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上一週,我寫了《在天河游泳》一文,有朋友讀後留言: “巢湖市的護城河名字很霸氣,叫天河。能在那河裡游泳,肯定是既幸運又自豪。” 這是位外地朋友,沒見過天河,大概把“天河”理解為“天上之河”,因而有了浪漫的想象。誠如他的想象,當年的天河真可比作天上的銀河,光彩動人,但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就像天上銀河也演繹著牛郎織女悽楚的故事。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上一週,我寫了《在天河游泳》一文,有朋友讀後留言: “巢湖市的護城河名字很霸氣,叫天河。能在那河裡游泳,肯定是既幸運又自豪。” 這是位外地朋友,沒見過天河,大概把“天河”理解為“天上之河”,因而有了浪漫的想象。誠如他的想象,當年的天河真可比作天上的銀河,光彩動人,但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就像天上銀河也演繹著牛郎織女悽楚的故事。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其實,所謂“天河”,就是自然天成的河流。天河既有其天然去雕琢美麗溫情的一面,也有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野性。天河一旦變臉,兩岸的百姓就要遭殃。到了夏天,河水經常猛漲,漫到河邊人家門檻搭子,即使用草包裝沙土去堵也無濟於事,因為那時家裡的陰溝出口通向天河。天河發大水,河水會通過陰溝倒灌到家裡。陰溝裡翻出來的髒水進了家門,房裡傢俱就泡在水裡,走路要墊磚頭,或搭跳板。如果河水再漲,淹水的人家就要撤離到高處。巢城的地勢北高東低,北大街在臥牛山麓,洪水很少淹到那裡。東門地勢最低,一旦發大水,家裡不能住人,大家就逃向臥牛山。就像是母親發脾氣了,要懲罰小孩,小孩會躲到父親的臂彎。從我記事開始,天河每隔幾年就會發一次大水。記得1954年發大水,我家店堂的櫃檯都淹在水裡,進出家門要劃腰子盆。幸好我家在北大街有親戚,父母親便帶著我們去那裡躲水。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上一週,我寫了《在天河游泳》一文,有朋友讀後留言: “巢湖市的護城河名字很霸氣,叫天河。能在那河裡游泳,肯定是既幸運又自豪。” 這是位外地朋友,沒見過天河,大概把“天河”理解為“天上之河”,因而有了浪漫的想象。誠如他的想象,當年的天河真可比作天上的銀河,光彩動人,但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就像天上銀河也演繹著牛郎織女悽楚的故事。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其實,所謂“天河”,就是自然天成的河流。天河既有其天然去雕琢美麗溫情的一面,也有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野性。天河一旦變臉,兩岸的百姓就要遭殃。到了夏天,河水經常猛漲,漫到河邊人家門檻搭子,即使用草包裝沙土去堵也無濟於事,因為那時家裡的陰溝出口通向天河。天河發大水,河水會通過陰溝倒灌到家裡。陰溝裡翻出來的髒水進了家門,房裡傢俱就泡在水裡,走路要墊磚頭,或搭跳板。如果河水再漲,淹水的人家就要撤離到高處。巢城的地勢北高東低,北大街在臥牛山麓,洪水很少淹到那裡。東門地勢最低,一旦發大水,家裡不能住人,大家就逃向臥牛山。就像是母親發脾氣了,要懲罰小孩,小孩會躲到父親的臂彎。從我記事開始,天河每隔幾年就會發一次大水。記得1954年發大水,我家店堂的櫃檯都淹在水裡,進出家門要劃腰子盆。幸好我家在北大街有親戚,父母親便帶著我們去那裡躲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北岸住的城鎮居民能逃到高處,南岸的農民就慘了。河南大都是圩田,農民的房子建在圩埂上。發洪水通常是稻子即將成熟的季節,一旦破圩,損失慘重。每到這危急時刻,縣裡會緊急動員城裡各單位職工、街道居民,去農村參加防汛搶險。隔著河岸,經常聽到河南鑼聲緊敲。聽到急促的鑼聲,就知道哪個地方快破圩了。於是,人們扛著門板和裝滿沙土的草包,趕緊去堵缺口……。我那時沒成年,沒參加過抗洪救災,但隔著天河也能看見對岸官圩防汛搶險的場面。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上一週,我寫了《在天河游泳》一文,有朋友讀後留言: “巢湖市的護城河名字很霸氣,叫天河。能在那河裡游泳,肯定是既幸運又自豪。” 這是位外地朋友,沒見過天河,大概把“天河”理解為“天上之河”,因而有了浪漫的想象。誠如他的想象,當年的天河真可比作天上的銀河,光彩動人,但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就像天上銀河也演繹著牛郎織女悽楚的故事。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其實,所謂“天河”,就是自然天成的河流。天河既有其天然去雕琢美麗溫情的一面,也有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野性。天河一旦變臉,兩岸的百姓就要遭殃。到了夏天,河水經常猛漲,漫到河邊人家門檻搭子,即使用草包裝沙土去堵也無濟於事,因為那時家裡的陰溝出口通向天河。天河發大水,河水會通過陰溝倒灌到家裡。陰溝裡翻出來的髒水進了家門,房裡傢俱就泡在水裡,走路要墊磚頭,或搭跳板。如果河水再漲,淹水的人家就要撤離到高處。巢城的地勢北高東低,北大街在臥牛山麓,洪水很少淹到那裡。東門地勢最低,一旦發大水,家裡不能住人,大家就逃向臥牛山。就像是母親發脾氣了,要懲罰小孩,小孩會躲到父親的臂彎。從我記事開始,天河每隔幾年就會發一次大水。記得1954年發大水,我家店堂的櫃檯都淹在水裡,進出家門要劃腰子盆。幸好我家在北大街有親戚,父母親便帶著我們去那裡躲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北岸住的城鎮居民能逃到高處,南岸的農民就慘了。河南大都是圩田,農民的房子建在圩埂上。發洪水通常是稻子即將成熟的季節,一旦破圩,損失慘重。每到這危急時刻,縣裡會緊急動員城裡各單位職工、街道居民,去農村參加防汛搶險。隔著河岸,經常聽到河南鑼聲緊敲。聽到急促的鑼聲,就知道哪個地方快破圩了。於是,人們扛著門板和裝滿沙土的草包,趕緊去堵缺口……。我那時沒成年,沒參加過抗洪救災,但隔著天河也能看見對岸官圩防汛搶險的場面。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除了發大水,到了三伏天,河水經常生浮澱,綠漆漆的一層,太陽一晒,臭不可聞,飲用水成了大問題。那時候下河挑水,要用一塊紗布蒙在水桶口過濾,然後用葫蘆瓢撇去浮澱,一瓢一瓢舀進水桶。到了寒冬臘月,天河水有時會折(she)到河心。河床淤泥顯露,下河挑水,一陷多深,也給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

