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開國少將——慄在山

半個多世紀來,一代代航天人在神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上演了一個個傳奇,南陽方城籍的開國少將慄在山,就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共和國國防事業的先行軍、中國導彈實驗基地的首任政委,慄在山曾在此隱姓埋名13載,他參與指揮了第一枚國產導彈、第一枚導彈核武器等發射任務。

慄在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將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軍事指揮員和政治工作領導者;是中國導彈衛星發射試驗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導彈試驗基地的首任政治委員;他為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

在故鄉方城縣廣陽街上,有一條“將軍大道”,這是為紀念開國將軍慄在山而命名的。

1916年,慄在山出生於廣陽鎮慄賈莊村。

1933年入宛北嵩山公學讀書,組織學生自治會並擔任主席,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7歲那一年,慄在山在家鄉參加了革命。

1935年,19歲的慄在山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許昌工委青年委員,負責許昌共青團和地下黨的聯絡工作。

為了掩護慄在山的地下黨員身份,黨組織選派開封女子師範學校學生黨支部組織部長馬沂,與他假扮夫妻,建立起中共河南省委祕密聯絡站,開展黨的地下活動。

最後,他們結為革命伴侶,風雨同舟了55個春秋。

1937年“七七事變”後,慄在山協助河南省委書記朱理治籌建河南省委。

1938年6月,又隨朱理治到達中共中原局所在地、號稱“革命聖地小延安”的豫南確山縣竹溝鎮,擔任中原局書記劉少奇的祕書。

他協助劉少奇同志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建立並調整豫鄂皖蘇各地的黨組織,擴大抗日武裝,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豫鄂獨立遊擊支隊成立後,李先念任司令,陳少敏任政委,慄在山任組織科長。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慄在山任新四軍第五師十三旅政治部主任。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939年3月,慄在山同志跟隨李先念、陳少敏奮戰在豫鄂邊和(武)漢、孝(感)、(黃)陂,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粉碎了日偽的歷次大“掃蕩”。

1944年,日軍發動河南戰役,慄在山先後擔任河南挺進遊擊兵團政委和豫中游擊兵團政委,在嵖岈山地區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抗戰勝利後,慄在山擔任中共豫中地委書記兼豫中軍分區政委等職。


1946年4月,慄在山被派往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參加和平談判。

解放戰爭中,慄在山奉命奔赴東北林海雪原,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獨四師政委(後改編為12縱隊146師),先後參加了圍困長春、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而後率部揮師南下,參加了宜沙戰役、衡寶戰役等數次戰役。

他還曾率部參加了遼瀋、平津兩大戰役。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949年12月,慄在山率部進軍廣西負責籌建了柳州地委,擔任柳州地委書記兼柳州軍分區政委。

全國解放後,慄在山先後任廣西軍區政治部副主任、49軍副政委。

1952年任新組建的空軍第3軍政委,並奉命率空三軍入朝,兼任中朝介川空軍聯合指揮所政委,擔負西海岸的防空作戰任務。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5年,慄在山被授予少將軍銜。

二、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在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情況下,毅然決定發展以導彈、原子彈為主的國防科學技術。

1958年2月中旬的一天,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肖華上將,向慄在山轉達了中央軍委的決定:

任命慄在山為西北某試驗基地政委,20兵團代司令員孫繼先中將任司令員,在沙漠中籌建的基地。

該地區氣候惡劣,夏天氣溫高達40度以上,到了冬天,則降到零下30度以下。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從此,慄在山埋名隱姓十幾載,率領全體官兵以場為家,以苦為榮,以“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豪邁氣概,奮戰在人煙罕至,風沙彌漫的茫茫戈壁。

他們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建起了我國第一個規模宏大的綜合導彈試驗基地。

1960年2月19日,國防科委嚮導彈試驗基地,下達進行中國第一次地地導彈發射試驗的艱鉅任務。

這年7月16日,蘇聯政府中斷了合同。沒有專家和圖紙,基地的技術人員刻苦專研,硬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將一個個技術難題攻破。

