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巢湖 服裝 文章 最憶是巢州 2019-08-13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說:“他三叔葛友仁,也是盲流出去的,但是卻‘流’好了。不但沒有餓死,最終還搞到淮南煤礦當曠工,一直幹到退休,末末了,還有退休養老金哩!”

“運氣!命!”我說:“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只能是一個字:命!”

“是的。不能不承認‘命’。弟兄倆都是‘盲流’,結果卻大不一樣。葛友仁能有後來,得感謝江西勞動大學。”弟弟解釋說:“葛友仁和他哥哥不一樣,他哥哥硬是讓飢餓逼出去的。葛友仁除了飢餓,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帽子”壓出去的,不出去受不住。”

葛友仁能有什麼帽子呢?他家是蘇家灣祠堂的佃戶,真正的貧農。我頗為不解。

弟弟告訴我,葛友仁1955年考到蕪湖三中。後來,馬鞍山成立了一個鋼鐵技術學校。他就去了那裡。可能是受“水滸文化”的影響吧?那裡有十個結拜弟兄的同學,號稱“十大弟兄”。葛友仁就是其中一。學校認定“十大弟兄”是反動組織。葛友仁就被學校開除回家了。面子上難堪不說,在有些人眼裡那就和四類分子差不多。再後來糧食緊張,他就跑出去了。他先跑到江西,後來不知道怎麼又跑到江西勞動大學。江西勞動大學就把他收下了。弟弟想不明白,“江西勞動大學怎麼輕而易舉地就讓他進了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可是我也回答不出。弟弟見我不做回答。便接著說: “當時從各地盲流到江西勞動大學的人可能不少。饑荒過去之後,這些人統統遣返回原籍。葛友仁是安徽人就遣返回安徽。安徽就把他派到淮南煤礦去了。在淮南煤礦幹什麼?不清楚。不管幹什麼,反正已經屬於工薪階層了。退休回蘇家灣,月月有養老金到賬,養老金不算多,但比一般農民去高得多了!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弟弟說:“改革開放後,葛友仁在當地還幹了一件大事哩!”弟弟直直腰,頗有點誇耀的意思。又像是賣關子,稍許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他和老十合作,居然領頭把黃山廟重新修建起來了!”

我不禁感慨:“哦!這真是大事。一家一戶,七零八落,錢款怎麼湊啊?老的黃山廟,你沒見過。你記事時已經拆掉了。規模很大,廟門口還有對石鼓。那是我平生最早見過的石頭雕刻。修復之後,你去看過嗎?”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說:“他三叔葛友仁,也是盲流出去的,但是卻‘流’好了。不但沒有餓死,最終還搞到淮南煤礦當曠工,一直幹到退休,末末了,還有退休養老金哩!”

“運氣!命!”我說:“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只能是一個字:命!”

“是的。不能不承認‘命’。弟兄倆都是‘盲流’,結果卻大不一樣。葛友仁能有後來,得感謝江西勞動大學。”弟弟解釋說:“葛友仁和他哥哥不一樣,他哥哥硬是讓飢餓逼出去的。葛友仁除了飢餓,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帽子”壓出去的,不出去受不住。”

葛友仁能有什麼帽子呢?他家是蘇家灣祠堂的佃戶,真正的貧農。我頗為不解。

弟弟告訴我,葛友仁1955年考到蕪湖三中。後來,馬鞍山成立了一個鋼鐵技術學校。他就去了那裡。可能是受“水滸文化”的影響吧?那裡有十個結拜弟兄的同學,號稱“十大弟兄”。葛友仁就是其中一。學校認定“十大弟兄”是反動組織。葛友仁就被學校開除回家了。面子上難堪不說,在有些人眼裡那就和四類分子差不多。再後來糧食緊張,他就跑出去了。他先跑到江西,後來不知道怎麼又跑到江西勞動大學。江西勞動大學就把他收下了。弟弟想不明白,“江西勞動大學怎麼輕而易舉地就讓他進了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可是我也回答不出。弟弟見我不做回答。便接著說: “當時從各地盲流到江西勞動大學的人可能不少。饑荒過去之後,這些人統統遣返回原籍。葛友仁是安徽人就遣返回安徽。安徽就把他派到淮南煤礦去了。在淮南煤礦幹什麼?不清楚。不管幹什麼,反正已經屬於工薪階層了。退休回蘇家灣,月月有養老金到賬,養老金不算多,但比一般農民去高得多了!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弟弟說:“改革開放後,葛友仁在當地還幹了一件大事哩!”弟弟直直腰,頗有點誇耀的意思。又像是賣關子,稍許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他和老十合作,居然領頭把黃山廟重新修建起來了!”

