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不要怕,五點教你成為溝通達人

大學 新聞 奇葩說 職場 心靈智庫 2018-12-03

為了方便後期不斷給寶寶們帶來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喲。已關注的寶寶,後期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喲!

性格內向不要怕,五點教你成為溝通達人

大學時有位老師在課堂上說,畢業後性格越外向的人,取到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那時候我覺得老師偏執,可是畢業後開始覺得,在職場外向型的性格確實更吃香。他們更善於表達,任何場合都能很好的帶動氣氛。性格內向的人,在公開場合不會主動發言,比較膽怯,容易被忽略。

我就是性格偏內向,對別人的看法過分敏感,有時候會比較自卑,總覺得別人比我做的好。特別羨慕性格外向的人,看他們總能在任何場合溝通自如;我想模仿他們去溝通,可是一著急想好的話,最後都不能完整表達出來,自己還急出一身汗。有時候即使表達了觀點,也很容易被外向的人搶去風頭,漸漸的心情比較鬱悶,也就不再主動發言了。

但是性格內向的人天生就有劣勢嗎?不見得,很多成功的人,他們未必是外向的人,但是他們都有共同點就是善於溝通。溝通的目的是達成共識,這個裡面有傳遞信息和接受信息兩個層面,外向者可能更容易傳遞信息,內向者可能更容易接收信息。如果要做到有效溝通,兩方面都需要做到,那麼對於內向者來說,首先就需要給自己做心理建設,我們也可以成為溝通達人。

美國作家邁克·貝克特爾在《跟任何人都聊得來》中就講到內向者也能很好的溝通。邁克·貝克特爾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博士,美國金牌講師,有多年的大學及政府部門的從業經驗。他善於將複雜的事情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明白。該書非常暢銷,蔡康永、特立獨行的貓等名人都有推薦。書中講到的5個溝通要點也是讓我受益匪淺。

性格內向不要怕,五點教你成為溝通達人

1、堅持自己的個性,溝通才能更有趣

堅持自己的個性是對性格內向者的心理建設,因為日常生活中,外向人表現的更善於交談。特別是在公開場合,非常活躍的經常是外向人。主要是外向人更注重是否表達了觀點,不太在乎表達後的結果。

他們如同蜜蜂,看見花就去採蜜,而不是先評判花好不好。他們更善於試錯,不在乎試錯的成本。即使這次交談效果不好,如果下一秒找到新的交談機會,他們會分分鐘忘記之前的挫折。或者他們不會以為那是挫折,頂多算是話不投機。

而對於內向人,就截然相反,我們非常注重交談後的結果,如果反饋不好,我們會迅速開始反思和自責。同樣的事情如果下次再遇到,我們就開始思考這句話該不該說,會不會說錯,會不會被嘲笑。

久而久之內向的人就更加不善言談,甚至在社交場合會因為過度緊張而結巴,自信心會更加潰敗。我們羨慕外向人,總能夠輕鬆表達自己的觀點,公眾場合也能輕鬆應對。

為了讓自己變得健談,開始學習外向人如何表達;可是雖然極力掩飾自己的慌張,還是很容易被戳穿。經常會看見一些性格擰巴的人,明明自己是內向的,偏偏要逼著自己跟外向人一樣,自己難受,別人看了也難受。

從受歡迎角度來說,外向人在社交場合是更加受歡迎的。主要是他們喜歡錶達,無論對錯都喜歡說,因為表達的次數內容多了之後,更容易被人瞭解。譬如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於那些想跟他交談的人,就有了很多的切入口,知道聊什麼話題比較容易。所以更多人願意跟他們聊,他們也越容易成為焦點。

相反內向的人,在外人看來總是沉默寡言的。大家不知道從什麼話題切入,或者害怕聊不下去。所以大家不願意主動去跟內向人交流。這時候內向人就會更加不自信,表達的內容就會更少,也就更容易被忽視。

其實內向和外向對於溝通而言並無好壞之分,堅持自己的個性,才能使溝通更有趣。因為不同的個性特徵,彼此碰撞會產生更炫目的火花。

舉個簡單例子,我們都喜歡看 《奇葩說》,主要是因為它邏輯與趣味並重。裡面的奇葩也是各路人等,主要是兩類,綜藝範十足的奇葩和實力派辯論名人。兩類人,彼此都不是自己認為最喜歡交流的人。甚至你有時候會覺得他們的辯論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但是這完全不影響表達,相反就是因為存在落差,才格外精彩。單獨看純辯論節目會有點無趣,單獨看無厘頭搞笑綜藝會有點無聊。這兩者結合,結果出乎意料。

