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育成期管理要點,作為養殖朋友,不看真的虧了!

畜牧業 高峰 農業 三農 禽病診治景浩 禽病診治景浩 2017-09-27

養禽技術服務諮詢:zjh15280

養殖中的肉雞20天、蛋雞160天,是養殖過程中的一個分水嶺,決定一批雞養的好壞、是否能夠獲得利潤,就在這個日齡段。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才能更好的推行為養殖業提供保健服務的工作理念。

這和我多年來在養殖一線總結出來的經驗不謀而合。所以,藉助這個機會,我想談一談,我對蛋雞160天這個關鍵時期的見解。

正常情況下,蛋雞在120天開產,160天達到產蛋高峰。養殖經驗豐富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感覺:雞不生蛋時一點問題都沒有,一旦開產,問題接二連三就來了,尤其是在產蛋率快要達到高峰的時候,非常容易發生一些重大的疾病。

這些問題包括:1、採食量不達標。2、體重不達標。3、產蛋率上升緩慢或者上不到高峰。4、軟殼蛋、破殼蛋太多。5、經常出現癱瘓,死雞的現象。6、糞便不成形,拉稀。7、脫肛。8、在冬春季節,往往還擺脫不了流感的侵襲。

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發生?這些問題真的不可以避免嗎?答案當然不是。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產蛋雞在這個日齡段容易發生問題,究其原因,還是育成期種下的因。

蛋雞育成期管理要點,作為養殖朋友,不看真的虧了!

這來自於養殖者對育成期的鬆懈態度:

大多數人都很重視育雛期的飼養管理,對雛雞的狀態百分之百的重視。可是一過了育雛階段,就鬆懈下來了。因為育成階段幾乎不會發生什麼疾病,好養。即使發生了疾病也好治。其實這是個誤區。蛋雞的育成階段是承上啟下的階段,是為蛋雞開產打基礎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好壞,對蛋雞一生至關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階段的管理要點。

第一,一定要注意生長均勻度的問題。

如果雞群生長不均勻,大的大、小的小,那麼在開產以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例如:雞群在開產後,人們會按照正常的飼養觀念逐步的更換產蛋料,逐步的加鈣。可是有的雞體重不達標,體成熟和性成熟不能同步,造成對產蛋料的營養不能吸收(尤其是蛋白和鈣),部分雞就會出現痛風現象。如果不更換蛋料,不及時加鈣,那麼體重達標的雞營養又不夠用,就會出現癱瘓、疲勞、猝死,產軟殼蛋等的現象。這就給飼養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第二:一定要注意採食量的問題。

如果雞群採食量不達標,那就不是大小不均勻,而是全群都長不大,到了開產日齡,人們又會急於得到回報,早早的加光,早早的換料,想要早早的讓雞群產蛋上高峰。這就給體重不達標的雞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從而出現脫肛,產軟殼蛋,癱瘓,猝死等現象。在疾病流行期,更加抵抗不了病毒的侵擾。

第三:一定要注意腸炎和球蟲的問題。

育成期階段,往往會隱藏著小腸球蟲,腸炎等諸多腸道疾病。而青年雞體質較強,負擔較小,所以就不會表現得太嚴重,很少死雞或者根本不死雞。所以很多人就認為雞群沒事,不去理會。可是一到了產蛋日齡,雞群就開始表現出過料、拉稀、糞便不成形,甚至天天有死雞等現象。形成除開產蛋雞習慣性腹瀉,此時再去治療,費時費力,效果還不明顯。

第四:一定要注意呼吸道和大腸桿菌的問題。

在蛋雞生殖系統開始發育的階段,一定不要讓雞群發生呼吸道病。大多數人都知道傳支會影響蛋雞的生殖系統,造成雞群沒有產蛋高峰,可是卻都忽略了其他的疾病。比如:流感、支原體,以及繼發的大腸桿菌等疾病,同樣是可以影響產蛋高峰的。我就多次見到過在90—100日齡時,在剛剛發育的輸卵管內出現黃色乾酪物,雖然治好了,可是開產後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來的現象。

蛋雞育成期管理要點,作為養殖朋友,不看真的虧了!

怎麼避免這些問題?

第一:降低飼養密度,改善飼養環境。

最好是具備育成室和育成籠。很多人不願意投資或者沒有條件投資育成室和育成籠,由育雛室直接過度到產蛋籠。可是有一個問題:如果上籠過早,雞群個體偏小,夠不到喝水或者不會喝水(因為育雛期間用的是水壺或者水槽,而蛋雞籠用的是乳頭飲水器,所以很多雞不適應,找不到喝水的地方)。第一是雞群會從籠子裡鑽出來到處亂跑,第二是不會喝水耽誤生長甚至出現疾病。而且佔用產蛋雞的空間,經濟上也不划算。如果上籠過晚,雞群在育雛室裡就會密度過大,空氣不好,最終形成生長不均勻,呼吸道病根除不了等現象。

第二:合理的調整飼料配方,努力增加採食量。

粗纖維是育成雞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可是很多人都給忽略了。他們認為增加蛋白就可以增加雞的體重,所以乾脆不加麩皮,豆粕加到28斤甚至更高。其實這樣做是錯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60——100日齡之間添加14%的麩皮,努力提高雞群的採食量,將雞隻個體的骨架拉開,然後在100日齡之後再逐漸降低麩皮,提高豆粕的添加量,補充蛋白的需要。讓雞的體成熟和性成熟同時達標,互相匹配,才能養出體質健康的雞,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

養禽技術服務諮詢:zjh1528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