我不禁感慨:“哦!這真是大事。一家一戶,七零八落,錢款怎麼湊啊?老的黃山廟,你沒見過。你記事時已經拆掉了。規模很大,廟門口還有對石鼓。那是我平生最早見過的石頭雕刻。修復之後,你去看過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沒去過,估計是比較簡易的。”

“再簡易也不容易,他倆既不是領導,又不是名人。就兩個平頭老百姓,這錢怎麼籌啊?”

“我想也是這樣。不容易!但是他們不照樣把廟蓋起來了嗎?”

這時候,去菜場買菜的德嶽回來了。一進門,就和我打招呼。打過招呼,就從坤包裡取出兩個苦瓜,出去洗了又回來。弟弟右首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個玻璃盛具,她就站在那裡,用小刀把苦瓜削成片片,落在那玻璃盛具裡。她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過耳不忘。她說:“家務事看起來瑣碎又平常,但也能發展智慧哩。”單就這句話,就可以判定她對家務勞動的態度了。沒有長期的家務勞動經驗,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站在那兒削苦瓜。我們聊我們的天。

弟弟說:“剛剛提到老十。老十,你記得吧?”

“老十我怎能不記得?不就是雨生嗎?曾經和我在龍王寺同學。”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說:“他三叔葛友仁,也是盲流出去的,但是卻‘流’好了。不但沒有餓死,最終還搞到淮南煤礦當曠工,一直幹到退休,末末了,還有退休養老金哩!”

“運氣!命!”我說:“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只能是一個字:命!”

“是的。不能不承認‘命’。弟兄倆都是‘盲流’,結果卻大不一樣。葛友仁能有後來,得感謝江西勞動大學。”弟弟解釋說:“葛友仁和他哥哥不一樣,他哥哥硬是讓飢餓逼出去的。葛友仁除了飢餓,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帽子”壓出去的,不出去受不住。”

葛友仁能有什麼帽子呢?他家是蘇家灣祠堂的佃戶,真正的貧農。我頗為不解。

弟弟告訴我,葛友仁1955年考到蕪湖三中。後來,馬鞍山成立了一個鋼鐵技術學校。他就去了那裡。可能是受“水滸文化”的影響吧?那裡有十個結拜弟兄的同學,號稱“十大弟兄”。葛友仁就是其中一。學校認定“十大弟兄”是反動組織。葛友仁就被學校開除回家了。面子上難堪不說,在有些人眼裡那就和四類分子差不多。再後來糧食緊張,他就跑出去了。他先跑到江西,後來不知道怎麼又跑到江西勞動大學。江西勞動大學就把他收下了。弟弟想不明白,“江西勞動大學怎麼輕而易舉地就讓他進了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可是我也回答不出。弟弟見我不做回答。便接著說: “當時從各地盲流到江西勞動大學的人可能不少。饑荒過去之後,這些人統統遣返回原籍。葛友仁是安徽人就遣返回安徽。安徽就把他派到淮南煤礦去了。在淮南煤礦幹什麼?不清楚。不管幹什麼,反正已經屬於工薪階層了。退休回蘇家灣,月月有養老金到賬,養老金不算多,但比一般農民去高得多了!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弟弟說:“改革開放後,葛友仁在當地還幹了一件大事哩!”弟弟直直腰,頗有點誇耀的意思。又像是賣關子,稍許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他和老十合作,居然領頭把黃山廟重新修建起來了!”

