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二

饒家琳《鬥姥閣鍾記》

鍾之為器,擊以報時者也。自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鍾於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寺觀中多用之。鬥姥閣,定之名勝地也。舊有鐵鐘一口,兵燹後,追蠡無存。今得謝君克昌經理,復謀鑄鐘,以全廟器。縣長以下,捐各有差,閱月而鑄成。有叩斯鳴,非特可以警一寺之眾,抑亦可以警一世之人也。茲記數言於上,亦欲此鍾,永垂不朽,五夜聞之,莫不鼓舞向善云爾。時民國戊午年(1918)孟冬月,饒家琳記。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二

饒家琳《鬥姥閣鍾記》

鍾之為器,擊以報時者也。自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鍾於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寺觀中多用之。鬥姥閣,定之名勝地也。舊有鐵鐘一口,兵燹後,追蠡無存。今得謝君克昌經理,復謀鑄鐘,以全廟器。縣長以下,捐各有差,閱月而鑄成。有叩斯鳴,非特可以警一寺之眾,抑亦可以警一世之人也。茲記數言於上,亦欲此鍾,永垂不朽,五夜聞之,莫不鼓舞向善云爾。時民國戊午年(1918)孟冬月,饒家琳記。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二

饒家琳《鬥姥閣鍾記》

鍾之為器,擊以報時者也。自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鍾於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寺觀中多用之。鬥姥閣,定之名勝地也。舊有鐵鐘一口,兵燹後,追蠡無存。今得謝君克昌經理,復謀鑄鐘,以全廟器。縣長以下,捐各有差,閱月而鑄成。有叩斯鳴,非特可以警一寺之眾,抑亦可以警一世之人也。茲記數言於上,亦欲此鍾,永垂不朽,五夜聞之,莫不鼓舞向善云爾。時民國戊午年(1918)孟冬月,饒家琳記。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二

饒家琳《鬥姥閣鍾記》

鍾之為器,擊以報時者也。自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鍾於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寺觀中多用之。鬥姥閣,定之名勝地也。舊有鐵鐘一口,兵燹後,追蠡無存。今得謝君克昌經理,復謀鑄鐘,以全廟器。縣長以下,捐各有差,閱月而鑄成。有叩斯鳴,非特可以警一寺之眾,抑亦可以警一世之人也。茲記數言於上,亦欲此鍾,永垂不朽,五夜聞之,莫不鼓舞向善云爾。時民國戊午年(1918)孟冬月,饒家琳記。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三

清代女詩人、畫家、書法家周婉如

詠鬥姥閣詩

石吐清泉繞萬流,鬆杉風送韻啾啾。

叮噹鐵馬敲僧夢,嘹亮金鐘動旅愁。

鬥姥閣高憑士賞,奢香墓古待誰修?

低迴二百年前事,把酒高歌且逗留。

大定知府李祖章重九登慶雲樓詩

曲檻方塘一鏡開,清泉汩汩沁心來。

在山霖雨勞空望,出岫閒雲莫浪猜。

亂世幾人終善果,匡時無分上強臺。

荒城鼓角悲聲壯,秋老黃花兩鬢催。

大定增生饒家琳詠慶雲閣詩

傑構居然黃鶴樓,水光山翠四圍收。

得名因見雲千疊,對景常銜月一鉤。

陳守文章知共賞,鄭仙姓字嘆空留。

莫教風景閒中負,乘興登臨最上頭。

部分圖片來源於大方縣攝影家協會,在此敬表謝忱!

【興方有我】微信平臺,傳家鄉文化,傳播鄉風文明,講述鄉土故事,傳遞人間真情。如果您有好的人物、風情、鄉土以及家鄉的傳奇故事,請您發郵箱:df2008@qq.com,讓我們一起宣傳家鄉,傳播真情,傳播人文,傳播古彝聖地不朽的神奇!

如果可以,請掃(或長按)二微碼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做朋友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大方縣鬥姥閣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宗教聖地,是明清以來釋家、儒家、道家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動場所的典型代表。明清以來,先後傳人黔北地區的佛教、道教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與當地少數民族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結合,與少數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巫術、占卜術、消災祈福、歲時民俗等互相影響互相融合,畢節、大方境內出現了佛、道、儒、祀合一廟,佛、道、儒、巫並存一山的現象。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鬥姥閣,鬥姥即北斗和南鬥等眾星之母,道家奉為“先天元始之陰神”,稱其“登寶座之上以救眾生”。

