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

193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五清晨。寂靜的福建長汀松毛嶺大地被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成千上萬發炮彈飛向松毛嶺主峰,白葉洋嶺、金華山、七嶺等高地,籠罩在一片沖天火光中,碗口粗的松樹被炸飛。

史稱松毛嶺保衛戰的這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近10萬人,國軍首次動用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實際上是福建蘇區唯一的一次現代戰爭雛形的立體攻防戰。戰鬥結果:裝備與敵極其懸殊的紅軍,以犧牲近萬人的代價,堅持了7天7夜,為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

193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五清晨。寂靜的福建長汀松毛嶺大地被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成千上萬發炮彈飛向松毛嶺主峰,白葉洋嶺、金華山、七嶺等高地,籠罩在一片沖天火光中,碗口粗的松樹被炸飛。

史稱松毛嶺保衛戰的這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近10萬人,國軍首次動用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實際上是福建蘇區唯一的一次現代戰爭雛形的立體攻防戰。戰鬥結果:裝備與敵極其懸殊的紅軍,以犧牲近萬人的代價,堅持了7天7夜,為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75年過去了,我們回首當年這場慘烈的戰鬥,更加緬懷上萬名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共和國先烈。

保衛中央蘇區東大門

1934年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國民黨50萬軍隊採取“築堡推進、步步為營”的戰略,向中央蘇區中心區域長汀、瑞金合攏進逼,鍾屋村的松毛嶺成了中央蘇區東線最後的屏障。

松毛嶺是長汀東南境內的一座大山,南北橫亙80多華里,崇山峻嶺,森林茂密,是閩西經長汀往贛南的必經之路。中段是其要衝,只有兩條通道,一個在主峰的白葉洋嶺,一個是劉坑口,兩地相距五六華里,地勢十分險要。

“守住松毛嶺,就等於守住中央蘇區的東大門。”早在1934年8月底,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紅二十四師為“保衛汀州、保衛瑞金”就在松毛嶺、鍾屋村一帶集結,3支部隊由朱德、林彪、聶榮臻統一指揮,構築工事,準備阻擊來犯之敵。溫坊大捷後,紅一軍團增援興國,工人師及閩西之紅三十四師奉命暫歸紅九軍團指揮,投入松毛嶺保衛戰,擔任右側防線。紅軍及地方武裝參戰達到3萬餘人。紅軍在白葉洋嶺佈下重兵,構築了堅固的工事碉堡,居高臨下,嚴陣以待。另外,其他幾個山峰上也作了周密佈置。大小據點組成火力交叉。陣地前沿佈下地雷陣、竹釘陣,陣地內各主要據點間,挖有交通壕,互相連接溝通。


"

193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五清晨。寂靜的福建長汀松毛嶺大地被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成千上萬發炮彈飛向松毛嶺主峰,白葉洋嶺、金華山、七嶺等高地,籠罩在一片沖天火光中,碗口粗的松樹被炸飛。

史稱松毛嶺保衛戰的這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近10萬人,國軍首次動用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實際上是福建蘇區唯一的一次現代戰爭雛形的立體攻防戰。戰鬥結果:裝備與敵極其懸殊的紅軍,以犧牲近萬人的代價,堅持了7天7夜,為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75年過去了,我們回首當年這場慘烈的戰鬥,更加緬懷上萬名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共和國先烈。

保衛中央蘇區東大門

1934年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國民黨50萬軍隊採取“築堡推進、步步為營”的戰略,向中央蘇區中心區域長汀、瑞金合攏進逼,鍾屋村的松毛嶺成了中央蘇區東線最後的屏障。

松毛嶺是長汀東南境內的一座大山,南北橫亙80多華里,崇山峻嶺,森林茂密,是閩西經長汀往贛南的必經之路。中段是其要衝,只有兩條通道,一個在主峰的白葉洋嶺,一個是劉坑口,兩地相距五六華里,地勢十分險要。

“守住松毛嶺,就等於守住中央蘇區的東大門。”早在1934年8月底,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紅二十四師為“保衛汀州、保衛瑞金”就在松毛嶺、鍾屋村一帶集結,3支部隊由朱德、林彪、聶榮臻統一指揮,構築工事,準備阻擊來犯之敵。溫坊大捷後,紅一軍團增援興國,工人師及閩西之紅三十四師奉命暫歸紅九軍團指揮,投入松毛嶺保衛戰,擔任右側防線。紅軍及地方武裝參戰達到3萬餘人。紅軍在白葉洋嶺佈下重兵,構築了堅固的工事碉堡,居高臨下,嚴陣以待。另外,其他幾個山峰上也作了周密佈置。大小據點組成火力交叉。陣地前沿佈下地雷陣、竹釘陣,陣地內各主要據點間,挖有交通壕,互相連接溝通。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松毛嶺保衛戰指揮部、紅軍長征出發地——觀壽公祠

