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春秋戰國 李山 左傳 經濟 桃李國學堂 2017-05-04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撰文 | 李山 責編 | 廖玥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無論是瞭解中國史還是世界史,人民大眾的歷史品格,是一個必須先行了解的問題。因為它決定著歷史的方向和特徵。下面就來觀察一下春秋戰國之際,“國人”的歷史表現以及稍後的百姓是如何被政權控制的。

“國人”的政治力量

先談“國人”。

什麼是“國人”?簡單說,“國人”就是住在城郭裡面的人。當時還有住在城郭外面的人,稱為“野人”,“國人”一詞正與“野人”相對。高級別的貴族,有時雖也籠統地被包涵在“國人”一詞之下,但他們還有別的稱呼,在《左傳》他們常被稱為“某某之族”,如“靈、景之族”“穆、襄之族”等。城裡的普通民眾即被稱作“國人”,包括面很廣,例如周初隨諸侯封建邦國的工、商之族等。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說到“國人”在邦國中的權力,有向來被史家稱道的“三詢”之權,第一是“詢國危”,國家遇到災難的時候,要向民眾徵求意見;第二是“詢國遷”,國家若遷都,要徵求民眾的意見;第三是“詢立君”,特殊情況下,民眾對君主的確立有參與權。“三詢”之事應是有的,這在《左傳》可以得到間接印證。在一些大事上須經民眾同意,是一個古老的法則。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只看“三詢”,似乎當國家有重大問題時才向“國人”徵詢意見。實際上,“國人”有自己的好惡。違揹他們的好惡,沒有好結果。最典型的例子發生春秋初期的衛國,當時的衛懿公好鶴,讓鶴坐在戰車上招搖過市,得罪了“國人”中的甲士。後來北狄入侵,衛懿公催促甲士出征,甲士拒絕,說:“鶴平時不是坐在戰車上嗎?讓它們去打仗好了。”結果衛國慘敗。另外,“國人”深深地捲入貴族內部的鬥爭之中,這比國家危難之際的“三詢”更為頻繁,顯示出“國人”的政治力量。可以說,“國人”在貴族鬥爭中決定局面的作用,正是貴族不得不結好於“國人”、國家危難必須向他們詢問的基礎。“國人”的人心向背,主宰著諸侯執政者的更新。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國人”的力量不僅可以影響國內,還可以影響異邦諸侯的決策。《左傳》載,魯成公十三年,曹宣公死於以晉為首的盟軍行動中,“曹人使公子負芻守,使公子欣逆曹伯之喪。秋,負芻殺其太子而立”。在埋葬宣公之後,公子欣將出奔,“國人”都想跟他走。曹成公很害怕,於是向民眾告罪,而且把公子欣請回來,以此取得“國人”諒解。但此事未完,晉對曹成公的不義行徑,要行使其霸主權威,在拖延過一段時間後,將曹成公拘執。因此,曹國政局動盪。幾年後,“曹人請於晉曰:‘自我先君宣公即世,國人曰:‘若之何,憂猶未已?而又討我寡君?以亡曹社稷之鎮公子,是大泯曹也。先君無乃有罪乎?若有罪,則君列諸會矣。君唯不遺刑德,以伯諸侯,豈獨遺諸鄙邑?””“曹人又請於晉,晉侯謂子臧曰:‘反,吾歸爾君。’”文中子臧即公子欣。作為曹的使者,他只是向晉侯轉達“國人”的民意。而曹人的民意,晉君之所以必須考慮,乃在於他也有自己的“國人”。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由上述一切,可知“國人”作為一個整體的力量,在國家內部政治鬥爭中是一股決定的力量,可以說誰掌握了“國人”,誰就掌握了政治權力。因此,每當國家有大的事件或變故,都要與“國人”舉盟,以此來堅固君民關係;每一次春秋列國的政治刷新,國家和貴族之家都會有對“國人”的一系列施惠行為。

貴族的沒落

這樣的施捨,本應是貴族政治的常態,也可以說是封建制下貴族政治的特點。他們一方面必須是令人生畏的,另一方面又是“施捨可愛”的,既令人畏,又令人怕。

但是施捨,並不那麼好堅持。老貴族們在這方面肯定是越做越差,越來越有特殊目的,越來越像一種交換行為,於是陰謀家就有插手的餘地了。

由上述一切,可知“國人”作為一個整體的力量,在國家內部政治鬥爭中是一股決定的力量,可以說誰掌握了“國人”,誰就掌握了政治權力。因此,每當國家有大的事件或變故,都要與“國人”舉盟,以此來堅固君民關係;每一次春秋列國的政治刷新,國家和貴族之家都會有對“國人”的一系列施惠行為。

