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滾燙的材料和空氣熱浪,夾雜著倒塌物立刻奪去了19名工人的生命,造成2120萬元經濟損失。

要知道,鋼鐵生產企業都會設立「爐長」這一職位,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工人來擔任。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工作訓練,優秀的爐長通過肉眼觀察後,可以預估高爐的當前溫度與狀態,並做到與真實情況相差不到0.005%。

但即便是這樣,將10多億元的生產設備安全寄託在一個經驗豐富的工人上,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安全流程。

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約有1500座鍊鋼高爐,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運行中的高爐每年會產生近315TB(1TB=1024GB)的數據量,其中不乏能夠直接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關鍵性數據。

對於酒鋼來, 一方面,無法全面、科學和精準的收集這些數據,數據價值被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爐長的口頭總結,無法將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承下去,導致事故反覆發生

兩難的境遇之下,酒鋼的最大高爐——7號高爐,從啟用以來,就經歷了178次事故與故障,非常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

2

安全生產陷入停滯,企業發展自然也進入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酒鋼將突破方法轉向了大數據,而東方國信則承擔了這次酒鋼7號高爐的數據化改造工程。

這個100多米高的7號爐體上,佈滿了近萬條管道與線纜,它們的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

為了能夠將爐長的經驗之談進行數據化統計,傳感器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件。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滾燙的材料和空氣熱浪,夾雜著倒塌物立刻奪去了19名工人的生命,造成2120萬元經濟損失。

要知道,鋼鐵生產企業都會設立「爐長」這一職位,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工人來擔任。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工作訓練,優秀的爐長通過肉眼觀察後,可以預估高爐的當前溫度與狀態,並做到與真實情況相差不到0.005%。

但即便是這樣,將10多億元的生產設備安全寄託在一個經驗豐富的工人上,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安全流程。

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約有1500座鍊鋼高爐,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運行中的高爐每年會產生近315TB(1TB=1024GB)的數據量,其中不乏能夠直接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關鍵性數據。

對於酒鋼來, 一方面,無法全面、科學和精準的收集這些數據,數據價值被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爐長的口頭總結,無法將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承下去,導致事故反覆發生

兩難的境遇之下,酒鋼的最大高爐——7號高爐,從啟用以來,就經歷了178次事故與故障,非常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

2

安全生產陷入停滯,企業發展自然也進入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酒鋼將突破方法轉向了大數據,而東方國信則承擔了這次酒鋼7號高爐的數據化改造工程。

這個100多米高的7號爐體上,佈滿了近萬條管道與線纜,它們的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

為了能夠將爐長的經驗之談進行數據化統計,傳感器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件。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工程師首先製作了一個小型爐體,體積只有原爐體大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並通過這個模型計算出7號爐所需要的傳感器數量。

在這之後,工程師將根據爐體情況,在相應監測位置安裝高溫傳感器,以監測爐內工作的相關數據。

最後,由2000多個傳感器組成的數據採集陣列,每天將收集近600MB爐內數據,囊括水溫、壓力、溫度等參數,來反映高爐工作時的「健康狀況」。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滾燙的材料和空氣熱浪,夾雜著倒塌物立刻奪去了19名工人的生命,造成2120萬元經濟損失。

要知道,鋼鐵生產企業都會設立「爐長」這一職位,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工人來擔任。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工作訓練,優秀的爐長通過肉眼觀察後,可以預估高爐的當前溫度與狀態,並做到與真實情況相差不到0.005%。

但即便是這樣,將10多億元的生產設備安全寄託在一個經驗豐富的工人上,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安全流程。

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約有1500座鍊鋼高爐,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運行中的高爐每年會產生近315TB(1TB=1024GB)的數據量,其中不乏能夠直接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關鍵性數據。

對於酒鋼來, 一方面,無法全面、科學和精準的收集這些數據,數據價值被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爐長的口頭總結,無法將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承下去,導致事故反覆發生

兩難的境遇之下,酒鋼的最大高爐——7號高爐,從啟用以來,就經歷了178次事故與故障,非常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

2

安全生產陷入停滯,企業發展自然也進入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酒鋼將突破方法轉向了大數據,而東方國信則承擔了這次酒鋼7號高爐的數據化改造工程。

這個100多米高的7號爐體上,佈滿了近萬條管道與線纜,它們的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

為了能夠將爐長的經驗之談進行數據化統計,傳感器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件。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工程師首先製作了一個小型爐體,體積只有原爐體大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並通過這個模型計算出7號爐所需要的傳感器數量。

在這之後,工程師將根據爐體情況,在相應監測位置安裝高溫傳感器,以監測爐內工作的相關數據。

最後,由2000多個傳感器組成的數據採集陣列,每天將收集近600MB爐內數據,囊括水溫、壓力、溫度等參數,來反映高爐工作時的「健康狀況」。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央視9套大數據時代2