一場國共“黃埔同學”的較量

從1929年紅四軍進入閩西,與紅軍交手的國軍只是郭鳳鳴、陳國輝、張貞之類的地方武裝或雜牌軍,幾乎不堪一擊,國共雙方在福建還沒有打過像樣的大仗。

但是,這次與紅軍遭遇的基本上是具備現代軍隊雛形的中央軍。從1932年開始,蔣介石為圍剿紅軍和麵對著日益逼近的日本侵略,開始放手對中央軍展開德式整訓,一些師全部實現德式裝備。此次參加松毛嶺戰役的國軍兵力,包括國軍第36師、第10師、第83師等6個整編師及兩個炮團,近7萬人。其中,36師已經完成德械師改造,其他第10師、第83師等5個師的戰鬥力也非地方武裝可比。國軍步步為營,進攻中央蘇區途中一路修公路,到1934年8月,已把這條後來稱為319國道的原始公路修到松毛嶺腳下,大批裝備運入一線陣地。

為加強指揮力量,蔣介石調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取代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一接到指令,顧祝同就立即坐鎮龍巖,重新調整了松毛嶺作戰部署:以宋希濂的36師主攻白葉洋嶺主峰,李默庵的第10師、劉戡的第83師協同進攻,其他3個師合圍壓迫推進。 5 Y% ?$ @2 T8 X( {

參戰國軍的高級將領當中,顧祝同是黃埔軍校教官,李延年、宋希濂、李默庵、劉戡等均是黃埔一期生,而紅軍高級指揮官聶榮臻是黃埔教官,林彪畢業於黃埔四期,紅九軍團參謀長郭天民畢業於黃埔六期。此外,紅軍中幾位師團級戰將也出身黃埔。松毛嶺戰場成了國共黃埔同學鬥智鬥勇的戰場。

國軍選擇的總攻日期為9月23日上午7時,當天正是農曆中秋節,顧祝同想乘紅軍過中秋節鬆懈之機,出其不意開展突襲。紅軍早有防備,提前一天過了中秋節。 : i4 h# i# E! S6 X9

為確保摧毀紅軍堡壘,國軍從南京調來兩個裝備精良的炮兵團,各有1932年引進的德國造的卜福斯山炮36門。卜福斯山炮侵徹力強,最遠射程為9公里,是當時中國攻擊力最強的火炮之一。

國軍總攻開始後,炮兵5團數小時內向紅軍陣地發射了123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山炮及82毫米迫擊炮炮彈數千發。國軍依靠各種火炮的強大侵徹力,對紅軍工事進行外科手術般的轟擊,為其步兵開路。


"

193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五清晨。寂靜的福建長汀松毛嶺大地被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成千上萬發炮彈飛向松毛嶺主峰,白葉洋嶺、金華山、七嶺等高地,籠罩在一片沖天火光中,碗口粗的松樹被炸飛。

史稱松毛嶺保衛戰的這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近10萬人,國軍首次動用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實際上是福建蘇區唯一的一次現代戰爭雛形的立體攻防戰。戰鬥結果:裝備與敵極其懸殊的紅軍,以犧牲近萬人的代價,堅持了7天7夜,為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75年過去了,我們回首當年這場慘烈的戰鬥,更加緬懷上萬名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共和國先烈。

保衛中央蘇區東大門

1934年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國民黨50萬軍隊採取“築堡推進、步步為營”的戰略,向中央蘇區中心區域長汀、瑞金合攏進逼,鍾屋村的松毛嶺成了中央蘇區東線最後的屏障。

松毛嶺是長汀東南境內的一座大山,南北橫亙80多華里,崇山峻嶺,森林茂密,是閩西經長汀往贛南的必經之路。中段是其要衝,只有兩條通道,一個在主峰的白葉洋嶺,一個是劉坑口,兩地相距五六華里,地勢十分險要。

