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能“人道”多少香港“難民”?'

"

當香港暴民毆打內地人士及環球網記者時,香港騷亂即已進入尾聲,施虐的暴力畫面足以定調這是一場非理性暴動,強化港府“平亂”能量。當然,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不願從這場“民主派對”中離去,但特朗普與美國務院已與暴力行為拉開距離,顯示場子即將燈熄茶涼,不走也是蕭索,留在原地已完全失去正當性。

為選舉套利,臺灣綠營消費香港事件不亦樂乎,選情也加溫不少。蔡英文收割到忘乎所以,宣稱“將以人道救援方式,給予個案上的協助”。“外交部”立刻跳出來喊遵命,但不忘提醒這是陸委會主管業務。接到燙手山芋,陸委會隨即表示會依《港澳條例》妥善處理。

什麼意思呢?

這道“聖旨”頗有玄機,民眾看到的是“人道”,相關單位看到的是“個案”。因此一般人以為蔡英文想做默克爾,站在人道的高崗上大量接納難民,但執行單位眼尖,知道“蔡皇”以“個案”上了保險,這就不是一道廣納難民的“聖旨”。

陸委會特別強調,近來港人移臺數量增加,詢問度更是暴增,但尚未有申請政治庇護者。因此雖端出了《港澳條例》的法源依據,但這是移民老辦法,與“人道”一點關係也沒有。所謂申請政治庇護的“個案”,最多隻能暫時行政處理,畢竟臺灣並沒有類似“難民法”的法源,根本“不能人道”。

"

當香港暴民毆打內地人士及環球網記者時,香港騷亂即已進入尾聲,施虐的暴力畫面足以定調這是一場非理性暴動,強化港府“平亂”能量。當然,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不願從這場“民主派對”中離去,但特朗普與美國務院已與暴力行為拉開距離,顯示場子即將燈熄茶涼,不走也是蕭索,留在原地已完全失去正當性。

為選舉套利,臺灣綠營消費香港事件不亦樂乎,選情也加溫不少。蔡英文收割到忘乎所以,宣稱“將以人道救援方式,給予個案上的協助”。“外交部”立刻跳出來喊遵命,但不忘提醒這是陸委會主管業務。接到燙手山芋,陸委會隨即表示會依《港澳條例》妥善處理。

什麼意思呢?

這道“聖旨”頗有玄機,民眾看到的是“人道”,相關單位看到的是“個案”。因此一般人以為蔡英文想做默克爾,站在人道的高崗上大量接納難民,但執行單位眼尖,知道“蔡皇”以“個案”上了保險,這就不是一道廣納難民的“聖旨”。

陸委會特別強調,近來港人移臺數量增加,詢問度更是暴增,但尚未有申請政治庇護者。因此雖端出了《港澳條例》的法源依據,但這是移民老辦法,與“人道”一點關係也沒有。所謂申請政治庇護的“個案”,最多隻能暫時行政處理,畢竟臺灣並沒有類似“難民法”的法源,根本“不能人道”。

蔡英文能“人道”多少香港“難民”?


蔡英文17日聲稱,將組成專案小組監看香港的情勢發展(圖片來源:中時)

“不能人道”的移民政策與獨派思維

在街頭丟了汽油彈,然後想“投奔自由”的香港暴民請注意,臺灣陸委會給了你16盞“明燈”申請來臺居留。想靠岸,你得有直系血親或配偶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依親居留),或具有專業技術能力並取得香港政府執業證書(技術居留),或在臺灣有臺幣600萬元以上投資(投資居留),或有特殊成就,高中學歷以上,在國際性募資平臺籌滿200萬臺幣,有專利權,在臺創業(創業居留)。

以上皆非“人道政治庇護”,而是正常移民政策,前者處理的是難民,後者處理的是移民。

簡言之,臺灣為了避免無法預期的衍生性人口,移民政策簡單說就是隻歡迎“有錢有才”者。在移民政策上講人道,得看你有多大本事吞下多少外來移民,本事不夠,就不能人道,“現實”必然擊垮“價值”,歐洲就正在經歷一場苦澀的道德清洗。

因為兩岸特殊的法理現狀,香港人得了解,你想取得“中華民國”身份證,享有本地居民的完整福利就得“落戶”。臺灣是“戶籍大於‘國籍’”的地方,有戶籍必有身份證,有身份證未必有戶籍。而想要入籍,就要經過“居留”與“定居”兩個步驟。

上述“有錢有才”的條件僅為“居留”,在臺灣仍是外人,要跨過定居的門檻又另有條件,唯有取得“定居許可”才能入籍,並領取身份證與護照,享有與臺灣人一樣的權利義務。

香港人另外還得注意,移民政策是隨時可能調整的流動性政策,若一下湧入太多移民,以致臺灣“不能人道”時,移入門檻就會忽然提高。誠然,因為部分香港民眾對政治現狀不滿而移入臺灣的數量激增,但所謂“激增”也不過是從每年數百人增加到一千多人,臺灣民眾還感受不到歐洲那種“難民痛”,倘若數量增至每年超過數萬人,那“人道”肯定變成“人禍”。

“臺獨”團體“新臺灣國策智庫”最近開了會,談“香港反送中與臺港關係”,講到香港人爭取自由民主時很高潮,高喊“提升臺港關係”“聲援香港民主”,但論及“改善投資移民規定”時,秒縮。

所謂的改善,是指縮短港人在臺居留時間,好讓他們能維持香港的工作與活動,以及放寬港人來臺求學門檻。另外,這群獨派認為政治庇護與實施難民法不可行,也就是不贊成在“港澳條例”之外另開法律小門讓政治難民大量湧入,而是傾向讓陸委會在“港澳條例”下有行政授權空間,換言之,就是個案處理。

