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創業 虛竹 o迷糊蛋o 2019-08-31
"

想成事的人,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究竟是哪四個階段,我們又如何跨越這四個階段呢?

一個人想成事,首先拼的是體力,其次是腦力,最後是心力。

"

想成事的人,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究竟是哪四個階段,我們又如何跨越這四個階段呢?

一個人想成事,首先拼的是體力,其次是腦力,最後是心力。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前兩者很好理解,所以今天我想結合自己近段時間的感受,和你聊一聊心力,或者說是心態。

所謂心力,若粗淺的理解,是指一個人面對實物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它是一個人體力和腦力的穩定器,並決定了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動

比如不同的人遇到了同一個困難,心裡弱小的人會視為“威脅”,而心力強大的人會視為“挑戰”。

不幸的是,沒有人天生就有超強的心力,它需要你至少經歷過四個階段。

"

想成事的人,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究竟是哪四個階段,我們又如何跨越這四個階段呢?

一個人想成事,首先拼的是體力,其次是腦力,最後是心力。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前兩者很好理解,所以今天我想結合自己近段時間的感受,和你聊一聊心力,或者說是心態。

所謂心力,若粗淺的理解,是指一個人面對實物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它是一個人體力和腦力的穩定器,並決定了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動

比如不同的人遇到了同一個困難,心裡弱小的人會視為“威脅”,而心力強大的人會視為“挑戰”。

不幸的是,沒有人天生就有超強的心力,它需要你至少經歷過四個階段。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一、人生必經的四個階段

1.蠻力

比如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的時候,誰沒用過蠻力?誰又不是憑著一腔熱情與熱血,便闖進了複雜多變的社會?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我一心想創業,無論別人如何勸阻,我都不管不顧。正如新鶯初啼,雖是笨拙摸索,但總有旭日東昇之氣。

可遺憾的是,成功者萬里挑一,少年得志也是小概率事件。是用蠻力免不了四處碰壁,有人因此淪為平庸,也有人因此心生小智。

2.巧力

凡是用過蠻力的人,回過頭都悟出了一絲道理,即;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環境會告訴你什麼叫現實。

這時候,多數人會磨平自己去適應規則,成為世俗的一部分;而少數人呢,則不甘平庸,在適當的妥協中努力創造新規。

身處這個階段,一個人最難分清的是“本我”與“自我”,因為你會期待別人對自己的認可。

3.內力

這裡的內力,指的並非武俠小說裡的隔山打牛之術,而是指一種正念心態。

比如《天龍八部》裡,鳩摩智去少林寺挑釁,用遍七十二絕技,方丈群僧無不駭然。這時候,小和尚虛竹跑了過來,只看了一眼,就說:“這位大師用的分明是小無相功嘛。”鳩摩智當場被識破,立即就慌了。

所以我們才常說,高手過招,比的不是招數,而是內力。

再舉個例子:

萬科王石曾在多次公開場合坦言,自己做企業,從來不行賄。這句話一經傳出,幾乎沒人相信。企業家不行賄,原本合理合規、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兒,為什麼無人相信?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過去中國的社會背景下,“桌下交易”幾乎無人能免,也是適應特定的時的一種巧力。只不過,投機取巧利用規則獲利,畢竟不是常態。

正所謂打鐵還要自身硬,這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正念。否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

4.心力

志者,心之力也。所謂心力,是內力的一種延伸,是對正念的一種堅持。正所謂“心裡渙散,勇者亦怯;心力專凝,弱者亦強”。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卻難。

比如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遇到問題時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但卻往往又因為心力不足,最後多多少少、早早遲遲地學會妥協。很多人的心力,之所以會在困難面前流失,本質上看,其原因無非有三,即:

不夠自信、不夠專注、不夠包容。

一件事情,當它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時,我們往往就會感到失控,或者不自信。

好比我跳出了自己能力的舒適圈去創業,立刻就會覺得很多事與自己的理解相桲,然後緊接著就是懷疑、恐懼、擔心失敗....沒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是動搖的。

幸運的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包容便被賦予了極大的威力。我們要去包容原來不能包容的事情,能夠去痛苦地打開自己原來的世界...包容意味著暫時地委屈,但同樣會喚醒更多的可能。

如果說包容是面對他人,那麼對待自己仍然要秉持專注。換句話說,身處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無數選擇,但越多的選擇就會佔用更多的心智空間。

很多人心力不足,往往便是因為心智中有太多錢程要計算,卻不經意間忽律了自己最重要的歸宿。

"

想成事的人,至少要經歷四個階段,究竟是哪四個階段,我們又如何跨越這四個階段呢?

