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徵集高考、考研故事,私信小Q瞭解稿費哦~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一面是就業前景好的熱門專業,一面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如果要你選擇,你會怎麼選呢?

讀研的第一年,鬱蔥在北京師範大學學軟件工程專業。在不同編程語言之間轉換的他,心裡卻始終有一個聲音在反抗: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實現自己。

“你真的要退學?這可是目前最熱門的專業啊!”北師大的老師勸不住他,鬱蔥把行李打包,回到了家鄉,開始備考北京大學他最感興趣的英語專業研究生。

幸運的是,這個世界依然獎賞鬱蔥這種為夢想追逐的“傻瓜”,一封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最終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希望所有在追夢路上執著的“傻瓜”,最後都像鬱蔥一樣,願有所償。


01、大學專業隨大流,哪管得著什麼興趣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秦嶺山腳下

“男孩子讀文科能有什麼前途?畢業了以後找不到工作的!”這是我讀高中時父母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而我正是一個典型的文強理弱的男生。語、英、政、史、地這些文科類目,每門都能排進全班前三,英語成績更是常年第一。然而在數理化這些父母眼中“有前途”的科目上,雖然學習相當努力,但我的成績卻僅能在三十名左右徘徊。

幸運的是我的高考成績還不錯,最終在父母的建議下,我選擇了一所位於西安的985航空航天類高校,和當下“熱門”的信息類專業。當時懵懵懂懂的我覺得,無論學習什麼專業,只要像高中一樣努力,就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

大學新校區在秦嶺腳下,從西安市區驅車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雖有嶄新的教室宿舍圖書館,卻缺了一絲人間煙火氣。沒有電影院、沒有大型商場、甚至連KFC都沒有,學習之餘唯一的去處就是北門外的兩條小吃街。

但令我驚訝的是,這所在我入學三個月後才成立外國語學院的學校,對英語演講、辯論卻頗為重視。不僅有敬業的指導教師團隊、還有專業的校隊,和相當多的英語愛好者。而這恰巧與我的興趣不謀而合。

02、重新拾起對英語的興趣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大學期間,我看了無數英語演講視頻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在大二的某一天,我下課路過學生活動中心時,一張鮮豔的英語演講比賽的海報映入了我的眼簾。當時的我整日苦於單調乏味的工科公式中,這張海報彷彿是夏日裡一陣清涼的風,突然闖入了我的生活,本就對英語興趣十足的我便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然而生活並不總是盡如人意,儘管賽前把稿子背得滾瓜爛熟,但一進賽場,我整個人都懵了,心臟砰砰地跳著,原本的胸有成竹都化作了忐忑不安。然而我不能允許自己臨陣脫逃,只得不知所措地站在臺上,結結巴巴地揹著稿子。

萬幸迎接我的並不僅是漠視與嗤笑,面對我糟糕的表現,評委席上一位頭髮花白的女老師卻聽得格外認真,不停地記著筆記,並不時抬起頭來衝我微笑,給予我肯定的眼神,甚至偶爾對我豎起大拇指。

賽後,她更是主動找到了躲在後排的我。 “你這次演講的創意很好,就是太緊張了,是第一次演講吧?”

我拘謹地點了點頭。

“沒關係,第一次講成這樣已經很優秀了。回去可以多看看各大演講比賽的視頻,每天對著鏡子練,一定會有進步的!”說著,她撕下了筆記本上滿是筆記的一頁,“你演講時我記了一些你剛剛出現的問題,演講要從細節做起。我們以後還有很多比賽,歡迎你來參加。”

上大學以來,我第一次見到這麼關心我的老師,心頭熱乎乎的。後來才知道,她就是學校英語競賽基地的負責李老師。她關心學生是出了名的,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奶奶”。

帶著老師的期望,每天下課,我都會來到教學樓的落地窗前,看著玻璃中的自己,進行持續一小時的演講。手勢、語音、語調、措辭,每一項都要逼自己做到極致。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下,我的演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俞敏洪英語演講

