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這幾天我其實是懵的,因為這部劇才剛播出幾天,很多朋友告訴我劇集很受歡迎。”在接受採訪時,《長安十二時辰》導演曹盾這樣說。6月27日,這部改編自馬伯庸同名小說的電視劇在優酷開播。該劇講述死囚張小敬(雷佳音飾)在上元節當天臨危受命,聯手靖安司主腦、天才少年李必(易烊千璽飾)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播出當天,該劇憑藉緊湊的劇情、有質感的畫面和演員紮實的演技拿下豆瓣8.7高分,也讓這部劇有了年度爆款的潛質。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曹盾說,自己為劇集受到認可感到高興,對得起上大學老師教的東西,對得起資方的信任,既然坐到那個椅子上,就要對那把椅子負責任。至於好評還是差評,聽完了自己消化,覺得人家說的對,下次改;覺得不對,也不用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目前,第一季還未播完,就有不少觀眾追問會是否會有第二季。對此,曹盾迴應稱,第二季具體什麼時候播,平臺還在考慮,至於後面還會不會拍下去,“我個人是希望一直拍下去,一直播下去,如果要加上一個時間,我希望是一萬年。”

為什麼是十二時辰?應該有自己的文化特質

《長安十二時辰》講的是上元節當天,長安城面臨的危機。凶殘的狼衛趁機混入長安城,死囚張小敬(雷佳音飾)臨危受命,與靖安司司丞李必(易烊千璽飾)聯手,必須在十二時辰內解決危機。從現在的劇情進展看,基本是一集講半個時辰(相當於一個小時)的內容,節奏緊湊,讓網友們不吝讚道,這簡直就是“大唐反恐24小時”!

“有人說我們是在向美劇《24小時》致敬,我們沒有!”曹盾說,自己在接戲的時候,反而想的是怎麼不拍成《24小時》,因為這是唐朝的故事,不可能用分秒的概念,而我們有時辰、農曆、節氣,有自己的計時方式,應該要拍出我們文化獨有的東西。最後,電視劇的每一集開頭,都被導演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的方式命名。

有意思的是,為了突出傳統文化,曹盾還找來演技好,書法也好的好友祖峰來幫忙。曹盾透露,祖峰當時接到任務都“瘋”了,“幾十集片頭的字以及每個時辰,包括‘長安十二時辰’都要他手寫。他就在家練,練完了寫一個發我,我再把他的字掃描直接做成了片頭。”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長鏡頭更流暢

《長安十二時辰》一開篇,就是一個長鏡頭,從閣樓上彈唱的歌女到市井人群再到燈籠起火、撲滅。這樣的長鏡頭也貫穿了整部劇,比如張小敬在屋頂追擊狼衛的大段鏡頭等。有聲音認為,長鏡頭的運用,也讓該劇節奏更緊湊,畫面更流暢。

“這個是我們的風格,看起來更流暢。”曹盾稱,馬伯庸小說的節奏本身就很快,劇本也嚴格根據小說的節奏和閱讀的快感創作,爭取放到熒幕上不要太損失,拍的時候也儘量以運動鏡頭、長鏡頭為主,讓大家覺得流暢。不過,在實際拍攝中,曹盾卻遇到了不少問題,“不能用航拍。航拍的機器掛不了大攝影機,小的攝影機永遠不可能跟專業的攝影機一樣,航拍的話畫面品質會變。為了讓畫質統一,我們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是大機器拍的。”為此,劇組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就是來解決器材的問題。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服裝每一件都是劇組做的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服化道成為觀眾議論的焦點,一些對唐文化有研究的網友也在網絡發文討論。在曹盾看來,《長安十二時辰》首先是商業片而不是文獻片,並沒有承載讓唐文化事無鉅細展現出來的責任和義務。但既然要拍大唐,最重要的就是拍出時代氣息的獨特氣質以及生活方式。“人物是活在自己獨有的生活方式中,語言風格,對事物的認識。把這個做紮實了,情感就紮實了。情感紮實了,所有的情節才紮實。”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曹盾透露,出現在畫面中的每一個人,不管主角還是群眾演員,衣服都是劇組做的,沒有一件是租來的,布都是自己織,圖案也是人工印染,服裝均用礦物和草木染料染製作,比如劇中的黃衫用鬱金香染色,紫裙則是用紫草染色。為此,劇組還捨棄了刺繡,“我覺得織和染才是當時最重要的東西,繡是一種手段。現在很多古裝劇為了顯得雍容華貴,都大量使用刺繡。”曹盾透露,自己之前曾給一個國外的音樂老師看過造型照,對方當場就感嘆“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都想去唐朝了,太美了”。