我不禁感慨:“哦!這真是大事。一家一戶,七零八落,錢款怎麼湊啊?老的黃山廟,你沒見過。你記事時已經拆掉了。規模很大,廟門口還有對石鼓。那是我平生最早見過的石頭雕刻。修復之後,你去看過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沒去過,估計是比較簡易的。”

“再簡易也不容易,他倆既不是領導,又不是名人。就兩個平頭老百姓,這錢怎麼籌啊?”

“我想也是這樣。不容易!但是他們不照樣把廟蓋起來了嗎?”

這時候,去菜場買菜的德嶽回來了。一進門,就和我打招呼。打過招呼,就從坤包裡取出兩個苦瓜,出去洗了又回來。弟弟右首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個玻璃盛具,她就站在那裡,用小刀把苦瓜削成片片,落在那玻璃盛具裡。她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過耳不忘。她說:“家務事看起來瑣碎又平常,但也能發展智慧哩。”單就這句話,就可以判定她對家務勞動的態度了。沒有長期的家務勞動經驗,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站在那兒削苦瓜。我們聊我們的天。

弟弟說:“剛剛提到老十。老十,你記得吧?”

“老十我怎能不記得?不就是雨生嗎?曾經和我在龍王寺同學。”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於是我們又聊起了雨生。雨生是“遠”字輩,蘇家灣油坊的子弟。老弟兄四個,繁衍他們嫡堂小弟兄十個,他最小,老十。他是遠字輩,但是沒按輩分取名,叫雨生。

我說:“他後來是在哪兒上中學的?”

“蕪湖二中。比我早一年考取的。”

“1956年寒假,我見過他。那時候他二十歲,才上初一,但是卻已經結婚了。他對我說他們夫妻感情很好。開學返校,老婆捨不得,總要哭鼻子。結了婚才上初中,現在想來,簡直不可思議。簡直開玩笑。”

弟弟哈哈地笑道:“葛友仁不也是嗎?他是結了婚才上初一的他老婆到車站送他,當著我們面就哭。我們都笑他。康守信你知道吧?歲數比你還大,和我同學,小學三年級就結婚了!那時候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

我說:“這可能是從過去科舉制度沿襲下來的。科舉時代,秀才相當於‘小升初’考試,李鴻章的老爸,21歲才考上秀才。四五十歲還在考秀才的也有。”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說:“他三叔葛友仁,也是盲流出去的,但是卻‘流’好了。不但沒有餓死,最終還搞到淮南煤礦當曠工,一直幹到退休,末末了,還有退休養老金哩!”

“運氣!命!”我說:“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只能是一個字:命!”

“是的。不能不承認‘命’。弟兄倆都是‘盲流’,結果卻大不一樣。葛友仁能有後來,得感謝江西勞動大學。”弟弟解釋說:“葛友仁和他哥哥不一樣,他哥哥硬是讓飢餓逼出去的。葛友仁除了飢餓,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帽子”壓出去的,不出去受不住。”

葛友仁能有什麼帽子呢?他家是蘇家灣祠堂的佃戶,真正的貧農。我頗為不解。

弟弟告訴我,葛友仁1955年考到蕪湖三中。後來,馬鞍山成立了一個鋼鐵技術學校。他就去了那裡。可能是受“水滸文化”的影響吧?那裡有十個結拜弟兄的同學,號稱“十大弟兄”。葛友仁就是其中一。學校認定“十大弟兄”是反動組織。葛友仁就被學校開除回家了。面子上難堪不說,在有些人眼裡那就和四類分子差不多。再後來糧食緊張,他就跑出去了。他先跑到江西,後來不知道怎麼又跑到江西勞動大學。江西勞動大學就把他收下了。弟弟想不明白,“江西勞動大學怎麼輕而易舉地就讓他進了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可是我也回答不出。弟弟見我不做回答。便接著說: “當時從各地盲流到江西勞動大學的人可能不少。饑荒過去之後,這些人統統遣返回原籍。葛友仁是安徽人就遣返回安徽。安徽就把他派到淮南煤礦去了。在淮南煤礦幹什麼?不清楚。不管幹什麼,反正已經屬於工薪階層了。退休回蘇家灣,月月有養老金到賬,養老金不算多,但比一般農民去高得多了!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弟弟說:“改革開放後,葛友仁在當地還幹了一件大事哩!”弟弟直直腰,頗有點誇耀的意思。又像是賣關子,稍許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他和老十合作,居然領頭把黃山廟重新修建起來了!”