安裝之後的7號高爐,猶如被CT掃面一般,實時接收來自總控室的監測。這些數據被後臺計算機彙總並記錄,通過工業大數據算法分析,甚至可以提前2個小時預測高爐內部的生產情況。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滾燙的材料和空氣熱浪,夾雜著倒塌物立刻奪去了19名工人的生命,造成2120萬元經濟損失。

要知道,鋼鐵生產企業都會設立「爐長」這一職位,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工人來擔任。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工作訓練,優秀的爐長通過肉眼觀察後,可以預估高爐的當前溫度與狀態,並做到與真實情況相差不到0.005%。

但即便是這樣,將10多億元的生產設備安全寄託在一個經驗豐富的工人上,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安全流程。

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約有1500座鍊鋼高爐,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運行中的高爐每年會產生近315TB(1TB=1024GB)的數據量,其中不乏能夠直接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關鍵性數據。

對於酒鋼來, 一方面,無法全面、科學和精準的收集這些數據,數據價值被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爐長的口頭總結,無法將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承下去,導致事故反覆發生

兩難的境遇之下,酒鋼的最大高爐——7號高爐,從啟用以來,就經歷了178次事故與故障,非常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

2

安全生產陷入停滯,企業發展自然也進入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酒鋼將突破方法轉向了大數據,而東方國信則承擔了這次酒鋼7號高爐的數據化改造工程。

這個100多米高的7號爐體上,佈滿了近萬條管道與線纜,它們的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

為了能夠將爐長的經驗之談進行數據化統計,傳感器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件。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工程師首先製作了一個小型爐體,體積只有原爐體大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並通過這個模型計算出7號爐所需要的傳感器數量。

在這之後,工程師將根據爐體情況,在相應監測位置安裝高溫傳感器,以監測爐內工作的相關數據。

最後,由2000多個傳感器組成的數據採集陣列,每天將收集近600MB爐內數據,囊括水溫、壓力、溫度等參數,來反映高爐工作時的「健康狀況」。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央視9套大數據時代2

安裝之後的7號高爐,猶如被CT掃面一般,實時接收來自總控室的監測。這些數據被後臺計算機彙總並記錄,通過工業大數據算法分析,甚至可以提前2個小時預測高爐內部的生產情況。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酒泉信息中心

爐內溫度、燃料用量和礦砂投放等本依靠爐長經驗的供需,都在大數據的全面掌握之中實現了精準配比。

通過一系列的大數據改造,酒鋼提升了鐵水質量穩定性20%,每座高爐每年可以降低成本2400萬元,減少碳排放2萬噸左右,冶煉效率提升10%。

東方國際工業大數據曾作出預期,整個鍊鐵行業推廣大數據化後,每年將帶來至少200億元成本的降低和2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成效。

3

也許你很難體會,「提升20%的穩定性」和「降低2400萬元成本」是什麼概念。

我們客觀地來說,消費類大數據終歸和工業大數據差別巨大。工業大數據可能無法像消費類大數據一樣帶來「快速」、「巨大」的成功。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對於製造行業來說,成本、效率、質量和安全永遠是企業最為關心的話題,而數據則是當今提高這些要素的重要手段

在鋼鐵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僅是可以用作於安全生產,更是全面實現工業信息化所必須的條件。

很多企業在數據收集之後,無法汲取價值為自身所用,從而導致大量數據只能單純存儲在硬盤上。此外,一些企業在數據化中一味追求信息化,採購大量硬件設備,加劇資源的消耗與浪費。

"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作者/王思宇

來源/數據賦能

最近幾年來,大數據的應用一直是製造業的熱點話題。

尤其是中國的鋼鐵企業,很大一部分都具備了較高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各類數據系統被運用其中,成為企業高效率製造、管理的基礎。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從2000年開始,中國一些鋼鐵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利用數據參與到製造、控制和決策各個方面,並取得不少成果。

如果與其他製造業進行橫向比較的話, 鋼鐵業絕對是在數據、算法和系統研製等相關技術領域均走在前列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一個傳統鋼鐵企業通過大數據成功完成生死逆轉的案例。

1

酒泉鋼廠的名字誕生於1958年。

作為國家「一五」計劃的重點建設項目,酒鋼成為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碳鋼和不鏽鋼生產基地。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它同時擁有嘉峪關本部、蘭州榆中和山西翼城三個鋼鐵生產基地,鋼鐵產能已經突破1000萬噸,主體技術裝備屬於國內先進水平。

輝煌時期的酒鋼,曾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和北京鳥巢等幾個重大項目提供鋼材。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然而,輝煌的背後,酒鋼也有難以言說的疼痛。

