開辯論,你來我往的過程中迸發出知識和推理的火花,最後由教師決定某一個論點是否成立。這一教學模式讓當時的大學形成了思辨和推理的濃厚風氣。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但有幸的是,東邊的阿拉伯帝國在君士坦丁收集了不少古代文明的著作,這裡恰恰是當初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隨著雙方的貿易往來,以及基督徒前往耶穌撒冷朝聖的過程中,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重新回到歐洲。於是一些大學開始講授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學、阿基米德的數學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洲自從羅馬滅亡之後,科學知識方面便基本停止了,可以說中世紀“除了神學再無學術”,當大學誕生時,依然要回到羅馬帝國文明這個原點上從頭開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到12世紀末的時候,英國誕生了牛津大學,13世紀初,又誕生了劍橋大學。德國大學起步最晚,直到14世紀才出現了第一所大學——海德堡大學。到15世紀的時候,全歐洲總共形成了70多所大學,其中意大利20所、法國18所、德國16所、西班牙13所、英國5所。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當時的教學方式並不是我們現在這樣,教授站在講臺上,學生坐在下面認真聽、做筆記。這批最早的大學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辯論,就是任何學生可以提出一個任意的問題,之後教師與學生展開辯論,你來我往的過程中迸發出知識和推理的火花,最後由教師決定某一個論點是否成立。這一教學模式讓當時的大學形成了思辨和推理的濃厚風氣。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由於中世紀時期教會的勢力蓋過了世俗勢力,整個歐洲雖然有許多國家和許多國君,但這些國君需要得到教皇的加冕和認可才算通過了“合法程序”,因此可以把中世紀的歐洲看成是由教會主導的統一整體,也就是所謂的——基督教世界。這種分裂又有共同信仰的狀態,使任意一個國家的學生可以在任意一個基督教國家的大學學習,使得大學具備了國際性特點。

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最早的這批大學在管理上是完全自治的,一般分為兩種自治模式,以意大利波倫那大學為代表的歐洲地中海沿岸大學,一般採用的是“學生自治”,就是由學生來決定聘請誰來做教授、一個學期多長時間以及一個學期收多少學費等等;而以法國巴黎大學為代表的歐洲北部大學,一般採用“先生大學”模式,就是由教師來管理和主導學校。這種完全自治還體現在不受大學所在地領主的管理、不受當地城市司法的約束、師生不服兵役且不納稅。這一切讓歐洲萌發出了自由思想,奠定了後來大學的治學基礎。

"

人類的進步需要知識的傳播,而知識的傳播途徑有很多種。包括前人寫書後人讀、前輩對晚輩的口傳心授、歐洲的基督教會學校以及我們古代的私塾等等。可是任何一種方式在傳播進步思想、講授學以致用、探討人類文明方面,都無法與大學的作用相媲美。那麼大學這種機構是怎麼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對社會進步最關鍵的推動作用又是什麼呢?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自從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了黑暗而漫長的中世紀,之所以說它黑暗,主要就是指中世紀的知識領域是處於壟斷狀態的。這種壟斷不是指只有貴族才能學習,而是指教育壟斷在教會手中。當時的歐洲人,識字的基本都是教士,不用說普通百姓,就算是貴族不識字也很常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在當時一切事物皆為上帝服務的大背景下,學校只能誕生在修道院裡,也就是教會在侍奉上帝的過程中總結出的知識傳授給修道者。這種學校一般是教七門課程,當時被稱為“七藝”,分別是:文法、修辭、邏輯、算數、幾何、天文和音樂。前三門相當於我們今天的語文,算數和幾何是數學,至於音樂並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那些音樂家的作品,而主要是教會禮拜音樂。至於天文課,核心就是所謂“地心說”,那時還沒有環球航行,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所謂地心說也不是指地球是宇宙中心,而是指教會理念中“我們所生存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因此我們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12世紀初的時候,由於城市的興起,任何人和任何思想都可能湧入,而教會雖與封建貴族相互依靠,但從不限制任何信徒接受教會教育,相反保護弱者一直是教會所倡導的。於是在這些大城市的教堂裡,教會辦起了一些專門教授世俗知識的學校,雖然神學依然是核心課程,但加入了世俗知識,學校的性質也就變了。

