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 元朝 芝麻 明朝 景德鎮 研古看今 2019-09-03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主要原因在於墊燒面的不同。瓶、罐類是足圈端墊燒的,而瓷盤除了特別受到重視而修削細緻這一點外,它是足圈端與盤底同時墊燒的。這也是瓷盤底部絕對不會出現釉斑的原因。

元瓷底部常見火石紅斑、芝麻斑點、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除了瓷盤,多見釉斑。在元瓷上,這些色斑出現的機率很高。有的瓷器不僅有一種色斑,可以有兩種甚至三種色斑共同存在。

相對而言,黑色芝麻點出現率較高,褐色芝麻點出現率較低。火石紅斑出現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胎泥中含的氧化鐵有關。但它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有的火石紅斑可能是護胎汁或墊餅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出土地層裡的沁痕。出現芝麻點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薪火的某種汙染。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主要原因在於墊燒面的不同。瓶、罐類是足圈端墊燒的,而瓷盤除了特別受到重視而修削細緻這一點外,它是足圈端與盤底同時墊燒的。這也是瓷盤底部絕對不會出現釉斑的原因。

元瓷底部常見火石紅斑、芝麻斑點、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除了瓷盤,多見釉斑。在元瓷上,這些色斑出現的機率很高。有的瓷器不僅有一種色斑,可以有兩種甚至三種色斑共同存在。

相對而言,黑色芝麻點出現率較高,褐色芝麻點出現率較低。火石紅斑出現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胎泥中含的氧化鐵有關。但它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有的火石紅斑可能是護胎汁或墊餅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出土地層裡的沁痕。出現芝麻點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薪火的某種汙染。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主要原因在於墊燒面的不同。瓶、罐類是足圈端墊燒的,而瓷盤除了特別受到重視而修削細緻這一點外,它是足圈端與盤底同時墊燒的。這也是瓷盤底部絕對不會出現釉斑的原因。

元瓷底部常見火石紅斑、芝麻斑點、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除了瓷盤,多見釉斑。在元瓷上,這些色斑出現的機率很高。有的瓷器不僅有一種色斑,可以有兩種甚至三種色斑共同存在。

相對而言,黑色芝麻點出現率較高,褐色芝麻點出現率較低。火石紅斑出現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胎泥中含的氧化鐵有關。但它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有的火石紅斑可能是護胎汁或墊餅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出土地層裡的沁痕。出現芝麻點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薪火的某種汙染。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

對元瓷足底的研究非常重要。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處於裸露狀態,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足底一般為平底,或淺窩底,旋削成型(但個別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為裸態;有的上有護胎汁,有的連護胎汁也不上。即使上護胎汁,也極為稀薄,連汁的顏色也看不出來。

宋、清兩代瓷器的足底多是有釉的,宋代有的瓷器內外上下通體一色釉面。明代早期沿用元代習慣,一些大件瓷器的底部也不上釉,但後來多上釉了。

瓷工削底是從外緣向底心推進的,止於底心,一刀完成。由於轉檯轉速較慢,吃刀量大,轉動不夠平穩,因此造成特別明顯的螺旋狀切削痕跡和深淺不一的切痕軌道。

放射狀跳刀痕是由於轉檯或削底刀的上下跳動造成的,它常常呈筋狀凸起。從圖可以看出,當時的制瓷設備比較粗陋,但瓷工技術熟練,修底追求效率而不講究細緻。雖然在別朝瓷器的底部,可見切削痕跡的也有,但如元瓷這樣明顯幾乎是絕無僅有。


還有就是底部表面的失泥現象,這裡的失泥是指大小不一的片狀瓷泥從底面脫落,出現不規則的淺坑斑。這種失泥是在瓷工切削底部時產生的原因有二:

一是瓷泥搗練不夠成熟,是瓷胎幹度不夠;

二是修削刀不夠鋒利。

前二者會降低瓷泥粘結力,在切削底部時,由於切削力的擠壓和撕裂作用,容易導致結合不好的表層瓷泥脫落,後者加劇了撕裂作用。

有的元瓷底部附有泥沙或礦物質,它們是長時間浸泡在泥水中,在水逐漸乾枯時,水中所含物質在底部慢慢沉積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不是人為形成的。水慢慢乾枯時,水中所含礦物質在器物上的沉積稱為起蒼。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底部常常有釉斑,這種現象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在明初還可以見到底部的釉斑現象,以後就幾乎見不到了。這種釉斑顯然不是偶然沾染上去的,也不像釉工不經意塗抹的,到像是釉工為自己繪畫上釉的瓷器隨手做的標記。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瓷大瓷盤的製造是特別精心的。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瓷器底部的裸露狀態在明瓷上還時不時的出現,因為這樣處理簡單,省時、省工、省料。即使到清順治時,還有底部不上釉的瓷器。

元代瓷器的足底為何多不上釉?

這一直是人們探討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因為蒙古人習慣於把器物放在地上,器底是否上釉無所謂。這顯然不符合實際。

因為那些精緻的瓷器並不是普通老百姓能享用的,只有王公貴族,達官富商們才有可能使用。他們並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精美的地毯上的。

有人認為是因為元瓷通常又大又重,足底上釉很不方便,在可上可不上時就不上了。我認為後一種說法比較貼切。因為足底上釉要增加幾道工序,稍不留神會損壞畫面。

在元代統治階級並不刻意要求時,窯主們樂得省些力氣而不上釉了。在這種情況下,足底也不必追求光潔,可以一刀旋削完事。而且,元代景德鎮瓷窯的窯主與窯工不乏從北方磁州窯南下的。磁州窯就習慣於底部不上釉。

元代瓷盤的足底雖然也不上釉,但修削得十分乾淨、平整。即使有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存在,其印痕也很淺。而瓶、罐類則不然,大多修削潦草,有的竟連修削時在已經修削過的底面上濺粘的瓷土也不撣掃乾淨。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主要原因在於墊燒面的不同。瓶、罐類是足圈端墊燒的,而瓷盤除了特別受到重視而修削細緻這一點外,它是足圈端與盤底同時墊燒的。這也是瓷盤底部絕對不會出現釉斑的原因。

元瓷底部常見火石紅斑、芝麻斑點、螺旋狀切削痕和放射狀跳刀痕;除了瓷盤,多見釉斑。在元瓷上,這些色斑出現的機率很高。有的瓷器不僅有一種色斑,可以有兩種甚至三種色斑共同存在。

相對而言,黑色芝麻點出現率較高,褐色芝麻點出現率較低。火石紅斑出現的原因一般認為與胎泥中含的氧化鐵有關。但它不一定是唯一的因素。有的火石紅斑可能是護胎汁或墊餅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出土地層裡的沁痕。出現芝麻點的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薪火的某種汙染。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元代瓷器:為何底足不上釉



火石紅斑和芝麻斑點見。上圖為火石紅斑,中圖為黑色芝麻點,下圖除了有黑色芝麻點,還含有褐色芝麻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