貴族的沒落

這樣的施捨,本應是貴族政治的常態,也可以說是封建制下貴族政治的特點。他們一方面必須是令人生畏的,另一方面又是“施捨可愛”的,既令人畏,又令人怕。

但是施捨,並不那麼好堅持。老貴族們在這方面肯定是越做越差,越來越有特殊目的,越來越像一種交換行為,於是陰謀家就有插手的餘地了。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左傳·文公十四年》:“子叔姬配齊昭公,生舍。叔姬無寵,舍無威,公子商人驟施於國,而多聚士,盡其家,貸於公有司以繼之。秋七月乙卯,夜,齊商人殺舍。”這件事發生在春秋較早時期。公子商人的施捨,實際是一種買通,而“國人”也因此而默認了他的奪權行為。可是這位公子商人的人品又如何?文公十七年,魯襄仲至齊,《左傳》有“齊君之語偷”的記載。這就是商人的表現,“國人”默認上臺的君主竟是這樣的人品!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貴族的沒落”,表現是他們不能真正承擔起“貴族”兩個字要求於他們的責任,因而日益失去他們的民眾,也就是將籠絡民眾的機會交給了他人。施捨應當是國家的責任,但卻由大夫去施行了,於是“隱民多取食焉,為之徒者眾矣”!這便是政去公室。但這還只是政權旁落過程的一個階段,繼之而起的是,大臣專權久了也忘乎所以,然後家臣專權。貫徹在這個權力逐級下落過程中的,就是野心家從君主、大夫手裡爭取民眾。最終是老貴族統治的結束,一批因收買而起家的新貴、耍手段的陰謀家的上臺。

“國人”的歷史命運

那麼,“國人”呢?他們也在被收買的情況下,甘為這些野心家們做前驅。最典型的收買“國人”,當然要屬於“三家分晉”和“田陳代齊”。

《左傳·昭公三年》記載齊的大賢人晏嬰到晉國去為君主求親,正事辦完,他與晉國的另一位賢人叔向私下交談,談起各自國家的內政,都發出了“此季世也”的慨嘆。其中以晏嬰所言齊國的情形最明確。他說:我們國家要完了。因為國君不恤民眾,可是陳氏家族對民眾卻處處優待。他家給窮百姓借出糧食用大的量器,百姓還糧食時,卻用公量的小量器;山上的木材弄到市場上賣給百姓,價格絕對不比山上昂貴,所以老百姓都跟著陳氏家族走了,小民對陳氏“其愛民如父母,而歸之如流水”!《左傳》中這段記載生動記錄了齊國包括“國人”在內的民眾被收買的情形。陳氏用了俗話所說的“大斗出,小鬥入”的簡單辦法,再加些“愛民”的小把戲,就可以將民眾哄得溜溜轉了!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那麼“三家分晉”時韓、趙、魏“三家”又如何呢?據上個世紀後期出土《孫子兵法》文獻《吳問》篇記載,“三家”為了拉攏民眾,紛紛擴大田畝的實際面積,過去一畝是60步,據說趙氏竟擴大到240步,韓、魏兩家亦有不同擴大。田畝面積擴大了,可是向百姓收稅,還是按照“一畝”算。這些材料,都披露了這樣的事實:野心家們處心積慮地收買民眾。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然而,那些老貴族在幹什麼呢?回答是:不知死活地殘害自己的人民。據晏嬰揭露,在齊景公的治理下,齊國賣鞋子的生意竟然做不過賣假肢的生意。晉國的百姓也好不到哪裡去。民眾處在君主的暴政之下,為野心家幹著為淵驅魚的蠢事!民眾丟棄他們,真是活該。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野心家的上臺,是靠著籠絡民眾。可他們上臺以後對民眾如何?在這方面,《孟子》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孟子到過魏國,就是“三家分晉”的“三家”之一的魏;也到過齊國,就是“田陳代齊”的齊。不論是孟子與魏梁惠王談話,還是與齊宣王問對,孟子都揭示過兩國存在的“路有餓殍,廄有肥馬”的不公平狀況。這便是那個被收買的人群馬上就得到的回報。野心家可以一時地利用民眾,但民眾若自以為跟著他們走就有好結果,那可真是妄想。這便是“國人”的歷史命運。

“國人”的歷史品格

由“國人”被收買,可以觀其歷史品格。有這樣的歷史品格,在經濟上不能捍衛自己的權利,也就是自然的了。其突出表現就是在“初稅畝”一類的事情上,民眾的悄無聲息。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古代的解釋家將魯國的“初稅畝”理解為“十取其二”,就是在原有的公田十取其一的基礎上,再向百姓手中的“私田”徵取十分之一的稅收,這便是“十取其二”了。現代的史家們對此理解頗有不同。大多數學者認為,所謂“初稅畝”是放棄原來的徵稅方式,即不再限於過去農民在“公田”上為君主無償勞動的勞役地租,而是改為按畝徵稅。何以如此?因為民眾在公田上的勞動不出力。因此,改變原先的徵稅方式,是對君主有利的。這也是最基本的一點。也就是說,不論古人還是今人的理解,國君加大向民眾徵收稅利的幅度、增加了國家的收入,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而且稅收突破傳統,無限擴大,也絕對不是一兩個諸侯國家的事,根據就在各國軍隊的擴大,是從春秋到戰國的普遍現象,若非龐大稅收,何以如此!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國家、君主為著土地人民,曠日持久地進行兼併戰爭,民眾就跟著出人、出錢、出力。在歷史的平行四邊形中,國家的權力在隨著戰爭的持續而加大,民眾的負擔則是無限加重。專制政治得以實現的重要因素,就是政權掌握了民眾,而這掌握的最重要表現就是經濟上的無限制的剝奪。這直接導致專制整體的快速發展,也導致民眾在國家社會生活中日益無權,經濟上也長期、普遍貧困。

本文為“桃李國學苑”原創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欄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責編 廖玥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美編 薛宇

長按二維碼關注“桃李國學苑”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李山:“國人”的歷史品格|講經典

收聽李山《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師大本科課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