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連路邊的惡犬也被打碼

這一故事以青春期女兒的反抗和母女關係破裂而告終,它留給觀眾的思考卻彌足深遠:什麼才是正確的“保護”?對兒童的數字保護應往何處去?當成年人尚且在沉迷手機難自拔,何談保護下一代?

互聯網從來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土,而是一片明暗交織、寶藏與陷阱並存的原始森林。兒童可以在這裡表達自我,尋找認同,與親人朋友聯結情感,培養公共參與和利他意識,也可能遭遇霸凌、騙局和侵犯,被“邪典”視頻引入歧途。

全媒派曾多次討論到國內外平臺針對兒童的保護措施,比如《為了讓青少年愉快地網上衝浪,平臺們出招為數字原住民保駕護航》,巨頭們或提供兒童管控工具,或推出面向家長的網絡素養指南,做法頗多但效果有待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連路邊的惡犬也被打碼

這一故事以青春期女兒的反抗和母女關係破裂而告終,它留給觀眾的思考卻彌足深遠:什麼才是正確的“保護”?對兒童的數字保護應往何處去?當成年人尚且在沉迷手機難自拔,何談保護下一代?

互聯網從來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土,而是一片明暗交織、寶藏與陷阱並存的原始森林。兒童可以在這裡表達自我,尋找認同,與親人朋友聯結情感,培養公共參與和利他意識,也可能遭遇霸凌、騙局和侵犯,被“邪典”視頻引入歧途。

全媒派曾多次討論到國內外平臺針對兒童的保護措施,比如《為了讓青少年愉快地網上衝浪,平臺們出招為數字原住民保駕護航》,巨頭們或提供兒童管控工具,或推出面向家長的網絡素養指南,做法頗多但效果有待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YouTube Kids曾因算法問題屢遭詬病

那麼,除平臺方以外,父母在兒童保護上做的怎麼樣呢?

英國學者在一項“成人如何帶領兒童在數字時代中成長”的研究(Parenting for a Digital Future)中指出:父母不該是監視的警察,而是要扮演引導孩子在數字時代中創造的角色。報告同時表明,新一代的父母已經出現,他們很樂意幫助孩子在數字道路上健康成長,卻受限於時間和數字技能、價值觀等文化資本(culturalcapital)的缺乏。

中國學者陳青文通過對30個上海家庭的面對面訪談,發現家長介入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方式以電視時代的限制為主,且時間限制多於內容限制。此外,家長對新媒體與新技術的瞭解普遍有限:無論家長對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態度如何,他們對子女多是強調使用新媒體的風險,鮮少提及新媒體帶來的機會;且在風險方面只有提及視力問題。父母對新媒體的掌握能力影響他們對子女的介入方式,如果父母不充分了解使用新媒體的各種風險與機會,他們必然無法引導子女對新媒體有更全面的認識。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連路邊的惡犬也被打碼

這一故事以青春期女兒的反抗和母女關係破裂而告終,它留給觀眾的思考卻彌足深遠:什麼才是正確的“保護”?對兒童的數字保護應往何處去?當成年人尚且在沉迷手機難自拔,何談保護下一代?

互聯網從來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土,而是一片明暗交織、寶藏與陷阱並存的原始森林。兒童可以在這裡表達自我,尋找認同,與親人朋友聯結情感,培養公共參與和利他意識,也可能遭遇霸凌、騙局和侵犯,被“邪典”視頻引入歧途。

全媒派曾多次討論到國內外平臺針對兒童的保護措施,比如《為了讓青少年愉快地網上衝浪,平臺們出招為數字原住民保駕護航》,巨頭們或提供兒童管控工具,或推出面向家長的網絡素養指南,做法頗多但效果有待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YouTube Kids曾因算法問題屢遭詬病

那麼,除平臺方以外,父母在兒童保護上做的怎麼樣呢?