不過,曹盾透露,在建築上為了拍攝的考慮,做了一些妥協。比如按照資料記載,唐時的民居基本上是一層,最早也想按照這個去實現,但後來考慮到有好幾場戲需要在屋頂奔跑,拍不出特點,所以就搭了二層。“在這一點上我們糾結過,後來還是考慮到可看、娛樂這些東西,所以就妥協了。”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評易烊千璽:看書時就覺得他適合

《長安十二時辰》播出期間,雷佳音、韓童生、蘆芳生等資深演員的演技獲得肯定,但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則收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不少質疑認為,易烊千璽的臺詞並不過關,表揚略顯僵硬。對此,曹盾表示,自己在看小說時,就覺得千璽適合這一角色,他的氣質有一種文人風骨,“他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沉穩,穩得住。跟他的年齡不是特別的符合,有點少年老成,這可能跟他的經歷沒有關係。”

曹盾說,千璽也是一個文化素養很高的人,書法非常好,還有雕塑,以及很多大家知道的那些才能才藝,是一個綜合素養很高的人。“他有個人的風格,並沒有那些男孩子邪門歪道的東西。在現場的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工作狀態,偶爾笑場,但是會很快自己回到那個角色裡。他很吃苦,也很敬業。”

“拍戲時他還不到17歲,已經展現出了一個大演員該有的素質。身邊可以說是高手如雲,都是一些老戲骨,千璽的發揮沒有失水準,這讓全組包括很多老的話劇老師都非常讚歎。”曹盾透露,當時千璽和週一圍合作後,週一圍專程來找他,說這個孩子將來不得了。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從《海上牧雲記》吸收了經驗

在《長安十二時辰》前,曹盾的上一部作品《海上牧雲記》可以說是譭譽參半,一部分觀眾認為該劇情節拖沓、邏輯混亂;另一部觀眾則認為該劇畫面精良,有電影質感。在接受採訪時,曹盾坦言,拍攝《長安》時吸收了拍《海上牧雲記》的很多經驗,“老話說失敗就是成功之母,但是你所有的嘗試都會面臨兩個風險,一種是被認可,一種是不被認可。為什麼被認可?為什麼不被認可?你可能得自己關起門來想明白了,下次別犯這錯誤。好的地方就下次繼續保留,才能進步。”

在曹盾看來,《海上牧雲記》讓國產劇的投資體量、製作理念都有一個大的提升,,這部劇也讓他積累了管理劇組更多工作人員的經驗,如何讓團隊有效合理工作,“以前的劇組可能就一二百人兩三百人,《海上牧雲記》的時候是800人,《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不算群眾演員,峰值的時候是一千多人。”

對於《海上牧雲記》節奏過於緩慢的問題,曹盾也有反思,“我其實是想忠於原著的一些文學功底,得保留作者本身的一個氣質,那麼我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嘗試。雖然觀眾覺得太慢,拖沓,但我個人還是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所以這個經驗我並沒有把它扔掉,我是把它帶到這裡的。”曹盾解釋,《海上牧雲記》是一個架空的故事,所以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營造真實感。《長安十二時辰》表現的是唐朝的一天,除了還原歷史的服化道外,還有大量的場面,比如街上的人群都在幹什麼?這一切也是在營造一個真實感,“我覺得只有真實感營造出來了,後續跟進劇情中,演員的情感基礎才能夠真實。”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圖據網絡

編輯 餘孟祥

對《長安十二時辰》有疑問?幫你詢問了導演,知識點都在這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