鬥姥閣在大方城北門外一公里,今銀杏路中段的迴龍崗西側,始建於清代,是大方城的名勝。前臨雁洲橋,橋東側有明代種植的古銀杏樹兩株,傳說在雍正年間,其中一株古銀杏樹修煉成精,化為人形,自名為白恕仁,到省參加科舉考試,居然考中舉人了。此後,人們常帶著孩子來此,祈求他保佑子女入學中舉,銀杏樹後,即是鬥姥閣的院門,共三間,居前面院牆正中,院牆內先後有五層建築:第一層五間,祀太正老君和藥王。第二層有方池一畝,稱翰墨池,池旁有井,稱鬥姥閣龍井,後來稱慶雲樓龍井。井有雕刻的石龍頭,泉水從石龍頭口中,繞象徵龍舌的扁平橢圓石後流到井中,聲若鳴琴,清代第一書法家何紹基親題楹聯:“風篁類長笛,流水當鳴琴。”刻於石龍頭旁。翰墨池中,原建有一閣,名紫微星垣閣,祀天上恆星中的三垣,紫微星垣居中,太微垣、天市垣居兩旁。以上三垣均為鬥姥的附祀者。清代宣統辛亥年(1911),大定知府陳慶慈重建,為六方形三重建築。因動工時,天空出現五色祥雲,約展現三個小時,就更名為慶雲樓。民國17年(1928),拆去最上一層。民國24年(1935)又改為本結構二層重簷六角攢尖頂。第三層為鬥姥閣,三層,三重簷、六面攢尖,青筒瓦頂,正殿五間,祀鬥姥元尊,登上鬥姥閣,可遠眺奢香墓。左右兩廂各三間,北面三間祀北斗星君,南面三間祀南鬥星君。正殿後有客房三間。鬥姥閣前,有汪王氏節孝坊:鬥姥閣右側,葬有鄭子牧墓,時人稱為鄭仙墓,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大定府經歷李鈁為之勒碑。鬥姥閣左右,各有一方池,每池佔地一畝。鬥姥閣周圍,鬆杉古樹,繁茂參天,清翠欲滴,四時花卉,絡繹不絕,特別是閣前有兩株桂花樹,不僅葉茂花香,而且非常奇特。《大定縣誌》載:“每屆花時,香散數裡,若歲值重開,即兆鄉人科名連捷。最可異者,其葉底,每張皆有黑痣,或三五點,或八九點,不等,圓而小,細若繁星,邊繞如圈,中有“貴”字,書法遒勁,工楷絕倫,以手刮之即起、遊人無不覺奇。傳說,在此之前,外地游來一位道士,很喜歡此鬥姥閣,便定居於此修道,他很愛書法,每當磨墨時,就把硯當紙,將墨作筆,不斷地在硯中練這“貴”字。墨磨好,寫完字後,他就用洗筆和洗硯臺的水去澆桂花樹,久而久之,桂樹葉底面就長出了“貴”字,跟他寫的“貴”字一模一樣。鬥姥閣還有鍾亭,清代晚期兵燹後,其鍾無存,民國戊午年(1918),縣長帶頭捐資,重鑄新鍾復懸於鍾亭內,饒家琳作有《鬥姥閣》鍾記。第四層,即鬥姥閣之後為大佛殿五間,祀釋迦牟尼,殿後有普陀巖,巖上有浮雕,其浮雕是108個形態各異的嬰兒。故人們又把普陀巖叫作百子巖,巖前有一閣,名觀音閣,裡面塑有送子觀音像。普陀巖下,有一石洞,《大定縣誌》載:“中出清泉,味甚甘冽,其聲淙淙若金石。上有亭,今圮,惟址及碑尚存。洞旁樹中有橫石,刊‘聽泉漱玉’四字。”第五層為廻龍閣,又名呂祖殿,有正殿五間,祀唐朝道教祖師呂洞賓,清代光緒甲午年(1894)建,每年仲春、仲秋、以香、帛、籩、豆之儀致祭,祝文曰:“維神正直聰明,純粹剛健。黃庭兩卷,獨傳鶴顴之經:丹篆千年,孰測鸞驂之跡。清河崇祀,神靈久著於前朝;市宇明禋,封號更隆於近代。仰慈航之普渡,捍患御災;欣傑閣之常存,調元開化。惟冀濟人而利物,敢忘崇德而報功。茲屆仲春(仲秋),用修時祀,庶其歆格,鑑此精虔。尚餉,”峨嵋山九老洞道人源章,曾來大方住持迴龍閣。

《大定縣誌》載:鬥姥閣觀寺建築群中,“水從普陀巖下,清瑩可見,四時不盈不涸,暑天不扇而涼,風景絕佳。”“禪宇鱗比,樓閣雁連,池沼亭榭,擅一郡名勝。”

1981年,大方縣革命委員會,將慶雲樓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大方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重建鬥姥閣觀寺群,當年7月開工,佔地面積147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760平方米,總投資3000餘萬元,除藥王殿呂祖殿和鍾亭外,其餘均已修復,還增建了韋馱殿和陽明寺,堪稱仿古建築的大觀園。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一

