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拆彈專家 匪徒 邱禮濤 劉德華 中國電影報 2017-05-07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文 | 丁亞平

編 輯 | 姬政鵬

現在市場上的不少電影太過商業化,帶來對電影裡的藝術、技術以至思想、哲學的漠視。電影的“美學化”,也即電影類型元素和社會派視角有機結合,即便是商業大片,卻滿含正能量,有信仰,有道德,更有個性的美質,是不少人期詣的。

邱禮濤導演、劉德華監製並主演的新片《拆彈·專家》,觀後給人驚喜,它在題材選擇、敘事方面和情感刻畫等方面進行了“美學化”探索。強烈的新鮮感,規避了類型片一直普遍存在的雷同與跟風現象。

片中的美學化,趣味濃厚,拍攝主創的一絲不苟,人物的真切表現,影片背後的價值蘊含,給人一再回味的空間。影片誕生的意義,在於不僅有助擺脫束縛我們電影思維和電影行動的主題演繹方法和商業中心主義,而且在一定時間內將能夠和其他好的國產電影一起成為我們進行電影“美學化”新實踐並進而創造新電影理論的驅動力。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這部影片可說是當下影市中包蘊“美學化”質素的基本電影,但綜而論之,自也可歸為商業電影之列,它實打實地要拿票房,但它不是簡單化拙劣地做博弈與表演,以此去拼市場,拉攏更多的觀眾。類型、個性的美質與市場訴求結合,是一種“美學化”電影的好選擇。

港味電影的驚鴻一瞥

《拆彈·專家》情節緊張,與其類型手法較為簡潔乾淨,優雅有範不無關係。影片透露出十足的港味,個性和張力兼具。編導演認真拍戲,場面震撼,人物演繹、情緒渲染和情節講述極其細膩,頗富節奏,警匪鬥智鬥勇、槍戰、汽車追逐和爆炸場面,極重細節,堪稱這些年類型電影的表率之一,產生了幾是惟有港片才能有的令人震撼的動作與力量美感。

一比一打造的“紅袋隧道”格外逼真。這個紅隧的中心段落設計相當精細。隧道兩旁的滅火器、電話那些小物件都一絲不苟地得以呈現。在窄仄的空間與情境中,人性較量、情感刻畫和光影變幻進行了完美結合。

有人說此片的主創為影片拍攝搭建了一比一原大的隧道,因此增加了它燒錢大片的特質,併成為影片的賣點。但是,如果沒有對影片風格和文本的敏感,同時也因了片中人物活動以至具體拍攝起來更為方便利落,邱禮濤大概也不會這樣做的。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在“紅袋隧道”,警匪大戰一觸即發,1000公斤的C-4炸藥輕易即可炸掉香港的交通命脈紅袋,影片節奏、視效與緊張感油然而生,觀眾難以預設和想象在如此小的橋段上展現出這麼複雜、曲折和扣人心絃的故事。除了人質、匪徒,作為中心部分的警察部分表現被置於重點的位置。

觀眾可以看到細線勾勒的警匪雙方的漩渦中心,張警官等人緊繃的狀態和近於崩潰的心理,作為小人物的導遊、年輕警察等人在生死邊緣的表現,都和影片表現的故事融為一體,和港味類型的寫意風格一樣表現得遊刃有餘甚至可以說是天馬行空。

網狀式的隧道綁架與爆炸的中心情節部分,甚至是極小的鑲嵌點,年輕的警察在驚恐之中赴死,章在山在拆爆中的無奈,人質中的導遊、警察父親的選擇,不管是類型安排還是影像都近乎是鬼斧神工級別。

劉德華的理性與感性

作為類型電影《拆彈·專家》同樣反映了主流意識形態的“主要信條”。好的警察是忠於自己職守自己的事業和國家的,拆彈專家們每天都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職守是取理性的積極的奉獻,是建設性而不是消極的態度。

劉德華的形象演技實力、投資眼光兼備,在過去命名的“四大天王”中獨具神采和突出的領先的位置。他此次在《拆彈·專家》中的表演個性鮮明,張力十足,使他近年來顯在的明星優勢持續擴張。

劉德華在此片中的飾演的章在山,是個英雄。他在警署是拆彈No.ONE的角色。他的排爆拆彈工作極端複雜,萬分危險。影片伊始,他並未像什麼大人物偉光正式地入局亮相,去大喊一聲我來了。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他影片出場的造型和演繹風可謂比較質樸,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身邊人而已。

當然,他畢竟和別的人有個性、行動、風格和程度差異,骨子裡透示出霸氣,他和同事共同作戰,守護生命,給人至為絢爛的印象。什麼也比不上呆在愛人身邊呆在家裡來得舒服。可是他有自己的神聖的使命。

遇到危險,他走得很穩健;遇到一觸即發的大危機,他從容鎮定以對;拆彈無望,他囑咐完即將犧牲的年輕警察之後也會反向迅跑。他行事背後的理性與力量格外強大。上天讓他以生命護衛生命,他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看完他的故事,你是否也感到真切、激勵、榮耀,備受感動?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當他看到自己的選擇變得十分艱難的時候,他沒有選擇放棄,他知道他必須自己動手付出努力。

