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戶量過億,投資人撤資,借高利貸,他的創業經歷九死一生!

創業 移動互聯網 人工智能 機器人 愛搞笑的小西西 2017-05-25

曾用戶量過億,投資人撤資,借高利貸,他的創業經歷九死一生!

現在小i機器人絕大多數客戶都比小i自己名氣大。創始人袁輝的經歷,可謂九死一生。

/

打開門,就是一種特殊的氣質。幾十平米的空間,一張辦公桌,兩個櫃子,門口靠牆處一組沙發、茶几,可以聞到屋內燃著香,細聽還有讓人心境平和的音樂。

這裡是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的辦公室。

見我進來,袁輝從辦公桌後起身。他一襲黑,黑色對襟布褂、黑褲子、黑布鞋,布褂底下是一件中式對襟立領白襯衣,左手腕戴著佛珠手串。由於瘦而高,他走路輕飄飄的。

袁輝和其團隊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拼殺了十餘年,目前小i主要面向B端用戶,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與服務。小i的絕大多數客戶都比小i自己名氣大,比如中國移動等三大運營商,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平安等金融機構,聯想、京東、三星、LG等巨頭。

2015年底,小i機器人正式掛牌新三板,股票簡稱“智臻智能”。小i機器人創始人、CEO朱頻頻告訴《中國企業家》,“今年董事會給了我們明確的目標,就是要去上創業板。”

對於這些,袁輝很淡然。創業十幾年來,袁輝飽嘗人間冷暖,曾經小i的C端用戶量過億,資本追捧,鎂光燈聚焦,他是馬化騰、丁磊等互聯網大佬的座上賓。但光環暗淡時,投資人撤資,負面新聞纏身,死神在頭頂盤桓。

創業經歷重重難關,袁輝最終選擇坦然接受一切因果安排。

“當年,我們也是九死一生。這個公司明天垮了,正常嗎?正常。明天變成一個偉大公司,正常嗎?也正常。為什麼呢?你曾經種下過什麼種子,他未來就有可能結出什麼果子,中間你該澆水澆水,該施肥施肥,就是這樣。”袁輝說。

聽上去態度平和,但對袁輝來說,帶領小i機器人走過生死考驗的經歷,並沒有那麼容易。

生死時刻

袁輝的生活規律而簡單。

他的一天非常程式化:早起早課,然後出門快走半小時,回家吃早餐,上班一天,晚間不食,做完晚課睡覺。飲食方面,袁輝只吃素食,牛奶、雞蛋是不碰的,並且“過午不食”,如果晚上請人吃飯,他看別人吃。

袁輝並非一直如此。六年前,他也是“無肉不歡”。轉折出現在2011年,小i轉型進入了第三個年頭。

轉型前,小i的主要產品是To C的聊天機器人,與MSN、QQ等合作。朱頻頻回憶,當時C端的用戶量很大,僅在MSN的用戶量就有幾千萬,2007年前後可謂風光無限,小i做地鐵廣告,袁輝成了很多刊物的封面人物。

同在2007年,小i獲得了包括IDG、英特爾投資等5家機構的千萬美元投資,其中IDG已是第二次投資。當時,小i的商業邏輯是,先發展用戶,再考慮怎麼賺錢,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互聯網創業者篤信這種模式。

人算不如天算,2008年,一場襲擊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互聯網行業亦受到衝擊。小i遇到了很大的商業挑戰,賺錢成為當務之急。“你不這麼做,就死掉了。要麼生,要麼死,沒有選擇,這是求生的唯一機會。”袁輝說。

2009年,小i從C端轉向B端,這並非是“突然拍腦袋的決定”。2006年,一個意外的機會,小i與上海市科委合作,為其開發了政府服務的客服機器人“海德先生”,有效緩解了政府窗口的大量問詢和人工客服壓力。朱頻頻記得,轉型之前,這種To B的生意有一單沒一單,量不是很大,但也做出了十幾個商業機器人產品。

袁輝和朱頻頻都沒有料到,轉型的難度是超乎想象的。用朱頻頻的話說,To B看似商業模式清晰,客戶很需要這個東西,但一開始購買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人很少,市場很小。小i的現金壓力越來越大。更要命的是,投資人對於轉型方向很不認同,他們認為To C可能會有爆發,To B發展得再好,也是一個直線的發展。

時針走到2011年,小i進入了生死時刻。投資人撤資了,為了公司發展,朱頻頻回江蘇老家借了兩三百萬的高利貸,月息兩分,年化利率24%。

“2011年上半年壓力確實比較大。”朱頻頻告訴《中國企業家》。他幾乎要賣房還債,幾天時間,朱頻頻的頭髮白了一半。

此前袁輝跟一些朋友借過錢,公司情況越來越糟,沒人敢借了。一度,他們拿著公司的知識產權,到銀行去做抵押貸款,當然也是沒有結果。“那時候感覺雪中送炭的人真是相當少啊!”朱頻頻感嘆。

