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 襄陽跑出加速度——我市全面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綜述

材料科學 創業 經濟 大學 華夏經緯網 2017-06-02

【襄陽政府網消息】科技是一座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自主創新則是引擎。

1800多年前,諸葛亮隱居隆中,造出了木牛流馬。如今,在襄陽的城市血脈中,革故鼎新的創新活力奔湧不息。

湖北三環車橋有限公司的汽車前軸產能全國第一,湖北中航精機科技有限公司的座椅調角器產能全國第一,湖北迴天膠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車用粘膠產量全國第一……如今的“襄陽智造”叫響全國,蜚聲海外。

搭建平臺、促進產學研、推進創業孵化……開放包容的襄陽,正通過創新,讓“襄陽智造”更加光彩奪目。

搭建創新平臺:

巧借“外力”,加快要素聚集

今年2月,襄陽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沃薄膜公司)收到一筆來自美國的訂單。根據要求,需要將無機環保無滷的阻燃劑做成麵粉那樣的細度,否則產品就不合格。“我們本身沒有這塊研發能力。”三沃薄膜公司總經理助理姚小龍說,過去接到這樣的訂單隻能忍痛割愛。

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一大批擁有強大研發能力的平臺向社會開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的化學材料研發平臺,徹底解決了三沃薄膜公司遇到的困難。“依託這個平臺,我們兩個月實現投產。”姚小龍說,產品投入市場後供不應求,除了完成美國5噸的訂單,還收到了廣東、浙江等地的訂單。

開放研發平臺,實現互利共贏,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得到了實惠,而研發方向和經驗的提升,又讓航天四十二所這樣的企業市場適應能力越來越強。“一季度就有49個客戶將研發項目委託給我們,現在每週都有10個項目在同步推進。”航天四十二所原材料合成研究室高級工程師葉丹陽說,研發平臺對外開放後,一個季度的工作量超過全年。目前,航天四十二所還與多家國外公司進行合作,搭建更多創新平臺。

加強研發,把自主創新作為提升競爭力的祕訣,這樣的創新企業群正在襄陽湧現。

未來科技(襄陽)有限公司將目光鎖定3D技術的應用,在襄陽設立生產研發總部,把小市場做成了大產業。5月底,一筆1.2億元的訂單就將走出國門,走向印度。

一款釩電池儲能系統技術擁有專利16項,最長使用時間已經超過6年。大力電工襄陽股份有限公司把釩電池儲能系統技術水平已經做到了全國前三。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襄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達346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4%,遠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搭建平臺,合作共贏。襄陽通過科技平臺建設,形成強勁“科技磁場效應”。

11個專家團隊入駐院士專家創新創業園區;生物醫藥、新材料、先進製造3個工作站落戶“海智計劃”襄陽工作基地。

襄陽科技城自去年開園運營以來,共引進創新創業項目、科研平臺機構34個,人才團隊30個,高端人才128人,並吸引117個高端項目入駐。

7個國家級和4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個校企共建研發中心,以及80%以上企業自主建立的研發中心,構成了我市科技創新強大的研發平臺。

2016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製造業總產值3801.1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超9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3.5%和14.3%。

推動產學研一體化:

提升“內力”,聚合創新資源

石頭,融成水,拉成絲,能幹什麼?

能耐1000℃高溫,製作成消防服,穿上它能自如出入火海;只有頭髮絲三分之一的大小,卻能承受200噸重量,用它代替鋼筋,吊斜拉橋,200年不用維修。

湖北匯爾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上了玄武岩纖維這根特殊的“石頭絲”,卻因缺乏技術舉步不前。

關鍵時刻,襄陽為企業搭建平臺,中國工程院劉嘉麒院士帶著技術牽手匯爾傑公司,使公司實現了玻璃纖維、玄武岩纖維“兩條腿走路”。

開展院地合作、產學研項目對接、院士(專家)襄陽行、成果轉化基地與研發平臺共建……襄陽通過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加速推動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

全市70%以上的科技型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係,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產學研合作對接活動。

與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等高校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組建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襄陽中心”、中國科學院老專家技術中心襄陽工作站等重要產學研合作平臺,建立了國家技術轉移中部中心襄陽分中心。

2013年,襄陽華中科技大學先進製造工程研究院落成,為我市企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襄陽九鼎昊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溼式電除塵設備需要提檔升級,但控制器無法兼容。華科工研院派出2個團隊入企調研,設計多套改造方案,幫助企業攻破了技術難題。新設計的控制器使產品成本降低30%,效率提高50%,投用後每年可為企業增加產值5000萬元以上。

3年來,華科工研院服務了幾十家襄陽企業,不僅與中航精機、飛龍摩擦等一批骨幹企業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還與駱駝集團、雪美實業等10多家企業簽訂1000多臺(套)數控一代裝備升級工程應用合作協議,目前已實施400多臺(套)。“解決當前我市一批企業在‘智造’上創新動力和資源整合能力不足問題,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成本。”市裝備製造產業辦公室主任彭濤表示,該平臺為我市積極對接省內外重點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創造了條件,引導更多的科研成果和項目落戶襄陽。

建立技術創新體系:

形成“合力”,助力成果轉化

通過互聯網,就能為水泥、化工、冶金、紡織等在內的10多個行業的100多家企業提供節能服務。萬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WOES智能優化節能系統”受到市場歡迎。

“這個系統跨行業、跨學科、跨專業,既要解決理論問題,還要考慮工藝問題,而且要實現技術應用。”萬洲電氣董事長趙世運表示,項目立項時困難重重,單憑企業很難解決全部問題。

院士專家工作站得知消息後,介入項目的研發、調試、驗證,最終排除了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的障礙,促使項目落地。

和萬洲電氣一樣,我市80%以上的工業企業建立了研發機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0%以上,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到67.9%,以企業為核心、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建立。

全市建成3個國家級、9個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7個省級眾創空間,在孵企業685家。

2015年4月16日,我市首個“創客空間”——維勝機器人創新工廠揭牌,當年產值就超過1000萬元。

目前,該公司博士研發團隊2支,結構工程師4名,系統研發人員5人。東風汽車、東風車橋等大公司仍是它的客戶。

據瞭解,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8.2%來自高新技術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是2011年的2.4倍,佔到了GDP的比重達到25.02%,創新型經濟已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科技創新帶來的產業升級、發展提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創新資源將眼光投向襄陽。

5月11日,中國技術交易所襄陽工作中心在我市正式落地。該中心將在中國高端技術交易中心市場與襄陽本地產業發展、企業技術服務需求之間架起一座橋樑,為襄陽的創新創業和本地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新鮮血液。

“我們會積極走訪企業,邀請專家來進行座談、交流。”中國技術交易所總裁郭書貴表示,真正瞭解了企業的需求,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更好地讓科技資源與成果轉化進行對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