我不禁感慨:“哦!這真是大事。一家一戶,七零八落,錢款怎麼湊啊?老的黃山廟,你沒見過。你記事時已經拆掉了。規模很大,廟門口還有對石鼓。那是我平生最早見過的石頭雕刻。修復之後,你去看過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沒去過,估計是比較簡易的。”

“再簡易也不容易,他倆既不是領導,又不是名人。就兩個平頭老百姓,這錢怎麼籌啊?”

“我想也是這樣。不容易!但是他們不照樣把廟蓋起來了嗎?”

這時候,去菜場買菜的德嶽回來了。一進門,就和我打招呼。打過招呼,就從坤包裡取出兩個苦瓜,出去洗了又回來。弟弟右首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個玻璃盛具,她就站在那裡,用小刀把苦瓜削成片片,落在那玻璃盛具裡。她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過耳不忘。她說:“家務事看起來瑣碎又平常,但也能發展智慧哩。”單就這句話,就可以判定她對家務勞動的態度了。沒有長期的家務勞動經驗,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站在那兒削苦瓜。我們聊我們的天。

弟弟說:“剛剛提到老十。老十,你記得吧?”

“老十我怎能不記得?不就是雨生嗎?曾經和我在龍王寺同學。”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於是我們又聊起了雨生。雨生是“遠”字輩,蘇家灣油坊的子弟。老弟兄四個,繁衍他們嫡堂小弟兄十個,他最小,老十。他是遠字輩,但是沒按輩分取名,叫雨生。

我說:“他後來是在哪兒上中學的?”

“蕪湖二中。比我早一年考取的。”

“1956年寒假,我見過他。那時候他二十歲,才上初一,但是卻已經結婚了。他對我說他們夫妻感情很好。開學返校,老婆捨不得,總要哭鼻子。結了婚才上初中,現在想來,簡直不可思議。簡直開玩笑。”

弟弟哈哈地笑道:“葛友仁不也是嗎?他是結了婚才上初一的他老婆到車站送他,當著我們面就哭。我們都笑他。康守信你知道吧?歲數比你還大,和我同學,小學三年級就結婚了!那時候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

我說:“這可能是從過去科舉制度沿襲下來的。科舉時代,秀才相當於‘小升初’考試,李鴻章的老爸,21歲才考上秀才。四五十歲還在考秀才的也有。”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接著說:“講到老十,我又想起來一個人——遠傑家(讀ga。輕音)媽。”

“遠傑是誰?”

“蘇家灣東頭子不是有個王小樓嗎?遠傑就是王小樓的兒子。”

“王小樓這個名子我倒是很熟悉。遠傑顯然姓蘇,他父親怎麼姓王呢?”。

弟弟說“這我就搞不清楚了。王小樓肯定也姓蘇,叫蘇自什麼的,記不得了。王小樓肯定是綽號,就像‘毛朝裡’一樣。”

“遠傑這個名子我也沒聽說過。”

“那是當然。”弟弟說:“他比你年紀小得多。比我還小。你離開家鄉的時候,他還是小孩蛋,在蘇家灣讀書那會兒,你哪知道他?文革後期,他接替遠震當大隊書記。他和我有緣,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和我要好,我搬到小蘇家以後,只要去蘇家灣總是是他招待我。”

“剛才我打斷了你的話頭。你說你因為講到老十,你想起了遠傑家(讀ga)媽。”

