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很多時候我們在談到家庭養育孩子,大多數人認為母親承擔的責任比較多,不管是媽媽,姥姥,還是奶奶,總之嬰兒的食衣住行都是女性快頂一面天。

在已經過去的父親節,很多父親享受著孩子對自己的祝福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在家庭中,自己站在什麼位置上呢。

父親節原本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在養育兒女過程中所付出的愛和艱辛,這表明父愛與母愛同樣重要。

這一天用鮮花來表達對父親的感謝,從美國開始逐漸發展到全球52個國家。

現如今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慶祝父親節的方式,但是表達的主旨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像一直默默無聞的父親表達自己的愛。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不同於像母親表達愛那樣名正言順,很多家庭是不過父親節的,首先是因為父愛如山,孩子有時候不善於表達的父親傳達愛,父親在家中充當的角色是靜默無語的,比較保守的家庭中沒有像父親的愛表達感謝的習慣。

還有的家庭是將養育兒女的責任全部都讓媽媽來做,父親負責賺錢養家,所以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會造成“父親缺位”的情況。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與父親的接觸,時間久了其實對心理健康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有的母親會抱怨丈夫不關心家庭,孩子會因為父親的經常缺席而感到失落和不滿,但是男人們也有自己的苦水要吐,自己整天為了這個家東奔西跑,加班熬夜,為的就是讓孩子和愛人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自己有錯嗎?

就像前幾天剛剛完結的《我們都要好好的》一樣,男主角事業有成,為了孩子和女主,一年在家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整天就是住在酒店和辦公室,他沒有出軌也沒有做任何對不起孩子和妻子的事情,只是為了掙錢養家,明明在金錢已經上足以負擔家人的開銷,甚至可以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依然不滿足,將所有重心都放在事業上,這個時候婚姻卻出現了問題。

孩子從小被媽媽帶大,與父親的接觸少之又少,媽媽因為長期沒有正常的社交患上了抑鬱症,為了讓自己的自殘傾向傷害孩子,只能提出離婚,才有了之後的爸爸帶娃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看似戲劇化的劇情,其實整天都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上演,父親缺位現象屢見不鮮,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男人就應該扛起養家的重任,而養育寶寶則是要落在母親的身上。

其實在現代社會中,父親對於孩子的愛並不亞於母親,他們同樣渴望和孩子多接觸多陪伴,但是由於不善表達,而且總給自己貼上“嚴父”的標籤,就變得不知道要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愛,還有的家庭會下意識的迴避父親與孩子的多接觸,認為男人就應該在外打拼,逢年過節或者是假期的時候再和孩子多相處。

在傳統的觀念中,男人是粗心的,是不擅長照顧孩子的,就連現在對於“爸爸帶娃不靠譜”的吐槽也經常上頭條。

母親在生完孩子之後需要丈夫的一臂之力,來完成自己身份轉變成母親的過渡,父親在那個時候是可以表現一把,不能由於傳統思想中認為自己就是沒有那麼細心,女性就下意識的將所有照顧孩子的事情都攬到自己身上,沒有給丈夫過多照顧的機會。

對於父親來說,他們和母親一樣,都是新手,但是母親得到充分的鍛鍊之後可以變成育兒達人,父親卻沒有機會在孩子身上實踐,任何人想要精通一件事情都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家人要給男人們多一些鼓勵,不要總覺得父親會幫倒忙或者是添亂,當男性把養育孩子變成一項工作的時候,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就能“上手”。

熟能生巧適用在任何方面,男性的撫養方式和女性是不同的,他們膽大心細,能給孩子很多母親不會注意的培養和教育,帶給寶寶不一樣的快樂。

放手讓男人照顧孩子還有助於母親在產後恢復期得到更多的休息,本身由於生產就會造成身體虧損,加上晚上要餵奶,晝夜不停的照顧孩子會讓母親情緒和身體承受很大負擔,孩子能有更多的時間讓爸爸來照顧的話,母親也能多恢復一些元氣。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裡曾經說過,男性是直線思考,而女性喜歡曲折的考慮問題,如果媽媽們希望男性能夠幫忙照看孩子,就要直接對他們下命令,說出自己想要他們幫忙做的事情,而不是通過曲折路線,抱怨自己累或者總是嘮叨。

照顧孩子的事情上直接有效的表達是和爸爸們溝通最好的方式,也能減少矛盾。

在這期間,母親要多鼓勵父親,其實這個時候的男性也是希望能夠承擔一部分照顧孩子的責任的,鼓勵可以讓他們更有動力,也更有助於夫妻關係的和諧。

如果母親因為產後情緒不佳,而經常數落笨手笨腳的父親的話,就會造成男性認為自己不擅長帶孩子,將標籤貼到自己身上,然後就自暴自棄的當甩手掌櫃,放棄照顧寶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掙錢去了。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家庭環境對於父親身份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在孩子出生之後,女性成員對於男性要有更多的鼓勵,讓他們有機會去獨自帶孩子,這樣才能讓他們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學習如何做一個稱職的爸爸。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愛與母愛的不同,寶寶因為母乳的關係,和母親建立依戀關係很容易,但是對於父親則是需要在相處中才能有信任感出現。

