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介紹

很難想象,全球兩大汽車巨頭—寶馬公司(BMW)與戴姆勒-奔馳公司(Daimler-Benz)、國際化專業化學品集團—阿爾塔納(Altana)、曾經生產毛瑟步槍的德意志武器和彈藥廠(DWM)、長期佔據德國蓄電池80%市場份額的瓦爾塔(Varta)電池公司……這些擁有炫目光芒的國際知名企業,背後都是同一個低調隱蔽、鮮少在媒體上曝光的德國家族—匡特家族(QuandtFamily)。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運是德國近代史的縮影。他們成功跨越了兩次世界大戰,在商業上的傑出成就塑造了德國強大經濟的基石。在匡特家族四代之中,每一代人都與時俱進,以敏銳的視野引領著時代發展,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企業,從紡織廠學徒逐步發展到業務覆蓋汽車、製藥、化工和電池等多種不同產業的工業家族。

匡特家族是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赫伯特·匡特家族分支目前仍持有寶馬公司約47%的股份,當前市值約330億歐元,其三位家族成員的淨資產達到451億美元(福布斯2015全球富豪榜數據);而另一個家族分支—哈拉爾德·匡特,則通過其控股公司來管理金融資本,除未公開的私人家族財富,哈拉爾德·匡特控股公司如今旗下的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著超過170億歐元的資產。匡特多位家族成員長期位居德國前十富豪之列,2014年被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Magazine)評選為德國最富有家族。

"

背景介紹

很難想象,全球兩大汽車巨頭—寶馬公司(BMW)與戴姆勒-奔馳公司(Daimler-Benz)、國際化專業化學品集團—阿爾塔納(Altana)、曾經生產毛瑟步槍的德意志武器和彈藥廠(DWM)、長期佔據德國蓄電池80%市場份額的瓦爾塔(Varta)電池公司……這些擁有炫目光芒的國際知名企業,背後都是同一個低調隱蔽、鮮少在媒體上曝光的德國家族—匡特家族(QuandtFamily)。

匡特家族百年跌宕起伏的命運是德國近代史的縮影。他們成功跨越了兩次世界大戰,在商業上的傑出成就塑造了德國強大經濟的基石。在匡特家族四代之中,每一代人都與時俱進,以敏銳的視野引領著時代發展,以驚人的速度擴張企業,從紡織廠學徒逐步發展到業務覆蓋汽車、製藥、化工和電池等多種不同產業的工業家族。

匡特家族是當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赫伯特·匡特家族分支目前仍持有寶馬公司約47%的股份,當前市值約330億歐元,其三位家族成員的淨資產達到451億美元(福布斯2015全球富豪榜數據);而另一個家族分支—哈拉爾德·匡特,則通過其控股公司來管理金融資本,除未公開的私人家族財富,哈拉爾德·匡特控股公司如今旗下的投資顧問業務管理著超過170億歐元的資產。匡特多位家族成員長期位居德國前十富豪之列,2014年被德國《經理人雜誌》(ManagerMagazine)評選為德國最富有家族。

德國寶馬、奔馳的隱形控制——匡特家族發展史

發展歷程

匡特家族仍然保持著從19世紀中葉以來的家族傳統—謙遜、低調、自信與堅韌。匡特家族非常低調,從不使用家族姓氏作為產品商標或企業名稱,也儘量避免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媒體上,但其兩大家族分支—赫伯特·匡特與哈拉爾德·匡特的後裔通過德爾頓公司(Delton)以及哈拉爾德·匡特(Harald Quandt)兩間家族辦公室,各自在製藥、物流、房地產、金融等行業投資了大量極富價值的公司。

哈拉爾德·匡特分支曾經擁有戴姆勒-奔馳15%的股份,但家族後代對管理實業企業興趣不大,他們將奔馳股份出售後,成立了家族單一辦公室(SFO)哈拉爾德·匡特控股公司(HQ Holding)來管理其金融資本,完成了產業資本到金融資本的轉移。哈拉爾德·匡特控股公司也為家族帶來財富創造的新平臺,不僅管理家族金融資本,更平行向外部家族提供多種投資顧問服務:聯合家族辦公室(MFO)哈拉爾德·匡特信託(HQ Trust)、PE另類投資諮詢顧問公司Auda International、美國房地產投資諮詢顧問公司RECAP、德語區中等市值股票投資公司Equita。

