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


"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作者:鄭剛


"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作者:鄭剛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1986年的一個下午,我要去看山,坐表哥的拖拉機,去那時在一個五歲男孩眼中看起來甚為遙遠的龍山。

父親和母親拗不過我的堅持,竟答應了小小年紀的我。我兩三把手便爬上了拖拉機的敞篷廂,扶著平了下巴額的鐵欄杆,迎著和煦無比微笑的春風,向著一直夢想的地方出發,那種憧憬、激動、興奮和快樂……

那時家中正蓋新房,拉來的石頭深青或褐紅,大人無一例外說是從遙遠的龍山拉來的,那裡,高高的山,筆直的衫林,一聲接著一聲的開山炮……這些都激起了我強烈的看山慾望。

不想拖拉機只到了村前頭就下起了午後雨,黃豆般一顆顆砸在臉上和黃土路上,濺起地上一團一團的泥霧。表哥把車頭一調,就踩著油門轟隆隆地衝回家了,這場不該到來的大雨砸碎了我夢寐以求而不得遂的看山夢。

而這個夢和遺憾一直拖到十年後才得以實現。

母親常常對我說,山啊,都是石頭長成的,石頭呢,是由石頭秧子長成的,就像山芋一樣,長到一定的時候了石頭秧子就結出了很大很大的石頭,扒開泥土,挖出石頭就能蓋房子了。

我便一直央求著表哥能給我帶幾棵石頭秧子回來,卻一直得不到,便更加的幻想著石頭秧的模樣,巴不得弄幾棵來栽在門前,到了秋扒出來看看結出的石頭子兒。

印象中童年的天空總是似乎很藍很藍,有時傍晚的時候,可以從遠遠的地方模糊地看出山影綽綽的樣子,朦朦朧朧的,像輕描淡寫的水墨畫,勾勒出了山的線條,高高低低的如一串神話的夢,加劇著我一天接著一天的嚮往。

1996年的秋天,我來到一個叫撮鎮的小鎮讀書,那年我15,第一次看到了夢想中的山。山叫雞籠山,坐落在小鎮通往巢湖的橋頭集鎮上。高一報到的第二天下午,我便與室友坐車顛簸了一個小時來到了山腳下。

對著人生的第一座大山,血液沸騰感慨萬千,穿過濃密的山林,好容易費了半個小時才登上山頂。瞭望四周,風吹亂髮,心情暢快淋漓、意氣風發的一塌糊塗,剎不住滿腔激情寫下了人生第二首文縐縐的小詩《登雞籠山》。現今都忘了詩的語言,概在歌頌山景和所謂現代化的發展,一應俗套,但那份沸騰的激情卻是寫實。

1999年,三年寒窗後我來到省城合肥上大學,出於對山斷不掉的戀情,約過三五好友通共爬了十來次號稱合肥海拔最高的大蜀山。站在山頂,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望著黃山路延伸過去的合肥城,豪情和抱負無法自抑。

2003年畢業前最後一次登蜀山是與愛情有關的,或者說是奠定了愛情。

那天微冷,春季之中,女友中度感冒,又惦記著下午要長途奔赴池州上學的事並訕訕的不想爬山。

那天神勇,一口氣拉著她從山腳下小跑到了半山腰,一個勁地鼓氣說多運動流些汗爬到山頂感冒就會好了,後來也彎腰揹負著她順著山階登了一些海拔。

不想下山後,她竟真的呼吸通暢好了感冒,晚上自池州打來電話說某人的言行連同幾十里路的單車送人暖了伊人心奠定了愛情……

山,我一直繞不開擱不下的山,無意中奠定了愛情,也牢牢地維繫著一直牽念不下的摯愛親情。

"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作者:鄭剛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1986年的一個下午,我要去看山,坐表哥的拖拉機,去那時在一個五歲男孩眼中看起來甚為遙遠的龍山。

父親和母親拗不過我的堅持,竟答應了小小年紀的我。我兩三把手便爬上了拖拉機的敞篷廂,扶著平了下巴額的鐵欄杆,迎著和煦無比微笑的春風,向著一直夢想的地方出發,那種憧憬、激動、興奮和快樂……

那時家中正蓋新房,拉來的石頭深青或褐紅,大人無一例外說是從遙遠的龍山拉來的,那裡,高高的山,筆直的衫林,一聲接著一聲的開山炮……這些都激起了我強烈的看山慾望。

不想拖拉機只到了村前頭就下起了午後雨,黃豆般一顆顆砸在臉上和黃土路上,濺起地上一團一團的泥霧。表哥把車頭一調,就踩著油門轟隆隆地衝回家了,這場不該到來的大雨砸碎了我夢寐以求而不得遂的看山夢。