“守住松毛嶺,就等於守住中央蘇區的東大門。”早在1934年8月底,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紅二十四師為“保衛汀州、保衛瑞金”就在松毛嶺、鍾屋村一帶集結,3支部隊由朱德、林彪、聶榮臻統一指揮,構築工事,準備阻擊來犯之敵。溫坊大捷後,紅一軍團增援興國,工人師及閩西之紅三十四師奉命暫歸紅九軍團指揮,投入松毛嶺保衛戰,擔任右側防線。紅軍及地方武裝參戰達到3萬餘人。紅軍在白葉洋嶺佈下重兵,構築了堅固的工事碉堡,居高臨下,嚴陣以待。另外,其他幾個山峰上也作了周密佈置。大小據點組成火力交叉。陣地前沿佈下地雷陣、竹釘陣,陣地內各主要據點間,挖有交通壕,互相連接溝通。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松毛嶺保衛戰指揮部、紅軍長征出發地——觀壽公祠

一場國共“黃埔同學”的較量

從1929年紅四軍進入閩西,與紅軍交手的國軍只是郭鳳鳴、陳國輝、張貞之類的地方武裝或雜牌軍,幾乎不堪一擊,國共雙方在福建還沒有打過像樣的大仗。

但是,這次與紅軍遭遇的基本上是具備現代軍隊雛形的中央軍。從1932年開始,蔣介石為圍剿紅軍和麵對著日益逼近的日本侵略,開始放手對中央軍展開德式整訓,一些師全部實現德式裝備。此次參加松毛嶺戰役的國軍兵力,包括國軍第36師、第10師、第83師等6個整編師及兩個炮團,近7萬人。其中,36師已經完成德械師改造,其他第10師、第83師等5個師的戰鬥力也非地方武裝可比。國軍步步為營,進攻中央蘇區途中一路修公路,到1934年8月,已把這條後來稱為319國道的原始公路修到松毛嶺腳下,大批裝備運入一線陣地。

為加強指揮力量,蔣介石調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取代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一接到指令,顧祝同就立即坐鎮龍巖,重新調整了松毛嶺作戰部署:以宋希濂的36師主攻白葉洋嶺主峰,李默庵的第10師、劉戡的第83師協同進攻,其他3個師合圍壓迫推進。 5 Y% ?$ @2 T8 X( {

參戰國軍的高級將領當中,顧祝同是黃埔軍校教官,李延年、宋希濂、李默庵、劉戡等均是黃埔一期生,而紅軍高級指揮官聶榮臻是黃埔教官,林彪畢業於黃埔四期,紅九軍團參謀長郭天民畢業於黃埔六期。此外,紅軍中幾位師團級戰將也出身黃埔。松毛嶺戰場成了國共黃埔同學鬥智鬥勇的戰場。

國軍選擇的總攻日期為9月23日上午7時,當天正是農曆中秋節,顧祝同想乘紅軍過中秋節鬆懈之機,出其不意開展突襲。紅軍早有防備,提前一天過了中秋節。 : i4 h# i# E! S6 X9

為確保摧毀紅軍堡壘,國軍從南京調來兩個裝備精良的炮兵團,各有1932年引進的德國造的卜福斯山炮36門。卜福斯山炮侵徹力強,最遠射程為9公里,是當時中國攻擊力最強的火炮之一。

國軍總攻開始後,炮兵5團數小時內向紅軍陣地發射了123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山炮及82毫米迫擊炮炮彈數千發。國軍依靠各種火炮的強大侵徹力,對紅軍工事進行外科手術般的轟擊,為其步兵開路。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松毛嶺保衛戰紅軍戰地醫院——超坊圍屋

唯恐炮兵難以摧毀紅軍的陣地工事,國軍又從南昌派來幾十架德制“黑寡婦”轟炸機參戰。轟炸機除了對紅軍在松毛嶺主峰的陣地進行輪番轟炸外,還不間斷轟炸紅軍從四都——三洲——河田——松毛嶺的糧彈補給線。其中最慘重的一次轟炸造成四都琉璃村擔架隊12人全部犧牲。

在重炮和飛機的猛烈轟炸下,松毛嶺上紅軍用木頭和磚石修築的工事,連工事帶人都被炸平、炸爛,半天不到,嶺上的樹都被打斷,山嶺甚至被削去一層。炮擊暫停後,國軍乘紅軍的工事被嚴重破壞,整連整排往上衝。紅軍戰士們只能等敵衝近陣地後,用步槍、手榴彈等輕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紅軍利用國軍穿皮鞋爬山不便,乘機猛衝下山腰和國軍肉搏,同時居高臨下用機槍掃射,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滿山死屍。 : u* O: S5 z, N3 `( ~: , G