英國學者在一項“成人如何帶領兒童在數字時代中成長”的研究(Parenting for a Digital Future)中指出:父母不該是監視的警察,而是要扮演引導孩子在數字時代中創造的角色。報告同時表明,新一代的父母已經出現,他們很樂意幫助孩子在數字道路上健康成長,卻受限於時間和數字技能、價值觀等文化資本(culturalcapital)的缺乏。

中國學者陳青文通過對30個上海家庭的面對面訪談,發現家長介入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方式以電視時代的限制為主,且時間限制多於內容限制。此外,家長對新媒體與新技術的瞭解普遍有限:無論家長對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態度如何,他們對子女多是強調使用新媒體的風險,鮮少提及新媒體帶來的機會;且在風險方面只有提及視力問題。父母對新媒體的掌握能力影響他們對子女的介入方式,如果父母不充分了解使用新媒體的各種風險與機會,他們必然無法引導子女對新媒體有更全面的認識。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因此,“如何讓新媒體迴歸到工具的角色,以及如何讓父母擁有面對數字未來的能力以及時間心力陪伴兒童成長,這顯然不是家庭單方面的努力就能達成的,還需要社會環境、制度與政策多方面的支持”。

兒童數字權利,現在說為時不晚

以上的討論,都可以歸結為一個關鍵詞:兒童數字權利,即兒童在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使用上的權利與邊界。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陸詩雨認為,兒童數字權利的基礎是保障兒童平等享有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的權利,核心是保護兒童不因生理、心理髮育的不成熟而在使用數字產品時受到傷害。而在定義兒童數字權利之前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充分理解、尊重不同類型兒童在不同階段的特點與能力,明確不同類型的數字產品對不同兒童的適用邊界。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連路邊的惡犬也被打碼

這一故事以青春期女兒的反抗和母女關係破裂而告終,它留給觀眾的思考卻彌足深遠:什麼才是正確的“保護”?對兒童的數字保護應往何處去?當成年人尚且在沉迷手機難自拔,何談保護下一代?

互聯網從來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土,而是一片明暗交織、寶藏與陷阱並存的原始森林。兒童可以在這裡表達自我,尋找認同,與親人朋友聯結情感,培養公共參與和利他意識,也可能遭遇霸凌、騙局和侵犯,被“邪典”視頻引入歧途。

全媒派曾多次討論到國內外平臺針對兒童的保護措施,比如《為了讓青少年愉快地網上衝浪,平臺們出招為數字原住民保駕護航》,巨頭們或提供兒童管控工具,或推出面向家長的網絡素養指南,做法頗多但效果有待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YouTube Kids曾因算法問題屢遭詬病

那麼,除平臺方以外,父母在兒童保護上做的怎麼樣呢?

英國學者在一項“成人如何帶領兒童在數字時代中成長”的研究(Parenting for a Digital Future)中指出:父母不該是監視的警察,而是要扮演引導孩子在數字時代中創造的角色。報告同時表明,新一代的父母已經出現,他們很樂意幫助孩子在數字道路上健康成長,卻受限於時間和數字技能、價值觀等文化資本(culturalcapital)的缺乏。

中國學者陳青文通過對30個上海家庭的面對面訪談,發現家長介入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方式以電視時代的限制為主,且時間限制多於內容限制。此外,家長對新媒體與新技術的瞭解普遍有限:無論家長對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態度如何,他們對子女多是強調使用新媒體的風險,鮮少提及新媒體帶來的機會;且在風險方面只有提及視力問題。父母對新媒體的掌握能力影響他們對子女的介入方式,如果父母不充分了解使用新媒體的各種風險與機會,他們必然無法引導子女對新媒體有更全面的認識。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因此,“如何讓新媒體迴歸到工具的角色,以及如何讓父母擁有面對數字未來的能力以及時間心力陪伴兒童成長,這顯然不是家庭單方面的努力就能達成的,還需要社會環境、制度與政策多方面的支持”。

兒童數字權利,現在說為時不晚

以上的討論,都可以歸結為一個關鍵詞:兒童數字權利,即兒童在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使用上的權利與邊界。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陸詩雨認為,兒童數字權利的基礎是保障兒童平等享有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的權利,核心是保護兒童不因生理、心理髮育的不成熟而在使用數字產品時受到傷害。而在定義兒童數字權利之前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充分理解、尊重不同類型兒童在不同階段的特點與能力,明確不同類型的數字產品對不同兒童的適用邊界。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兒童數字權利包含了使用權與受保護權兩個層面的權利實踐,既要確保兒童對電子媒介的接觸與使用,又要規避其中潛藏的風險。二者之間並沒有分明的界線,而是存在著許多模糊地帶和張力:

