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豐順縣龍崗鎮探路茶產業 引領農民致富

農業 綠茶 三農 廣東農業信息網 2017-05-21

沿著蜿蜒的公路盤旋而上,煙霧繚繞的大山深處,連片的茶林若隱若現。藏在梅州市豐順縣龍崗鎮的馬圖村,素有“梅州高原”之美稱。

從小茶葉到大茶業,馬圖村深藏著種茶致富的故事。“這幾年,隨著收入越來越高,大部分人在村裡蓋起了新房。”馬圖村黨支部書記饒富琴說,根據不完全統計,馬圖有七成村民在梅州城區買了房子。

原來,馬圖村通過成立公司、整合資源,實現從零散種植到規模化、標準化的轉變,茶葉價格水漲船高,從數十元/斤上升到數百元/斤。2014年,“馬圖綠茶”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這是龍崗鎮耕山致富的一個縮影。目前,龍崗鎮響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在茶葉種植、生態環境建設、標準化等方面進行探索,結合新農村建設,發展休閒旅遊產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茶事 一片葉子成就致富路

馬圖村地處粵東蓮花山脈高深山區。因為山多耕地少,交通閉塞,這裡曾是十里八鄉知名的貧困村。脫貧的故事,正是從一片葉子開始。

其實,馬圖村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世代相傳的茶樹和茶史。馬圖有著300多年的種茶歷史。1984年,馬圖茶被評為梅州市八大名茶之一,當時旅居東南亞的僑胞和港澳臺同胞,每逢回鄉探親之時,都要委託人或專程前往馬圖村買上幾斤馬圖茶,作為贈送親朋的佳品。

“得天獨厚的高山氣候,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足、土質肥沃的氣候環境,適宜茶樹種植。”龍崗鎮黨委委員、馬圖村前任村支部書記饒富通說,因缺乏資金、技術,規模小、產量低,經濟效益不高。

“2006年,每斤茶葉只能賣30元左右,一年折騰下來,根本賺不到幾個錢。”村民饒維造回憶起當時的艱辛:因為山路崎嶇,茶商一般不願意前來收購,茶農只能挑籮筐、走村過圩推銷茶葉。

龍崗鎮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馬圖村的幹茶總產量為6萬斤,茶葉總產值500萬元,茶農種茶單項經濟收入約1280元。

如何將種植茶葉的效益放大?經過幾年的深思熟慮,2007年初,饒富通決定在村裡組建股份制茶業公司。為此,饒富通帶著村民代表到村裡每家每戶徵求意見,到深圳、廣州等地尋求外出鄉賢幫助。

2007年10月,馬山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當時公司主要由村裡外出經商的鄉賢饒富強投資,村委會參股,村民自由入股。”饒富通說,公司成立後,整合全村3000多畝茶園,打造現代化生產基地,加快技術改造,提高茶葉產量、品質,打造茶葉品牌。

2009年,上市的馬山綠茶的品質大幅提升,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茶葉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此後,馬山茶業逐步發展成為了集茶葉分級採收與遴選、精加工與倉儲等於一體的茶業全鏈條企業。

自組建茶葉股份公司後,村民又看到了種茶致富的希望,將勞作重心轉向高山茶樹,返鄉種植高山茶樹的外出務工人員也越來越多。

截至2015年,馬圖村年產茶40萬斤,產值6000萬元,年收入超10萬元的茶農有450戶。龍崗鎮種茶致富的故事還在上演。

茶葉 馬圖綠茶成為國家地理標誌

在江坑村,山林的主人朱添財望著茶林,難掩內心喜悅,“今年茶葉的長勢更勝一籌。”在2009年,這裡還是一片荒地,朱添財回鄉創辦豐順縣龍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把閒置的山地資源盤活。

在龍豐的車間裡,茶葉經過兩炒兩揉的精製,條索緊結,顏色灰綠有光澤。“這裡採用的是祖傳的手藝,結合現代科技進行生產、製作。”龍豐的炒茶師傅饒富亮是馬圖村人,“已經記不清是茶几代了”。