而這個夢和遺憾一直拖到十年後才得以實現。

母親常常對我說,山啊,都是石頭長成的,石頭呢,是由石頭秧子長成的,就像山芋一樣,長到一定的時候了石頭秧子就結出了很大很大的石頭,扒開泥土,挖出石頭就能蓋房子了。

我便一直央求著表哥能給我帶幾棵石頭秧子回來,卻一直得不到,便更加的幻想著石頭秧的模樣,巴不得弄幾棵來栽在門前,到了秋扒出來看看結出的石頭子兒。

印象中童年的天空總是似乎很藍很藍,有時傍晚的時候,可以從遠遠的地方模糊地看出山影綽綽的樣子,朦朦朧朧的,像輕描淡寫的水墨畫,勾勒出了山的線條,高高低低的如一串神話的夢,加劇著我一天接著一天的嚮往。

1996年的秋天,我來到一個叫撮鎮的小鎮讀書,那年我15,第一次看到了夢想中的山。山叫雞籠山,坐落在小鎮通往巢湖的橋頭集鎮上。高一報到的第二天下午,我便與室友坐車顛簸了一個小時來到了山腳下。

對著人生的第一座大山,血液沸騰感慨萬千,穿過濃密的山林,好容易費了半個小時才登上山頂。瞭望四周,風吹亂髮,心情暢快淋漓、意氣風發的一塌糊塗,剎不住滿腔激情寫下了人生第二首文縐縐的小詩《登雞籠山》。現今都忘了詩的語言,概在歌頌山景和所謂現代化的發展,一應俗套,但那份沸騰的激情卻是寫實。

1999年,三年寒窗後我來到省城合肥上大學,出於對山斷不掉的戀情,約過三五好友通共爬了十來次號稱合肥海拔最高的大蜀山。站在山頂,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望著黃山路延伸過去的合肥城,豪情和抱負無法自抑。

2003年畢業前最後一次登蜀山是與愛情有關的,或者說是奠定了愛情。

那天微冷,春季之中,女友中度感冒,又惦記著下午要長途奔赴池州上學的事並訕訕的不想爬山。

那天神勇,一口氣拉著她從山腳下小跑到了半山腰,一個勁地鼓氣說多運動流些汗爬到山頂感冒就會好了,後來也彎腰揹負著她順著山階登了一些海拔。

不想下山後,她竟真的呼吸通暢好了感冒,晚上自池州打來電話說某人的言行連同幾十里路的單車送人暖了伊人心奠定了愛情……

山,我一直繞不開擱不下的山,無意中奠定了愛情,也牢牢地維繫著一直牽念不下的摯愛親情。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2004年十月至2005年秋,我在屯溪工作,一個叫歙縣的地方,山清水秀,黛瓦白牆,屬於徽州,且是古徽州府的地方。

每每在電話中跟母親說在黃山這裡工作很好,母親便高著嗓門洋溢著快樂的笑聲。我也估計有過三兩次邀母親來登黃山的央約,母親總以農事較忙為由一直到我離開歙縣都未成行,卻在後來回故鄉時屢屢聽隔壁鄰居說母親總會大聲地說我兒子在黃山工作叫我去爬黃山等等云云,其開心其幸福其滿足我完全能身同感略,而這,也為我後來的遺憾埋下了永久的伏筆。

母親還有一宗與黃山有關的驕傲是在2011年夏天。母親得知我寫黃山的徵文得了五萬元獎金高興的無法言表,幾乎告訴了村裡每一個來串門的人。村裡人後來跟我說,母親總是開朗地大著聲笑著說我兒子寫一篇黃山的文章就能得五萬塊錢過幾天就要上黃山去領獎……幸福感全寫在了母親的臉上。

我的第二篇獲獎徵文也與遙遠的山有關,是浙江普陀山面向全球的徵文大賽,有幸得了個三千元獎金的優秀獎,然而母親再也聽不到我親口告訴她的這一喜訊了,我也再看不到了老人家那種金榜題名般的幸福和快樂。

我一度懷疑我的些許成功和進步都與母親的不懈鼓勵和向來對家裡報喜不報憂的習性有關,母親的快樂幸福是我最大的成就,比我自己感受的都更真切。

黃山和普陀山我也一直都沒去過,冥冥中總似乎是在等待著能與母親一起成行,這成了我一直糾纏在夢中的遺憾。2011年冬至那天,我把兩篇文章都燒給了母親,透過熊熊的火光我能隱隱約約地幻想著或朦朧地看到了母親慈祥地笑著眼,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兒子寫文字時的神情。

母親帶著我從小到大去過大大小小的很多寺廟,燒過很多許願或者但求平安的香,以言傳身教的榜樣教會了我們為善行善的理念和佛根。畢業後至今,我但凡逢遇到山上有廟的地方,便會虔誠恭敬地去上一炷香,循著母親的心與默唸,為鄭家許下平安吉祥的默願。那一刻,我總能感覺到與母親連著心,連著血脈,連著永遠不斷的親情……

