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長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培養體系和干預手段

大學 經濟 清華大學 職業教育 尉遲道坤 2017-04-27

深度長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培養體系和干預手段

最近探討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話題比較多,關於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首要的是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定義?應用技術型人才在人才體系中的位置?應用技術型人才應該是誰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在教學模式上如何幹預?

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落腳點是培養工程技術、技術技能人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可以從產業分類的角度,去歷史(縱向)的角度和現實(橫向)的角度,進行頂層設計。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從實踐來看,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理解。

一是上下看。向上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清華大學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等都在開展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培養的是頂端、高端應用技術型人才,主要從事高端、高新技術研發和推廣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向下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高等職業院校培養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地方應用技術本科院校培養的工程技術型人才,主要培養一線應用,解決具體技術問題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二是前後看。向前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預測未來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是應用型高校真正非常重要的科學研究的方向。例如:一些院校通過對技術前沿和產業發展的研究,率先在本科院校開設汽車檢測和維修、數控技術專業,當這些專業的學生畢業時,正是這些專業就業最好的時候,得到市場的認可,畢業生供不應求。只有努力把握下一代的主流技術,用下一代的主流技術來培養今天的人才,應用技術型學校就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和立於領跑之地。向後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追溯高等教育縱深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的院系調整,北京最為明顯,新組建的學校基本都是應用型,但它是國家層面的應用型,不是地方的,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培養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應用型人才,不是頂尖的。

三是內外看。向內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就是看學校有沒有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和軟硬件條件,如設施設備、教師隊伍等。向外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就是看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對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新的、多樣化、複合型需求,看國際上應用技術型高校的建設案例。

210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65萬人,一方面,高校畢業生持續增加;另一方面,由於高校以精英人才培養為辦學目標,同質化嚴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高等教育的結構要與未來經濟社會結構需求相適應,需要部分本科院校嚮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

全國有1219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本科院校1103所,包括公立的713所,民辦390所。究竟哪些是需要轉型的高校呢?按照2015年教育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的《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轉型學校的主體應該是1998年之後,以師專、教育學院、農專為主升格而來的600多所院校。這些學校人才培養條件不充分,卻承擔起了大眾化擴招任務的絕大多數,是高等教育擴招學生培養的主力軍。同時,這些學校升格以後,國家、政府並沒有給這些擴張條件不充分、設置不具備的學校更多的支持,而這些學校是根據現有的教師、已有的專業培養人才,並沒有緊密結合經濟社會和區域產業結構需要進行辦學。如今,這種現象已經不能再持續下去,因為畢竟要和當地的經濟社會對接,人才需求對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力不斷強大,國家看到這一點以後,正從外部、內部給這些學校支持和推動,給“加草加料”,要讓他們真正能夠轉型,建設成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應用技術型大學,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

深度長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培養體系和干預手段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廣義的人才培養內涵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層次、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教師隊伍、培養方式、質量保障等。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既具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共性,同時也具有不同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特殊性,需要普通高校在轉型應用技術型大學時,認真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技術技能進步、區域產業升級轉型、行業企業的需求以及人才成長規律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挑戰,抓住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不斷深化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改革。

1.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是個體系建設,與傳統的專科技術技能人才和本科層次學術型人才比較,這類人才的培養更加註重服務區域經濟,服務行業企業。在層次上,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應該是以本科教育為主,專業學位研究生為輔。在通道上,外部與學術型人才培養相互溝通,與職業資格對接;內部與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相互銜接,讓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既有充足的生源,也要有能升學的通道,讓接受應用技術型教育的學生沒有“天花板”。在屬性上,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在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清華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開展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一批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在開展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總是猶豫不決、徘徊不前,覺得轉型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高校,是進入了低層次的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教育發軔150週年,第一所職業學校是福建船政學堂,第一任教師都是留美旅歐的洋博士、洋教師,就是基於發展實業、振興工業建立起來的,是教育體系的一個新類型,而不是一個較低的教育層次。這點在我國國民的認識中比較欠缺。正確認識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就要放棄認為職業教育是落後的、封建的教育等農業社會的思維,重新認識職業教育是工業社會的產物,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逐步發展起來的,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產物,應用技術型人才更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現代教育的發展而產生的一類新的人才類型。

2. 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長期以來,校企合作開展人才培養往往是口號多、協議多,落實的少。根本問題是缺少可執行的校企合作政策,沒有校企合作的雙贏利益基礎。在我國經濟從中高速增長向中低速增長的調速換擋時期,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有企業都在轉型升級,當前遇到經濟危機,自身發展都處於困難時期,讓一個企業做純粹的慈善家幫助教育這不現實。而教育系統總希望企業支持教育這句話變成現實。企業由於自身難保,很難把最好的技術送到學校;而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支持,怎麼辦?