當進入這種學校學習的平民、商人甚至貴族子弟越來越多時,就像手工業者們會成立自己本行業的行會一樣,學生和老師們也成立了行會以保護自己的利益。大學一詞在拉丁語中的意思就是——師生共同體或者師生行會。起初大學就是以這種行業團體的模式,由大家共同選出會長,再由會長組織安排各學科的教學,當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超出了教堂的辦學範圍之後,行會的辦學場所完全成了一個獨立的建築群,教會學校演變成為了大學,會長演變為後來的校長。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世界上第一所大學誕生在1088年,意大利的波倫那大學。這所大學由原來的波倫那羅馬法學校演變而來,法律學科底子深厚,這所大學的民法和教會法,在當時不重視學術的歐洲,算是全歐最高學術榮譽了。到12世紀初的時候,法國的巴黎大學誕生了,它是由原來的巴黎聖母院教堂學校演變而來。這可是世界上第一所繫統性大學,它開創了很多現代大學的系統建設模式。比如巴黎大學開始劃分學院,下設有藝術學院、神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四個學院,還開始分學位。就讀巴黎大學需要先讀藝術學院,為期四年半到六年左右,讀完頒發學士學位。得到這個藝術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後,才有資格去報名學習後面三個學院,後三個都分別設立了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這麼看來,今天的大學基本上沿襲了巴黎大學所開創的系統建設體系,只不過不再需要藝術“打底子”而已。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雖然有幾種選擇,但是神學和法學依然是當時全歐最熱門的專業,原因不僅僅是“好就業”,而是其他學科由於中世紀的特色原因而很難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所謂的這個特色原因是指:日耳曼人當初滅亡羅馬就好似我們這邊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一樣,往往會學習和接受先進方的文化,但由於當初羅馬帝國的文明成果過於集中在亞平寧半島,也就是今天的意大利地區,而替代羅馬帝國的法蘭克帝國成長於高盧地區,在羅馬時期高盧地區就屬於“蠻荒之地”並沒有積累下多麼深厚的文明成果,因此法蘭克帝國只是學習和皈依了羅馬教會,卻沒能全盤接收羅馬文明,這也促使了黑暗中世紀的來臨。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書籍早已流失,後來誕生的這幾個大學很難建立起相關學科。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但有幸的是,東邊的阿拉伯帝國在君士坦丁收集了不少古代文明的著作,這裡恰恰是當初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隨著雙方的貿易往來,以及基督徒前往耶穌撒冷朝聖的過程中,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典籍得以重新回到歐洲。於是一些大學開始講授亞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學、阿基米德的數學和希波克拉底的醫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歐洲自從羅馬滅亡之後,科學知識方面便基本停止了,可以說中世紀“除了神學再無學術”,當大學誕生時,依然要回到羅馬帝國文明這個原點上從頭開始。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到12世紀末的時候,英國誕生了牛津大學,13世紀初,又誕生了劍橋大學。德國大學起步最晚,直到14世紀才出現了第一所大學——海德堡大學。到15世紀的時候,全歐洲總共形成了70多所大學,其中意大利20所、法國18所、德國16所、西班牙13所、英國5所。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當時的教學方式並不是我們現在這樣,教授站在講臺上,學生坐在下面認真聽、做筆記。這批最早的大學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辯論,就是任何學生可以提出一個任意的問題,之後教師與學生展開辯論,你來我往的過程中迸發出知識和推理的火花,最後由教師決定某一個論點是否成立。這一教學模式讓當時的大學形成了思辨和推理的濃厚風氣。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由於中世紀時期教會的勢力蓋過了世俗勢力,整個歐洲雖然有許多國家和許多國君,但這些國君需要得到教皇的加冕和認可才算通過了“合法程序”,因此可以把中世紀的歐洲看成是由教會主導的統一整體,也就是所謂的——基督教世界。這種分裂又有共同信仰的狀態,使任意一個國家的學生可以在任意一個基督教國家的大學學習,使得大學具備了國際性特點。

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最早的這批大學在管理上是完全自治的,一般分為兩種自治模式,以意大利波倫那大學為代表的歐洲地中海沿岸大學,一般採用的是“學生自治”,就是由學生來決定聘請誰來做教授、一個學期多長時間以及一個學期收多少學費等等;而以法國巴黎大學為代表的歐洲北部大學,一般採用“先生大學”模式,就是由教師來管理和主導學校。這種完全自治還體現在不受大學所在地領主的管理、不受當地城市司法的約束、師生不服兵役且不納稅。這一切讓歐洲萌發出了自由思想,奠定了後來大學的治學基礎。

大學的誕生與發展,從以神學為主的教會學校到自由思辨的演化

大學的誕生讓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重新回到歐洲人的視線當中,不僅點燃了歐洲人的智慧之燈,還為後來的文藝復興奠定了思想基礎。我將其比喻為:如果文藝復興是推倒黑暗中世紀的那個巨人的話,那麼大學就是那個砸開門鎖、放出巨人的人。隨著中世紀封建等級制度壁壘的動搖,大學成為了後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以及啟蒙運動的主要思想陣地,而這一系列運動帶領歐洲邁出中世紀,走向了工業革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