“這又要提到一個你不知道的人。這個人叫李林普。鍾明武這個名字,你記得吧?”弟弟問。

他不提,我還真忘記了這個人。你一提,我就想起來了,也是一家外來的雜姓。鍾明武也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好像有點兒虛胖。也是從西山那邊遷移過來的。”

“鍾明武去世後,他老婆招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林普。李林普是哪裡人,不知道。只知道這個人當過遠征軍,抗日戰爭期間到過緬甸。抗戰勝利後回來的。會說書,解放前,就以說書為生,算是個江湖人。這人善於見風使舵,跟風跟得緊,喜歡倚仗權勢,雖然不識多字,但新名詞學得快,一套一套的,張口就來。有一次在水利工地上,不知道為什麼和老十吵了起來。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骨子裡已經懂得只要‘政治正確’,其他的都不在話下。老十的父親是蘇家灣油坊老四,自華的兒子。雨生屬於黑五類子弟。單憑這一點,訓斥老十。李林普就天然地站在了政治的制高點。據此他就逮著老十大耍威風,大帽子,小帽子,一個勁兒朝老十頭上戴。戴就戴吧,嘴裡還不乾不淨,罵罵咧咧。那時候文革還沒結束,他這一招也真靈,在場的人都覺著不平,但就是沒有人吱聲。他沒想到在場的就有一個不吃她這一套的,這個人就是遠傑媽。就在他盛氣凌人,不可一世,自鳴得意的時候,遠傑媽突然開口,劈頭蓋臉給他一頓臭罵,怎麼罵的沒聽說,只知道直罵得李林普抬不起頭,吭都不敢吭!”弟弟說,語氣中滿含著對遠傑媽的佩服。

我說:“這大概也是傳說吧?”

“我不在現場,當然是聽說的。你說是傳說也行。不過這事兒是千真萬確的。這類事兒傳得快。這就叫路不平,眾人踩。李林普也是機靈人,打這以後,他那一套也收斂的許多。你該回家去了吧?”


"

作者:蘇支超


弟弟的病房裡,有三張病床。弟弟的病床靠近南邊的窗戶。在床與窗戶之間,可以放一張摺疊椅。摺疊椅一拉開,就是一張單人床,供陪護睡覺。

弟弟來看病,陪護的是德嶽。德嶽是他的老伴。在我們姐弟三人中,弟弟一家的收入最少,但婚姻卻最美滿。一個小學教師,一箇中教師,工資雖然不多,但在涇縣那樣的小縣城裡,兩個人都有穩定工作本來就為數不多的,在加上兩個人互敬互愛,事事協調,是縣城裡廣被稱讚的。弟弟曾經很得意地對我說,熟識他們的朋友都很羨慕他們。弟弟的脾氣有點“砸冒”,生活能夠如此和諧,和德嶽秉性關係密切。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病房裡很安靜。弟弟坐在摺疊椅上,坐東朝西。我坐在他對面的凳子上。因為彼此的聽覺都不好,為了儘可能地保持安靜,我把凳子儘量貼近他,膝蓋幾乎抵著膝蓋,所謂促膝談心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公交車上,我就想好了今天的話題。我說:“我曾經在《蘇家灣小考》中提到蘇家灣有兩戶雜姓。一家姓朱,一家姓葛。其實不止兩戶,還有一戶姓鐘的和一戶姓陳的。”我原想和他聊鍾家的兩兄弟。沒想到弟弟來了一句:“還有一戶:老薛。”

“老薛,我知道。他和那幾家不一樣。那幾家是舉家遷居過來的。他是抗戰勝利後,獨自一人,一路討飯流浪到我們蘇家灣,緊跟著就是‘解放’、‘土改’,又分得了土地。才在蘇家灣紮根的。”

“不管怎麼說,也是雜姓啊!”弟弟說,接著意味深長地笑著問道:“你還知道蘇家灣還有一個毛家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知道毛家(讀ga)就是葛家(讀ga),葛家是怎麼轉換成遠近聞名的毛家的故事,此前他就對講我多次。我也在文章中寫過。但他卻似乎意猶未盡,聊天不是採訪。聊天是小河淌水,淌到那兒是哪兒。既然他對此興趣依舊。那就讓他盡興說吧。況且我來這裡。原本就是陪他閒聊的。便裝出不知道,並且很想知道的樣子。我這一招真管用,他便興趣盎然繼續說道:“其實毛家就是葛家。但遠遠近近都知道蘇家灣的毛家,但未必知道葛家,你還知道是其中的玄機?”