作者:雨田笠翁

老巢縣城最重要的地理標誌是臥牛山和天河。臥牛山是巢城之父,天河是巢城之母。是臥牛青山和天河綠水孕育、養大了老巢城。遙想古時候,一定是這青山吸引了名人雅士,在此結廬安家,建造寺廟、創辦書院,為城市留下了人文底蘊;是天河的水,引來了百千商賈,把這方土地建成了繁榮的商埠。登上臥牛山遠眺,如同騎上父親的肩膀,能看到巢湖的浩淼煙波,城外的四面青山和山下的萬畝良田;走到天河邊,如同靠近母親溫暖的懷抱,可以盡情吮吸她的乳汁。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五六十年前,巢縣城區只有幾萬人,大都住在靠在天河邊幾條主要街道——東河街、西河街、和東門外大街一帶(北門大戶人家多,人口少,有私井,井水鹹澀,比不上天河水)。那時居民區沒有自來水,吃用都是天河水。天河是老巢縣人真正的母親河,喝天河水是免費的,就像小孩喝母親的乳汁,不用付錢。每天用木桶從天河裡挑水回家,直接倒進大水缸,用裝著放明礬的縷空竹筒在缸裡攪幾圈,一會功夫,水就變得鮮清。口渴了,用葫蘆瓢,或者澆罐(一種竹製的長柄舀水工具)在缸裡舀上一瓢,咕嘟咕嘟大口喝下去也不會拉肚子。