“茶產業在迎來轉型升級。”龍崗鎮長邱茹莉告訴記者,龍崗鎮上百年的老茶樹多達10萬餘株,將發揮好資源和技術的優勢,不斷改進製茶工藝,大力推廣機械化製茶新工藝,發展高品質的有機茶。

龍豐農業採用統一供種、統一採購、統一工藝流程、統一產品質量、統一包裝、統一銷售的現代企業經營方式,保障產品的“質”和“量”。2015年,龍豐投入500多萬元資金建設了15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加工廠。此後,通過梅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SC食品生產許可認證”。由於茶葉質量高,幾年時間,龍豐農業“名聲大噪”。

令饒富亮欣喜的是,“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12年前,饒富亮的兒子得了精神疾病,幾年治療下來,家庭一貧如洗。隨著龍豐農業的聲名鵲起,饒富亮的收入年年上漲,現在已經月薪過萬。

在馬山茶業生態茶園基地,從灌溉到採摘,處處可見現代化管理細節。值得一提的是,馬山公司還與廣東省農科院茶業研究所合作試驗,通過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保障茶葉品質及生態環境安全。

得標準者得天下。近日,馬圖綠茶的地理標誌產品地方標準,經省質監局批准發佈,即將正式實施。原來,馬圖茶企與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建立合作,茶葉品質不斷提升。2014年,“馬圖綠茶”獲批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經過幾百年的沉澱,龍崗鎮的茶葉形成了較為統一、世代相傳的工藝技術和獨特的風味。”龍崗鎮委書記吳鵬鳥介紹,目前,龍崗鎮形成以馬圖為主,輻射帶動坪豐、江坑、鬆梅等村的綠茶生產格局。

茶業 “三產”融合探新徑

目前,馬山茶業採用的是“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在保護老茶園的基礎上,篩選培育種植小葉種,擴大種植規模。這一做法有效整合了原有茶葉的種植、加工和銷售模式,帶動了周邊近千農戶。

“現在好一點的茶葉都是300元/斤,最貴的是3000元/斤。”饒維造說。原本他種植的茶樹僅3畝,看到了希望,又擴大種植規模,現在有20多畝茶田,“去年的收入有13萬元,不用再外出務工了。”

從零散、無序到規模化、標準化種植,龍崗鎮的茶葉種植一步一步實現產業化發展,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

如今,以“馬圖綠茶”為代表的龍崗茶葉,正在走向全國各地,更銷往東南亞等海外市場。數據顯示,至2015年龍崗鎮共有茶葉種植戶1600多戶,種植面積23300畝,茶葉產業年產值達到2.1億元。

80多年前,這天然屏障為中共紅軍保留下革命的火種。饒富通介紹,這裡曾發生過兩次“馬圖會議”,留下朱德、朱雲卿、羅榮桓、聶榮臻等前輩的足跡,相傳在1929年,朱德率領紅軍進駐馬圖村。朱德深知粵東人民生活艱苦,將一大袋從閩西準備載到井岡山的茶種留下,贈給當地茶農。此後,茶農把朱德贈送的茶種精心培育,並將它叫“紅軍茶”。

“故事總是有一定的歷史依據。”邱茹莉表示,龍崗鎮自然資源豐富,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以美麗茶園為載體,以茶文化為品牌,結合紅色文化和客家文化,大力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產業。

“馬圖本身山水皆有,如果能夠與紅色資源結合,就可以打造成為系統的紅色旅遊景點。”吳鵬鳥認為,革命遺址因“紅”而厚重,因“綠”而秀美,紅色旅遊就是“紅”與“綠”相融的探索性嘗試。

目前,龍崗鎮落實豐順縣委、縣政府的部署,在馬圖村建設“中央蘇區豐順革命史料陳列館”綜合示範基地,包括建設紅色革命鬥爭史料館、元帥紀念廣場、中央蘇區革命舊址、革命烈士紀念廣場等。

“我們計劃把馬圖村打造成為一個既能全面展示原中央蘇區革命文化,又能發展美麗鄉村旅遊的綜合性紅色愛國主義示範基地。”吳鵬鳥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