首先,“使用”和“保護”都帶著很強的主觀性,無論高估還是低估兒童自身的能力,實際都會剝奪其數字權利;其次,兒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自身的探索和經驗遠比僵硬的指令更重要,讓他們在真實、複雜的數字環境中“摸爬滾打”,也是一種必需;最後,兒童數字權利保護牽涉多方利益,要充分理解發生衝突的實際語境、關照多方利益。比如,網絡霸凌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但是我們並無法事先預判風險,並剝奪其他人發表評論的權利。

2017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出新時代的倡議:“在數字時代,兒童的聲音愈加重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響亮。他們不僅在傳承,同時也在塑造著這個世界。把兒童遭受數字技術傷害的風險降到最低,並使他們從中獲得的機遇擴展到最大,我們力爭通過達到這一平衡,為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數字世界。”


"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你不能看。”

退回到20年前,你一定也聽過父母這樣的警告。那時一切都很慢,童話書慢,動畫片慢,網也慢。換做今天的小孩,TA也許早就有了多個數字分身,小小年紀便在網站和app中切換自如。

時下的小孩,比從前更快樂了嗎?與電子媒介相生相伴的童年,究竟是一番怎樣的樣貌?本期全媒派聚焦新媒體時代的兒童成長,探討數字一代的困惑與隱憂,也踮起腳看看兒童保護的未來。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當童年步入數字時代

童年的由來與“消逝”

“童年的概念是文藝復興的偉大發明之一,也許是最具人性的發明”,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如是寫道。在他看來,“童年”是一個被創造和建構出的社會概念:從媒介變遷的角度出發,在口語時代,兒童與成年人共享語言、學識與愛好,直到印刷術通過文字在兩者之間樹起一道文化屏障,讀寫時代來臨,學校教育興起,成人世界出現了門檻,於是有了童年。

在更迭和演變中,“童年”的概念彰顯了肇始於啟蒙運動的、以理性為中心的現代性, 並逐漸趨向這樣的共識:兒童的自我和個性須通過培養加以保存,同時,人們應理解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兒童的天真、好奇與活力都不應該被扼殺。

隨著電報、電視的次第出現,媒介的電子化進程突飛猛進。信息的載體隨之發生了劇烈變化:先前以文字為主體的媒介環境被圖像和聲音佔領,人們對信息的理解不再訴諸文字所代表的線性邏輯和抽象理念,而是依賴於直接的、具象的、富有衝擊力的視聽文本。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樣的環境下,信息傳播的門檻消失了,成人的“祕密”不復存在,兒童被媒介包圍,滲透,改變,加速走上“成人化”的道路。波茲曼的憂思也由此產生:電子媒介模糊了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線,童年正在飛快消逝。

數字一代

在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新媒介技術幾乎已經浸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兒童也不例外。從彼時的書本兒童、電視兒童到今天的新媒體兒童,“00”後和“10”後們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數字原住民。當牙牙學語的孩子對觸屏設備得心應手,當手機取代了故事書,ipad代替了課本,與其說童年在消逝,不如說我們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新型的童年。

這是一個與數字媒體相伴成長的童年,一個線上線下無縫接軌的童年,一個色彩繽紛、也險象環生的童年。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iPhone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安撫嬰幼兒最有效的發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指出,全世界互聯網用戶中,18 歲以下的兒童與青少年佔三分之一。Wavemaker於今年2月發佈的《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顯示,中國6-15歲孩童的數量高達1.6億,他們已經成為高度數字化的一代:開始使用電腦的平均年齡為7.8歲,開始使用智能手機的平均年齡為7.3歲,大部分在9歲以前都已接觸各種智能設備、電子遊戲和社交媒體。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來源:Wavemaker《數字時代的中國孩童白皮書》

那麼,這些早早就在網絡世界試水的孩子,真的一切OK嗎?

請回答:數字兒童三千問

被選擇:“我是誰”?

