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創新

深圳福田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一場灣區科技人才招聘會正在進行;香港科技園,由香港高校團隊與中國移動聯合研發的5G自動駕駛車正在路段測試;澳邦藥廠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蔡健華頻繁往返珠海橫琴與澳門兩地,他所在公司今年4月入駐了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這些灣區創客的故事,只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一道亮麗風景。數據顯示,當前灣區內有超過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0萬從事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

7月5日,我省發佈《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以及《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分“三步走”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到2035年,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隨著粵港澳三地創新要素加速流動,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正加快形成。

從源頭抓起

打造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到2020年,力爭大灣區內地實現R&D佔GDP比重達到2.8%

就在幾天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佈了2019年“50家聰明的公司”榜單,包括華為、騰訊、優必選等在內的多家粵港澳大灣區科技企業榜上有名。

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表示,過去三十年,華為主要是基於客戶需求的技術和工程創新以及解決方案的創新,即創新1.0;而面向未來,華為的創新將邁向基於願景的基礎理論突破和基礎技術發明的創新,即創新2.0。

大疆創新第二次上榜,兩次上榜理由分別為“在無人機領域的持續創新”以及“設計出僅有116克的微型手持雲臺相機”。作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領軍企業,大疆創新一直堅持原始創新。其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大疆創新全球專利申請數量已超過9100件,全球授權專利超過3100件,連續多年PCT專利申請量位居中國公司前十。

原始創新,一直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弱項。對此,《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創新基礎能力建設”,攜手港澳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要科研機構和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在重要科技領域、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打造重大原始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我們留意到《實施意見》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重視,讓優必選這樣的人工智能企業很受鼓舞。”優必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周劍說,正是一直堅持在機器人伺服舵機技術上原始創新,該公司才能在短短6年時間裡估值超過40億美元。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肖耿指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正湧現出越來越多像華為、大疆創新、優必選等源頭創新型的科技企業,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唯有源頭創新的科技企業才有機會和實力搶佔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源頭創新,需要企業對關鍵核心技術持之以恆地投入。

從另一家大灣區龍頭企業騰訊過去五年的財報來看,騰訊的研發投入佔營業總收入的平均值為7.94%。企業主體投下的研發力量,正在轉變成增長的動力源,帶來了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今年5月,騰訊公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854.7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為272.1億元,同比增長17%。

隨著5G時代來臨,騰訊將創新聚焦到了5G+AI(人工智能)的雙輪驅動。今年3月舉行的IT領袖峰會上,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表示,“5G是一把鑰匙,能夠幫我們解鎖原來難以數字化的現實場景,騰訊的創新永不止步”。

原始創新的集聚式湧現,是灣區企業在自主創新徵程上奮蹄疾進的生動寫照,也是角逐全球科技高地的關鍵一環。

集聚核心要素

加快重點創新平臺建設

打造三大科技創新合作區

只用一瓶水就可以洗乾淨一輛車的節能清潔產品,國內首臺全自主研發產品級高端廣播級高清高速攝像機,可在不同條件下改變色彩和性能的柔性結構化變色材料……日前,在廣州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眾多來自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的創新產品令人目不暇接。在這背後,是粵港澳三地創新的澎湃動力不斷匯聚。

——借5G東風,華為、騰訊等企業積極佈局人工智能、雲計算等產業藍海,搶佔創新發展新高地。

——碧桂園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和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在機器人研發、智能製造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

——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佔據優勢,雲洲智能全國首創海洋高速無人船打破技術壟斷,從天到海,展現了從基礎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及深港雙方毗鄰區域、珠海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及周邊適宜開發區域、廣州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區及慶盛科技創新產業基地等區域,建設三大科技創新合作區。

其中還提到,要在珠海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及周邊適宜開發區域主要開展財稅政策。

“聽到財稅政策的利好消息,我們園區的科技企業都很振奮,這是實實在在的優惠。”蔡健華所在的公司今年4月入駐了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他表示,希望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東風,將產品銷售到更多一帶一路葡語國家。

近年來,從三大科技創新合作區到粵港澳大灣區11座城市,重點創新平臺成為推動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減稅降費、機制體制創新不斷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邁上新水平。今年1—4月,廣東新增減稅672.7億元。僅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落地首月,增值稅減徵稅額達130億元,減稅幅度達27.3%。