危急之際,絕無大意自信膨脹或矯飾可能。穿上裝備,走向爆炸物,很可能是在走向死亡。拆彈剪引線之前,他高喊疏散人群,聯繫來隧道專家瞭解它的爆炸承載力,和阿斌形成剪黃線還是藍線的約定。在這之後他才自己動手付出生命的努力。

只有知道自己犧牲後如何繼續避免更大的災難出現時,才能放下自己的懸著的心,才能安然面對生死才能慨然無憾地離開這個他深愛的世界

每一個活著的人,都不能不為角色犧牲自己的最後一炸感到極度的感動。英雄之謂英雄,就是在於他們身上的崇高和勇於犧牲大無畏。有的人是永遠不會被忘記的。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章在山在愛情上也曾表現出過人的勇氣和直接。一次偶遇,一見傾心,和美麗知性的李家雯(宋佳飾)的相遇相知相愛,讓男主體會到愛情和青春的美好,那偶然的一瞥,成為他們在一起的源頭。

兩人的愛情沒能在彼此拉扯之間長跑多少年。這對情侶在一起僅約一年時間,他們之間的故事其實未能演繹成為一場驚天動地的愛情。章、李當然也希望生活一直這麼美好。

愛與美好說說容易,但這世界充斥的,卻不都是美好。自私,無恥,犯罪,搞恐怖,不講理,有時也瞬時出現,打斷日復一日的歲月,以至愛情之路事業之路生命之路。幸福完滿、極度美好的故事未能複寫和一直敘寫下去。

愛情短暫而美好,在山的犧牲,讓李家雯肝腸寸斷。斯人已去,套用流行的歌詞,不停地刷著章在山給自己的“我愛你”的回覆微信,流著熱淚的女主的心境:這夜色太緊張,時間太漫長,我的英雄。你在何方,眼看天亮。

人性與現實的形影

作為人質的年輕警察被匪徒身綁高能炸彈,章在山在拆除無望之下內心經歷的期望、失望、無奈、鎮定、殘忍和疼痛,讓人震撼。

決定放棄這個同僚鮮活的生命,然後理性地緊急疏散。當時,在章在山的要求之下,蔡瀚億飾演的年輕警察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我是警察!”這樣傷亡才是最少:遠離人群,遠離車群!

如此極端狀態與命運設定之下,年輕人在生命終點到來之際,觀眾竟是在感動以至淚光中經歷了一次犧牲、領悟和成長!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遊人遊港,老同事聚會,犒勞自己和朋友家人,快節奏中的慢生活,展現出人間妙趣,甚是愜意,箇中情意賽過神仙。出遊的路上難免遭遇擁堵、作難以至危險和不測,放心的茶水、貼心的交流與圍護不可少。

片中內地遊客南下游玩旅行,興高采烈坐上游覽大巴,導遊先給你申明:我們是非購物團。遇匪患突襲時怕遊客慌亂,他首先力求鎮定自己,事事走在前面,讓他下車,他專門要求留下。萍水相逢,他及很多人的誠懇善良都令觀眾難忘。

包括李老師。她善良溫柔,在片中不是花瓶,也不是被物化的,沒有個性和靈魂的人物。她來自內地,曾有過婚姻問題,離過婚,但這個人物沒有被塑造成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女性,更沒有被漫畫化為內地來港尋求女孩的現實歸宿。在不斷翻轉的現實世界裡,這是地理和社會學意義上的典型的代表形象,也是普遍人性的事實投射。

影片表現題材這麼驚悚,其實具體人物和故事表現很紮實,所蘊含的平實的看得見的價值和善與生命軌跡有我們的形影。如此質樸簡單,裡面卻蘊涵多少人性事實以至複雜的道理!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片中反派人物洪繼鵬演繹雖有不足,但仍呈獻一個獨特的心理世界。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

姜武飾演的這個匪徒頭子,雖不按牌理出牌,在後面還更名為“火爆”,卻膽小懦弱,懼怕世間的大愛和勇敢的情感,雖以救出同胞手足(洪繼標)的名義搞事,卻隱藏自己也無法看清的真實的自己。不瞭解人類的正義和勇於犧牲的複雜的思想,無論多邪典,喪心病狂到頭來也只是開出一副瘋狂的藥方。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趣味深厚的“美學化”電影總是會有人看,擋不住觀眾自行做出的選擇。《拆彈·專家》4月28日週五首日4800萬(含午夜場114萬)。五一檔期裡《拆彈·專家》躍居國產電影票房首位,三天累計2.36億。

這展現了觀眾的熱情,也突顯了國產電影“美學化”建構上取得的進展。實力不同,影片的效果便也迥異,謝謝我們這個不斷自新的電影時代。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所長、研究員)

《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拆彈·專家》:“美學化”與“港味”電影的魅惑|名家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獲取授權請點擊“閱讀原文”

商務合作微信:21474250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