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尊重人才

大學 清華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張家界在線 2017-05-14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顏寧受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一事受到廣泛關注。如果說是高級人才的正常流動倒也無可厚非,畢竟知識研究無止境,高級人才對學術的研究需要更加完備學術支持環境,包括硬件設備、制度環境及合理的資金支持,國際高級人才僅是因為學術研究需要而流動到其他國家,那合情合理,而且有助於學術研究更進一步。雖然清華大學和顏寧本人都公開表示這是“這是國際高層次人才流動的正常現象”、“換一種環境,是為了給自己一些新的壓力,刺激自己獲得靈感,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的突破”,或許,他們的表達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從媒體的隻言片語從看到,她的離開還有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顏寧教授的博文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她能在《自然》《科學》《細胞》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連續發表論文,能夠獲得世界頂級名校重要的終身講席教授職位,卻拿不到自然科學基金委相關項目和最終答辯機會,於是在2014年9月2日和2015年6月23日發表博文表達了不滿,並在近日“負氣”離開清華,投奔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仔細一看,不難發現,這樣的“負氣”出走或許是有個人情感因素,或許與國內的科研、人才考評體系不夠完善、滯後有關。有才能的學者、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認可、重視,這是一件十分“遺憾”的事,不僅是對學術、科研的浪費,也是對人才積極性的打擊,長此以往,那還談什麼創新、談什麼知識改變命運呢?科研、學術工作是一種創新工作、探索未知領域的工作,現有的評價制度有時難以完成對最新科研成果或科研人才的評價考核,簡單說,就是“制度落後”。“窮則思變”,不能滿足現有科研考評需要時,就要考慮進一步修改相關科研考評制度,或是建立其他制度以更好地激勵人才的積極性,以更好地適應對現有科研成果和人才的考評和激勵。筆者認為,在制度設計中,公平和效率很多時候難以兼顧,特別是科研、學術考評制度,沒有現實的標準可“把握”。那就需要從人文角度開展相關科研考評,以彌補現有考評制度的不足。建立完善的科研考評制度核心要“以人為本”,尊重學術,尊重人才。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像顏寧這樣的教授,有能力、有成果,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借助國外的評價制度,從另一個角度來她呢?或者,我們能不能給予科研人才以人文關懷,從另一層面給予關心和支持呢?如果能給予顏寧教授更多“人文關懷”,不僅對顏寧教授,也是對在科研一線工作的人才一種極大的激勵,而且有了這樣的“人文關懷”制度,也能吸引到更多國外“有識之士”來中國發展,何樂而不為?完善的科研、人才考評體系,需要“以人為本”,尊重人才,這樣才會吸引更多人才為國家科技注入新的動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