我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不知道。我哪知道啊?”我的裝模作樣大大鼓舞了他,他便繪聲繪色地把葛家變毛家的故事又說了一遍。

這裡簡述如下:原來這葛家的當家人是禿子頭,沒有毛髮。有人拿他開心,問他:你怎麼頭上沒毛啊?葛家的當家人頗幽默,隨口答道:“哪個講我沒有頭毛啊?我的頭毛是朝里長的哎!”從此,他就有了個外號叫毛朝裡。一般人不知究裡,以為他真的姓毛,叫毛朝裡。日久天長,外村人都知道蘇家灣有個毛家。

弟弟講著笑著。他笑,我也笑。我笑的是他把我的“虛假”當真了,成了老傻瓜。笑了一陣之後,接下來說什麼呢?沒話題了!兩個人聊天,最怕的就是忽然沒話說,突然冷場。他捧起茶杯喝了口清茶,那是他喜歡的毛峰。鄰床的病員起身,伸了伸胳臂,回眼看見我,笑著朝我點點頭,我也笑著朝他點頭。病房裡依舊很靜,靜的出奇。此時我突然想起了“恨天高”。於是便說:“這個‘毛朝裡’,使我想起‘恨天高’。你知道‘恨天高’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他說:“什麼‘恨天高’啊?”表示沒聽說過。我說:“文革後期我在蘇北教中學。學校有個副校長,姓侯,個子很矮,估計充其量也就一米五,學生調侃他,在他上課之前,有意在黑板的最上面寫了三個字:恨天高。有個美學家叫王朝聞的,就專門寫過篇文章,分析‘恨天高’的美學價值。照我看,這‘毛朝裡’和‘恨天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你也寫一篇嘛!”弟弟望著我開玩笑道。

“我沒有王先生那水平。”

“那是你不想寫。”弟弟突然轉換話題,問我:“你還記得葛家的葛友朋嗎?”

“葛友朋,葛家老二。我當然記得,和我同過學。他還有個弟弟叫葛友仁,葛家老三,比我小。老四葛友義,好像比老大葛友斌的兒子還小一點。”

“葛友斌兒子叫葛強起,外號葛性種。”

“‘性種’是我們那一帶的方言。不知道這兩個字究竟是那兩個字。意思也不大好翻譯成普通話。”我說。側過臉,把目光投向窗外。兩米寬的陽臺上灑滿陽光。陽臺上有個鋁合金管子製作的晒衣架。晒衣架上掛著五顏六色的夏日的衣服,在風中漂動。弟弟倒似乎無需思索,就開口說:“‘性種’好像有點‘衝’,說話不知輕重,衝頭衝腦的意思。爆竹性子,不拘場合,不問對象,一點火就炸。遇到這種人,最好讓開點,弄不好,他一句話就讓你下不了臺。你還千萬不要計較。愈計較愈下不了臺。”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是有點這個意思。用現在話說,可能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也不能把“性種”的意思完全表達出來。這種人,當領導的最‘含糊’。‘含糊’也是方言,就是有點怕,有點發憷的意思。當領導的遇到這種人,很難辦。整他吧,好像他根本提不上筷子。不整他吧,他常常冷不防一句話,弄得你難堪,讓你威風掃地。”

“這樣的人,每單位都有幾個,就好了!。”

“喔!對了!那——就好玩了。”弟弟開心地笑起來,他一笑又漏出了半嘴豁牙巴。

“這種人多了,說不定大躍進就躍不起來了!”