因此路徑上需要深度產教融合。通過產學研合作,應用技術型大學要發揮大學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的優勢,把企業的研發中心、創新中心建設到學校,幫助企業進行產品研發,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從而實現其換取企業更多的崗位實踐機會。通過校企互聘工程師、技術員或教師,提升學校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提高企業產品研發水平。工程師、技術員、教師通過服務學校和企業,通過取長補短,達到校企雙贏的目標。模式上是購買企業服務。購買服務,也需要達成學校和企業共贏。只有共贏才是校企長期合作的基礎,如果不能實現共贏,校企合作不可能長期持續。這就需要學校找合作企業時要找一個與學校發展相匹配的企業,購買企業的技術、師資、裝備。匹配就是一個平衡條件,這種平衡狀態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是長期合作的。如果只考慮短期的平衡,就很難和企業進行長期的合作,得到企業持續不斷的支持。如果校企雙方只是短期的合作,學校的教師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成為師資隊伍中一時性的“雙師”,一個“雙師”教師進到你這個學校,如果沒有持續的校企合作培養,不再瞭解企業生產和市場情況,十年以後就不是了。

3. 招生制度改革。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和精英人才培養存在不同的人才定位和培養目標。接受過精英人才培養的大學教師們,都希望招收學生的分越高越好。應用技術型人才作為一個人才類型,在培養的過程中,是不是招收考生的分數越高越好呢?經驗表明:不同類型的人才培養有不同的規律,如果把適合精英人才培養的考生招收來進行應用技術型人才來培養,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嗎?人才的類型是多樣化的。應用技術型高校需要通過分類和多樣化選撥,招收適合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高中生源,招收具有應用技術心智的職校生源、社會生源,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這些生源的預期工作崗位能與應用技術型大學培養目標對接,畢業後能專心在應用技術崗位上工作。因此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運行高校實行單獨招生,單獨考試錄取招收學生,不僅進行專業知識考試,而且還要進行技能測試,學生通過4年~5年的學習,達到應用技術人才的標準。這樣的學生在就業市場上成了“香餑餑”。

當前,應用技術型大學的教師大多數來自精英大學畢業的博士、碩士和本科生,其中有些人總是用自己過去的學習經歷和經驗來進行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用自己擅長的教學和評價方法來評價學生,總是認為應用技術型高校培養的人才質量不行。世界質量管理大師克勞斯比對質量的定義是:質量,即滿足需要。能滿足需要就是好質量。應用技術型高校是培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培養的應用技術型人才不僅需要頭腦,還要有“肌肉”和“四肢”,培養甘心充分利用“肌肉”,使用“四肢”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是現在社會最需要的人才,只要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應是高質量的大學教育。各類型大學教育沒有高低貴賤,只有類型之分。

4. 可借鑑的國際成功經驗。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在國內外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這些經驗需要應用型大學學習借鑑。隨著工業革命和金融業的發展,國外在二次產業技術技能和三次產業商貿金融方面積累了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經驗,歐洲應用科技大學是可學習、借鑑的成功範例。以荷蘭鬱金香產業發展為例,一個花卉種植場有6個~8個足球場大,屬於室內無人種植場,所以燈光、水、肥料、溫度、生長的把控,都是依靠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進行種植和澆灌,這些我們現在基本也能實現。關鍵是他們把後期的花卉觀光、花卉營銷、運輸物流等綜合來考慮,形成了花卉種植、觀光、營銷、物流、配送等產業鏈,這就需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緊跟產業發展新業態、新職業崗位,創新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成功的範例在國內也有成功的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八大學院組成了國家世界水平的、頂尖水平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培養了大量應用技術型人才。需要把這些辦學的成功經驗提煉出來、挖掘出來,這將是新興應用型高校的寶貴財富。近年來,教育部啟動實施了卓越工程,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典型案例,是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學習借鑑的寶貴經驗,要把它推廣、複製。