“當時最糟糕的狀態就是,每一天可能都有負面新聞,窮困潦倒、高利貸、四處躲債,而公司還要生存,真是垂死掙扎。你能想到的所有惡劣情況都有,只是程度的深淺而已。”時至今日,袁輝已不願回憶任何細節。

朱頻頻的改變在容貌,袁輝則在內心。

“在最低谷的時候,事業、生活都碰到巨大挑戰的情形下,人就兩種狀態:一種是你沉默,死掉了;另一種,你思索,思索之後也許有機會崛起。”袁輝追問自己三個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去?袁輝覺得,他所接受的現代教育無法回答這幾個問題。

2012年,袁輝選擇過起了一半清修一半商業的生活。

資本回來了

現金危機和高利貸沒有壓死小i,2011年下半年轉機出現。當時,中國移動多家省級分公司決定上馬客服機器人,國內能夠提供該服務的企業寥寥,小i拿到了訂單,高利貸借了兩個月還上了。

一個不應該忽略的背景是,2011年蘋果在iPhone 4S上發佈了Siri,這促發市場和資本開始關注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與語義分析。

寬帶資本合夥人劉唯說,Siri出來以後,資本開始尋找機會,當時其實講的並不是人工智能,而是語音能否成為用戶與移動終端、企業級進行交互的入口,語音是前端,語義理解在後端,這會不會變成一個巨大的機會?寬帶資本看了幾家做語音的公司,不是很樂觀,主要有兩大問題,第一是語音方面To C的泛場景短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技術不成熟,人工智能還沒有發展到那個階段。第二,To C方向沒有明確的商業模式,而且大公司扎堆,比如Google、百度等,創業公司機會不大。

劉唯與小i也有接觸,小i雖然做B端,但規模不大,在當時雙方的接觸沒有實質性進展。

隨著Siri帶動了本輪人工智能的風潮,2012年之後小i開始加速增長。

Nuance是全球最大的語音識別技術公司,Siri正是與之合作實現了語音識別功能。目前,Nuance是小i的戰略合作伙伴,5年前還是對手。Nuance大中華區業務總監陳建誠認為,2012年小i拿下建設銀行算是一個關鍵的標案。當時,小i的競爭對手包括Nuance、科大訊飛等,建行以招標的方式,通過交流、測試等環節,最終選擇了小i。

“5年前,小i就是一個可敬的對手,它的中文自然語義理解、智能上下文問答做得非常好,那是我們第一次與小i接觸,那個Case最後小i勝出,而且之後快速增長。”陳建誠向《中國企業家》補充道。

小i之前被資本拋棄,隨著大客戶越來越多,資本又回來了。

2013年四五月間,小i做新一輪融資,劉唯重新看了一次,這次沒有猶豫。“我印象還是挺深的,5月初接觸,七七八八的事情做完也就6月,這次投資頂多兩個月。”緊接著,阿里也投資了小i。

劉唯很看重小i在數據方面的積累,他認為人工智能中價值最大的不是算法,而是有價值的數據,加之小i已經拿些了一些標杆客戶,付費模式得到了驗證。

袁輝和朱頻頻融資中的談吐與表現也讓劉唯記憶猶新,“一件事堅持了十餘年是不容易的,難得的是他們並沒有順著投資人的想法去講故事,不是講你想聽的,而是完全按照自己對於商業的理解,以及對於未來規劃跟你溝通。這是最好的情況,能看到公司原原本本的樣子,不是把公司打扮了一番。”

此後,還有融資進來,客戶的雪球也越滾越大,加上人工智能大熱,小i出現第二春。

角色轉換

袁輝與朱頻頻的配合與默契是多年積累的結果。

2001年,袁輝從微軟辭職,在朋友的介紹下結識了朱頻頻,當時朱還在中科院讀博士一年級。當年,兩人合夥創業,那就是小i的起點,不過當時公司名稱與今天不同,也不是做人工智能的。

起初,他們想在移動互聯網下做手機軟件。顯然時機不對,中國3G、4G網絡還要等十年左右才大爆發,當時智能手機也與時下的大為不同,iPhone沒有發佈,塞班系統、Windows系統還是主流。在一個錯誤的時間做一件超前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不過,上天給袁輝與朱頻頻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戶。

朱頻頻說,探索移動互聯網怎麼發展的時候,他們經常加班,MSN、騰訊QQ有很多好友,無意間就做了一個聊天機器人。2003年年底開始開發,2004年1月就推出來了,用戶量增長非常快,公司方向也就從探索移動互聯網調整到了聊天機器人,這應該算作小i的第一次轉型。