2010年的夏天,出於對母親健康因素的擔憂,於暗暗中謀劃著母親上山的後事。我原來規劃是在母親親手所蓋的老宅西邊田地裡的小池塘邊壘土成山,上蓋亭廟,面朝老宅,背依池水……就這樣永遠地伴著我們和看著我們每一次的歸家。

後來風水先生以地勢不宜陽高及對父親不利等觀點否定了我臆想的藍圖,羅盤選定的靈地竟與母親幾年前指定的地點不謀而合,便在心底很為吃驚,也遂了母親的願,便在與姑太廟和鄭廟成一軸線的靈地上築土成山,建成了山字狀對稱的二層陸廟、報恩亭和牌坊。陵園前對母親一手建造起來的老宅,背依連環塘和百米外的鄭廟,根據遠期鄭園的規劃,另外在陵園牆外預留了臺階棧道,由竹棧橋通往臨水池塘和姑太廟的方向。

本意央舅舅在連環塘內植藕放蓮的,因了枯水及茂草的原委擱淺下來,站在陵園望向鄭廟及姑太廟的湖面,我時時凝結在未來時空的悵惘中……

古時有曰母恩泰山,其厚重和敬仰倍感深受,又若海水的深邃,都是不及心靈深度的寄託。

2013年的春季,我又在了安慶,又久違重逢了山居歲月,山區的幽遠和氣候的怡人讓我常常無意地迷失在了歲月的長河中。

"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作者:鄭剛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1986年的一個下午,我要去看山,坐表哥的拖拉機,去那時在一個五歲男孩眼中看起來甚為遙遠的龍山。

父親和母親拗不過我的堅持,竟答應了小小年紀的我。我兩三把手便爬上了拖拉機的敞篷廂,扶著平了下巴額的鐵欄杆,迎著和煦無比微笑的春風,向著一直夢想的地方出發,那種憧憬、激動、興奮和快樂……

那時家中正蓋新房,拉來的石頭深青或褐紅,大人無一例外說是從遙遠的龍山拉來的,那裡,高高的山,筆直的衫林,一聲接著一聲的開山炮……這些都激起了我強烈的看山慾望。

不想拖拉機只到了村前頭就下起了午後雨,黃豆般一顆顆砸在臉上和黃土路上,濺起地上一團一團的泥霧。表哥把車頭一調,就踩著油門轟隆隆地衝回家了,這場不該到來的大雨砸碎了我夢寐以求而不得遂的看山夢。

而這個夢和遺憾一直拖到十年後才得以實現。

母親常常對我說,山啊,都是石頭長成的,石頭呢,是由石頭秧子長成的,就像山芋一樣,長到一定的時候了石頭秧子就結出了很大很大的石頭,扒開泥土,挖出石頭就能蓋房子了。

我便一直央求著表哥能給我帶幾棵石頭秧子回來,卻一直得不到,便更加的幻想著石頭秧的模樣,巴不得弄幾棵來栽在門前,到了秋扒出來看看結出的石頭子兒。

印象中童年的天空總是似乎很藍很藍,有時傍晚的時候,可以從遠遠的地方模糊地看出山影綽綽的樣子,朦朦朧朧的,像輕描淡寫的水墨畫,勾勒出了山的線條,高高低低的如一串神話的夢,加劇著我一天接著一天的嚮往。

1996年的秋天,我來到一個叫撮鎮的小鎮讀書,那年我15,第一次看到了夢想中的山。山叫雞籠山,坐落在小鎮通往巢湖的橋頭集鎮上。高一報到的第二天下午,我便與室友坐車顛簸了一個小時來到了山腳下。

對著人生的第一座大山,血液沸騰感慨萬千,穿過濃密的山林,好容易費了半個小時才登上山頂。瞭望四周,風吹亂髮,心情暢快淋漓、意氣風發的一塌糊塗,剎不住滿腔激情寫下了人生第二首文縐縐的小詩《登雞籠山》。現今都忘了詩的語言,概在歌頌山景和所謂現代化的發展,一應俗套,但那份沸騰的激情卻是寫實。

1999年,三年寒窗後我來到省城合肥上大學,出於對山斷不掉的戀情,約過三五好友通共爬了十來次號稱合肥海拔最高的大蜀山。站在山頂,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望著黃山路延伸過去的合肥城,豪情和抱負無法自抑。

