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不完美媽媽 積木育兒 2019-05-07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假期聚會的時候,一個媽媽很頭疼地吐槽說,孩子怎麼越長大就越不聽話了?

我說,你該高興才是,說明你的孩子很健康啊。她一臉霧水。

我就給她講了下面兩個故事,帶她,也帶大家一起看一看,假如一個孩子,一直很聽話,一直不叛逆,會怎麼樣?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一個媽媽的女兒,就是這麼一個乖巧聽話,從來不會跟父母頂嘴的小孩兒。

可是,這個媽媽很頭疼。她是醞釀了半天的措辭,最後才鼓起勇氣張口問我問題的:

我女兒已經11歲了,身體開始發育了,可她每次洗完澡還時不時就裸著從衛生間跑出來了,跑出來後再去穿衣服。有時候他爸爸在家就很尷尬。我就說她,說一次管不多久,下次又這樣了,你說,我女兒這是怎麼了?

我很快了解到,這個家庭裡,父母對女兒照顧的非常體貼、周到。女兒一向也表現得很乖巧、很聽話,並且衣食起居都絕對地依賴著父母。

據媽媽說,一直到一年前,女兒才不情不願地和父母分了床。

那麼,這個女孩身上發生了什麼呢?

首先我們想一想,把自己脫光光滿屋子跑,這是什麼年齡才會做的事呢?是我們還是一個小寶寶的時候,才會做的事。

只有一個處於共生狀態的小孩兒,他才會毫無羞恥和界限地裸露身體。等我們長大一些,經過教化都會萌生對身體的基本的保護意識。

穿衣服,就是幫助我們劃出跟他人界限的基本手段之一。

所以,一個明明已經長大了的孩子還會毫無顧忌地光著身子滿屋子跑,告訴了我們什麼?

說明在這個孩子心裡,她和父母仍然是一體的,她不會介意在家裡身體被誰看到。再直接點說,就是這個家庭中的這個已經踏入青春期門檻的少女,她長大了的身體裡,還住著一個寶寶。她還沒有發展出一個自主的意識,覺得我和他人是有區別的。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原本,這個年齡意味著孩子馬上要離開她熟悉的孩童時代,一部分要進入到一個未知的成年人的時代。可是,似乎這個孩子,她待在家裡實在太舒服了,父母照顧得太好了,她並不真的想進入青春期。

她甚至可能會覺得青春期是焦灼不安的。所以,她在家庭中會更像一個大寶寶,去享受跟家庭共生的、一體的安全感,而不是要把自己當做一個獨立的人,去思考自己是誰。

這樣的孩子往往看起來會很乖,像小孩子一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完全不想去思考屬於自己的一些人生的議題,而是期待父母去幫他們做決定。

說實話,這樣聽話的孩子,的的確確也是會讓父母焦慮的。畢竟意識稍微清醒的父母都會知道,孩子總是要長大的,我們也不可能守他們一輩子。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說,當你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就該早早做好放手的準備。孩子自己的事,多放手給孩子自己去做,並且做好心理準備,迎接他們叛逆期的到來。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當然,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會如此心甘情願地放棄自我,想要一輩子都做媽媽的乖寶寶。更多的孩子表面也許是聽話了,但是內心的壓抑和憤怒,卻只會與日俱增。

比如下面這個曾經發生在北京的真實故事。故事裡,同樣有一個從小就很聽話的孩子。只不過,這個孩子,他長大了,成年了,最終有了反抗的力量。

這個男人,在某一天,將家中包括父母、妻子、妹妹和兩個(分別只有1歲與6歲)兒子在內的6口人全部殺害,然後逃離案發現場,跑到海南揮霍度日。

被逮捕後警方對其做了司法鑑定,顯示他的精神是完全正常的。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人們震驚不解之時,案犯這樣說:

“在他們(父母)眼裡,我沒有對的時候,總是這不成,那不成。我妹妹在家裡總擠兌我,結婚以後我媳婦也是這樣,對我的事什麼都管……”

歸結為一句話,就是“他們處處管著我。

殺人當然十惡不赦。但是我仍然覺得這場悲劇背後,是有著血淋淋的教訓的。

從心理學角度看,與其說這個殺親者是成年人,不如說內心住著一個叛逆且暴戾的少年。

他所有的心理能量都用在跟家人作對上了,如小孩子一味地跟父母說“不,偏不”——這時的他是既聽不見別人的聲音,更聽不見自己內心的聲音。

這樣一種延遲了的可怕的叛逆,它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從案犯的自述,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

當初那個希望去表達、去做決定、去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小孩,在漫長的時光裡,可能經歷過千次、萬次的打壓。