1989年12月,楊成武和塗通今兩位將軍一同回家鄉長汀的途中,在松毛嶺停了下來。塗通今將軍不無悲傷地對楊成武將軍說:“那年你們紅一軍團走後,我們紅九軍團面對數倍裝備精良的敵人,傷亡慘重,血流成河。松毛嶺保衛戰的犧牲其實不亞於湘江阻擊戰……”

閩西軍民作出巨大犧牲


早在戰鬥打響之前,長汀人民就和紅軍一起修工事,挖戰壕,築碉堡。當時,長汀縣紅屋區蘇每個鄉、村負責山頂上的碉堡、防禦工事建設,蘇區群眾排成一字長蛇陣把一磚一石從山腳傳遞到山上。鍾屋村60歲以上的老人負責帶孩子,其餘青壯年有的直接參戰,或上前線抬傷員、運送物資,有的送飯送菜、送茶送水。據當地老人回憶,農曆八月十四日,鍾屋村還將糯米做的月餅送到陣地上犒勞紅軍。

長汀縣獨立營除了運送後方物資和彈藥到前方陣地外,還將傷員抬回蔡坊戰地醫院,再由兆徵縣獨立營送往樑屋頭後方醫院。地處松毛嶺下的鐘屋村、塘背一帶的群眾,更是全力以赴支援紅軍。塘背鄉全鄉只剩下2名成年男子,其餘全部參加了武裝支前工作。參加修工事的就達200多人,其他人則扎擔架745副,婦女完成布草鞋560雙,兒童做竹口杯1359個。


如今,鍾屋村地區還流傳著這樣一首山歌:“松毛嶺上紅旗飄,紅軍戰士逞英豪。嶺下人民齊支持,軍民合作陣地牢。”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當年蘇區群眾“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全力以赴支援紅軍的情景。


1934年9月28日,中央軍委命令紅九軍團撤出戰鬥,留下紅二十四師堅守松毛嶺,繼續阻擊敵人。當天,福建軍區動員的1600多位新戰士,從長汀濯田開到鍾屋村,補充到紅九軍團,即投入戰鬥。後來,紅九軍團又奉命轉移,鍾屋村赤衛模範連、少先隊300餘人也跟著一起轉移,全部加入紅軍參加長征。

1934年9月29日晨,敵軍向松毛嶺發起進攻,紅二十四師、工人師與敵軍決戰至下午2時許,左側唐古堖高地陷落。

松毛嶺保衛戰,有上萬名紅軍將士和長汀地方武裝戰士永遠長眠于山嶺間,閩西人民尤其是長汀人民為此作出了重大犧牲。據《長汀縣誌》記載:“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事之劇,空前未有。” 1956年,松毛嶺火燒山,火滅後滿山都是人骨。當地政府組織群眾,單單在當年的七嶺高地就收斂了遺骨2000多具,建成了松毛嶺保衛戰紀念碑。

國軍在松毛嶺攻堅戰中也傷亡慘重。36師師長宋希濂,在白葉洋督戰時,被紅軍輕機槍擊成重傷,送回南京治療。據國軍有關史料記載,東路軍攻佔松毛嶺後,留下一支800多人的加強營,花了一個半月時間火化戰死國軍的遺體,足見國軍傷亡之重。


"

1934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十五清晨。寂靜的福建長汀松毛嶺大地被一陣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成千上萬發炮彈飛向松毛嶺主峰,白葉洋嶺、金華山、七嶺等高地,籠罩在一片沖天火光中,碗口粗的松樹被炸飛。

史稱松毛嶺保衛戰的這次戰役,雙方參戰兵力近10萬人,國軍首次動用飛機、重炮狂轟濫炸,實際上是福建蘇區唯一的一次現代戰爭雛形的立體攻防戰。戰鬥結果:裝備與敵極其懸殊的紅軍,以犧牲近萬人的代價,堅持了7天7夜,為中央主力紅軍戰略大轉移贏得寶貴時間。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75年過去了,我們回首當年這場慘烈的戰鬥,更加緬懷上萬名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共和國先烈。

保衛中央蘇區東大門

1934年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國民黨50萬軍隊採取“築堡推進、步步為營”的戰略,向中央蘇區中心區域長汀、瑞金合攏進逼,鍾屋村的松毛嶺成了中央蘇區東線最後的屏障。