而且,還強調陸委會應注意條例中的“香港居民”定義,1997前是香港人,言下之意恐怕是,為“夠本土”的香港人“個案”搞政治庇護可以,1997年後從大陸或他國移民至香港者不算“香港居民”,不宜庇護之。

以上說法可見,獨派的人權標杆是,庇護“港獨”才算人道,否則是人禍。

"

當香港暴民毆打內地人士及環球網記者時,香港騷亂即已進入尾聲,施虐的暴力畫面足以定調這是一場非理性暴動,強化港府“平亂”能量。當然,還是會有為數不少的香港人不願從這場“民主派對”中離去,但特朗普與美國務院已與暴力行為拉開距離,顯示場子即將燈熄茶涼,不走也是蕭索,留在原地已完全失去正當性。

為選舉套利,臺灣綠營消費香港事件不亦樂乎,選情也加溫不少。蔡英文收割到忘乎所以,宣稱“將以人道救援方式,給予個案上的協助”。“外交部”立刻跳出來喊遵命,但不忘提醒這是陸委會主管業務。接到燙手山芋,陸委會隨即表示會依《港澳條例》妥善處理。

什麼意思呢?

這道“聖旨”頗有玄機,民眾看到的是“人道”,相關單位看到的是“個案”。因此一般人以為蔡英文想做默克爾,站在人道的高崗上大量接納難民,但執行單位眼尖,知道“蔡皇”以“個案”上了保險,這就不是一道廣納難民的“聖旨”。

陸委會特別強調,近來港人移臺數量增加,詢問度更是暴增,但尚未有申請政治庇護者。因此雖端出了《港澳條例》的法源依據,但這是移民老辦法,與“人道”一點關係也沒有。所謂申請政治庇護的“個案”,最多隻能暫時行政處理,畢竟臺灣並沒有類似“難民法”的法源,根本“不能人道”。

蔡英文能“人道”多少香港“難民”?


蔡英文17日聲稱,將組成專案小組監看香港的情勢發展(圖片來源:中時)

“不能人道”的移民政策與獨派思維

在街頭丟了汽油彈,然後想“投奔自由”的香港暴民請注意,臺灣陸委會給了你16盞“明燈”申請來臺居留。想靠岸,你得有直系血親或配偶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依親居留),或具有專業技術能力並取得香港政府執業證書(技術居留),或在臺灣有臺幣600萬元以上投資(投資居留),或有特殊成就,高中學歷以上,在國際性募資平臺籌滿200萬臺幣,有專利權,在臺創業(創業居留)。

以上皆非“人道政治庇護”,而是正常移民政策,前者處理的是難民,後者處理的是移民。

簡言之,臺灣為了避免無法預期的衍生性人口,移民政策簡單說就是隻歡迎“有錢有才”者。在移民政策上講人道,得看你有多大本事吞下多少外來移民,本事不夠,就不能人道,“現實”必然擊垮“價值”,歐洲就正在經歷一場苦澀的道德清洗。

因為兩岸特殊的法理現狀,香港人得了解,你想取得“中華民國”身份證,享有本地居民的完整福利就得“落戶”。臺灣是“戶籍大於‘國籍’”的地方,有戶籍必有身份證,有身份證未必有戶籍。而想要入籍,就要經過“居留”與“定居”兩個步驟。

上述“有錢有才”的條件僅為“居留”,在臺灣仍是外人,要跨過定居的門檻又另有條件,唯有取得“定居許可”才能入籍,並領取身份證與護照,享有與臺灣人一樣的權利義務。

香港人另外還得注意,移民政策是隨時可能調整的流動性政策,若一下湧入太多移民,以致臺灣“不能人道”時,移入門檻就會忽然提高。誠然,因為部分香港民眾對政治現狀不滿而移入臺灣的數量激增,但所謂“激增”也不過是從每年數百人增加到一千多人,臺灣民眾還感受不到歐洲那種“難民痛”,倘若數量增至每年超過數萬人,那“人道”肯定變成“人禍”。

“臺獨”團體“新臺灣國策智庫”最近開了會,談“香港反送中與臺港關係”,講到香港人爭取自由民主時很高潮,高喊“提升臺港關係”“聲援香港民主”,但論及“改善投資移民規定”時,秒縮。

所謂的改善,是指縮短港人在臺居留時間,好讓他們能維持香港的工作與活動,以及放寬港人來臺求學門檻。另外,這群獨派認為政治庇護與實施難民法不可行,也就是不贊成在“港澳條例”之外另開法律小門讓政治難民大量湧入,而是傾向讓陸委會在“港澳條例”下有行政授權空間,換言之,就是個案處理。

而且,還強調陸委會應注意條例中的“香港居民”定義,1997前是香港人,言下之意恐怕是,為“夠本土”的香港人“個案”搞政治庇護可以,1997年後從大陸或他國移民至香港者不算“香港居民”,不宜庇護之。

以上說法可見,獨派的人權標杆是,庇護“港獨”才算人道,否則是人禍。

蔡英文能“人道”多少香港“難民”?


楊逸朗(左)在6月26日民陣愛丁堡廣場集會後煽動在場群眾包圍警總,後逃往臺灣。(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網)

從政治操作的角度看,既然是個案處理,也就可以推論,尋常香港示威群眾是不太可能被蔡英文“人道”的,而得是有頭有臉的“港獨”才有資格被庇護,並以行政手段而非立法手段彈性處理。或是更乾脆地說吧,綠營琢磨的應是,只有能為蔡英文選舉助攻的“港獨名流”,才有“人道價值”。

華人皆知民進黨乃“雙標黨”,人道邏輯與眾不同也不會驚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