所有的憤怒、不滿並非消失了,它們只是被積壓了下來,越積越多;它們需要尋找出口,需要被看見。

說到底,殺親者遲來的“叛逆”,不僅僅是在挑戰父母們的權威,更是在尋求跟自己內心的鏈接。

他苦苦地,甚至絕望地在尋求表達和被看見。

他太想做回自己——那個可以有機會去反抗、去憤怒、去表達的自己。

只是他的叛逆來得太遲,且最後只換來了一個慘絕人寰的悲劇。

話說回來,“叛逆”一詞其實很尷尬。並不該存在這個詞。

所謂“叛逆期”,也只不過是孩子在長大,希望由自己決定這樣而不是那樣,想要活出自己的樣子,而父母一次次地選擇忽略、打壓,從未真正允許過孩子的自主意志冒頭罷了。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假如所有父母都能夠理解上面的兩個故事,也許,就不至於有那麼多父母因為孩子的“叛逆”過分頭疼了。

當孩子說不、言行叛逆,父母應該開心

比如一個2歲的寶寶,當他的需要和外界提供的環境不那麼一致的時候,他們就會說不要。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欣慰。

我們的孩子以後離開我們身邊,他們需要有能力去拒絕他人,去跟那些自己不舒服、不歡迎的人和事說“不”。如此,他們才有能力過好自己的生活。

這裡並非要父母無原則滿足孩子,把孩子的意願放到特別高的位置。特別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在滿足孩子的時候,也要把邊界、規則的設定權拿在自己手裡。

只是,但凡屬於孩子自己的事情,比如如何吃飯,穿什麼衣服,玩什麼遊戲,上什麼興趣班,等等,我們都建議父母多放權,讓孩子做決定。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假如孩子已經太乖巧呢?多去體味孩子那些令你不舒服的言行

譬如一位媽媽發愁地說:

我家孩子在老師面前總是小心翼翼,特別聽話的那種,估計都怪我在他小時候管得太嚴厲了?真希望他能夠像別的孩子那麼大大方方的!很內疚!

我問:你希望你的孩子再膽大一些,能夠真正去做他自己,是嗎?

她答:是啊!我知道自己以前做錯了,希望去彌補。可是他現在好像越來越會頂嘴了,我說個什麼他就動不動說我不尊重他,要跟我對著幹。我都不知道怎麼跟他溝通了!

這是個很好的例子。

從這個小孩跟老師的相處就可以看出來,他幼時面對媽媽的批評打壓,一定也是小心翼翼、丁點兒不敢頂嘴。而現在,他可以清晰地向媽媽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他明確說出他需要媽媽的尊重。這意味著,這個孩子已然感受到了自己身體內慢慢升騰起的力量。

他需要去運用這個力量,需要去反抗。因為這是孩子的一次成長機會,同樣他也為媽媽提供了一次彌補過往的機會。

所以,假如這個媽媽真的希望彌補,那麼只要蹲下來,覺察下孩子那些令自己不那麼舒服的行為,就會從中嗅到孩子的自主意識要揭竿而起的種種信號。

比如,允許孩子的頂嘴,允許孩子說“不”,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安排生活和學習。

這個過程,你其實不需要什麼育兒技巧,只是多一些忍耐,再多一些尊重和放手。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總結一下,就是孩子從2歲起,排除掉安全問題和有可能傷害、影響他人的言行,我們必須要約束以外,在很多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我們都需要學著去尊重孩子的個人意願,給孩子自由做主的空間。

如果孩子的童年和青春期,本該叛逆的時候卻不得不乖巧,那麼很可能人到中年,他們還會有第三次叛逆期,比如工作不穩定、跳槽、辭職、鬧離婚、迴避現實生活,做極限運動,各種出格、折騰,等等。

這樣看,孩子早叛逆,好過晚叛逆。在父母面前叛逆,好過在自己的妻子孩子甚至自己的事業面前叛逆。

最可怕的是,從未曾叛逆過。一般這樣的人,要麼自己得心理疾病,要麼就像上面那個新聞一樣,採取極端方式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最後的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孩子的那些個不聽話,那些個對父母的抗拒和牴觸,以及所有那些讓父母覺得不太舒服的言行,其實是一個必須的不舒服。

這個不舒服,也是孩子成長的動力。它是讓孩子去成長,去一點點離開家的能量。

父母能夠去做的,就是哀悼,哀悼我們的確開始一點點變老,哀悼孩子沒那麼需要我們,更不再仰視我們。

孩子們開始變得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而我們,唯有遠遠地守護,以及祝福。

媽媽抱怨11歲女兒叛逆,真相是界限!沒劃好,孩子只會越來越叛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