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造”事業和夢想——納雍縣新房鄉以角村村民肖華冬創業記

創業 社會 畢節試驗區網 2017-05-31

“有時候看著酒廠裡的工人賣力地工作時,我彷彿又回到了幾年前打工的現場,平均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遭受老闆嫌棄的日子實在難熬。”納雍縣新房鄉以角村村民肖華冬提起過去在外打工時,還心有餘悸。

肖華冬18歲那年,正好初中畢業,由於母親身患絕症、家裡經濟拮据,沒繼續上高中,而是選擇外出打工掙錢給母親治病。“遺憾的是,錢掙到了,母親卻沒了。”

肖華冬隻身一人到了浙江。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很無奈。肖華冬清楚地記得,剛開始因為沒技術,只能選擇進下苦力的磚廠,由於自己身材瘦小,老闆一看不是幹活的料,當場就被拒絕了,後來還是親自到現場示範拉車給老闆看,老闆才免強收下他。

雖然憑著不怕髒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肖華冬很快就成了磚廠裡的頂樑柱,從而得到了老闆的肯定。但老闆當初的嫌棄,已在他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也要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帶動家鄉貧困群眾致富。

在磚廠幹了一年後,肖華冬發現磚廠上班辛苦不說,工資還低。聽朋友說,蘇州絹紡廠工作輕鬆,工資也不低,他就辭掉磚廠工作,前往蘇州準備進絹紡廠。

沒料到,到絹紡廠應聘時,又因沒技術,肖華冬再次被絹紡廠老闆拒之門外。進不了廠,不可能坐吃山空,於是肖華冬就想法子和絹紡廠的員工混熟,並借他們的工作服穿上,趁著加晚班老闆不在時,混進絹紡廠裡跟老員工學技術。幾天時間裡,肖華冬就學會了所有技術。他再次找到老闆,主動提出前兩個月只供生活、不要工資,在這種條件下他進了絹紡廠。

進入絹紡廠後,肖華冬更加勤奮努力,別人白天上班,晚上睡覺,他卻白天上班,晚上到車間研究機器的操作,平均每晚只睡兩三個小時,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把所有的機器操作學會了,還大膽地向老闆提出嘗試改裝機器、提高工作效率。肖華冬從開始勉強操作1個車間的機器慢慢過渡到一個人同時操作3個車間的機器。老闆也從開始的嫌棄到捨不得他走。他的年薪也從3萬多飆升到14萬。肖華冬在江蘇絹紡廠一干就是6年,也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下來,他又先後學會了機修和銷售,並積攢了近百萬元的積蓄。

2013年,肖華冬返回家鄉,發現老家不僅村村通了公路,高速路也即將開通,便想在家鄉辦廠。

要辦廠得先選準項目。第一個浮現在肖華冬腦海裡的就是家鄉自釀自飲的以角小缸酒。

說幹就幹。從2013年開始,他便一邊向村裡寨老們討教以角小缸酒的釀製方法,一邊籌建釀酒廠房。於是投資340餘萬元,建成了佔地8000多平方米的功能齊全、設備完善的酒廠,並配備了一套保證酒質量和衛生的包裝機及打標機、製作專用酒瓶、包裝盒、包裝袋等。同時還專門為以角小缸酒註冊了商標。

從2016年8月開始,肖華冬的酒廠開始投入生產。到現在已生產酒50噸,創收40萬元,解決了當地10多個人的就業問題。

肖華冬說,下一步將以“公司+農戶”的形式,帶領以角片區會烤小缸酒的群眾一起抱團發展,力爭把以角小缸酒“釀製”成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產業。(畢節日報 楊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