德國法蘭克福近郊的溫泉小鎮巴特洪堡(Bad Homburg)是匡特家族第三代以後的主要活動中心,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家族辦公室課題組兩度遠赴歐洲,拜訪坐落於巴特洪堡小鎮上的哈拉爾德·匡特之家和英格·匡特之家,與HQ Trust的創始人和高管深入探討。SFO、MFO加上另類資產管理公司的獨特組合,為匡特家族創造了一個全方位的金融投資與諮詢平臺。對於希望出售家族企業、通過建立FO來管理家族財富的中國家族來說,匡特家族實為不可多得的寶貴案例。

匡特家族的商業起源

匡特家族的繁榮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代創始人埃米爾·匡特(Emil Quandt,1849-1925)。1865年,在柏林西北的普利茨瓦爾克小鎮,16歲的埃米爾從一間名為帝國毛織(Reichswolle)的紡織廠學徒開始,逐漸升職到店員及業務經理人。工廠主人德雷格(Dreager)去世一年後,埃米爾正式接管工廠,並與德雷格的女兒海德薇(Hedwig)結婚。他聯合妻弟,以3.5萬塔勒買下工廠,從此開創了匡特家族的傳奇之路。

埃米爾與當地其他製造商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而他很早就明白企業之間互相合作所能帶來的好處。由於與當地三家實力強大的紡織廠實現地區行業壟斷,他的事業蒸蒸日上。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對軍服的需求猛漲導致紡織廠生意大增。由於擁有北德聯邦海軍這樣的大客戶,埃米爾的紡織廠在19世紀70年代的德國資本蕭條中存活了下來。

匡特家族的第二代成員京特·匡特(Günther Quandt,1881-1954)擁有與生俱來的商業天賦,能準確地預測市場趨勢,並擅長與政府打交道。他從小就被父親作為繼承人培養,15歲便進入柏林接受大都市的教育。

19世紀末,埃米爾患上了嚴重的膽病與肝病,在柏林已居住兩年的京特應父親要求回到了家族企業,接受6個月培訓,學習紡織工藝、機械原理及工商管理。與保守穩健的父親不同,京特認為企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張,他花費110萬德國馬克買下親戚的織布廠,自己獨立管理了6年,並對工廠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在德國二次工業化浪潮期間,京特向父親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匡特家族敏銳抓住戰爭所帶來的龐大軍服訂單,產量增加了4倍,獲利頗豐。

戰後發展:實業家與投資家

1920年,成為富豪的京特遷居柏林。德國戰敗後經濟一蹶不振,失業率和通貨膨脹居高不下,馬克瘋狂貶值,大部分的中產階級一貧如洗。但對於企業家來說卻是天賜良機,通貨膨脹使他們能輕鬆地還清債務。

在此期間,京特通過銀行貸款獲得了德國毛織(DeutscheWolle)30%的股權。後來公司股本增發,京特耗盡了所有的資本,由於不堪承受來自銀行的巨大壓力,他被迫出售全部股權。

股權出售帶來了巨量的現金,京特的銀行賬戶上擁有4500萬馬克,這些錢需要立即投向別處。京特當時購買了20多種不同的股票,作為小股東博取投資收益,但他仍渴望著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他要集中投資於某些企業,以謀取決策權。

京特發現電池產業擁有不錯的前景,他注意到蓄電池廠股份有限公司(AFA,未來的瓦爾塔Varta),儘管馬克持續貶值,但AFA自一戰以來從未增資擴股,股票價格相當划算。他悄無聲息地吸納股份,並與另一位大股東達姆斯達特銀行聯手,最終成功收購了AFA這家軍工電池企業。家族完成了從紡織業轉入重工業的第一步,第一次買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公司。

在擔任AFA監事會主席期間,京特已經成為有影響力的投資家,持有多家重工、化工、製藥、機械企業的股票,他當選德意志武器和彈藥廠(DWM)監事會主席,DWM擁有毛瑟工廠(Mauser-Werke),一戰期間生產數億支步槍和無數彈藥。而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給家族帶來想象不到的超額利潤。

一波三折的繼承道路

京特育有赫爾穆特(Helmut,1908-1927)、赫伯特(Herbert,1910-1982)和哈拉爾德(Harald,1921-1967)三個兒子。赫爾穆特剛出生便作為繼承人培養,送到國外學習語言、增長見識。赫伯特從小視力不好,完全不能看書,只能通過聽力來學習。

對於命運多舛的匡特家族而言,家族繼承註定不會一帆風順。京特接連遇上諸多不幸,37歲時,第一任妻子安東妮病故;不久後,京特與其第二任妻子瑪格達成婚,生下了哈拉爾德。1927年,在一次盲腸炎醫療事故悲劇中,年僅19歲的長子赫爾穆特撒手人寰,這給京特帶來了沉重打擊。