之後的故事你都知道了,面向C端的機器人模式最終失敗了,公司差一點完蛋。經過這個變故,袁輝對於創業有了不同的認識。

“當年我們創業為什麼呢?很簡單,想實現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實際上是一個名利的夢想,夾雜外界的很多東西。在很多年之後,我才開始尋求為什麼做它。”袁輝解釋,起初公司叫小i,他給i賦予了很多含義,比如Internet(互聯網)、information(信息)、intelligence(智能),看上去有很多夢想。現在,小寫的i就是小我,公司價值觀是小我利他,以成就別人來成就自己。

袁輝與朱頻頻在公司的角色也開始轉換。

以前,袁輝主外,負責融資、政府關係、銷售等事務,朱頻頻主內,負責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如今,朱頻頻將袁輝描述為“定心石”、站在最後的那個人,他自己漸漸往前走,帶著團隊向前衝。朱頻頻稱,以前他就是一個技術宅男,很少與人交流,人多的場合就緊張,還會臉紅。轉向To B以後,他開始嘗試公開演講,與人打交道,雖然忐忑,也慢慢適應了。

重大戰略決策,小i堅持民主集中制,袁輝還是最後拍板的人。但袁輝也說,“創業這麼多年,重大決策早都習慣了,他們不要埋怨我,我不是聖賢。現在勉為其難,盡力而為吧。”

此前多年,袁輝一直是公司CEO,朱頻頻是總裁,5月初,朱頻頻接替袁輝成為CEO。

劉唯表示,作為投資者,他認為公司的格局比原來更大了。

結果未知的較量

小i更安全了嗎?顯然沒那麼簡單,人工智能作為風口,巨頭雲集,資本不斷下注,小i身處一個激烈競爭與極速變化的領域。

袁輝認為,小i的優勢在於定位。Gartner將人工智能分為兩大方向,General AI(通用人工智能)和Narrow AI(限定人工智能)。BAT以及很多創業公司都聚焦在General AI這一領域,屬於B2C的方向,而小i屬於Narrow AI,做商業人工智能,定位不同,商業模式不同,做的很多事情都不一樣。這個領域大公司不涉足,創業公司沒有積累也很難與小i競爭,因為B2B市場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替換成本很高。

劉唯說,人工智能從大的方面分感知和認知,感知方面還有語音和語義方向,科大訊飛在語音方面做得很不錯,小i的核心點和強項在語義。BAT之外,與創業公司相比,小i在自然語義以及智能客服領域屬於第一梯隊。

不過面對巨大的風口,小i在尋求更多可能。朱頻頻介紹,小i的目標也是做一家平臺型公司,小i在人工智能底層的核心技術與前瞻性方向、應用方面都有佈局,比如,發展人臉識別、語音識別,通過投資和孵化一些企業,在應用層面進入醫療、法律等行業;底層技術方面,朱頻頻與中科院一位院士合作,研究量子人工智能。此外,在硬件方面也有拓展,比如物聯網、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朱頻頻強調,在硬件方面,小i不介入行業內部,水太深了,只提供核心交互能力和一些應用場景。

2016年,小i傳統業務與創新前瞻性業務投入比例是7:3,2017年創新前瞻性業務投入將調整至百分之十幾。朱頻頻解釋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2016年做了大量研發,2017年要落地創造商業價值,第二,今年董事會給了明確目標,要去上創業板,創業板需要利潤等指標。

智臻智能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8582.0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0.0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316.95萬元,上年同期為-6079.07萬元。朱頻頻說,2016年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研發投入與行業拓展。年報中稱,報告期內由於業務拓展和人員增加,銷售費用同比增長88.78%。

“其實我們本來的目標是上海的戰略新興板,但畢竟經過新三板以後,公司的管理、年報之類都實現了正規化,並且經過股份制改造,後邊轉板比較快,也順理成章。戰略新興板對於利潤沒有要求,我們大舉投入市場、研發,但沒想到取消了,一下就尷尬了。現在沒有辦法,只好往創業板走。”朱頻頻說。

朱頻頻承認,安全從來都是相對的,小i也面臨挑戰,前有BAT等巨頭,後有很多創業公司等追兵,人工智能如此熱的情況下,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有新技術,繼而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小i最擔心的,是怕找不到自身存在的真實問題,從而延誤戰機。

你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嗎? (單選)
0
0%
看好,人工智能勢不可擋
0
0%
中立態度
0
0%
不看好

你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嗎? (單選)
0
0%
看好,人工智能勢不可擋
0
0%
中立態度
0
0%
不看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