天河源自巢湖,在前工業化時代,巢湖沒有汙染,一年中大多數時間天河水也清澈見底,河底下瓦巴碴子都看得清楚。在河邊淘米洗菜,河裡總有小鰺魚在筲箕和竹籃子邊戳來戳去。我小時候去河邊洗碗,看到魚群,時常把碗拾出來擱一邊,舉起空籃子往水裡猛地一抄,可那些小魚特別精,遊得極快,從來抄不到它們。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原本有著豐滿的身軀和優美的曲線,環繞巢城的護城河都是天河的血脈或分支,老巢縣城真可謂“綠水圍著青山轉”。洗耳池的水原先也是通過東門城門口的珍珠橋和施家橋下的支流與天河溝通,可惜這兩條小河已被填埋。天河岸邊的古城牆、文昌閣、輪船碼頭,以及河面上的老浮橋和木帆船,都像漂亮的首飾,把天河裝扮的楚楚動人。古城牆是順著天河的曲線和臥牛山的自然走勢建造的,凹凸有致,不像有些古城那樣平直而缺少變化。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城牆建造的年代我不清楚,但拆除的年代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從東門城門洞穿行,大約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被拆除。西門城門拆除最晚,大約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對城門的記憶深刻是因為小時候喜歡看《三國演義》一類的連環畫,老巢縣的城門和城牆跟小畫書上畫的很相似。當年的城牆離河面有幾丈高,可惜年久失修,逐漸坍塌,後來隨著城市發展,陸續被拆除。城牆邊有的住戶也把城磚拆下來蓋了房子。東門城門口靠天河邊的地名叫“大河下”,那裡有的人家的房子就是城牆磚砌的。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有幾個同學家就住在靠城牆的河邊,我經常從“大河下”爬上城牆抄近走,到同學家一起玩耍、做作業,或下河游泳。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沿城牆一路向西走幾百米就到了文昌閣(老巢縣人發音“王昌閣”)。文昌閣是天河北岸最醒目的古建築,三層樓閣建在高高的石頭臺基上,飛簷凌空,蔚為壯觀。1954年大水淹到了文昌閣,造成嚴重破壞,聽說閣內有一條大蟒蛇那年奪水而逃,不知所終。我有個小學同學家就在文昌閣裡,我曾進去過幾次(大概是‪1958-1960‬年)。那時文昌閣外表保存基本完整,可是,走進樓閣,抬頭仰望,樓層隔板破損嚴重,一眼能看到閣頂,上面的木板搖搖欲墜,地面還有積水。文昌閣是哪一年拆除的?說法不一,我的印象是1966年前後。記得六十年代初期,還有人在城牆邊寫生,把文昌閣收入畫中。東門城門口有位姓童的先生開了個畫店,幫人畫像。他家店堂掛著一張文昌閣水彩畫,是他的寫生作品。我們放學路過,經常會停下腳步去欣賞一番(大概是‪1962-1963‬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從文昌閣往西走就是老浮橋,那是一座舟橋,是天河上一條美麗的項鍊。說起浮橋,老巢縣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說起浮橋的位置卻說法不一。有人說在南門口,有人說在牡丹路橋,其實兩種說法都對。浮橋原先的位置是南門口,因為南門口十字街是老城的商業中心。從十字街分為東河街、西河街和北大街,沿街是林立的店鋪。解放前(直到解放初期),巢縣沒有汽車,沒有馬路,只有青石板大街。運輸工具是馬車、驢車、人力板車、手推獨輪車,或者是扁擔和人的肩膀。老浮橋是為上述交通工具設計的。浮橋兩端是石頭臺階,橋身由十幾條橫在水面的木船用粗藤條連鎖而成,可以開合。巢南人進城除了擺渡,必須走浮橋。當年巢湖閘還沒造,水閘下游的人工河也沒開挖,西門湖口也沒有築壩。從巢湖來的運輸帆船下長江都要從天河走。船到浮橋,有專人負責把橋面分開,等船通過後,再合攏。