大定知府陳慶慈《重修慶雲樓記》:“大定劇於十三郡,富庶幾埒遵義。自海禁開,鴉片流毒入畢,通國乃蹙蹙然,患貧寡蔓延及黔,而大定嬰其禍特酷。朝庭銳意圖富強,計非去毒不為功。初與外人約以十年絕,今天子紀元之二年勅禁種,縮限是歲斬根株,不者,罰無赦。秋九月,慶慈奉檄來守郡,大吏戒之曰:“他不若慮,大定鴉片甲全黔,畀若往創之,六屬責,系若一身,勿忽、勿遺孽、勿操切,使頑苗悍目負固不用命,勉之哉。”既受事,躹躹祇懼、督倅、牧令,以次無昕夕或遑,越明年春,全境告廓清,事蕆而邑不擾。三月,王觀察仲瑜按視,牒上大吏,報曰:可,既而退然省曰:‘毒幸盡矣,不培養元氣,亟謀所以善其後者,吾民歲將焉賴?’乃廣墾植、治溝洫、開礦治、舉畜牧、課蠶桑,苟有以利吾民者,胥致之。次第畢張,而又虞蚩蚩者之墨守舊法也,設農業學校於北郊以教育之。公餘往督課,校外隙址數十笏,舊有閣曰:“紫微垣”,毀於兵燹四十八年矣,遺址僅存。下為翰墨池,廣乃不咫,汙泥蔓草,頹陵其間。上有清泉,滃然瀉出於半山之罅,循徐流,聲潺潺如漱玉,飲而甘之。乃疏泉鑿石,就遺址而廣之,架木以為樓,凡三階,池水環焉。樓之前,闢地以為廳,面橢,勢如船,通以橋,翼以扶欄;傍地築花圃,曲垣繚左右而兩之,竹樹陰翳,禽聲上下,方塘一鑑,游魚依人,萬物四時皆有自然之天趣。登樓小坐,林壑峰巒,一一羅列几席間,俯仰回顧,信可樂也。乃與父老子弟,以假日講演、燕會其中,胸次灑然,各適其適,倘所謂遊息高明,以盪滌塵穢者非耶?方興築時,五色雲見,祥光瑞氣,繽紛燦爛,歷三時許,父老相賀曰:‘此祥雲也,此太守鋤浚利、歲稔時和之極效所致也。’慶慈不侒,不敢侈奏符瑞,獻諛貢媚以貪天之功,聊以名吾樓。宣統三年,荊門陳慶慈記,並書於問渠小舫。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二

饒家琳《鬥姥閣鍾記》

鍾之為器,擊以報時者也。自齊武帝以宮內不聞鼓漏,置鍾於景陽樓,以應五鼓,後世寺觀中多用之。鬥姥閣,定之名勝地也。舊有鐵鐘一口,兵燹後,追蠡無存。今得謝君克昌經理,復謀鑄鐘,以全廟器。縣長以下,捐各有差,閱月而鑄成。有叩斯鳴,非特可以警一寺之眾,抑亦可以警一世之人也。茲記數言於上,亦欲此鍾,永垂不朽,五夜聞之,莫不鼓舞向善云爾。時民國戊午年(1918)孟冬月,饒家琳記。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附錄三

清代女詩人、畫家、書法家周婉如

詠鬥姥閣詩

石吐清泉繞萬流,鬆杉風送韻啾啾。

叮噹鐵馬敲僧夢,嘹亮金鐘動旅愁。

鬥姥閣高憑士賞,奢香墓古待誰修?

低迴二百年前事,把酒高歌且逗留。

大定知府李祖章重九登慶雲樓詩

曲檻方塘一鏡開,清泉汩汩沁心來。

在山霖雨勞空望,出岫閒雲莫浪猜。

亂世幾人終善果,匡時無分上強臺。

荒城鼓角悲聲壯,秋老黃花兩鬢催。

大定增生饒家琳詠慶雲閣詩

傑構居然黃鶴樓,水光山翠四圍收。

得名因見雲千疊,對景常銜月一鉤。

陳守文章知共賞,鄭仙姓字嘆空留。

莫教風景閒中負,乘興登臨最上頭。

部分圖片來源於大方縣攝影家協會,在此敬表謝忱!

【興方有我】微信平臺,傳家鄉文化,傳播鄉風文明,講述鄉土故事,傳遞人間真情。如果您有好的人物、風情、鄉土以及家鄉的傳奇故事,請您發郵箱:df2008@qq.com,讓我們一起宣傳家鄉,傳播真情,傳播人文,傳播古彝聖地不朽的神奇!

如果可以,請掃(或長按)二微碼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做朋友


大方鬥姥閣觀寺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