再次見到李老師,是在幾個月後國家級英語比賽省隊選拔的面試上。她仍舊帶著溫暖的微笑坐在評委席上,我則自信地站在臺上,將這段日子的成長盡情地展示出來,這次我收穫的是滿含讚賞的笑容和更多的大拇指。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每年夏天我都會跟著李老師外出參賽,從西安到昆明,再到哈爾濱,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從一個菜鳥到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從自顧不暇到擔任省隊隊長併兼職指導教師,性格本有些內向的我在挑戰自己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為我的大學生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03、考上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生,過著平靜的生活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除了為我帶來成長的英語之外,我在專業課上也花費了大量時間。朝八晚十、三點一線是我大學生活的常態。但由於在專業課上缺乏天賦,每年的成績總是馬馬虎虎,我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

在大四上學期,本專業前四名可以保研,然而我的成績恰恰排名專業第五,僅一名之差與保研失之交臂。

某天,室友激動地和我說:“你聽說學校的“延保”了嗎?如果考本校過校線就要,還不需要複試,多好啊!”

我苦笑著沒有回答。是啊,由於這一政策的吸引,大部分考研的同學都選擇留在本校,選擇熟悉的導師和穩定的生活。可是北京的同學們去名企實習、去清北聽講座已成常態時,我卻連去一次市區都是奢望,我又怎能甘心將未來三年的青春繼續安置在山間呢?

在四年工科環境的薰陶下,我身邊所有同學都選擇繼續讀工科,我也理所當然地認定工科是唯一的出路。我報考了北航最強最難的專業之一。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雖然英語+政治拿到了專業第一,但數學和專業課卻慘敗收場。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我從北京到南京、從南京到上海、再從上海到北京,參加了六場調劑複試。經過權衡,我最終選擇了北師大的軟件工程專業。儘管在本科時編程一直是我的弱項,但我依舊覺得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問題解決不了。

在北師大的第一個學期,我從山區搬到了北京的二環,到處都是新鮮的體驗:去清華參會,去北大比賽,去微軟參觀,去新東方實習。

我認識了越來越多北大、北外、外交學院英專的同學,第一次知道了翻譯碩士,第一次見到去外交部、商務部的師兄師姐,第一次參加了中國翻譯協會年會,甚至還有幸和國際譯聯主席面對面交流,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英語專業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未來,一直以來對工科的“迷信”漸漸開始動搖。

04、現在退學多可惜呀?可是我已經勇往直前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北京的生活無疑是精彩的,但我在專業上遇到了不小的麻煩。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研一上學期五門專業課,每門都要求編程,而且需要使用的語言、平臺、架構完全迥異。

對我這樣一個從未有過實戰經歷的菜鳥來說,這簡直比登天還難!有無數的知識需要從頭開始學,每節課課後的大作業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夢魘。我深深地感到了編程帶給我的痛苦,我發現我永遠無法愛上程序員這份職業。

同學們經常在實驗室討論未來的計劃,“我想做前端。”“我想當架構師。”“我想研究算法。”每到這時我都會沉默不語,無數次地捫心自問:那我呢?我到底想要做什麼?或者,我到底能做什麼?

就這樣一直熬到了期末,雖然期末考試有驚無險,一門專業課甚至上了90,但我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我不知道下學期該如何度過,不知道即將到來的實習、論文、項目該怎麼做,更無法想象以後的幾十年都要這樣,帶著迷茫走完職業生涯。

“退學”兩個字第一次在我的腦海裡閃過。

研一的寒假,我在北京呆到了大年二十七,把北京的大街小巷逛了個遍,徹底放空了自己。回家的時候,我只帶了一本翻譯書,在自己的房間裡整整二十天足不出戶,每天或閱讀,或深思,或什麼都不做。

媽媽似乎已經察覺到了我的異樣。她試著問過幾次,我的回答都是沉默。於是她便不再詢問,每天飯桌上的飯菜依舊美味、我的房間仍被打掃得一塵不染。媽媽說:“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們都全力支持你!只要你開心就好。”我心中最後的一絲擔憂就此打消,對自己的決定再無猶豫。

