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者之家創辦人墜亡,最後的朋友圈還在分享無障礙設施情況

7月7日晚21時,在大理某酒店考察無障礙設施的截癱者文軍和他的輪椅一起,從兩米多高的車庫頂墜下,直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倒在血泊中愴然離世。

從1997年因車禍導致殘疾至今,文軍除了自強奮進外,還倡導截癱人士走入社會、感受陽光,為此多年來他堅持組織出遊活動,帶領截癱朋友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每次出行前,他都會隻身前往體驗路線的無障礙設施。

沒有想到,這次大理之行,文軍用生命告知了截癱人士存在的安全隱患,自己再也無法帶他們感受陽光。

獨自留京 擺地攤學英語創辦截癱者之家

文軍的家在北京市豐臺區角門北路的一棟90年代的高層塔樓裡,家門口貼著紅色的橫批:救恩臨門。

這棟樓就在北京博愛醫院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對面,整棟樓裡住了很多截癱患者。

文軍是1997年駕駛大貨車送貨的時候發生車禍導致截癱。1999年,他來到北京博愛醫院接受康復治療,此後就在北京定居下來。

那個時候,這周圍還有很多低矮的平房,住著很多截癱病人,還有外地來京打工人員,組成了一個“截癱村”。

截癱者之家創辦人墜亡,最後的朋友圈還在分享無障礙設施情況

王文志(化名)就是在那時認識文軍的,他還記得當時在北京治療後文軍為了讓自己能夠自立,不拖累父母家人,他主動將家人“趕”回了老家,“他說,他要一個人在北京活下去。”

後來,文軍就一個人在北京生活,坐在輪椅上洗衣服、做飯,從輪椅上摔倒後,一個人支撐著爬起來想辦法坐回到輪椅上。這樣的磨練,讓文軍完全擺脫了他人的照料,慢慢的所有生活都能自理。

在王文志的眼中,那時候的文軍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什麼一技之長。為了在北京生存,文軍手搖著輪椅到幾十裡外的地方進了一批電話卡,在醫院附近擺上了地攤兒,靠著微薄的收入照料自己。

在北京站穩腳跟後,2006年,文軍創辦了北京截癱者之家,他在這裡幫助截癱患者做康復,和他們交談聊天。這個過程中,文軍發現截癱人士最大的問題還是心理的陰霾,他便鼓勵他們走出去,迴歸到社會中。

於是,他自學英語,與國際上的殘疾人幫扶機構互動,並且通過網絡邀請康復專家傳播截癱治療和康復方面的知識。

大約兩年前,文軍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妻子是澳門人,家裡經濟條件尚好,也是一名截癱殘疾人,在殘疾後心灰意冷的她被文軍的陽光感化,兩人結為伉儷。王文志覺得,文軍總算是熬出了頭,見到好日子了。

那個時候,文軍創辦的截癱者之家早已搬進了樓房,就在其住所的樓下。結婚後,文軍隨妻子前往南方,為妻子親朋開辦的服裝店工作,便把截癱者之家的康復工作交給了王文志幫忙料理。後來因為文軍受不了南方的潮溼氣候,加上放心不下在北京的這些截癱朋友,沒兩年又回到了北京豐臺角門這裡,繼續陪著截癱患者們一起出遊、散心、康復。

王文志雖然是個健全人,但他接手文軍留下的截癱患者康復工作後,深深的體會到了截癱患者的不易。得知文軍遇難去世的消息時,王文志始終緩不過神來。

主動和每個截癱者打招呼 成精神支柱

文軍去世的消息是周玉(化名)告訴王文志的。

文軍出事的第二天,周玉從截癱朋友那裡得到了這個消息,她覺得這個消息是假的,於是便趕快給文軍發微信,一向很快回復截癱朋友信息的文軍卻再也沒有回覆她。

那一整晚,剛剛做完手術的周玉在病床上無法入睡,她抱著手機,每隔幾分鐘就刷一下文軍的朋友圈,沒有更新,再給文軍發信息,也沒有迴應。她安慰自己,覺得“沒有消息其實是好消息”。

直到天亮後,文軍的妻子更新了朋友圈,確認了文軍去世的消息。周玉看到這則消息,眼眶瞬間就紅了。

她想起了自己跟文軍的第一次見面,大約九年前,她因為工傷導致截癱,從一個健全人到無法行走,這對周玉的打擊特別大。在輪椅商店裡,她遇到了文軍,文軍主動開口跟她聊天,詢問傷情幫助她打開心扉。