松毛嶺是長汀東南境內的一座大山,南北橫亙80多華里,崇山峻嶺,森林茂密,是閩西經長汀往贛南的必經之路。中段是其要衝,只有兩條通道,一個在主峰的白葉洋嶺,一個是劉坑口,兩地相距五六華里,地勢十分險要。

“守住松毛嶺,就等於守住中央蘇區的東大門。”早在1934年8月底,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紅二十四師為“保衛汀州、保衛瑞金”就在松毛嶺、鍾屋村一帶集結,3支部隊由朱德、林彪、聶榮臻統一指揮,構築工事,準備阻擊來犯之敵。溫坊大捷後,紅一軍團增援興國,工人師及閩西之紅三十四師奉命暫歸紅九軍團指揮,投入松毛嶺保衛戰,擔任右側防線。紅軍及地方武裝參戰達到3萬餘人。紅軍在白葉洋嶺佈下重兵,構築了堅固的工事碉堡,居高臨下,嚴陣以待。另外,其他幾個山峰上也作了周密佈置。大小據點組成火力交叉。陣地前沿佈下地雷陣、竹釘陣,陣地內各主要據點間,挖有交通壕,互相連接溝通。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松毛嶺保衛戰指揮部、紅軍長征出發地——觀壽公祠

一場國共“黃埔同學”的較量

從1929年紅四軍進入閩西,與紅軍交手的國軍只是郭鳳鳴、陳國輝、張貞之類的地方武裝或雜牌軍,幾乎不堪一擊,國共雙方在福建還沒有打過像樣的大仗。

但是,這次與紅軍遭遇的基本上是具備現代軍隊雛形的中央軍。從1932年開始,蔣介石為圍剿紅軍和麵對著日益逼近的日本侵略,開始放手對中央軍展開德式整訓,一些師全部實現德式裝備。此次參加松毛嶺戰役的國軍兵力,包括國軍第36師、第10師、第83師等6個整編師及兩個炮團,近7萬人。其中,36師已經完成德械師改造,其他第10師、第83師等5個師的戰鬥力也非地方武裝可比。國軍步步為營,進攻中央蘇區途中一路修公路,到1934年8月,已把這條後來稱為319國道的原始公路修到松毛嶺腳下,大批裝備運入一線陣地。

為加強指揮力量,蔣介石調北路軍總司令顧祝同取代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一接到指令,顧祝同就立即坐鎮龍巖,重新調整了松毛嶺作戰部署:以宋希濂的36師主攻白葉洋嶺主峰,李默庵的第10師、劉戡的第83師協同進攻,其他3個師合圍壓迫推進。 5 Y% ?$ @2 T8 X( {

參戰國軍的高級將領當中,顧祝同是黃埔軍校教官,李延年、宋希濂、李默庵、劉戡等均是黃埔一期生,而紅軍高級指揮官聶榮臻是黃埔教官,林彪畢業於黃埔四期,紅九軍團參謀長郭天民畢業於黃埔六期。此外,紅軍中幾位師團級戰將也出身黃埔。松毛嶺戰場成了國共黃埔同學鬥智鬥勇的戰場。

國軍選擇的總攻日期為9月23日上午7時,當天正是農曆中秋節,顧祝同想乘紅軍過中秋節鬆懈之機,出其不意開展突襲。紅軍早有防備,提前一天過了中秋節。 : i4 h# i# E! S6 X9

為確保摧毀紅軍堡壘,國軍從南京調來兩個裝備精良的炮兵團,各有1932年引進的德國造的卜福斯山炮36門。卜福斯山炮侵徹力強,最遠射程為9公里,是當時中國攻擊力最強的火炮之一。

國軍總攻開始後,炮兵5團數小時內向紅軍陣地發射了123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山炮及82毫米迫擊炮炮彈數千發。國軍依靠各種火炮的強大侵徹力,對紅軍工事進行外科手術般的轟擊,為其步兵開路。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松毛嶺保衛戰紅軍戰地醫院——超坊圍屋

唯恐炮兵難以摧毀紅軍的陣地工事,國軍又從南昌派來幾十架德制“黑寡婦”轟炸機參戰。轟炸機除了對紅軍在松毛嶺主峰的陣地進行輪番轟炸外,還不間斷轟炸紅軍從四都——三洲——河田——松毛嶺的糧彈補給線。其中最慘重的一次轟炸造成四都琉璃村擔架隊12人全部犧牲。

