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吳貴香幸福生活 來自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脫貧故事

畜牧業 養雞 農業 飼料 貴州都市報 貴州都市報 2017-11-06

“小芳”吳貴香幸福生活 來自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脫貧故事

第一批雞預計一個月後出欄。

“小芳”吳貴香幸福生活 來自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脫貧故事

吳貴香

開欄的話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10月31日,我省啟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省新聞媒體“七進”暨“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決勝脫貧攻堅最前線”蹲點調研採訪活動。全省11家省級新聞媒體將選派100多名記者,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站,深入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個深度貧困村一線開展蹲點調研採訪。本報記者深入脫貧攻堅最前線,用筆觸和鏡頭一一記錄,進行連續深入的報道。為此,本報特開設專欄,以饗讀者。

太陽出來了。吳貴香搬一隻小板凳,靠著雞舍的牆根,在房簷的陰涼裡繡十字繡。紅磚白頂的雞舍,從她的身後延續100米,9000只雞,一部分躲在雞舍裡,一部分跑到雞舍外面柵欄圈起的操場,跟吳貴香一起晒太陽。

“天氣好的時候,我就把雞舍的窗打開,它們願意出來玩就出來,不願意的話就待在屋子裡。天黑了,也不用趕,它們自己會回去。”吳貴香說,“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也是山村女青年吳貴香現在的生活狀態。

鞋廠裡看不到天的生活

吳貴香今年21歲,是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人。打彩村地處紫雲自治縣東南部,屬於一類貧困村。201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6650元。吳貴香和丈夫黃長露跟婆婆住在一起,是貧困戶。吳貴香的公公過世早,婆婆是聾啞人。在吳貴香嫁過來之前,丈夫和婆婆一直靠家中養的兩頭豬和幾畝玉米地,以及政府的救濟,勉強維持生活。

生活不好過。2013年,吳貴香和丈夫決定,到外面打工。同鄉人介紹他們到溫州一家鞋廠工作。吳貴香在貼標車間,負責給每雙鞋子貼上尺碼標籤。

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0點,除了午餐晚餐時間,她基本上都在低著頭,一隻鞋一隻鞋地貼標籤。車間的空氣裡,混雜著工友們呼出的氣息和鞋子的皮革味,膠味。剛剛工作的時候,在工位上坐久了,她常常被薰得頭暈。

丈夫在貼底車間,將鞋底貼到鞋體上。夫妻倆雖然在一個鞋廠,可每天白天幾乎少有見面的機會。工作的10小時裡,吳貴香跟丈夫唯有的聯繫,就是一隻從貼底車間轉到她面前的鞋子,或許恰好不久前經過丈夫的手。

鞋廠的訂單量很大,他們經常要加班,一個月只有兩三天休息時間。吳貴香很少跟丈夫到城裡玩,“太累了,休息時間就想躺在床上。”在外打工的幾年,他們做的鞋子,比他們在溫州走的路多。

吳貴香漸漸適應這樣的生活。可是,不同於上一代的外出務工者,她和丈夫總是不甘於鞋廠裡望不見天的日子。鞋子做累了,偶爾出神,她總會想,這困在車間裡的生活,“什麼時候是個頭?”

返鄉新的開始

困頓的打工生活,在2016年被吳貴香盼到了盡頭。

2016年,她和丈夫帶著幾年在鞋廠打工攢的錢回家修新房子。年底,房子修好,他們本來打算過了年就動身回溫州打工。沒想到,春節剛過,轉機就出現了。

村幹部找到吳貴香夫婦,告訴他們村裡準備啟動一個扶貧項目,想請他們夫婦做帶頭人。大營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吳英俊介紹,2016年,紫雲自治縣開展扶貧攻堅,從四川引進一家養殖公司,在大營鎮啟動養殖扶貧項目。“大營鎮的生態條件較好,比較適合發展種養殖業。”他說。

項目採取“政府+公司+一個帶頭人+貧困戶”的模式。“雞舍由政府出資修建。公司出雞苗、飼料、技術。一個帶頭人負責雞舍的養殖,帶動5戶貧困戶參與養殖。被帶動的貧困戶,將來也可能成為帶頭人。”他解釋。

按照合同規定,帶頭人交5萬元押金;參與的貧困戶,每戶通過“特惠貸”貸款1萬元作為押金入股。

吳英俊介紹,雞出欄之後,由公司收購,每隻利潤大概在3元到4元。“一年下來,按照養雞2.7萬羽算,除去房租,每個帶頭人最低可以收入5萬元左右,參與的貧困戶每戶分紅3千元。”吳英俊介紹,這個項目已經建成雞舍12棟,養雞3.6萬羽。預計在2018年上半年,建成雞舍60棟,養雞30萬羽。

吳貴香和丈夫幾乎沒有猶疑。村幹部本來讓他們考慮幾天。因為養殖戶要交5萬塊錢的押金給公司,保證雞出欄之後,只能由公司回收,不得他賣。如果農戶退出項目,押金原數返還。吳貴香和丈夫第二天就找到村幹部,願意加入養雞項目。

今年8月,雞舍第一批雞苗入欄。幾千只雞苗運來,吳貴香高興極了,甚至有些驚喜。

好日子,未完待續

一直埋頭做鞋的吳貴香和丈夫,一點也不用擔心這麼多雞苗怎麼養。“最開始的時候,公司有人來手把手地教我們。”吳貴香說,她和丈夫也是從技術人員那裡才知道,養雞也是一門學問。“怎麼給它們取暖,疫苗打在哪個位置,飼料每天放多少,都不能隨便來的,得按照公司的人教的做。”

剛開始的一個月,吳貴香和丈夫有點忙亂。小雞漸漸長出紅色的冠子,羽毛顏色越來越深,也變得好鬥起來。有一次,雞舍發生了打架事件。“一隻雞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被另一隻雞啄了一口,其它雞就圍上來一起啄。一隻雞就被啄死了。”吳貴香回憶,她和丈夫好容易才平息混亂的雞群。然後,他們趕緊打電話向技術人員求助。第二天,技術人員帶來一樣“神器”,公雞“眼鏡”。“把眼鏡卡在雞的嘴上,它們看不見別的雞,就不會打架了。”吳貴香說,從此以後,雞群再沒發生過“鬥毆”事件。

幾個月過去,吳貴香和丈夫理順了雞舍的工作,如魚得水。雞舍離不開人,她和丈夫每天住在雞舍。雖然跟在鞋廠類似,她要從早到晚待在一個地方。可吳貴香覺得,現在的生活,美多了。

雞舍離她的家步行只要5分鐘,她和丈夫可以隨時照顧年邁的婆婆。附近親戚朋友有個紅白喜事,他們一個人看著雞舍,另一個人說走就走。

文:黃桂花 李盈 圖:劉婷婷 來源:貴州都市報 編輯:張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