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國際市場低迷和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酒鋼一度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你很難想象,一個有60多年曆史的鋼鐵企業,依然被安全生產事故而搞的狼狽不堪。

在這其中,絕大部分事故都是「高爐」爆炸所導致的。這是一種高溫、高壓且密閉的熔爐,工人無法直接觀察其內部的工作情況,隱患非常巨大。

1990年3月12日,酒鋼的一號高爐在生產中發聲爆炸。巨大的壓力波瞬間將部分爐壁、冷卻設備和爐內材料拋向周圍。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滾燙的材料和空氣熱浪,夾雜著倒塌物立刻奪去了19名工人的生命,造成2120萬元經濟損失。

要知道,鋼鐵生產企業都會設立「爐長」這一職位,他們由經驗豐富的工人來擔任。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工作訓練,優秀的爐長通過肉眼觀察後,可以預估高爐的當前溫度與狀態,並做到與真實情況相差不到0.005%。

但即便是這樣,將10多億元的生產設備安全寄託在一個經驗豐富的工人上,顯然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化的生產安全流程。

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約有1500座鍊鋼高爐,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運行中的高爐每年會產生近315TB(1TB=1024GB)的數據量,其中不乏能夠直接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關鍵性數據。

對於酒鋼來, 一方面,無法全面、科學和精準的收集這些數據,數據價值被白白浪費掉;另一方面,爐長的口頭總結,無法將安全生產的專業知識完整的傳承下去,導致事故反覆發生

兩難的境遇之下,酒鋼的最大高爐——7號高爐,從啟用以來,就經歷了178次事故與故障,非常影響生產的有效進行。

2

安全生產陷入停滯,企業發展自然也進入了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酒鋼將突破方法轉向了大數據,而東方國信則承擔了這次酒鋼7號高爐的數據化改造工程。

這個100多米高的7號爐體上,佈滿了近萬條管道與線纜,它們的每一處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生產過程中的隱患。

為了能夠將爐長的經驗之談進行數據化統計,傳感器成為了非常重要的部件。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工程師首先製作了一個小型爐體,體積只有原爐體大小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並通過這個模型計算出7號爐所需要的傳感器數量。

在這之後,工程師將根據爐體情況,在相應監測位置安裝高溫傳感器,以監測爐內工作的相關數據。

最後,由2000多個傳感器組成的數據採集陣列,每天將收集近600MB爐內數據,囊括水溫、壓力、溫度等參數,來反映高爐工作時的「健康狀況」。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央視9套大數據時代2

安裝之後的7號高爐,猶如被CT掃面一般,實時接收來自總控室的監測。這些數據被後臺計算機彙總並記錄,通過工業大數據算法分析,甚至可以提前2個小時預測高爐內部的生產情況。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圖片來源:酒泉信息中心

爐內溫度、燃料用量和礦砂投放等本依靠爐長經驗的供需,都在大數據的全面掌握之中實現了精準配比。

通過一系列的大數據改造,酒鋼提升了鐵水質量穩定性20%,每座高爐每年可以降低成本2400萬元,減少碳排放2萬噸左右,冶煉效率提升10%。

東方國際工業大數據曾作出預期,整個鍊鐵行業推廣大數據化後,每年將帶來至少200億元成本的降低和2000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成效。

3

也許你很難體會,「提升20%的穩定性」和「降低2400萬元成本」是什麼概念。

我們客觀地來說,消費類大數據終歸和工業大數據差別巨大。工業大數據可能無法像消費類大數據一樣帶來「快速」、「巨大」的成功。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對於製造行業來說,成本、效率、質量和安全永遠是企業最為關心的話題,而數據則是當今提高這些要素的重要手段

在鋼鐵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數據,這些數據不僅僅是可以用作於安全生產,更是全面實現工業信息化所必須的條件。

很多企業在數據收集之後,無法汲取價值為自身所用,從而導致大量數據只能單純存儲在硬盤上。此外,一些企業在數據化中一味追求信息化,採購大量硬件設備,加劇資源的消耗與浪費。

一個鋼鐵企業的大數據轉型之路

與本文中的案例類似,鋼鐵企業的數據化轉型,大部分由專業技術公司在負責實施,而鋼鐵企業內部的工程師卻在做項目主導,這其中的成本風險可想而知。

事實上,企業內部的工程師通常不具備較高的數據處理能力,所以企業不應該急於給他們提供那些過於完整技術,尤其是那些價格高昂的分析工具。

應該先給工程師提供比較觸及的數據工具,然後再根據情況購買部分高級工具進行使用。這不但節約了開支,也為後續的企業數據化轉型奠定了基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