所以足以見得堅持自己個性的重要性,因為你的獨特個性才是溝通最有效的武器。

性格內向不要怕,五點教你成為溝通達人

2、準備越充分,你就越自信

性格內向的人更善於思考,不會輕易表達,那麼如果在表達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那不就更容易開口嘛。那麼需要準備哪些東西呢?

一個簡短有特色的自我介紹,譬如想想怎麼介紹自己的姓名。我有個同事叫謝佳延,介紹自己姓名的時候都會帶一句,大家可以叫我佳延,就是炒菜需要加鹽的佳延,他利用同音詞,加深記憶。初試見面,讓對方几秒鐘記住自己的姓名,這就是很好的開始。

另外提前想好一些可以問的話題,這些話題比較容易回答,又不顯得突兀。譬如你是做什麼工作的?最近工作怎麼樣?平時注意關注新聞時事,或者最新的電影,電視劇之類的。如果覺得問對方問題太多會覺得尷尬,那聊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又不關乎彼此的私事,也比較容易引起共鳴。

如果第一點心理建設做的比較好,再加上第二點準備比較充分的話,面對陌生的環境,開場應該不是問題,而且也會表現的比較自信。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3、永遠保持一顆好奇心,千方百計讓自己變得有趣

在這裡需要建立一個假設,就是任何跟你交談的人,都有一些你不知道的趣事等著你去挖掘。在整個溝通過程中,都抱著這樣的目標推進。可能你無須準備太多的話題,只要根據對方的回答去發掘即可。

當然也要學會觀察,可以是對方的頭飾,衣著,或者是周圍的事物,看看哪些可以在交談中使用。同時在交談中真誠的讚美會讓對方放下戒備心輕鬆開始交流,因為真誠的讚美,對方會對自己比較自信,也更願意打開話匣子,開始交談。

性格內向不要怕,五點教你成為溝通達人

4、學會傾聽,真正對對方的話題感興趣

只有聽懂了,我們才能知道怎麼說,聽懂的前提是我們要打破自己心中的假設。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文化背景不同,會有自己的一套詞語過濾器。對方簡單的表述,可能會被我們曲解。而且我們會有一些思維習慣,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總覺得對方和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一樣的。

但是隻有真正打破這些習慣,我們才能真正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他的觀點可能與我不同,但是我要學會理解不同,彼此尊重,並且試著瞭解為什麼會有不同。從這個思路出發,對方才願意講的更多更深入的內容,彼此才會發生觀點的碰撞,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產生。

其實光是學會傾聽這一項就可以提升溝通效果,特別是成年人的世界裡,願意靜下心來傾聽對方說話的人已經很少了。可能工作壓力大,事物繁忙,來不及聽聽孩子們在說什麼,為了簡單,我們只想讓他們聽話,不要搗亂。因為家庭瑣事太多,來不及細細聽朋友在說什麼,他們在抱怨的事情,有時候會覺得是想太多。所以大家都分外珍惜願意傾聽自己說話的人,可能只是簡單的吐槽,甚至不需要他們給建議。

5、學會從他人的思維角度出發,真正在意對方

蔡康永說:我不在乎說話之術,而是說話之道;我的說話之道,就是把你放在心上。每個人說話的時候都希望對方關注自己,特別會溝通的人,未必是嗓門大,表達最快的人。恰恰是他的每次表述總能不經意間打到你的心上。換個角度去思考,如果我遇到一個好像能讀懂我心意的人, 那我肯定非常喜歡跟她溝通。在世界上能遇到真正心意相通的人很困難,所以我們要求並不高,只需要一兩個價值觀相同,或者對幾個關鍵事情的看法相同,又或者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等等。

而良好的溝通可能需要做到的更少,只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可能不需要你完全贊成他的觀點。做到這個就會讓對方覺得受重視了,進而產生信任感,後面再溝通可能就會更順暢了。

為了方便後期不斷給寶寶們帶來精彩內容,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喲。已關注的寶寶,後期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