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 科技創新 綿陽人才,這仗幹得漂亮

大學 軟件 新能源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報 2017-06-08

軍民融合 科技創新 綿陽人才,這仗幹得漂亮

在前不久公佈的第13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名單中,四川33人入選,其中綿陽佔了9席。作為全國唯一科技城,綿陽人才濟濟,名不虛傳。

其實,走進綿陽,走進科技城軟件產業園,走進一個企業,甚至走近一個人,你都能感受到這種氣息,同時也能感受到綿陽人才工作的特色——戰略、創新、統籌、落實……這些關鍵詞早已成為綿陽人才工作的基因,其帶來的效應在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等領域不斷裂變,成為驅動綿陽飛速發展的強力引擎。

戰略佈局

  • “這不僅是機遇的把握,更是戰略的規劃”

【鏡頭】高鐵飛馳,城市間距離越來越短。在享受這種便利時,或許你不知道,堪稱高鐵“心臟”的連接器就產自綿陽。“這就是替代日本新幹線的連接器,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連接器……”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遊靜元的語氣中帶著自豪。

四川永貴是一家典型的“民參軍”企業,總部在浙江。“到這邊設廠,就是看中了綿陽的人才優勢和政策。”遊靜元說:“現在,四川永貴的研發能力是集團最強的。”說起在兩年內就拿了軍品生產的4個證書時,遊靜元感慨萬分:“這不僅是機遇的把握,更是戰略的規劃。包括涉足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幾年前,政府就指導我們做好了未來的人才佈局。”

這句話,正好說中了綿陽人才工作的關鍵。2015年,四川省被國務院批准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以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為主題的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其中綿陽將重點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基地。為此,綿陽市出臺了多項支持軍民融合人才專項,逐步實現從一般性人才政策向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人才政策體系轉變。

【數據】目前,全市已認定軍民融合企業總量達238家。劍橋大學孵化器、清華大學國家人力資源研究中心綿陽分中心、北京交通大學災害防治裝備實驗室等7家著名高校在綿分支機構正持續建設中。在“蓄勢儲能”方面,全市共設軍民融合研究生專業39個,本科專業38個,培育在校研究生2318人,本科生20478人。

統籌推進

  • “政策統籌出臺,資金統籌使用,資源統籌配置!”

【鏡頭】2014年10月,久遠銀海暢輝公司作為第一批軍民融合企業入駐科技城軟件產業園。“那時園區冷清得很!”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銀海董事長韓志華唏噓不已。“現在多熱鬧,中午吃飯都要排隊。”

說到統籌發展,四川華科恆達公司總經理敬天獎深有感觸。作為一家通風檢測企業,華科恆達在2015年提出進軍軍工產業,用三年時間轉型戰車空氣淨化及極端條件下的空氣過濾等。

3年時間,有壓力嗎?“股東很看好這個方向,最重要的是綿陽的支持政策很給力。”面對記者的提問,敬天獎信心滿滿。“政策統籌出臺,資金統籌使用,資源統籌配置!”說起綿陽人才工作的特點,一位常駐綿陽的資深媒體人這樣評價。

【數據】綿陽市充分發揮每年60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導向作用,掀起軍民融合人才創新創業熱潮。

給予創辦、領辦“軍轉民”“民參軍”企業的高層次團隊最高2000萬元資助,人才最高500萬元科研啟動資金。2016年,軍民融合高層次人才最為密集的高新產業佔全市工業總產值53.5%,共新申請專利1223項。

創新服務

  • “搞研發的不大關注政策,但我們從不擔心”

【鏡頭】在綿陽科技城軟件產業園外,軟件學院的牌子赫然醒目。這是由產業園和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軟件學院,實現學校向企業無縫對接輸送人才。“在校學生每週到園區進行實操訓練,園區頂尖專家親自上課。”

在產業園裡,一個類似股市交易的電子牌不斷滾動。“這是我們園區的知識產權集散中心,企業可隨時發佈項目上來,進而實現項目和人才的實時對接。”

……

隨著腳步的移動,園區服務一一展現在眼前。令人驚訝的是,園區管理人員對園區企業的瞭解程度。大到戰略方向,小到企業人數和利潤率都很清楚,至於項目需求、符合的政策等,他更是瞭然於胸。

“搞研發的不大關注政策,但我們從不擔心,只要符合條件,就有人上門服務。”敬天獎對園區的服務讚不絕口。“這邊辦公環境好,還不用排隊等電梯。”銀海總工程師周紅陽說,“我們享受了這些服務,也要為園區做貢獻。軟件學院、資金互助池等,我們都是最先參與的。”

其實,軟件產業園的服務就是綿陽市人才服務的縮影,園區的各項創新正是紮實落實綿陽市創新服務人才的體現。

【數據】先後推動中物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院等開放1000餘臺大型科學儀器;建成全省最大軍民融合高技能人才基地——九洲技師學院;試行“課題式”引智模式,實施軍民融合企業家培訓計劃;出臺軍民融合企業引進大學生住房補貼政策等。本報記者 楊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