匡特家族的子女似乎都無法脫離命中註定的軌跡。赫爾穆特去世時,赫伯特剛滿17歲,從此以後,父親將希望寄託在赫伯特身上,希望他能夠成為匡特家族的繼承人。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席捲全球,在德國經濟低迷之時,京特乘機帶著赫伯特環遊世界,以培養繼承人。赫伯特在倫敦、巴黎學習語言,並在美國、英國和比利時的工廠鍛鍊深造。

與此同時,瑪格達·匡特與京特離婚,與當時執政的納粹政府拉上了關係,成為納粹二號人物、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的夫人。年輕的哈拉爾德在生父京特與繼父戈培爾的雙重影響下長大。

匡特家族的新篇章

無論是經濟環境,還是企業運營,二戰之後對匡特家族來講都是一個新的階段。京特拼命工作,想把戰後被禁錮而失去的幾年時間重新補回來。他在67歲時重新擔任AFA監事長,但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每隔幾個月就得住院一兩週。

京特1954年安詳地去世了,他的離去毫無預兆,但家族繼承的問題卻早已安排妥當。就股權而言,家族資產將平均分配給兩個兒子,赫伯特管理蓄電池、汽車和鉀礦業的股份,哈拉爾德負責其他公司,包括現今名為卡爾斯魯厄工廠的德意志武器和彈藥廠。就管理權而言,赫伯特出任AFA董事會主席,哈拉爾德出任監事會主席;而在卡爾斯魯厄工廠的則正好相反。

二子赫伯特在過去20年協助父親管理的時間裡,深獲管理企業的真傳,而三子哈拉爾德則缺乏這些經驗。不過,兩人之間一直都維持著親密的兄弟感情,赫伯特不希望家中出現當時另一位知名企業家羅伯特·格爾林的慘劇—其三名兒子為了爭奪遺產而反目為仇,鬧得滿城風雨。他寫道:“我們發誓,在匡特家族內不應該發生一場兄弟鬩牆……我們珍惜兄弟情誼。我們所有的生意都對半分。在德國企業界,我們兄弟的和睦傳為佳話。”

戴姆勒戰役與拯救寶馬

京特作為戴姆勒-奔馳公司的監事會成員,其遺產中包括奔馳3.85%的股權。他的兩個兒子非常具有前瞻性,匡特兄弟深刻預見到德國汽車行業將在戰後獲得巨大發展,儘管當時股價高企,他們仍然在1954-1955年間果斷將奔馳股份增持到9%。

無獨有偶,德國另外一位獨具慧眼的企業家—弗里德里希·弗裡克(Friedrich Flick)出售了煤炭和鋼鐵公司,全部購買了戴姆勒-奔馳的股票,其持有的25%股權與德意志銀行共同成為最大股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家族辦公室課題組2015年6月赴奧地利調研了奔馳公司大股東Flick的家族辦公室,後續將刊專欄文章以饗讀者)。

由於雙方都希望成為控股股東,股權爭奪戰一觸即發,股價看似不可避免地將要上升,投機商赫爾曼·克拉格斯(HermannKrages)買下奔馳總股份的8%,在兩大股東中周旋,希望能以雙倍價格賣出。

不料赫伯特與弗裡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弗裡克表面拒絕出價,但實際通過匡特兄弟出面談判,在沒有競價對手的情況下,匡特兄弟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購買了赫爾曼·克拉格斯手中的全部股票,隨後按照“弗裡克:匡特=3.5:2.5”的比例分配了股權。

開打奔馳股權攻防戰的同時,赫伯特開始注意到了寶馬公司(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廠)。1956年寶馬公司虧損600萬德國馬克。赫伯特購買寶馬股票時,哈拉爾德曾試圖阻止,他認為投資經營不善的寶馬將給家族帶來不可承受的巨大風險。

對於渴望控制一家實業企業的赫伯特來說,奔馳40%股權都由弗裡克擁有,控制權完全掌握在弗裡克手中,而寶馬公司的董事會群龍無首,是非常理想的投資標的,將提供無比廣闊的舞臺。赫伯特開始瞞著弟弟,偷偷動用家族資產買入寶馬股票。在遭到哈拉爾德堅決反對後,赫伯特仍然不顧勸阻,繼續用自己的資金購買寶馬的股票。

1960年,寶馬股東大會通過了重整方案,決定發行新股。此時無人願意注資,德意志銀行也不願承銷,赫伯特背水一戰,親自擔任協調人,以自己財產作為賭注,購買了全部剩餘股份。這意味著,如果公司無法脫離困境,赫伯特個人也將破產。

從現在看來,無論是提高奔馳股權還是押注寶馬,都是一個極其明智的選擇。在帶領寶馬公司起死回生之後,赫伯特繼續增持寶馬股份,直到1969年實現絕對控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