“那到可能。那他二叔也許就不會死了。”

葛性種的二叔就是我的同學葛友朋。他在大饑荒時期盲流出去就沒回來,不知道倒在什麼地方就沒了!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說:“他三叔葛友仁,也是盲流出去的,但是卻‘流’好了。不但沒有餓死,最終還搞到淮南煤礦當曠工,一直幹到退休,末末了,還有退休養老金哩!”

“運氣!命!”我說:“一切都是‘偶然’!‘偶然’就是‘不可知’,‘不可知’的只能是一個字:命!”

“是的。不能不承認‘命’。弟兄倆都是‘盲流’,結果卻大不一樣。葛友仁能有後來,得感謝江西勞動大學。”弟弟解釋說:“葛友仁和他哥哥不一樣,他哥哥硬是讓飢餓逼出去的。葛友仁除了飢餓,還有一個原因,是被“帽子”壓出去的,不出去受不住。”

葛友仁能有什麼帽子呢?他家是蘇家灣祠堂的佃戶,真正的貧農。我頗為不解。

弟弟告訴我,葛友仁1955年考到蕪湖三中。後來,馬鞍山成立了一個鋼鐵技術學校。他就去了那裡。可能是受“水滸文化”的影響吧?那裡有十個結拜弟兄的同學,號稱“十大弟兄”。葛友仁就是其中一。學校認定“十大弟兄”是反動組織。葛友仁就被學校開除回家了。面子上難堪不說,在有些人眼裡那就和四類分子差不多。再後來糧食緊張,他就跑出去了。他先跑到江西,後來不知道怎麼又跑到江西勞動大學。江西勞動大學就把他收下了。弟弟想不明白,“江西勞動大學怎麼輕而易舉地就讓他進了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可是我也回答不出。弟弟見我不做回答。便接著說: “當時從各地盲流到江西勞動大學的人可能不少。饑荒過去之後,這些人統統遣返回原籍。葛友仁是安徽人就遣返回安徽。安徽就把他派到淮南煤礦去了。在淮南煤礦幹什麼?不清楚。不管幹什麼,反正已經屬於工薪階層了。退休回蘇家灣,月月有養老金到賬,養老金不算多,但比一般農民去高得多了!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弟弟說:“改革開放後,葛友仁在當地還幹了一件大事哩!”弟弟直直腰,頗有點誇耀的意思。又像是賣關子,稍許停頓了一下,才繼續說:“他和老十合作,居然領頭把黃山廟重新修建起來了!”

我不禁感慨:“哦!這真是大事。一家一戶,七零八落,錢款怎麼湊啊?老的黃山廟,你沒見過。你記事時已經拆掉了。規模很大,廟門口還有對石鼓。那是我平生最早見過的石頭雕刻。修復之後,你去看過嗎?”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沒去過,估計是比較簡易的。”

“再簡易也不容易,他倆既不是領導,又不是名人。就兩個平頭老百姓,這錢怎麼籌啊?”

“我想也是這樣。不容易!但是他們不照樣把廟蓋起來了嗎?”

這時候,去菜場買菜的德嶽回來了。一進門,就和我打招呼。打過招呼,就從坤包裡取出兩個苦瓜,出去洗了又回來。弟弟右首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個玻璃盛具,她就站在那裡,用小刀把苦瓜削成片片,落在那玻璃盛具裡。她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過耳不忘。她說:“家務事看起來瑣碎又平常,但也能發展智慧哩。”單就這句話,就可以判定她對家務勞動的態度了。沒有長期的家務勞動經驗,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她站在那兒削苦瓜。我們聊我們的天。

弟弟說:“剛剛提到老十。老十,你記得吧?”

“老十我怎能不記得?不就是雨生嗎?曾經和我在龍王寺同學。”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於是我們又聊起了雨生。雨生是“遠”字輩,蘇家灣油坊的子弟。老弟兄四個,繁衍他們嫡堂小弟兄十個,他最小,老十。他是遠字輩,但是沒按輩分取名,叫雨生。

我說:“他後來是在哪兒上中學的?”