在專業學位人才培養上,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比較成功的案例是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本科生通過五年培養畢業後,要到醫院進行臨床實踐。通過三年的臨床學習,在獲得碩士學位的同時,考取臨床醫師資格證書,就具備進行臨床醫生的資格,這就是成功的培養。

5. 培養方案和評價標準。地方高校在進行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過程中,設計培養方案一般會根據教育部指導性培養方案的意見,以學制四年為標準,2400學時左右。然而,精英和大眾化高等教育生源是有區別的,不能一刀切。地方高校應根據生源特點,在制定培養方案時:一是要符合教育規律,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實現全過程育人。二是在總學時上要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應為達成培養目標服務。在理論上管用夠用,課程上要去枝強幹,要創新控制總學時的方法,適當增加實踐教學總學時,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三是要根據課程體系,結合工作和崗位需要開設有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校本教材。

鑑於應用技術型人才是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人才培養標準就應該具有地方特色。在評價人才質量的時候,就要實行多樣化的標準,不同的專業根據區域不同、地方不同、條件不同設置,應該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校本的評價標準。這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核心。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專業建設要和職業標準對接,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能不能與職業標準對接,這是評價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標準之一。目前,教育部也正組織進行專業認證,如《華盛頓協議》。《華盛頓協議》作為一個第三方國際組織的評價標準,能有效幫助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方向的國際化,提高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值得學習借鑑推廣。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根本是就業和用戶,應由社會和市場來評價,這是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初心,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還要有教育體系內的畢業生的評價,評價是否達到預定的培養標準和目標,是育人和用人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評價體系。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干預手段

在線開放課程與高校傳統教學的結合,使得混合課程成為未來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形態。以課程動態設計為切入點,根據預測需求選擇預測模型,確定干預對象選擇干預類型,實施混合課程下的教學干預。實踐證明:班級干預比個別干預更能激發學生群體的在線學習參與度;面授在線相結合的混合干預比傳統干預更能建立良好的社會化學習網絡;深層干預與淺層干預對於中低分組的學生均有正向促進作用,其中深層干預對於中分組學生的學業改善作用更為明顯。基於學習分析技術的有效教學干預,不僅是動態設計混合課程的基礎,還成為提升混合課程質量的關鍵。

2016年9月教育部發布《關於推進高等教育學分認定和轉換工作的意見》,鼓勵高校學生基於互聯網學習平臺選修課程。2016年12月國務院發佈《“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其中“在線教育普惠行動”包括多項具體措施,不僅鼓勵高等院校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和公共服務平臺,引進國外在線課程,還提出要將在線課程納入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而在線課程聚合平臺ClassCentral發佈的2016年全球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以下簡稱MOOC)統計報告表明,自2011年起引發高等教育研究熱潮的MOOC,已經不再追求開課範圍和學習者群體的大規模,而轉向服務於高校常規教學。到2016年全球700多所大學開設的MOOC總數已超過6800門,而這個數字還在呈現快速增長態勢。由此可見在線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校園混合課程,會成為全球高校教學的發展趨勢。

對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來說,混合課程的生命力在於,學習者不僅能夠參與面授學習,實現師生、生生的真實人際交流,還可以通過在線或移動平臺學習,豐富學習內容,改變學習方式,同時留下較為全面的學習行為痕跡。通過運用學習分析技術,不僅能為學生提供了實時學習記錄,即時評估結果,還為教師提供改進教學質量的決策依據。因此,以動態課程設計為視角,實施基於學習分析技術的教學干預,是提升應用技術型人才質量的關鍵手段。