2003年畢業前最後一次登蜀山是與愛情有關的,或者說是奠定了愛情。

那天微冷,春季之中,女友中度感冒,又惦記著下午要長途奔赴池州上學的事並訕訕的不想爬山。

那天神勇,一口氣拉著她從山腳下小跑到了半山腰,一個勁地鼓氣說多運動流些汗爬到山頂感冒就會好了,後來也彎腰揹負著她順著山階登了一些海拔。

不想下山後,她竟真的呼吸通暢好了感冒,晚上自池州打來電話說某人的言行連同幾十里路的單車送人暖了伊人心奠定了愛情……

山,我一直繞不開擱不下的山,無意中奠定了愛情,也牢牢地維繫著一直牽念不下的摯愛親情。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2004年十月至2005年秋,我在屯溪工作,一個叫歙縣的地方,山清水秀,黛瓦白牆,屬於徽州,且是古徽州府的地方。

每每在電話中跟母親說在黃山這裡工作很好,母親便高著嗓門洋溢著快樂的笑聲。我也估計有過三兩次邀母親來登黃山的央約,母親總以農事較忙為由一直到我離開歙縣都未成行,卻在後來回故鄉時屢屢聽隔壁鄰居說母親總會大聲地說我兒子在黃山工作叫我去爬黃山等等云云,其開心其幸福其滿足我完全能身同感略,而這,也為我後來的遺憾埋下了永久的伏筆。

母親還有一宗與黃山有關的驕傲是在2011年夏天。母親得知我寫黃山的徵文得了五萬元獎金高興的無法言表,幾乎告訴了村裡每一個來串門的人。村裡人後來跟我說,母親總是開朗地大著聲笑著說我兒子寫一篇黃山的文章就能得五萬塊錢過幾天就要上黃山去領獎……幸福感全寫在了母親的臉上。

我的第二篇獲獎徵文也與遙遠的山有關,是浙江普陀山面向全球的徵文大賽,有幸得了個三千元獎金的優秀獎,然而母親再也聽不到我親口告訴她的這一喜訊了,我也再看不到了老人家那種金榜題名般的幸福和快樂。

我一度懷疑我的些許成功和進步都與母親的不懈鼓勵和向來對家裡報喜不報憂的習性有關,母親的快樂幸福是我最大的成就,比我自己感受的都更真切。

黃山和普陀山我也一直都沒去過,冥冥中總似乎是在等待著能與母親一起成行,這成了我一直糾纏在夢中的遺憾。2011年冬至那天,我把兩篇文章都燒給了母親,透過熊熊的火光我能隱隱約約地幻想著或朦朧地看到了母親慈祥地笑著眼,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兒子寫文字時的神情。

母親帶著我從小到大去過大大小小的很多寺廟,燒過很多許願或者但求平安的香,以言傳身教的榜樣教會了我們為善行善的理念和佛根。畢業後至今,我但凡逢遇到山上有廟的地方,便會虔誠恭敬地去上一炷香,循著母親的心與默唸,為鄭家許下平安吉祥的默願。那一刻,我總能感覺到與母親連著心,連著血脈,連著永遠不斷的親情……

2010年的夏天,出於對母親健康因素的擔憂,於暗暗中謀劃著母親上山的後事。我原來規劃是在母親親手所蓋的老宅西邊田地裡的小池塘邊壘土成山,上蓋亭廟,面朝老宅,背依池水……就這樣永遠地伴著我們和看著我們每一次的歸家。

後來風水先生以地勢不宜陽高及對父親不利等觀點否定了我臆想的藍圖,羅盤選定的靈地竟與母親幾年前指定的地點不謀而合,便在心底很為吃驚,也遂了母親的願,便在與姑太廟和鄭廟成一軸線的靈地上築土成山,建成了山字狀對稱的二層陸廟、報恩亭和牌坊。陵園前對母親一手建造起來的老宅,背依連環塘和百米外的鄭廟,根據遠期鄭園的規劃,另外在陵園牆外預留了臺階棧道,由竹棧橋通往臨水池塘和姑太廟的方向。

本意央舅舅在連環塘內植藕放蓮的,因了枯水及茂草的原委擱淺下來,站在陵園望向鄭廟及姑太廟的湖面,我時時凝結在未來時空的悵惘中……

古時有曰母恩泰山,其厚重和敬仰倍感深受,又若海水的深邃,都是不及心靈深度的寄託。

2013年的春季,我又在了安慶,又久違重逢了山居歲月,山區的幽遠和氣候的怡人讓我常常無意地迷失在了歲月的長河中。

魅力環巢湖:遙遠的山

一個春末的下午,我看到了山畔邊的一塊墳地上,青綠入心的竹子修長地一排排長在了墳地之上,突然油生了一種頭髮茂盛於頂部漸而如無形火焰燃燒著未盡生命的臆想,其欣欣向榮、茂盛如斯,何嘗又不是一種生生不息、藕斷絲連卻又悄然無形的生命寄託?

而這種精神及生靈的寄託,活在很多緬懷人的心裡,活在一代一代延續不止的生命傳承中,通過寥寥紙燭煙火維繫了山一般厚重的情懷與追思……


最憶是巢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