一個人想成事,首先拼的是體力,其次是腦力,最後是心力。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前兩者很好理解,所以今天我想結合自己近段時間的感受,和你聊一聊心力,或者說是心態。

所謂心力,若粗淺的理解,是指一個人面對實物時的心理承受能力。它是一個人體力和腦力的穩定器,並決定了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去思考、去行動

比如不同的人遇到了同一個困難,心裡弱小的人會視為“威脅”,而心力強大的人會視為“挑戰”。

不幸的是,沒有人天生就有超強的心力,它需要你至少經歷過四個階段。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一、人生必經的四個階段

1.蠻力

比如初生牛犢不怕虎。年輕的時候,誰沒用過蠻力?誰又不是憑著一腔熱情與熱血,便闖進了複雜多變的社會?

記得大學剛畢業那會兒,我一心想創業,無論別人如何勸阻,我都不管不顧。正如新鶯初啼,雖是笨拙摸索,但總有旭日東昇之氣。

可遺憾的是,成功者萬里挑一,少年得志也是小概率事件。是用蠻力免不了四處碰壁,有人因此淪為平庸,也有人因此心生小智。

2.巧力

凡是用過蠻力的人,回過頭都悟出了一絲道理,即;社會會教你怎麼做人,環境會告訴你什麼叫現實。

這時候,多數人會磨平自己去適應規則,成為世俗的一部分;而少數人呢,則不甘平庸,在適當的妥協中努力創造新規。

身處這個階段,一個人最難分清的是“本我”與“自我”,因為你會期待別人對自己的認可。

3.內力

這裡的內力,指的並非武俠小說裡的隔山打牛之術,而是指一種正念心態。

比如《天龍八部》裡,鳩摩智去少林寺挑釁,用遍七十二絕技,方丈群僧無不駭然。這時候,小和尚虛竹跑了過來,只看了一眼,就說:“這位大師用的分明是小無相功嘛。”鳩摩智當場被識破,立即就慌了。

所以我們才常說,高手過招,比的不是招數,而是內力。

再舉個例子:

萬科王石曾在多次公開場合坦言,自己做企業,從來不行賄。這句話一經傳出,幾乎沒人相信。企業家不行賄,原本合理合規、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兒,為什麼無人相信?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過去中國的社會背景下,“桌下交易”幾乎無人能免,也是適應特定的時的一種巧力。只不過,投機取巧利用規則獲利,畢竟不是常態。

正所謂打鐵還要自身硬,這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正念。否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

4.心力

志者,心之力也。所謂心力,是內力的一種延伸,是對正念的一種堅持。正所謂“心裡渙散,勇者亦怯;心力專凝,弱者亦強”。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卻難。

比如我發現身邊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遇到問題時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應該做的,但卻往往又因為心力不足,最後多多少少、早早遲遲地學會妥協。很多人的心力,之所以會在困難面前流失,本質上看,其原因無非有三,即:

不夠自信、不夠專注、不夠包容。

一件事情,當它超出了你的認知範圍時,我們往往就會感到失控,或者不自信。

好比我跳出了自己能力的舒適圈去創業,立刻就會覺得很多事與自己的理解相桲,然後緊接著就是懷疑、恐懼、擔心失敗....沒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是動搖的。

幸運的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混沌的,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所以,包容便被賦予了極大的威力。我們要去包容原來不能包容的事情,能夠去痛苦地打開自己原來的世界...包容意味著暫時地委屈,但同樣會喚醒更多的可能。

如果說包容是面對他人,那麼對待自己仍然要秉持專注。換句話說,身處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擁有無數選擇,但越多的選擇就會佔用更多的心智空間。

很多人心力不足,往往便是因為心智中有太多錢程要計算,卻不經意間忽律了自己最重要的歸宿。

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心力

二、如何為自己構建起強大的心力?

我自己總結了以下3點,與君共勉:

1、不要試圖把眼下的壓力投射到未來

認真對待當下做出的選擇的,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其餘,不必糾結。

2、不要試圖控制所有的事情

多去理解別人為什麼這麼做,而不要去試圖讓所有人完全按照你的設想去做。無論是工作或生活,皆是如此。

3、不要犧牲獨處的時間

心力交瘁多半始於身體,終於情緒。每週抽出幾個小時運動,再抽出幾個小時思考、隨筆,堅持下來,內心不慌。

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負。

最後,我想說,不是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強大自己。正如曾國藩一生所踐行的:

過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