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奮鬥者|在崇明島上發展生態農業,是他一生的追求

【編者按】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上海從曾經的小漁村發展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離不開擁有實幹精神的奮鬥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平凡卻不平庸,兢兢業業地書寫著歷史。

4月8日起,澎湃新聞推出“新時代·奮鬥者”系列稿件,向家國追夢人致敬。

新時代奮鬥者|在崇明島上發展生態農業,是他一生的追求

沈竑向記者展示“稻-蝦-鱉”共生產業鏈養殖的野生甲魚。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圖

作為一名高學歷人才,他來到崇明紮根農業,成功繁殖出了崇明首例人工蟹苗,嘗試“稻-蝦-鱉”共生產業鏈,還研究出了生態養魚新方法。

他是沈竑,現任上海春潤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崇明發展生態農業二十餘載,沈竑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讓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一起搞生態農業。在崇明生態島上發展生態農業,是他一生的追求。

紮根崇明島,培育出首例人工蟹苗

採訪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加了沈竑的微信。在朋友圈微信步數排行榜上,今年55歲的他每天穩定在一萬五千步以上,超過了很多年輕人。

週一來崇明,週六回市區的“城鄉切換”模式,讓沈竑犧牲了很多家庭時間,“填補了內心的空白,於我而言,是另一種得到。”沈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樣的“兩棲”生活,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

1989年,沈竑從上海水產大學研究生畢業,隨後被分配到上海海洋局東海分局從事海洋生物研究。“當時天然蟹苗繁殖不出來,全靠捕撈,且價格昂貴,崇明有這樣的需求就找到了我們。”沈竑說,機緣巧合下,1995年他第一次來到崇明島。

崇明區豎新鎮副鎮長鄔衛東稱,在一個把進城當終身追求的年代,主動到農村去養魚養蟹需要一定的勇氣。沈竑是一名高學歷的同志,多年紮根農業,是非常不易的。

沈竑先後在崇明團結沙、二通沙等養殖基地工作。當時那裡的生活條件非常差,在九十年代的中後期那裡沒有自來水、沒有有線電視、沒有空調和浴室,三伏天關著房門熱得難以忍受。沈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次次觀察顯微鏡下的河蟹胚胎,終於,崇明島首次人工繁育蟹苗成功了。

這一巨大的成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同時也讓沈竑的人生髮生了轉折。“穩定的職業讓我想找突破,也希望所學的東西能真正為百姓服務。”沈竤說,在1997年年底他決定離開海洋局,紮根崇明島,投身於生態水產養殖事業。

新時代奮鬥者|在崇明島上發展生態農業,是他一生的追求

沈竑工作照。崇明區供圖

公司倒閉,讓他再次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沈竑從海洋局辭職後,進入上海瀛生實業有限公司工作。正當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時,因公司股東不良行為讓公司資金鍊斷裂,最終倒閉。沈竑陷入了人生的低谷,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2004年,沈竑在崇明海軍農場流轉了50畝地,建立起了二次創業的基地。在這裡,他開始嘗試種養結合模式。“農產品只有迴歸本真,才能為人類的健康服務。”他開始了真正的“主動生態”之路。最初試驗了小龍蝦和水稻共生,大獲成功。

之後沈竑在豎新鎮響哃村流轉了200多畝土地,進一步嘗試“稻-蝦-鱉”共生產業鏈:在水稻田生態環溝中,應用微生態製劑進行秸稈還田、培育生物餌料,供小龍蝦幼體攝食生長,而鱉又可以攝食小龍蝦。在這套共生模式下,一畝地上可以疊加產出經濟價值。目前,畝產值已達到1.8萬-2萬元。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食品安全問題增多,人們對真正生態健康的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2008年,為了擴大生產需要,沈竑成立了春潤合作社,和6個家庭農場合作,如今合作伙伴已經增至11家。

新時代奮鬥者|在崇明島上發展生態農業,是他一生的追求

沈竑工作照。崇明區供圖

行走在農田間,對生態養殖有了新思路

由於經常行走於崇明農田間,沈竑有了新思路:何不把魚類引入到林地,進行“林地跑道養魚”?

林地跑道養魚,即3%林地溝系按照林地跑道養魚新模式進行開挖建設,97%林地溝系作為水體淨化的生態溝。

2018年沈竑帶領農戶在豎新鎮育才村進行林地跑道生態循環養魚,他把“養水”放在第一位,實現生態循環,在提高水產品品質的同時,實現水體生態修復,讓排放出去的水質優於進水。

“和魚塘養魚一味地追求產量不同,這才是真正的‘生態養魚’。”沈竑認為,真正的生態一定是生物多樣性,而不是純粹的綠化覆蓋率。讓崇明的林地發揮溼地功能,林地裡的溝系溼地會有各種小魚小蝦,還能看見水草,鳥兒也會不請自來。沈竑定下了三年的目標:水在林中流,魚在水中游,人在林中走,鳥在林上飛。

沈竑不懈地探索得到了各界的肯定,他先後被授予崇明縣經濟建設功臣、上海市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崇明縣領軍和拔尖人才、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崇明創業標兵、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等榮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