當這屆兒童還在為無法註冊自己的網絡賬號而苦惱時,他們或許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正被無數人圍觀。

全媒派往期文章《當孩子的生活細節被父母po上網:兒童隱私與被遺忘權值得探討》中提到,根據互聯網安全公司AVG的一項研究,92%的兩歲以下幼兒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數字身份。許多父母熱衷於將孩子的日常po到網上(想想我們身邊的晒娃狂魔們),而對於父母或學校擅自將自己的信息發佈到互聯網這一行為,不少孩子感到憤怒和恐懼。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在這些孩子學會打開自己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之前,父母就為他們塑造了獨特的數字身份。這些信息將跟隨孩子們一起進入成年。”弗羅裡達大學萊文法學院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

這背後其實是一個“自我身份定義”的嚴肅問題。每個個體的主體性理應得到尊重,這對任何人來說都道阻且長,而一旦牽涉到兒童,就會加倍複雜。父母作為監護人,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充當孩子的“代理人”,既是孩子個人信息的守門員,也是其生命故事最早的講述者,是兒童社會化初期最重要的角色。

成為合格的父母並不容易——成年人介入兒童生活的尺度在哪?介入方式幾何?介入程度幾多?恐怕都需要反覆掂量。就像斯坦福大學前教務長Julie在一次TED演講中所說,現行的教育方式都進入了“清單式育兒”:父母要確保他們完成一系列關鍵詞和KPI——父母變得越來越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祕書”,“經紀人”,卻越來越不像父母。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被網紅:“我在哪”?

媒介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都在媒介鏡像中習得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只是對許多兒童來說,他們尚未學會如何與技術相處,便被推到了閃光燈前,被拍攝,被記錄,被消費,成為信息瀑布中匆匆流去的的幾朵浪花。

近幾年,直播和短視頻的風靡帶火了一眾兒童網紅。除了假笑男孩Gavin、權律二這樣的國民表情包,Youtube上靠做遊戲和玩玩具年入千萬的兒童博主也不在少數。筆者擔憂的是,這樣高度捲入數字展演的童年,會有“失真”的風險嗎?

鏡頭下的穿衣吃飯、嬉笑打鬧和生活日常,或讓人憐愛或讓人捧腹,可是必須承認,這些畫面中的主角——孩子——一直是“被看”的客體,拍攝或是觀看的成年人才是背後的大Boss。當生活長期暴露在鏡頭之下,會不會影響孩子對現實場景的感知?他們又是否可以區分何為真實,何為表演?更遑論當他們面對來自外界甚至家庭本身的惡意時,是否可以免受傷害。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更難的是,孩子又往往是弱勢和失語的一方,我們很難獲知他們的真實感受。今年4月,一段3歲童模妞妞被媽媽打罵的視頻引起眾怒,“過度消費兒童“的聲討鋪天蓋地。在GQ對“童模鎮”浙江湖州織裡的一篇報道中,另一位童模谷歌面對媽媽“你到底喜不喜歡拍照和拍戲”的質問,猶豫再三,說:“我不喜歡”。

縱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和記憶,多元的成長路徑值得被鼓勵,但媒體和商家總是選擇放大少數光鮮的典型,被遺忘的是大多數,年少成名背後的故事也常常一概被遮蔽。

被保護:“我要到哪去”?

《黑鏡》裡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媽媽本著“我都是為你好”的初衷,在女兒大腦裡植入芯片,希望為她創造一個“無菌”的成長環境——這一技術可以把女孩身邊的“不良信息”進行打碼、消音,家長還可以通過監視器看到女兒的一舉一動。女孩長到十來歲,從未感受過傷心、害怕、恐懼和憤怒,她聽不懂同學的玩笑,也無法分辨善惡安危。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連路邊的惡犬也被打碼

這一故事以青春期女兒的反抗和母女關係破裂而告終,它留給觀眾的思考卻彌足深遠:什麼才是正確的“保護”?對兒童的數字保護應往何處去?當成年人尚且在沉迷手機難自拔,何談保護下一代?