父親們可以通過模仿媽媽們照顧孩子的樣子,來摸索出一條自己和孩子相處的獨特方式,在帶孩子的技巧上就會慢慢成熟,出現緊急事件也會不慌不忙。

良好的家庭除了夫妻感情穩定之外,當有了孩子之後,三個人應該互相關心和照顧,形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父母平衡的愛中長大。

很多家庭當孩子出生之後,中心全部轉移到寶寶身上,父母分房睡,白天所有的交流都是圍繞著孩子,父母的身份佔據了一天生活的全部,至於夫妻感情交流就逐漸被淡忘了。

升級成父母的雙方,一樣可以在孩子出生之後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建議爸媽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分床,五歲就要分房。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孩子雖然是父母“創造”出來的,但是不代表他們永遠是爸媽的附屬物,在恰當的時間就要讓孩子逐漸學會獨立,當孩子五歲和父母分房睡之後,能夠儘早讓他們適應分離焦慮,這樣與父母分開是為了培養孩子更加健全的人格。

如果孩子過度依賴母親的話,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母親都會在將來使情緒方面出現問題,而且孩子如果太依賴父母,就是隱藏著家庭關係失序的信號。

先是夫妻,後才有父母,家長一定不要忘記家庭關係的主次,如果讓孩子成為家庭的重心,早晚有一天是會出問題的。

並不是說父母不要關心孩子,而是要做好夫妻和父母身份的平衡,以及對孩子照顧的分配平衡,因為孩子需要母愛但同時也需要父愛。

母親溫柔細膩,父親權威嚴厲,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不可或缺的照顧與愛。

媽媽們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多和父親單獨相處,空出閒暇時間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迴歸到母親之外的角色中去,父親也要多自己爭取機會,不要認為孩子就應該讓女人帶,自己也多和孩子接觸接觸,會發現孩子就像一個朋友,能和自己玩能和自己樂。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在自己生命最初幾年,什麼時候讓父親帶比較合適呢?

  • 2歲之前,照顧孩子的幫手

首先要說明的是,母親在孩子剛出生到兩歲的時候,承擔的角色重要性比父親要高一些,因為母親是生育孩子的人,母乳餵養的孩子和母親建立的依戀關係更深一些。

但是這不代表父親可以完全不管,因為母親此時身體和情緒都需要穩定的恢復,所以爸爸們可以在晚上的時候幫助媽媽餵奶,或者在媽媽休息的時候幫忙照看一下孩子。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 2-3歲,離開媽媽接觸社會的過渡角色

等到孩子兩歲之後就需要更多父親的照看了,這個時候孩子基本的吃喝拉撒已經有了規律,飲食方面不再像嬰兒一樣那麼在意,此時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開始形成,他們嘗試探索自己和世界的邊界。

父親幫忙照看可以增強孩子對於父親角色的認知,並且父親在孩子探索的時候起到的作用會比媽媽更好一些,父親是離開媽媽接觸社會的一個過渡角色,如果孩子在離開媽媽之後直接進入幼兒園,和陌生人接觸的話,他們內心會產生不安。

父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 權威與社會法則的代名詞

對於孩子來說,母親是溫柔和細心的,她們代表的是愛和共情,但是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個權威的角色來規範孩子的行為,母親雖然也想有權威感,可是在做的時候會出現角色矛盾,因此需要父親來補足。

這個時候如果父親能夠介入,代表社會規則來管教孩子的話,孩子就能夠學會如何去遵守規則,尊重他人。

誰說爸爸帶娃不靠譜?父親不“缺席”,孩子才能更完美

  • 性別區分

對於年紀很小的孩子來說,性別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果長期只和母親相處的話,很容易形成封閉的二人關係,從而影響個體分化,讓孩子的俄狄浦斯階段時間過長。

如果父親能加強一些存在感,可以讓孩子的性別分化期加快,獲得角色認同,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和父母平等時間的相處,有助於他們對自身性別認識,從而形成對異形的初步印象,這在未來的教育中是很關鍵的基礎。

  • 社會角色差異化

父親和母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運用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父母可以通過互補來彌補孩子教育方面的不足,讓孩子能明白世界上有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相處方式,這樣讓孩子及早的意識到世界的差異性,對於他們今後的學習和認知都有好處。

父親在育兒上面參與的越多,越能夠明確三個人在家庭中的定位,不能忽視或者低估父親身份的重要性,對於孩子來說成長的過程中,爸爸不能缺席,在孩子個性和品質形成的過程中,父愛與母愛同樣重要。

父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陪伴孩子玩耍不僅能夠鍛鍊他們的體能,還能夠讓孩子多一些自我動手的能力,因為很多母親照顧的太細緻了,有時候包辦孩子衣食住行的比較多。

父親的大大咧咧,從一方面來說,可以讓孩子多動手自己照顧自己,母親教給孩子細膩,父親教給孩子獨立和果斷。

兩者相輔相成,能讓孩子的人格品質更全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