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不完美媽媽 高考 性侵犯 重慶 山東 彬彬有理 2019-06-16

6月8日下午,幾乎同時發生的2起校園殺人案震驚全國。

濰坊寒亭區寒亭一中,王某疑似因“早戀”糾紛,將同學周某捅傷。

受害人周某立馬被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後死亡。

後來,據周某同學葉子稱,兩人曾經是情侶關係,後已經分手。

令人想不到的是,平時一向靦腆,為人和善的王某,怎麼會對一個女孩子痛下殺手?

類似的事件也在衡水發生了。

高考結束後,2名同學發生了衝突,其中1名同學葉某被袁某捅傷致死。

一則視頻中可以看出,面對倒地不起的葉某,袁某絲毫沒有驚慌,並且指手畫腳,還在宣洩著自己的憤怒。

本應迎來的是狂歡的暑假,和美好的未來,卻讓4個家庭的命運就此改變。


▲視頻來源:澎湃視頻

然而,這不是個例。

校園暴力殺人案件在近幾年,發生概率上升,如花的年齡竟會做出種種惡劣的行為。

這不得不讓我們反省,比成績更加重要的是人性!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在成功之前先成人

校園向來都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卻成為了暴力的滋生地,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殺人案,讓我們看到了那些隱藏在少年身後的惡魔。

去年6月1日,重慶融匯清華實驗中學初二年級學生牟某被同年級學生蔣某刺傷,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兩個14歲的孩子,只因發生了口角,便大動干戈,以武力的方式爭勝負,最後釀成大禍。

同樣是去年,山東淄博某中學初三學生秦某,對同班同學瘋狂砍殺十幾刀,刀刀致命。

網上廣為流傳的,是秦某的殺人動機:殺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了。

僅僅是因為衝突,就讓孩子們選擇走上犯罪的道路;那些無辜的父母和支離破碎的家庭,則要一直活在陰影中。

他們怎麼都想不通,那個看似老實、少言的孩子,為什麼成為殺人凶手?

而為什麼在學校這麼看似安全的地方,還會發生如此可怕的事情?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學校的試卷從來不考人性。

前幾年,校園暴力頻頻曝光於網絡,那些施暴的同學,將毆打、羞辱其他同學的視頻發佈在網絡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而這些施暴者中,從來沒有優等生和差等生之分。

甚至有些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參與到了一起又一起的暴力案件中。

可見,在父母和老師想方設法提高成績的同時,卻缺失了“人性”的教育。

孩子們的100分,是父母和老師的期許,卻無法成為自己的驕傲。

而那些缺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就像是定時炸彈一樣,埋藏在靈魂中。

這些因嫉妒、憤怒而產生的暴行,都是引爆每個孩子內心中那顆炸彈的導火索。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我們不得不反省,一切以人性缺失為代價的教育,都是失敗的教育。

近十年,我們都在推崇素質教育,要提高孩子們的綜合素質,讓他們成為德智體美樣樣優秀的人才。

可是,我們卻看到了一幕幕失敗的案例。

因為,諸多父母和老師還在認為,成績是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的標杆。

於是為了能考上好學校,父母和老師就產生了一些無所不用其極的教育方式。

幾年前,我替親戚給孩子開家長會,在洗手間聽到了顛覆我三觀的事情。

兩個年級不大的女老師,議論著令她們頭疼的學生們。

其中一個老師非常“驕傲”的講述著如何對孩子們進行體罰、辱罵,甚至將此行為當做是約束孩子們的有力武器。

更讓人無法想象的是,甚至有一部分父母與老師達成一致,用“暴力手段”來解決孩子的成績問題。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那些原本心智就尚未成熟的孩子,在面對如此暴力的教育模式,他們反而會以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所以,如果父母和老師無法教孩子做人,那又怎麼教他們做功課呢?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孩子暴力行為的背後

必然藏著暴力教育

2014年11月25日,是男孩原原和父母一生的噩夢。

當天,一名10歲的女孩放學回家,在乘坐電梯的時候,看到一位婆婆帶著1歲的原原。

奶奶走出電梯後,原原沒有跟上,女孩便立馬關上了電梯,在電梯裡對原原實施毆打。

到了25樓,這個女孩像扔貨物一樣將原原扔出去,便消失在電梯裡。

隨後,她帶原原回到自己家中繼續毆打,在陽臺上,將男孩扔下樓。

奶奶再看到原原的時候,他已經倒在一樓的草坪中,渾身都是血,搶救多日後,才脫離生命危險。

這件事,令全國網友憤怒和震驚,一個10歲的女孩,彷彿魔鬼一般,做出如此暴行!


有網友評論說:“暴力的背後必然藏著暴力。”

在之後對女孩父母的採訪中,其父親稱,夫妻二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時常會打罵她,多少會對她的性格造成影響。

這種教育模式最令人髮指的地方是,不僅摧毀了自己孩子的一生,還對其他孩子和家庭的幸福造成威脅!