1. 以課程動態設計為切入點

面向傳統課程的教學設計,通常包括分析目標、內容和學習者,設計教學過程,製作學習資源,確立評價標準等。它具有預置性、系統性、穩定性、劃一性等特徵,然而這種設計更偏向滿足傳統環境下集體教學的需求,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難以得到重視,於是高校課堂有出席率低或者隱性逃課現象。面向以MOOC為代表的在線課程設計,除了要具有前面傳統課程教學設計必備要素外,主要差別在於學習過程和評價設計,即要為不同背景的學習者提供在線學習的全過程服務。例如要有同步或異步講座、課程直播、學習答疑區等,並根據學習者的在線學習表現評估其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它具有開放性、共享性、泛在性等優點,但由於學習者規模大,群體差異明顯,無法實現面向特定學生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服務,因此居高不下的輟學率成為MOOC實現良性發展要突破的難題。

那麼,在校園混合課程這種新的學習形態下,藉助學習分析技術,在課程進行的前半段就判斷每個學習者學習狀態和潛在問題,在預測的基礎上進行面授和在線環境相結合的教學干預,同時動態調整課程,以幫助學習者獲得更為理想的學業表現呢?筆者認為以課程動態設計為切入點,一方面收集傳統環境下能獲得的學習者個人屬性特徵、前期知識基礎、興趣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另一方面積累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全過程全樣本數據,綜合起來進行學習預測,在此基礎上進行不同形式的教學干預,實現動態課程設計,以提高校園混合課程質量。

2. 明確預測需求,選擇預測模型,鎖定干預對象

學習分析技術(Learning Analysis)是教育大數據應用的重要領域,該技術利用數據和模型,評估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預測未來表現,採取干預措施,提高學習者學習績效。學習分析的一個重要應用是監測和預測,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同預測點。比如用認知網絡來預測大學生的選課趨勢,這是對學習需求的預測;如通過分析學生對課程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認知,預測成功在線學習的可能性;如用登錄次數、頻率和間隔來預測MOOC輟學率,這是對學習結果的預測;如用認知任務來預測數學教學水平較低學校裡的學生數學學業表現,這是最為常見的學習成績預測,及時發現問題,並做出干預。

明確了預測需求後,需要選擇預測模型。譬如用學期初的分數來預測學生的期末成績,結果發現線性判斷分析的預測準確率高於決策樹和神經網絡。線性迴歸是常用的且有效的成績預測模型。

3. 根據目的確定教學干預類型和策略

干預類型有不同的劃分標準。根據干預性質,可以分為教學干預和社會干預。教學干預指一切教學元素的干預,如學習路徑建議、學習資源推薦等,社會干預指學習心理疏導、夥伴推薦等。根據干預規模可分為個人干預和班級干預。個人干預是針對每個學習者,根據其學習風格和學習狀態進行資源推送、學習建議和學習社區推薦等;班級干預指對整個班級進行干預,如學習方法的建議、交互建議、教師推薦等。根據干預環境,可以分為傳統干預和在線干預。傳統干預是指在課堂環境,由教師或其他人面對面地與學生進行交談、輔導,是基於真實空間的人際干預;在線干預是在學習平臺裡,由教師或自行設計的學習程序,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郵件溝通、留言提示、學習資源和任務推薦等干預,是基於虛擬空間的人機干預。

明確了干預類型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習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干預策略。“狀態識別—策略匹配—干預實施—成效分析”四環節循環結構干預模型,通過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風格類型、學習進度水平、學習互動水平、學業成就水平四方面的狀態水平,設計了服務於在線學習的具體干預策略、時機以及干預方式。

通過實踐研究證明:班級干預和深層干預對學生的直接幫助作用較大,但是對教師的教學投入時間和精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適合大規模的混合課程。建議教師可以嘗試建立輪流助教機制,發動學生組長和優秀生起到小導師作用以及使用人工智能軟件等多種方式輔助教學干預。對於混合干預,則要把握好預測與干預的時機。預測時間太早,則可用於預測的數據不夠充分,導致預測準確率低,而預測時間晚,則有可能錯過最佳干預時機,令學弱生覺得改進無望,最終放棄配合干預。而且無論是預測還是干預,都對教師的數字素養、數據分析和數據洞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於學習分析技術的教學干預,還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更多的探索,真正成為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混合教學課程質量的利器。

深度長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培養體系和干預手段

作者:尉遲道坤,超過10年在線教育投資和運營管理經歷、500強公司高管、知名教育集團合夥人,對互聯網教育產業的趨勢、發展、出路有一些思考,拋磚引玉希望引領大家深刻探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