同年9月10日7時42分,導彈點火起飛,按預定彈道飛行7分鐘,準確命中目標。這是使用國產燃料,由中國技術人員獨立操作,成功發射的第一枚近地導彈。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很快,中央軍委又下達了在1960年年底前發射國產近程地地導彈的計劃。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時2分,中國第一枚地對地近程導彈——“東風”1號發射成功。

1962年1月,司令員孫繼先調離基地。慄在山擔任國防部五院副政委兼基地政委、黨委書記,主持基地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966年3月,中央決定進行在基地進行導彈、原子彈結合試驗。

這次重大任務,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慄在山任試驗臨時副書記和試驗委員會委員,負責試驗工作的組織領導。

同年10月27日上午9點,導彈點火起飛,核彈頭準確地在靶子上空的預定高度爆炸,試驗又獲圓滿成功。

1970年2月,國防科委下達了執行“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的發射試驗任務,確定由慄在山、代理司令李福澤統一指揮。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4月24日下午9點35分,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著“東方紅一號”沿著預定軌道飛向太空。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可以獨立發射衛星的少數國家之一,是我國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更創造了中華民族國防科技和航天事業前無古人的歷史壯舉。

1975年8月,慄在山任國防科委副政委,他深入部隊進行調查研究,總結科研試驗任務中的政治工作經驗,指導各級黨組織和政治機關深入開展科研試驗任務中的政治工作,為我國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魂歸東風航天城

從1965年6月到1966年7月,周總理5次來到導彈基地視察。

慄在山生前珍藏有兩張老照片,按照慣例,作為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照相時應該站在中間的位置。

但在這兩張照片中,他都沒有站在正中間,而是當時擔任導彈試驗基地政委的慄在山站在了正中間的位置。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970年5月1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柬埔寨王國西哈努克親王等人,在北京天安門城樓接見了慄在山等研製和發射衛星的代表。

這是13年來慄在山第一次在大型活動中公開露面。慄在山在西北大漠戈壁工作期間,他的家人雖知他在西北工作,但誰也不知在什麼地點、幹什麼工作,更沒有一個親屬跟他去過一次基地。

20世紀60年代,基地一直沿用“東風基地”這一名稱。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基地對外開放後,取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以“酒泉”命名,一是因為當時各國導彈衛星發射場起名時均避開真實地址;二是因為發射場地處茫茫戈壁,而酒泉是與發射中心距離最近的地級市。

1992年,江澤民來此視察時題寫了“東風航天城”五個字,這裡又被稱為“東風航天城”。今天的東風航天城有兩處“聖地”,一處是載人航天發射場,一處是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1996年8月,80歲高齡的慄在山回到了東風航天城。

他坐著輪椅,來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這裡掩埋著包括聶榮臻等600多位為祖國國防科技事業獻身的烈士。為了那一瞬間的輝煌,他們把身軀永遠地留在了千里戈壁,茫茫大漠。

2006年12月30日,慄在山將軍告別了這個世界,走完了他90年輝煌的一生。

2007年1月15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在北京八寶山為慄在山將軍舉行告別儀式。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將軍的子女用一副輓聯來送別他們敬愛的父親,寄託深深的哀思:

南征北戰建奇功,兩彈一星炳千秋;

隱姓戈壁淡名利,德高望重栽樹人。

2007年4月3日,東風航天城舉行隆重的儀式,迎接首任政委慄在山將軍英魂情歸戈壁。

這年恰逢東風導彈發射試驗基地創建五十週年,而基地的重要開創者魂落東風,具有特別的意義。

遵從慄在山將軍的遺願,其家人專程將將軍的部分骨灰,運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安葬,送回這個他魂縈夢繞的地方。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將軍的英魂將永遠留在這千古戈壁,留在了中華名族走向太空的第一個起飛港!

在這裡,他並不寂寞,有六百多英烈相伴,在這裡他領導創建了中國的第一個導彈試驗基地,

在這裡,他為中國國防實力的崛起艱苦奮鬥了十幾個春秋。

這裡有神祕的通天閣,有巍峨的發射塔,有默默奮鬥在戈壁灘的數萬名航天戰士,這裡有流淌不息的弱水河,有千年不朽的胡楊林……

從放牛娃到開國少將,他為祖國航天事業隱姓埋名13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