解放後,有了汽車,老浮橋不敷使用,浮橋就向西移到現在牡丹路橋的位置,這就是新浮橋。新浮橋北岸修了馬路,南岸修了巢南公路。橋兩邊有寬闊的斜坡,橋身的木船變大變寬,滿載貨物的解放牌大卡車可以從橋上通過。行人走到橋中間,橋上若有汽車開來,可以在橋身的木船兩端避讓。汽車過橋時,橋身搖擺,河水激盪,但人車均無安全之虞。隨著巢湖地區成立,交通大發展,大約在1967年前後,天河上開始修建第一座鋼筋水泥大橋(現稱牡丹路橋),選址就在新浮橋位置。修橋期間,為了保證天河兩岸的交通不斷,又恢復了南門口的老浮橋,直到水泥大橋竣工撤除。我在曾幾次在《最憶是巢州》看到讀者留言,對浮橋的位置提出不同看法。我猜想,1960年之後出生的人,可能只記得臨時回遷的老浮橋,而沒見過新浮橋,所以以為浮橋一直在南門口。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上一週,我寫了《在天河游泳》一文,有朋友讀後留言: “巢湖市的護城河名字很霸氣,叫天河。能在那河裡游泳,肯定是既幸運又自豪。” 這是位外地朋友,沒見過天河,大概把“天河”理解為“天上之河”,因而有了浪漫的想象。誠如他的想象,當年的天河真可比作天上的銀河,光彩動人,但也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過不少災難,就像天上銀河也演繹著牛郎織女悽楚的故事。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其實,所謂“天河”,就是自然天成的河流。天河既有其天然去雕琢美麗溫情的一面,也有桀驁不馴、難以駕馭的野性。天河一旦變臉,兩岸的百姓就要遭殃。到了夏天,河水經常猛漲,漫到河邊人家門檻搭子,即使用草包裝沙土去堵也無濟於事,因為那時家裡的陰溝出口通向天河。天河發大水,河水會通過陰溝倒灌到家裡。陰溝裡翻出來的髒水進了家門,房裡傢俱就泡在水裡,走路要墊磚頭,或搭跳板。如果河水再漲,淹水的人家就要撤離到高處。巢城的地勢北高東低,北大街在臥牛山麓,洪水很少淹到那裡。東門地勢最低,一旦發大水,家裡不能住人,大家就逃向臥牛山。就像是母親發脾氣了,要懲罰小孩,小孩會躲到父親的臂彎。從我記事開始,天河每隔幾年就會發一次大水。記得1954年發大水,我家店堂的櫃檯都淹在水裡,進出家門要劃腰子盆。幸好我家在北大街有親戚,父母親便帶著我們去那裡躲水。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北岸住的城鎮居民能逃到高處,南岸的農民就慘了。河南大都是圩田,農民的房子建在圩埂上。發洪水通常是稻子即將成熟的季節,一旦破圩,損失慘重。每到這危急時刻,縣裡會緊急動員城裡各單位職工、街道居民,去農村參加防汛搶險。隔著河岸,經常聽到河南鑼聲緊敲。聽到急促的鑼聲,就知道哪個地方快破圩了。於是,人們扛著門板和裝滿沙土的草包,趕緊去堵缺口……。我那時沒成年,沒參加過抗洪救災,但隔著天河也能看見對岸官圩防汛搶險的場面。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除了發大水,到了三伏天,河水經常生浮澱,綠漆漆的一層,太陽一晒,臭不可聞,飲用水成了大問題。那時候下河挑水,要用一塊紗布蒙在水桶口過濾,然後用葫蘆瓢撇去浮澱,一瓢一瓢舀進水桶。到了寒冬臘月,天河水有時會折(she)到河心。河床淤泥顯露,下河挑水,一陷多深,也給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老巢縣:話說巢湖天河



天河是巢城之母,終年流淌不息,無私奉獻,她用自己的乳汁養育著老城兩岸的居民。儘管天河水有漲有落,時而發水,時而枯水,也曾給兩岸人們帶來困擾,但那大都是因為長江和巢湖的水漲潮落所致,是外界壓力造成的結果。回憶昔日的天河,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現出五六十年前時常在河邊勞作的母親。我家兄弟姊妹多,那時候父親經常在外回不了家,母親又要上班,還要操持家務,含辛茹苦,呵護我們長大成人。母親也有脾氣不好的時候。現在想來,母親的心情波動大概也像天河水,是受到了外界壓力所致吧。

2019年8月28日於南京

最憶是巢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