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擴招,增加了誰的大學機會'

"

幾十年來,在就業、職業流動性、生活水平、婚姻和福利等方面,中國經歷了巨大的城鄉分化。這種持續分化的制度根源是顯而易見的,自1958年以來,戶籍制度成為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障礙。而教育是這種限制的例外,尤其是上大學,是打破戶籍限制實現流動的重要途徑。

然而,在1999年大學大規模擴招後,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接受大學教育機會的差距擴大(詳見相關研究,在大學機會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農村學子上大學反而難了,為什麼他們上大學的機會相對減少呢?

筆者曾與香港中文大學譚康榮教授就上述問題進行研究探討。藉此機會,筆者介紹該研究的基本發現,以及一些新的變化。雖然該研究重點分析擴招初期的城鄉教育分化的趨勢,但研究結論有利於我們理解擴招政策與家庭教育決策,及其教育後果。

背景:招生區域與戶口性質

與義務教育不同,進入高級中等教育[下文簡稱高中,其中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下文簡稱職業高中)]和大學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在標準化入學考試中的表現。每年的大學入學名額由全國省級配額制度確定,按照省份分配入學名額。每個省或直轄市都是一個大學招生區域。

與義務教育分學區錄取相比,高中和大學階段的錄取更為靈活。雖然高中學校的招生區域被定義為當地縣級學區,但是當地學生可以申請入讀同一縣級市或區內其他縣級學校的學校。至少在名義上,入讀高中或大學沒有戶口障礙,農村學生有資格申請城市地區的高中和大學。

值得留意的是戶口所在地和戶口性質之間的區別。戶口所在地涉及學生註冊戶口的地方;戶口性質表示戶口是城市還是農村。所有招生區域都包括城市和農村戶口,但學生所處的招生區域取決於戶口所在地。不同的招生區域的高考錄取比例差距較大。有媒體報道了不少“高考移民”的例子,有父母試圖通過把孩子戶口所在地,改到有更多的入學配額的地區。

城鄉教育差距趨勢的三個主要論述

基於對文獻的回顧,我們簡要介紹關於大學入學機會的城鄉差異趨勢的三個主要論述,即學校教育質量、家庭經濟資源和結構性排斥。這些假設各有側重點,但並不相互排斥。

學校質量分化

城市學生的教育水平長期優於農村學生,這往往被認為是由於教育資源向城市傾斜導致的。有關發展中國家的大量研究表明,教育資源(如教科書、圖書館以及教師水平等)會顯著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農村的小學和初中相比,城市學校通常擁有較好教育的資源,高質量的城市學校為城市學生提供學業優勢。並且,學校質量上的優勢會隨著時間累積。

多年以來,地方政府集中辦學資源,在城市開設高質量的“重點中小學”。重點學校制度不僅為城市學生積累早期學業優勢,而且還在中學階段放大了城市學生的優勢。尤其是,重點高中招收入學考試中表現最好的學生後,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有利於學生在之後的教育生涯中繼續發揮優勢。此外,一些精英重點高中還可以推薦符合資格的學生進入大學。這些累積優勢使農村學生難以趕上城市學生。

家庭經濟差距

曾滿超教授的研究指出上世紀80年代的教育財政分權政策加劇了教育資源的空間分佈不均。在城市地區,城市政府承擔著小學和中學教育的責任;而在農村地區,在權力下放後,由於地方政府補貼減少,農村學校越來越依賴學費的支持。城鄉教育差距的擴大可歸因於城鄉家庭對支付教育開銷能力的不同。

在大學教育方面,過去大多數大學生能夠得到政府資助,但從1997年開始,大學生需要支付的學費。根據一項針對多個國家的學費調查,中國的高中教育學費非常高。三年的高中教育費用可能超過農村父母人均淨收入的80%,大學學費甚至比高中教育更高。這項政策顯然有利於城市富裕家庭的學生,由於農村家庭的收入往往較低,可能因不能承受過高的教育成本而輟學。

結構性的排斥

我們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解釋,強調了對農村學生的排斥機制。這種解釋建立在我們對Alon教授有關大學入學不平等模型的擴展。我們整合了階級適應機制(譬如家庭增加投入爭取入學)和組織排斥機制(譬如入學篩選),提出這兩種入學不平等的機制通過學術成績和非學術成績的途徑運作。基於擴招初期大學機會的城鄉差距的擴大(我們研究的是差異的變化,不是差異水平)的分析,我們認為大學入學城鄉差距的擴大主要是由於早期偏向城市的擴招政策,而非城鄉學生的學術成績差異的變化。

結構性排斥理論如何解釋擴大城鄉大學教育的差距?這主要包括“空間排斥”和“管道效應”兩個方面。一方面,高中教育的擴招主要在城市地區,職業高中擴招比普通高中擴招要早得多,而且規模更大。這反映在教育擴招過程中,城市地區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教育份額。這種向城市傾斜的措施可能是考慮到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交通便利,獲益人數最大化等因素,但其“意外的後果”是大多數農村學生無法從高中教育擴招中獲益。

集中在城市地區的教育擴張會影響家庭的教育決策。除了學費,離家生活的費用和上學的遠近也是重要的考慮。父母往往會擔心中學生缺乏自律和成熟,無法獨立生活。如果農村孩子為了到城市上學而遠離家鄉和父母,那麼經濟和非經濟成本(如染上惡習)也會大大增加。因此,在決定子女是否應繼續上高中時,農村家庭與城市家庭的決策會不同。

這個“空間排斥”機制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的影響較大,因為城鄉家庭的選擇差異尤為明顯。職業高中的學生上大學的可能性低於學術高中的學生,預期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儘管城市的職業教育機會大幅增加,但農村地區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比城市地區的學生更不可能入讀職業高中。因此,傾向城市的教育擴張政策產生了一種空間排斥機制,擴大了高等教育中的城鄉差距。

如果農村子弟沒有入讀高中,他們就錯失了升讀大學的機會。這就是“管道效應”。自1999年大學大規模擴招以來,高中畢業生上大學的機會飆升,這種管道效應就顯得非常重要。具體而言,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在大學擴招初期,繼續上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人比例就已經超過六成。職業高中不僅可以讓畢業生完成向大專的過渡,而且還為他們提供了多種途徑來攻讀本科。但若錯失了讀高中的機會,就離開了升學的“管道”,基本與大學無緣。

一些新變化

雖然教育擴招帶來越來越多教育機會,但由於新增的職業高中教育機會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學生往往由於離校距離遠帶來的種種成本沒有入讀,進而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而城市學生可以更好地利用在城市不斷增加的教育機會,留在教育體系的“管道”中,從而有機會入讀大學。此外,這種城市優勢對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城市學生至關重要,因為職業教育往往是無法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的次優選擇。

近年來,政府推出不少政策措施縮小高等教育機會的城鄉差距,譬如針對農村學生的高考招生專項計劃,以及通過多種形式對高校特困生給予資助等等。另外,自2012年起實施的農村免費中等職業教育,以及進一步完善的助學金制度,也增加了農村學生就讀職業教育的誘因,為他們進一步入讀大專院校提供了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是大學擴招20年,也算是“高職變革元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也是今年,中國首批15所“職業大學”(職業本科試點學校)獲教育部批准。這些變革將如何影響教育公平,弱勢學子(如農村或家庭背景差的子弟)能否從中獲益,都是值得進一步關注和研究的問題。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