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這3點做的不到位,就別怪孩子不優秀,以後一家人跟著受連累

文|文兒

晚上趁孩子睡著後,我又開始了聽課記筆記的學習時間。老公在一旁調侃我,你要是當初學習這麼用功,知名大學就隨你上了。我說,老母親的心你不懂,現在我是為了孩子學習,科學育兒你懂不懂,為了不讓孩子落後,我也得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補充自己的育兒知識。前一段時間偶然聽了《Dr.魏的50堂科學育兒課》的一節課,真是相見恨晚,才知道自己以前為什麼養娃帶娃那麼費勁,結果還是吃力沒落好了。

說實話,父母都對孩子有著強烈的目的性,希望孩子很優秀,最好超越同齡人。可是父母在焦慮中卻發現,明明自己已經拼盡全力了,為什麼自家的孩子還是成不了“別人家的孩子”。究其原因,可能是你走了彎路,白白浪費了金錢精力。父母這3點做的不到位,就別怪孩子不優秀,以後一家人跟著受連累。

父母這3點做的不到位,就別怪孩子不優秀,以後一家人跟著受連累

爸爸參與育兒

一個家庭裡,只有父母共同參與到育兒中,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模式。而且據研究證明,爸爸參與育兒的家庭養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但是現實中我們身邊有太多的喪偶式育兒家庭,爸爸由於工作忙碌,或者錯過了身份轉換的關鍵時期,沒有認識到爸爸這個身份的意義和責任,理所當然的把孩子的教育當成了媽媽一個人的責任,時間長了,媽媽心裡有怨言,孩子和爸爸不親,家庭矛盾也一觸即發。

其實,沒有天生不會帶娃的爸爸,可能在帶娃的天賦上男人確實比女人遲鈍一點,所以男人需要教,教他怎麼和孩子相處,怎麼和孩子溝通,只要媽媽會教,傻白甜奶爸也能變成一個超級育兒師。

瞭解自己的孩子

現在問一下有幾個父母敢說對自己的孩子很瞭解。想要教育好孩子,就需要父母先充分認識孩子,瞭解孩子。對此很多父母嗤之以鼻,有幾個父母能不瞭解自己的孩子?這裡的瞭解不是僅僅知道孩子喜歡吃什麼,玩什麼。而是瞭解孩子的情緒,瞭解孩子的性格,瞭解孩子的行為,瞭解孩子的心理。

如果父母還敢信誓旦旦的說,我對孩子的這些都很瞭解,那恭喜你,你是個合格的父母,而你家孩子也註定比同齡人更優秀。而想充分了解孩子,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和孩子在一起時是陪伴而不是陪著,用心去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用心感受孩子的內心和喜怒哀樂。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有父母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後,才能根據孩子的特性和生活環境因地制宜的給出最適合他們的教育方式。

父母這3點做的不到位,就別怪孩子不優秀,以後一家人跟著受連累

會用科學去教育孩子

現在經常聽到很多老人說,現在孩子怎麼那麼嬌貴啊,以前的孩子多好養。只能說,不是以前的孩子好養,而是以前的父母不懂得科學。那時的我們很多因為父母缺乏科學的知識,用了很多不當的養育方式和言行,對我們多多少少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所以我們這一代年輕父母總是在反思,以前我們受過的傷害絕不能讓它在孩子身上重演。所以要改變以前父母輩那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並不斷積極去尋找更健康,更人性,更科學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孩子更優秀,也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去面對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

然而平時和寶媽聚在一起的時候,寶媽們都吐槽,現在養孩子真不容易,都說要科學養娃,可是什麼是科學呢?為了這個所謂的科學,聽了很多課,看了很多書,可是發現自己接觸的越多越迷茫,因為每個專家都有自己的理論,真的是學了這麼多科學,依然養不好一個娃。

父母這3點做的不到位,就別怪孩子不優秀,以後一家人跟著受連累

這位寶媽的心聲應該是所有為人父母的心聲,想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和教育,卻又害怕自己走了彎路,從而耽誤了孩子。畢業於北大心理心學與認知學院的魏坤琳教授,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作為《最強大腦》的科學判官,一直以來科學是他判斷的唯一標準,也是他教育女兒的真理。他的《Dr.魏的50堂科學育兒課》,放棄了那些假大空的理論,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把腦科學與心理學研究滲透進日常育兒中,用一些有趣實用的科學育兒方法有針對性的解決家長在帶娃道路上遇到的一些困惑,讓普通家長也能像科學家一樣養出一個“最強大腦”。

如果你有時間,不妨靜下心來聽一聽,你會發現時間沒有白費,你在帶娃路上會更輕鬆一些。點擊課程鏈接,一起科學養娃:

Dr.魏的科學育兒課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