但這種教育模式,也是備受外界爭議。

很多人認為,如果不用打罵孩子,那麼父母的話就不具有權威性,他們就不會聽話。

打在身上,記在心裡,錯了就打,下次就不會再犯了。

可事實上,長期打罵孩子,不僅不會達到父母的心理預期,反而會讓他們記恨父母,甚至變得更加暴力。

這是一種規律,當你用暴力的方式來與孩子建立溝通,或者進行管理,那麼孩子就會被潛移默化:能動手就不要動口。

不僅父母的暴力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巨大影響,老師同樣。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2017年,安徽阜陽市太和縣,一名13歲女孩被同學毆打,並且將視頻上傳到網絡。

而在女孩求助老師之後,學校領導的行為更令人痛心。

他們沒有及時瞭解和解決問題,而是為了學校的名聲,要求所有參與其中的同學將此事隱瞞下來,不可告訴父母。

直到父母看到視頻後,此事才得以曝光。

試想一下,如果此事一直隱瞞下去,那麼這個女孩將會一直活在校園暴力的陰影下。

而面對老師的冷漠,最後的結局,要麼就是自我毀滅,要麼就是毀滅他人。

為人師表,難道僅僅是為了升學率,而不是培養一個思想行為健康的孩子嗎?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而父母和老師在這張白紙上,粗暴的畫上了黑色,那麼他們呈現給外界的,怎麼可能是彩色?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暴力教育的產物:

無知、無愛、無德、無孝

那些使用過暴力的父母和老師,大部分都認為,如果心平氣和的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他們反而不會記住。

但是如果又打又罵,他們反而會因此害怕,從而記住:如果我不聽話,不好好學習,還會捱打捱罵。

打一次不聽話,就打第二次,總有一次會打到孩子徹底不敢反抗。

可在那一次次的暴力下,孩子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仇恨”,即使不在父母或老師身上爆發,也總會有其他人“遭殃”。

孩子們不是野獸,需要用如此野蠻的方式去馴服。

而經歷過暴力教育的孩子們,一定都有一個共同點:人性缺失。

1、無知

這裡主要指的是,對是非對錯的無知。

父母和老師的言行舉止,是孩子們的標準。

孩子們從不會思考:為什麼他們要打罵我,他們只記住了,暴力才能解決問題。

所以,在他們未成形的認知裡,暴力不是一種錯誤的行為模式,而是一種方式方法。

2、無愛

在“暴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都缺乏愛的能力。

他們對於父母或者老師暴力行為的解讀,通常都是:

打我罵我就意味著他們不愛我,否定我,就是我不好。

所以,他們會不懂如何與人相處,在人際關係發生矛盾時,也就無法用溫和的方式去處理。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3、無德

暴力,會讓一個孩子失去對生命的敬畏心。

他們會因為長期處於暴力教育下,而變得想要釋放。

在憤怒時,他們會習得父母或者老師發怒的行為模式,摔東西、動手打人,甚至自殘。

因此失去道德約束,從而出現人格不健全,走上犯罪的歧途。

4、無孝

在最需要愛的年紀,父母和老師卻給了暴力。

所以,孩子們怎麼可能會孝順“仇人”呢?

相反,他們會以暴制暴。

然而等到父母需要愛和陪伴的時候,他們能給的,最多隻有冷漠。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和老師親手打造的,你想讓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用什麼樣的方式對他。

而就算是要考好成績,也要品學兼優。

一切的優秀,都是建立在健康的人性之上。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如果教育無法重來

那麼該如何補救?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暴力行為,那麼再改變教育方式是不是為時過晚?

是的。

孩子在12歲之後,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如果他們已經出現反常的暴力行為,這時候教育是無濟於事的。

不管作為父母還是老師,在面對孩子情緒失控,出現暴力行為的時候,千萬不要以暴制暴。

1、打開他們封閉的內心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很多使用暴力的孩子,你會發現,往往他們表達能力很差。

所以父母和老師,可以通過溝通的方式引導孩子,而不是逼迫孩子說出暴力背後的原因。

當孩子主動說出內心的恐懼、焦慮時,說明戒心已經放下,你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2、引導他們進行情緒的釋放

就像上面所說,很多時候,孩子會通過暴力的行為來釋放憤怒、委屈等負面情緒。

所以,一旦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父母和老師就要及時進行正確的引導。

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進行戶外跑步、游泳等有意思的戶外運動;那麼老師則可以通過心理疏導,減緩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3、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讓他們學會寬恕

暴力行為,不管是自我攻擊還是對外攻擊,實際上都是在發洩累積的“仇恨”。

孩子不會理解父母教育的苦衷,但是一定會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

在有效果溝通下,父母和老師都可以向孩子進行自我反省。

試著肯定和接受孩子的現狀,避免“仇恨”在心裡繼續擴大。

4、不過分灌輸“好好學習”的思想

不要為了那點分數,就用很多極端的方式“對付”孩子。

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不是如何考100分,而是做一個好人。

簡單說,就是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

當他們意識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時,學習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一切的知識、技能學習,都不應該犧牲人性。

而家庭的幸福建設,離不開孩子的心理健康。

希望每個家庭,每個校園裡,都不再看到暴力的影子。

---說在最後---


每個暴力的孩子背後,都有暴力的教育方式,父母要塑造孩子更健康的人格和成長環境。

加入彬彬幫,關注彬彬有理公號,讓彬彬姐告訴你,如何做一個“非暴力”媽媽。


2名花季少年命喪高考考場:孩子,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人性


▲猛戳上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