“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討不來,必須靠自主研發。我們準備新建總部基地,工程預算10億元,把減稅降負的紅利直接轉化成企業的科研資金。”周劍如是說。

如何讓三大科技創新合作區形成創新生態圈?科研成果快速轉化至關重要。《實施意見》也提出,支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港澳科技人才或團隊在大灣區內地落地轉化科技成果。

在澳門科技大學的人工智能實驗室裡,高校團隊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產品內測。校長劉良表示,目前學校與廣深等多地企業聯合生產的商業機器人已逐步市場化,“隨著《實施意見》的推進,我們期待更多港澳科技團隊在灣區內地落地轉化科研成果”。

重塑產業格局

聚焦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形成若干產值超萬億元的新支柱產業

“我們創業的目標很清晰,爭做全球人工智能3D機器視覺技術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深圳顯揚科技創始人、總經理丁克告訴記者,公司研發的是機器人最核心的部件,通過3D機器視覺技術實現三維精準定位,可在複雜的應用環境中自動感知物體位置。

記者採訪發現,越來越多初創企業選擇從新興產業切入全球創新鏈,成為新興產業策源地建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正在重塑大灣區的產業格局。

《實施意見》提出,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託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資源優勢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形成若干產值超萬億元的新支柱產業。

今年5月,2019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廣東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建設正式啟動。根據最新規劃,力爭到2022年,全省超高清產業視頻總體規模超8000億元,建成3個世界級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

在香港科技園,由香港高校團隊與中國移動聯合研發的5G自動駕駛無人車正在進行部分路段測試。項目負責人表示,5G與自動駕駛是全球產業未來的風口,香港擁有全球領先的高校基礎科研實力,希望通過與內地合作儘快實現商業應用。“日前發佈的這兩份文件,充分肯定和鼓勵企業佈局前沿技術和新興戰略產業,我們更有動力去探索。”

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勢崛起,正在重塑大灣區產業格局。其中,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連接作用也越來越凸顯。在這條走廊上,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流動重組,成為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加速器。

《實施意見》提出,要推動“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以沿線的科技(學)城、高新區、高技術產業基地等創新載體建設為抓手,打造創新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的跨境合作平臺。

在深圳福田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來自灣區不同城市的創業團隊匯聚於此。創業工場位處於深圳和香港的交界處,從玻璃窗望去便是一河之隔的香港。每天清晨,不少香港青年從福田口岸過關,開始一天的大灣區通勤。

香港創客何耀威就是其中一個,每天往返深港兩地,他創辦的深圳舒糖訊息科技有限公司剛剛完成了第四輪融資。“我留意到,《實施意見》研究允許科研、醫療儀器設備及藥品在港澳和大灣區內地異地購置使用政策。這對於高端醫療企業非常重要,整個行業都期待有新的突破。”

受益於科創走廊的連接作用,創新正在跳出城市之間的聯動,立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整合資源,若干產值超萬億元的新支柱產業加快形成。

聚焦

1各項創新預期指標

●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新型研發機構力爭達到200家;

●到2020年,力爭大灣區內地實現R&D佔GDP比重達到2.8%;

●到2020年,大灣區內地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6件。

2重點創新平臺建設

●加快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推動設立全球領先的科學實驗室和研發中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臺。

●加快中新廣州知識城、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中子科學城、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等重點創新平臺建設。

●打造科技成果對接轉化平臺。爭取國家支持開展科研成果轉化創新特別合作區試點。支持設立粵港澳產學研界創新聯盟。

●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臺。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創業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超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項目收益債等進行直接融資。

3部分機制體制創新做法

●突破創新體制障礙。制定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佈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的相關措施。

●推動實施香港、澳門在廣東設立的研發機構按照與內地研發機構同等享受國家和廣東省各項支持創新的政策。開展外籍創新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試點。

●出臺支持港澳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財政科技計劃的政策措施。爭取國家支持大灣區內地財政科技經費過境港澳使用。

●創新科研用品與數據流動的體制機制。爭取國家允許粵港澳科研合作項目需要的醫療數據和血液等生物樣品,在大灣區內限定的高校、科研機構和實驗室跨境使用。研究允許科研、醫療儀器設備及藥品在港澳和大灣區內地異地購置使用政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