互聯網從來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土,而是一片明暗交織、寶藏與陷阱並存的原始森林。兒童可以在這裡表達自我,尋找認同,與親人朋友聯結情感,培養公共參與和利他意識,也可能遭遇霸凌、騙局和侵犯,被“邪典”視頻引入歧途。

全媒派曾多次討論到國內外平臺針對兒童的保護措施,比如《為了讓青少年愉快地網上衝浪,平臺們出招為數字原住民保駕護航》,巨頭們或提供兒童管控工具,或推出面向家長的網絡素養指南,做法頗多但效果有待檢驗,在此不再贅述。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YouTube Kids曾因算法問題屢遭詬病

那麼,除平臺方以外,父母在兒童保護上做的怎麼樣呢?

英國學者在一項“成人如何帶領兒童在數字時代中成長”的研究(Parenting for a Digital Future)中指出:父母不該是監視的警察,而是要扮演引導孩子在數字時代中創造的角色。報告同時表明,新一代的父母已經出現,他們很樂意幫助孩子在數字道路上健康成長,卻受限於時間和數字技能、價值觀等文化資本(culturalcapital)的缺乏。

中國學者陳青文通過對30個上海家庭的面對面訪談,發現家長介入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方式以電視時代的限制為主,且時間限制多於內容限制。此外,家長對新媒體與新技術的瞭解普遍有限:無論家長對子女使用新媒體的態度如何,他們對子女多是強調使用新媒體的風險,鮮少提及新媒體帶來的機會;且在風險方面只有提及視力問題。父母對新媒體的掌握能力影響他們對子女的介入方式,如果父母不充分了解使用新媒體的各種風險與機會,他們必然無法引導子女對新媒體有更全面的認識。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因此,“如何讓新媒體迴歸到工具的角色,以及如何讓父母擁有面對數字未來的能力以及時間心力陪伴兒童成長,這顯然不是家庭單方面的努力就能達成的,還需要社會環境、制度與政策多方面的支持”。

兒童數字權利,現在說為時不晚

以上的討論,都可以歸結為一個關鍵詞:兒童數字權利,即兒童在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使用上的權利與邊界。

騰訊研究院研究員陸詩雨認為,兒童數字權利的基礎是保障兒童平等享有數字媒體和信息通訊技術的權利,核心是保護兒童不因生理、心理髮育的不成熟而在使用數字產品時受到傷害。而在定義兒童數字權利之前還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充分理解、尊重不同類型兒童在不同階段的特點與能力,明確不同類型的數字產品對不同兒童的適用邊界。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兒童數字權利包含了使用權與受保護權兩個層面的權利實踐,既要確保兒童對電子媒介的接觸與使用,又要規避其中潛藏的風險。二者之間並沒有分明的界線,而是存在著許多模糊地帶和張力:

首先,“使用”和“保護”都帶著很強的主觀性,無論高估還是低估兒童自身的能力,實際都會剝奪其數字權利;其次,兒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其自身的探索和經驗遠比僵硬的指令更重要,讓他們在真實、複雜的數字環境中“摸爬滾打”,也是一種必需;最後,兒童數字權利保護牽涉多方利益,要充分理解發生衝突的實際語境、關照多方利益。比如,網絡霸凌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但是我們並無法事先預判風險,並剝奪其他人發表評論的權利。

2017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出新時代的倡議:“在數字時代,兒童的聲音愈加重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響亮。他們不僅在傳承,同時也在塑造著這個世界。把兒童遭受數字技術傷害的風險降到最低,並使他們從中獲得的機遇擴展到最大,我們力爭通過達到這一平衡,為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數字世界。”


數字時代網上衝浪兒童圖鑑:被選擇,被網紅,被保護


這個世界的一磚一瓦,其實就在每個你我他的手上。互聯網不是洪水猛獸,兒童也並非毫無抵抗力。每一代人的成長總會面臨新的問題,而問題的拆解與克服既離不開家長與兒童的共同探索,亦仰賴於全社會網絡素養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講,雖然我們無緣做一個新媒體兒童,但能夠見證並參與這個時代中一些細微又深刻的演進,未嘗不是一種幸運。重要的是,我們的目標不是為孩子屏蔽一切黑暗,而是與他們一起,感知並體驗這個世界的遠近虛實,開心衝浪,慢慢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