“他1997年出的車禍,那時候才25歲,來北京看病後,就留在這裡一個人生活,學歷也不高,自己擺地攤養活自己。比起我有單位,有工資,有醫保,比他幸運太多了。”從此以後,周玉開始正視自己傷殘的身體,慢慢走出了心理的陰霾。

在和文軍認識的這九年時間裡,文軍會經常幫助周玉修理輪椅,除此之外,周玉還見證了文軍為截癱人士所付出的努力,一些截癱朋友來北京治病沒有地方住,文軍就把自己的家騰出來讓他們暫避風雨,他還協調公益機構給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配上輪椅,讓他們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到陽光下。

幾年來,周玉覺得文軍就是很多截癱者的精神支柱,“很多殘疾人心裡有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找到他,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就沒事了。如今他走了,他們(其他殘疾人)還能去找誰傾訴呢?”

最後的朋友圈還在轉告無障礙設施情況

截癱者之家創辦人墜亡,最後的朋友圈還在分享無障礙設施情況

這幾天來,周玉會拿著手機反覆的刷著文軍的朋友圈。照片中的文軍陽光、灑脫,如果只是半身近照,恐怕沒人相信這是一個胸部以下癱瘓的殘疾人。

文軍的朋友圈最後一條內容,就是他在大理考察無障礙設施的情況。

截癱者之家創辦人墜亡,最後的朋友圈還在分享無障礙設施情況

文軍寫到,到達大理已經是19:40分,這邊站臺沒有直升電梯,工作引領從道口過來,等候了將近半個小時才出站,找好酒店辦好入住……

周玉說,文軍自理後早已經習慣了獨自出行,他性格謹慎,十分注意觀察細節,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把這裡無障礙設施的優劣情況發到朋友圈裡,提醒截癱朋友們出行的時候注意時間和安全。文軍會教給大家怎麼坐火車,怎麼過馬路,住哪家酒店。

因為自己是少數民族,在生活習慣上與多數人不同,周玉很少參加文軍組織的外出活動,這些年來文軍帶著截癱人士們讓輪椅的痕跡遍佈中國多個省市,除北京外,還有西安、南京、成都、三亞、內蒙。很多從來沒有出過門的截癱患者,都在文軍的鼓勵下,勇敢的坐著輪椅走出家門,踏上旅途。

文軍的朋友王近平(化名)介紹,文軍每次組織截癱人士出遊,都會提前獨自前往活動地點,體驗無障礙設施的情況,並與景區當地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接洽,這次也是前往大理考察無障礙設施。

文軍出事後,文軍的妻子、老家的親戚以及多名截癱者朋友都前往大理處理後續事宜。據文軍的朋友介紹,事發地點的視頻顯示,文軍是在酒店門前的無障礙通道被一輛轎車堵住後,試圖尋覓其他路徑,該處車庫頂棚只有一半區域有臺階阻擋,另一半區域毫無任何阻擋設施,在天色已黑視線不清的情況下,文軍墜入車庫下方。

提起無障礙通道被佔用,王文志告訴記者,他以前沒有接觸截癱人士之前感覺不深,但自從接手文軍的這個康復工作後,越發體會到無障礙設施的不完善。

在角門北路周邊由於距離康復中心很近,殘疾人很多,因此無障礙設施還算到位,但是其他地區,仍舊存在很多問題。

周玉作為一名截癱人士感受比王文志更深,她說,在北京相對好一些,但包括她的老家西安以及其他二線城市,無障礙設施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甚至可能反而會帶來危險。

周玉提到,有一次她去到一個二線城市,從地鐵出來後按照無障礙通道的指示標誌走,發現通道的盡頭直通高速公路,她必須要橫穿高速公路才能夠從無障礙通道到達馬路的另一側。“儘管政府號召殘疾人走向社會,文哥也一直勸我們走出去,但我們有時真的不敢出門,還是有諸多的不便。”

在周玉看來,文軍這次出事太過突然,“他外出駕駛輪椅會很小心,有坡道溝坎的地方几乎不會走。所以聽說他出事,我們都無法理解,到底他是怎麼從車庫的頂棚掉下去的。”

諸多截癱人士眼中,文軍的去世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文軍獨立、自強勇於承擔,他鼓勵截癱人士迴歸社會,為截癱人士走出家門的安全著想。而他的行為是在用自己的安危去體驗生活中無障礙設施的情況,給截癱人士的出行鋪路。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子淵 實習生 鄭品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