下學期開學,我沒有再踏入軟件工程的課堂。而翻譯碩士的課上卻多了一名旁聽生。

第一次做交傳,足足一分鐘的音頻,我卻一句話都沒能記下來。錄音又恰好被老師抽到全班播放,我尷尬得無地自容。可是,我卻愛上了做口譯的感覺,愛上了那種全神貫注、分秒必爭的感覺。

幾節課的練習之後,我的無筆記口譯已經和班上的同學相差無幾,這給我的夢想打了一針強心劑。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離開北京

退學的那一天終於到來。雖然我可以等到考研結果出來後再辦理退學手續,但在我看來,繼續留下只會讓人心猿意馬,給考研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當斷則斷,於是我咬咬牙走向了教務辦公室。

就這樣退了多可惜啊!你們計算機專業多吃香啊!”“我就是**重點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的,你看現在還不是來幹行政了?”在教務老師們的嘆息中,我默默地辦好了所有手續。

那天傍晚,我走進食堂,點了很多以前想吃的菜,最後一次刷了自己的校園卡。就這樣吧,再見了,我親愛的北師大。

從四月開始,我早早地過上了早九晚十一的考研生活,每天都沉浸在英語的世界裡,不停地閱讀、寫作、背誦。這些雖然很辛苦,但卻不再痛苦。相比於理工科課程的絞盡腦汁,文科於我更像是一種消遣,美妙的文字世界就是我的快樂源泉。

考研志願系統開放的第一天,我毫不猶豫地填報了北大,決定用十二萬分的努力為自己的夢想再瘋狂一次!

05、複試逆襲,圓夢北京大學

從北京師範大學退學後,我又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

考研前一週,我帶著一箱子的複習資料回到家鄉,考點就在這座南方小城的一所中學裡,像極了我的高中母校,一切都是那樣熟悉而親切。

然而又是那麼新鮮,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沒有數學、沒有編程、沒有理工科的考試。政治、英語、翻譯、百科,全部是我的強項,整個考試一氣呵成。聽到“考試結束”的那一刻,我放下手中的筆,內心無比平靜。

初試結束的那個下午,家長們將校門口圍得水洩不通,拍照、擁抱、哭泣,很像當年高考結束時的情景。兜兜轉轉一大圈,我又回到了原點,回到了夢想開始的地方。初心未改,容顏未老。

三個月後,打開北大研招網,我排名第七。但今年北大許多專業毫無徵兆地大幅縮招。我報考的專業也不例外,招生簡章中計劃考研錄取24人,卻僅有6人過複試線,第二名第四名都因為單科不過線慘遭淘汰。

我既幸運地跨入了複試的大門,又不幸地在6人中墊底。

複試那天,我最後一位進入考場。老師們都很和藹,問過一些專業問題後,老師們顯然對我的故事更感興趣。

“為什麼要放棄這麼熱門的一個專業呢?”

“我想要的不僅僅是一份高薪的職業和一張名校的學歷,而是一項用一生來追求的事業。”

“你後悔當時選擇了理工科嗎?”另一位老師問。

“我後悔過。但是如果沒有這些年的磨礪,我不會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也不會發現自己對英語這麼難以割捨。失而復得,可能是人生最好不過的事了。

……

複試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這些年的彷徨痛苦亦隨風飄散。我走出外院大門,在遊人如織的未名湖慢慢踱步,陽光燦爛,春暖花開,鴛鴦戲水,春日的燕園美得不像樣。

最後的錄取名單上,我是唯一的非英專考生。在號稱“史上最難考研季”的2019年,以複試第一總分第三的成績,為我的第二次考研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有過迷茫、有過沮喪,但從未想過放棄。真正熱愛的事業,值得最瘋狂的追逐。

敲下這篇文章時,鄰桌同學的碩士畢業論文闖入眼簾,和我一起在17年入學的同學已經要走出校門,而我卻給人生按下了重啟鍵。我在朋友圈裡寫下了這樣的話:不幸的是,人生需要重新開始;幸運的是,我還能夠重新開始。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起立傳媒”,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