在重炮和飛機的猛烈轟炸下,松毛嶺上紅軍用木頭和磚石修築的工事,連工事帶人都被炸平、炸爛,半天不到,嶺上的樹都被打斷,山嶺甚至被削去一層。炮擊暫停後,國軍乘紅軍的工事被嚴重破壞,整連整排往上衝。紅軍戰士們只能等敵衝近陣地後,用步槍、手榴彈等輕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紅軍利用國軍穿皮鞋爬山不便,乘機猛衝下山腰和國軍肉搏,同時居高臨下用機槍掃射,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滿山死屍。 : u* O: S5 z, N3 `( ~: , G

1989年12月,楊成武和塗通今兩位將軍一同回家鄉長汀的途中,在松毛嶺停了下來。塗通今將軍不無悲傷地對楊成武將軍說:“那年你們紅一軍團走後,我們紅九軍團面對數倍裝備精良的敵人,傷亡慘重,血流成河。松毛嶺保衛戰的犧牲其實不亞於湘江阻擊戰……”

閩西軍民作出巨大犧牲


早在戰鬥打響之前,長汀人民就和紅軍一起修工事,挖戰壕,築碉堡。當時,長汀縣紅屋區蘇每個鄉、村負責山頂上的碉堡、防禦工事建設,蘇區群眾排成一字長蛇陣把一磚一石從山腳傳遞到山上。鍾屋村60歲以上的老人負責帶孩子,其餘青壯年有的直接參戰,或上前線抬傷員、運送物資,有的送飯送菜、送茶送水。據當地老人回憶,農曆八月十四日,鍾屋村還將糯米做的月餅送到陣地上犒勞紅軍。

長汀縣獨立營除了運送後方物資和彈藥到前方陣地外,還將傷員抬回蔡坊戰地醫院,再由兆徵縣獨立營送往樑屋頭後方醫院。地處松毛嶺下的鐘屋村、塘背一帶的群眾,更是全力以赴支援紅軍。塘背鄉全鄉只剩下2名成年男子,其餘全部參加了武裝支前工作。參加修工事的就達200多人,其他人則扎擔架745副,婦女完成布草鞋560雙,兒童做竹口杯1359個。


如今,鍾屋村地區還流傳著這樣一首山歌:“松毛嶺上紅旗飄,紅軍戰士逞英豪。嶺下人民齊支持,軍民合作陣地牢。”生動形象地反映了當年蘇區群眾“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全力以赴支援紅軍的情景。


1934年9月28日,中央軍委命令紅九軍團撤出戰鬥,留下紅二十四師堅守松毛嶺,繼續阻擊敵人。當天,福建軍區動員的1600多位新戰士,從長汀濯田開到鍾屋村,補充到紅九軍團,即投入戰鬥。後來,紅九軍團又奉命轉移,鍾屋村赤衛模範連、少先隊300餘人也跟著一起轉移,全部加入紅軍參加長征。

1934年9月29日晨,敵軍向松毛嶺發起進攻,紅二十四師、工人師與敵軍決戰至下午2時許,左側唐古堖高地陷落。

松毛嶺保衛戰,有上萬名紅軍將士和長汀地方武裝戰士永遠長眠于山嶺間,閩西人民尤其是長汀人民為此作出了重大犧牲。據《長汀縣誌》記載:“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事之劇,空前未有。” 1956年,松毛嶺火燒山,火滅後滿山都是人骨。當地政府組織群眾,單單在當年的七嶺高地就收斂了遺骨2000多具,建成了松毛嶺保衛戰紀念碑。

國軍在松毛嶺攻堅戰中也傷亡慘重。36師師長宋希濂,在白葉洋督戰時,被紅軍輕機槍擊成重傷,送回南京治療。據國軍有關史料記載,東路軍攻佔松毛嶺後,留下一支800多人的加強營,花了一個半月時間火化戰死國軍的遺體,足見國軍傷亡之重。


紅軍長征前一場慘烈的立體攻防戰 -長汀松毛嶺保衛戰再回首


中復村紅軍街

在共產國際正式回電答覆同意中央紅軍實施戰略轉移當日,1934年9月30日上午,在長汀松毛嶺震天響的槍炮聲中,紅九軍團在長汀鍾屋村率先起步實施戰略大轉移,拉開了偉大長征的序幕,“紅軍長征第一村-長汀鍾屋村”由此而來,從此名揚四海!

(來源:閩西日報;作者:傅長盛 鍾彬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