“蕪湖二中。比我早一年考取的。”

“1956年寒假,我見過他。那時候他二十歲,才上初一,但是卻已經結婚了。他對我說他們夫妻感情很好。開學返校,老婆捨不得,總要哭鼻子。結了婚才上初中,現在想來,簡直不可思議。簡直開玩笑。”

弟弟哈哈地笑道:“葛友仁不也是嗎?他是結了婚才上初一的他老婆到車站送他,當著我們面就哭。我們都笑他。康守信你知道吧?歲數比你還大,和我同學,小學三年級就結婚了!那時候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

我說:“這可能是從過去科舉制度沿襲下來的。科舉時代,秀才相當於‘小升初’考試,李鴻章的老爸,21歲才考上秀才。四五十歲還在考秀才的也有。”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弟弟接著說:“講到老十,我又想起來一個人——遠傑家(讀ga。輕音)媽。”

“遠傑是誰?”

“蘇家灣東頭子不是有個王小樓嗎?遠傑就是王小樓的兒子。”

“王小樓這個名子我倒是很熟悉。遠傑顯然姓蘇,他父親怎麼姓王呢?”。

弟弟說“這我就搞不清楚了。王小樓肯定也姓蘇,叫蘇自什麼的,記不得了。王小樓肯定是綽號,就像‘毛朝裡’一樣。”

“遠傑這個名子我也沒聽說過。”

“那是當然。”弟弟說:“他比你年紀小得多。比我還小。你離開家鄉的時候,他還是小孩蛋,在蘇家灣讀書那會兒,你哪知道他?文革後期,他接替遠震當大隊書記。他和我有緣,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和我要好,我搬到小蘇家以後,只要去蘇家灣總是是他招待我。”

“剛才我打斷了你的話頭。你說你因為講到老十,你想起了遠傑家(讀ga)媽。”

“這又要提到一個你不知道的人。這個人叫李林普。鍾明武這個名字,你記得吧?”弟弟問。

他不提,我還真忘記了這個人。你一提,我就想起來了,也是一家外來的雜姓。鍾明武也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好像有點兒虛胖。也是從西山那邊遷移過來的。”

“鍾明武去世後,他老婆招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林普。李林普是哪裡人,不知道。只知道這個人當過遠征軍,抗日戰爭期間到過緬甸。抗戰勝利後回來的。會說書,解放前,就以說書為生,算是個江湖人。這人善於見風使舵,跟風跟得緊,喜歡倚仗權勢,雖然不識多字,但新名詞學得快,一套一套的,張口就來。有一次在水利工地上,不知道為什麼和老十吵了起來。這個人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骨子裡已經懂得只要‘政治正確’,其他的都不在話下。老十的父親是蘇家灣油坊老四,自華的兒子。雨生屬於黑五類子弟。單憑這一點,訓斥老十。李林普就天然地站在了政治的制高點。據此他就逮著老十大耍威風,大帽子,小帽子,一個勁兒朝老十頭上戴。戴就戴吧,嘴裡還不乾不淨,罵罵咧咧。那時候文革還沒結束,他這一招也真靈,在場的人都覺著不平,但就是沒有人吱聲。他沒想到在場的就有一個不吃她這一套的,這個人就是遠傑媽。就在他盛氣凌人,不可一世,自鳴得意的時候,遠傑媽突然開口,劈頭蓋臉給他一頓臭罵,怎麼罵的沒聽說,只知道直罵得李林普抬不起頭,吭都不敢吭!”弟弟說,語氣中滿含著對遠傑媽的佩服。

我說:“這大概也是傳說吧?”

“我不在現場,當然是聽說的。你說是傳說也行。不過這事兒是千真萬確的。這類事兒傳得快。這就叫路不平,眾人踩。李林普也是機靈人,打這以後,他那一套也收斂的許多。你該回家去了吧?”


老弟兄回憶巢湖蘇家灣



我看看錶,估計73路車就要到了。於是起身,德嶽對他說:你送送哥哥吧,走動走動是必要的。弟弟很聽她的話,便起身送我至電梯口。直到我進了電梯,彼此揮揮手,明天見,電梯關上了門。

最憶是巢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