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渡赤水中學習逆境思維

●戰勝逆境,是贏得作戰主動的關鍵;戰勝逆境的思維方式,更是在迷茫中探索真相、在艱險中奮力突圍、在被動中爭取主動的關鍵途徑。

培根在《論逆境》中寫道:如果奇蹟就是超乎尋常,那麼它常常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顯現的。戰爭充斥著複雜性、偶然性與多變性,極易遭遇逆境帶來的威脅。指揮員只有勇於戰勝逆境,才能在戰爭中爭取主動,而破解逆境難題的突破口正是逆境思維。紅軍長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戰役,正是蘊含著豐富逆境思維的光輝範例,對於我們瞭解逆境思維、強化逆境思維、運用逆境思維具有重要的啟示。

“堅定意志”的逆商思維。這是一種不為逆境所擾,勇於擺脫困難和超越困難的思維方式。作戰中的突發情況數不勝數,隨時都有可能陷入逆境。指揮員如果不具備逆商思維,一旦在頭腦中出現惶恐和混亂,籌劃作戰勢必落入下風,指揮行動極易招致失敗。四渡赤水戰役初期,中央紅軍計劃經川南渡過長江,卻不料在土城遭敵追擊,損失較大。此時,前有敵軍沿岸設防,後有數倍敵軍緊追猛趕。面對危急戰況,毛澤東當機立斷,利用當面之敵遭受重創的實情,製造出翌日再戰的假象,迫使敵暫時不敢向中央紅軍發起反撲,並定下暫緩北渡長江的決策,一渡赤水劍指國民黨軍設防空虛的川黔滇三省邊境扎西地區,旨在保存實力,待機殲敵或機動。面對逆境,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鎮定自若、靈活指揮,既能把握有利戰機,使得中央紅軍按建制順利脫離敵人;又能細研敵我優劣,特別是在部分指戰員就走“弓背路”表達出質疑時,明確了“紅軍必須經常地轉移作戰地區,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走老路,有時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為了在有利條件下求得作戰勝利”的方針,在被動戰場上用主動思考找出通往勝利的大門,逆商思維正是開啟這扇大門的金鑰匙。

“預判要點”的逆推思維。這是一種從結果出發、逆向推演、完成佈局的思維方式。籌劃作戰時的逆推思維,重點在於由後往前推理演繹。首先要考慮作戰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達成這些目的需要實施哪些行動,再對如何實施這些行動、需要哪些力量、關注哪些事項等進行詳細設計,進而找出完成目標的關鍵路徑。逆推思維方式,有助於設計作戰進程、預研突發情況,並可以此為依據提升行動控制效能,確保當前態勢儘量契合預想態勢,為通往既定目標提供有力保障。四渡赤水戰役中,儘管敵軍在川南長江一線嚴密設防,但毛澤東仍把北上作為此次行動的重要方向。只是3萬比起40萬,缺糧少彈比起全副武裝,雙腿奔走比起汽車開動,力量懸殊太大。籌劃戰役時,毛澤東強調:“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實質上,這是要把各路追敵調動到適當位置,確保中央紅軍能夠抽身巧入雲南。為了達成這一目的,運動戰成為關鍵作戰樣式,掌控態勢成為關鍵作戰要點。據此,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通過持續運動的方式,巧妙地穿插於國民黨軍重兵集團之間,或聲東擊西、或釋放煙幕、或派出佯兵,不斷地營造出虛假態勢,並利用電臺適時掌握敵情變化,讓中央紅軍知己知彼,讓敵軍陷入重重迷霧、無法摸清中央紅軍的企圖,直至第四次渡過赤水,跳出敵軍包圍圈,在川西渡金沙江北上。

“另闢蹊徑”的逆轉思維。這是一種針對特定問題,從多角度進行分析研究的思維方式,不僅可以打破常規帶來的束縛,更有助於在是與不是之間找出第三條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戰不同於其他領域的活動,許多情境下並沒有一成不變的答案,只有出奇、創新方能制勝。利用逆轉思維籌劃作戰,能夠破除非黑即白的定勢思維、正向推理的因果思維等帶來的弊端,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分清利弊之後找出隱藏在表象下的本質。四渡赤水戰役中,中央紅軍始終面臨著川南渡口嚴密設防、身後追軍如影隨形的不利局面。無論是強行向前還是止步固守,都不利於爭得主動。毛澤東等同志並未被定勢思維限制住,而是把握住敵我實際,巧妙制定了“來回穿插、避實就虛”的策略,在思維上跳出了向前和向後的困囿,找到了贏得作戰主動的蹊徑。這既避免了猛打猛衝、不顧損失,又避免了固守一隅、消極防禦。特別是在第四次渡過赤水河時,充分體現了這一思維方式。在中央紅軍第三次渡過赤水後,國民黨軍再次判定中央紅軍企圖在川南渡江,大量追敵逼向此地。定勢思維下,因敵方動,勢必得出己方動的結論,或攻擊、或防禦、或機動,而毛澤東卻採取了己方暫時不動、調動敵人離開的方式,巧妙地應對強敵。他派出一軍團二師五團偽裝成中央紅軍主力前往古藺巧妙誘敵,成功吸引敵軍目光,促使其把兵力完全轉向古藺等地,中央紅軍主力隨後以隱蔽、神速的行動,透過敵軍縫隙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兵指貴陽,把追敵甩在身後。

戰勝逆境,是贏得作戰主動的關鍵;戰勝逆境的思維方式,更是在迷茫中探索真相、在艱險中奮力突圍、在被動中爭取主動的關鍵途徑。研究四渡赤水戰役,學習其中的逆境思維方式,無疑可為未來作戰破除逆境、化解險情、扭轉局勢提供重要借鑑。

從四渡赤水中學習逆境思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