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原調研員“借款”200萬元獲刑8年

常德經開區原調研員陳達友被以受賄罪判處;辦案人員認為行為少見且惡劣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加大反腐力度,貪官們倍感壓力,直接收受賄賂的“顯性”腐敗現象逐步減少。他們挖空心思尋求新途徑,其中一種就是以合法的名義向人“借錢”、“借車”、“借房子”。這類黨員幹部以借款為“幌子”,實為收受對方財物。

專家表示,以“借”為名的賄賂犯罪更趨隱蔽性,即使有一天東窗事發,這些貪官便以“借”為名為自己遮掩。對此類行為應按受賄性質認定,而不只是按違反廉潔紀律認定。

記者近日從常德市紀委瞭解到,當地就有這樣一位官員,他向對他有所求的服務對象“借”錢,一開口就是兩百萬,從未表達還款意願。一審獲刑8年並處罰金60萬,今年4月的二審維持原判。

陳達友,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原調研員。2017年2月23日,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2018年7月23日,鼎城區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六十萬元,違法所得依法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一審判決後,陳達友選擇了上訴。2019年4月,常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陳達友案作出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只“借”不還,索賄兩百萬

陳達友是2004年9月從部隊轉業後到常德經開區工作的。當時,常德經開區還是德山經濟開發區。陳達友起初擔任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武裝部長。德山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常德經濟開發區後,其先後擔任常德經開區調研員,黨工委委員、調研員。2016年8月直至案發,擔任常德經開區調研員。

經查,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陳達友利用分管綜治、政法、徵拆安置、國土工作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賄賂,共計306.842萬元。其中,最大的兩筆,是他從某房產地開發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某處的索賄,共計兩百萬元。

2014年前後,常德經開區啟動下轄的石門橋鎮某棚改項目。原開發商因故退出,在陳達友的斡旋下,張某如願以償地以開發商的身份接手了該項目。陳達友心裡的算盤是這樣打的:他幫助了張某,自己的付出必須得到回報。他想到了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那就是,以“借錢”的名義找張老闆要一筆錢。

這一開口,就是一百萬。“懂味”的張某立刻將此事安排妥當。幾天後,陳達友的女兒收到了一百萬元。

費用到位後,陳達友對張某的幫助不遺餘力。張某承接的項目進展順利,盈利有望。陳達友,又開始求回報了。他再次向張某提出“借款”100萬元,還稱是張某應該孝敬他的。

在陳達友的催促下,張某將第二個一百萬元很快轉到陳指定的賬戶。張某稱,這200萬元“借款”,直至案發,陳達友都沒有表達過還款意願。

行為比較少見,也非常惡劣

常德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認為,陳達友案最典型的特點之一就是以借之名,行受賄之實。“陳達友覺得自己給老闆幫了忙,將來老闆還會求自己繼續幫忙,所以主動找老闆伸手要錢,這種行為比較少見,也非常惡劣。”

張某在接受調查時袒露了當時的心境。他坦言,若其他人向自己借錢,一定會寫好借條,並約定利息、還款時間等,錢款較多還需要中間人或者抵押物,自己也會及時追討。而陳達友“借”的兩百萬,既沒有欠條也沒有利息,更不用說擔保人。

張某供述,自己給陳達友“借錢”,就沒想過陳達友會還,而且他知道陳達友不會還。他供述,在常德經開區某項目中,自己並未按時足額繳納土地出讓金,3000多萬土地出讓金拖了兩年多的時間。因為陳達友幫忙,緩繳了很長時間,最終是常德經開區國土局通過法律途徑催繳。此外,陳達友還數次幫助張某拆借徵拆辦經費等。

講述

未獲得滿意職位從此開始貪腐

陳達友懺悔時說:自己走到今天這步,哥們義氣重是重要原因之一。可這哪裡是什麼哥們義氣?分明就是權力尋租。

常德經開區的鮑某給陳達友送過5萬元,鮑某因此在常德經開區某消防站招投標時,提前獲得了該項目的底價,並通過掛靠第三方公司的方式獲得了該項目。羅某送給陳達友16.5萬元,羅某因此在一些項目招投標、某些經營權的競標上,獲得了便利。

接受組織調查後,陳達友反思自己,把自己的墮落,歸咎於未能端正“升遷觀”。

他懺悔說,2010年德山經開區升格為國家級經開區,單位級別調整,班子也相應調整。他滿心以為能獲得一個滿意的職位,組織卻最終讓他改為調研員。“當時,我的思想變化特別大,非常想不通,而且錯誤的認為工作幹不幹不重要,不跑當不了官。”

陳達友說,在剛開始的日子裡,他甚至關掉手機,幾天沒有上班。以各種藉口不參加學習和培訓,不想學、不願學,貪圖享受,經常喝酒、打牌,有時甚至午間飲酒,下午不上班而去打牌等。以各種藉口不參加學習培訓,把逢年過節收紅包,當做一件正常的事。“老闆送錢給我,不拒接、敢收下,認為不要白不要。”

女兒結婚,陳達友本來只設宴五桌接待親友。但是,部分有求於陳達友的企業老闆和陳達友的部分同事“不請自來”,陳達友也來者不拒,收受前來祝賀的老闆所送禮金15.6萬元,同事禮金4.9萬元。

2016年7月,陳達友赴浙江台州外出執行公務,超標準報銷住宿費,還多次接受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和娛樂,飲酒、唱K,甚至接受他人提供的異性陪侍服務,並在公開場所與異性摟抱等。

也正是此行,讓陳達友案最終浮出水面。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小軍在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認為,向與自己有利害關係的單位或個人借錢就是在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無論他是否實際利用他的權力,但利害關係是根本。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柴寶勇指出,特權容易滋生腐敗,讓一些人利用權力謀取私利。

他表示,黨員幹部找人借錢是一個腐敗灰色地帶,因為人的動機是無法揣測的,只能根據行為來判定。國家公務員法對此有規定: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貪汙、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應將灰色權力在國家法律條文中進一步明確,明確官員債務關係往來;另一方面應加強紀委等部門的預警機制,做好監督工作。”柴寶勇說。

瀟湘晨報記者 王歡 通訊員 戴子云 常德報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