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在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還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比如,有一個時期,嬰兒會抓住任何東西都要用嘴嘗一下,其實正是孩子處於味覺的敏感期。家長不要以“不衛生”為由,來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而是想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探索空間。

02,外部秩序的建立。

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某個時期,孩子有“強迫症”:他的玩具,鞋子,甚至吃飯喝水的小碗杯子,都必須要在規定的位置,不能變動,一旦位置不一樣了,就會生氣、哭鬧,一定要把它恢復原位。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正處於建立“外部秩序”的有關認知。小孩天生對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他的空間感以及外部環境的規則感都與外部秩序的建立有關。

03,“內部定向”的建立。

“內部定向”也稱為“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相對應。孩子對自己的內部也需要秩序感,在這個秩序感的建立中,他經過感受、摸索來適應協調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夜晚,就固定只能由某個家人抱,其餘誰抱都不行;或者指定只能是這個人餵飯或者穿衣服。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在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還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比如,有一個時期,嬰兒會抓住任何東西都要用嘴嘗一下,其實正是孩子處於味覺的敏感期。家長不要以“不衛生”為由,來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而是想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探索空間。

02,外部秩序的建立。

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某個時期,孩子有“強迫症”:他的玩具,鞋子,甚至吃飯喝水的小碗杯子,都必須要在規定的位置,不能變動,一旦位置不一樣了,就會生氣、哭鬧,一定要把它恢復原位。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正處於建立“外部秩序”的有關認知。小孩天生對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他的空間感以及外部環境的規則感都與外部秩序的建立有關。

03,“內部定向”的建立。

“內部定向”也稱為“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相對應。孩子對自己的內部也需要秩序感,在這個秩序感的建立中,他經過感受、摸索來適應協調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夜晚,就固定只能由某個家人抱,其餘誰抱都不行;或者指定只能是這個人餵飯或者穿衣服。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這種內在秩序感的建立,正是構建一個孩子穩定情緒以及安全感的基礎。

04,孩子的智力發展是通過自己來完成的。

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說:兒童的成長就是他們的工作。

正如成人有成人的工作,需要通過工作來獲得金錢、能力、資源等,兒童也正是經由他們的工作來獲得成長——身體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的工作本能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在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還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比如,有一個時期,嬰兒會抓住任何東西都要用嘴嘗一下,其實正是孩子處於味覺的敏感期。家長不要以“不衛生”為由,來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而是想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探索空間。

02,外部秩序的建立。

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某個時期,孩子有“強迫症”:他的玩具,鞋子,甚至吃飯喝水的小碗杯子,都必須要在規定的位置,不能變動,一旦位置不一樣了,就會生氣、哭鬧,一定要把它恢復原位。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正處於建立“外部秩序”的有關認知。小孩天生對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他的空間感以及外部環境的規則感都與外部秩序的建立有關。

03,“內部定向”的建立。

“內部定向”也稱為“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相對應。孩子對自己的內部也需要秩序感,在這個秩序感的建立中,他經過感受、摸索來適應協調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夜晚,就固定只能由某個家人抱,其餘誰抱都不行;或者指定只能是這個人餵飯或者穿衣服。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這種內在秩序感的建立,正是構建一個孩子穩定情緒以及安全感的基礎。

04,孩子的智力發展是通過自己來完成的。

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說:兒童的成長就是他們的工作。

正如成人有成人的工作,需要通過工作來獲得金錢、能力、資源等,兒童也正是經由他們的工作來獲得成長——身體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的工作本能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 他們身體的成長——對生命、對環境的感受和反應;
  • 他們大腦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腦回路的聯結和加固;
  • 他們認知的形成——情緒的形成、關係的建立、三觀的塑造。

這所有的經歷,就是一個孩子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修煉,不斷精進,是智力發展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

三,怎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早教?很簡單:敢於放手,做旁觀者。

關於教育,家長們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太多幹涉,太多控制,太多誤解。我們總以為做的越多,對孩子越好,卻不知,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一)最好的早教,不是要教什麼,而是忍住不做什麼。

順其自然,做到三“不”。

01,不打擾。

著名作家李雪老師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得到愛和自由的孩子,他們天然地會去體驗各種事物。比如看到一幅卷軸畫,孩子會撫摸,聞一聞,捲起來,再放下,再捲起來,再放下……反覆嘗試感官神經系統發育所需汲取的體驗,孩子就是這樣自我發展、自我教育的。

這個過程有神聖的內在規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機構去教。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過程,不打擾。

讓他去經歷他的成長,讓他去感受他的世界,家長們,袖手旁觀就好。

02,不強迫。

父母有天然的權利,卻一定要在教育孩子上慎用這種權利。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在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還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比如,有一個時期,嬰兒會抓住任何東西都要用嘴嘗一下,其實正是孩子處於味覺的敏感期。家長不要以“不衛生”為由,來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而是想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探索空間。

02,外部秩序的建立。

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某個時期,孩子有“強迫症”:他的玩具,鞋子,甚至吃飯喝水的小碗杯子,都必須要在規定的位置,不能變動,一旦位置不一樣了,就會生氣、哭鬧,一定要把它恢復原位。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正處於建立“外部秩序”的有關認知。小孩天生對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他的空間感以及外部環境的規則感都與外部秩序的建立有關。

03,“內部定向”的建立。

“內部定向”也稱為“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相對應。孩子對自己的內部也需要秩序感,在這個秩序感的建立中,他經過感受、摸索來適應協調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夜晚,就固定只能由某個家人抱,其餘誰抱都不行;或者指定只能是這個人餵飯或者穿衣服。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這種內在秩序感的建立,正是構建一個孩子穩定情緒以及安全感的基礎。

04,孩子的智力發展是通過自己來完成的。

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說:兒童的成長就是他們的工作。

正如成人有成人的工作,需要通過工作來獲得金錢、能力、資源等,兒童也正是經由他們的工作來獲得成長——身體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的工作本能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 他們身體的成長——對生命、對環境的感受和反應;
  • 他們大腦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腦回路的聯結和加固;
  • 他們認知的形成——情緒的形成、關係的建立、三觀的塑造。

這所有的經歷,就是一個孩子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修煉,不斷精進,是智力發展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

三,怎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早教?很簡單:敢於放手,做旁觀者。

關於教育,家長們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太多幹涉,太多控制,太多誤解。我們總以為做的越多,對孩子越好,卻不知,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一)最好的早教,不是要教什麼,而是忍住不做什麼。

順其自然,做到三“不”。

01,不打擾。

著名作家李雪老師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得到愛和自由的孩子,他們天然地會去體驗各種事物。比如看到一幅卷軸畫,孩子會撫摸,聞一聞,捲起來,再放下,再捲起來,再放下……反覆嘗試感官神經系統發育所需汲取的體驗,孩子就是這樣自我發展、自我教育的。

這個過程有神聖的內在規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機構去教。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過程,不打擾。

讓他去經歷他的成長,讓他去感受他的世界,家長們,袖手旁觀就好。

02,不強迫。

父母有天然的權利,卻一定要在教育孩子上慎用這種權利。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當你想用自己的觀念教育孩子時,孩子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你沒有權利讓他必須順從你,因為你的觀念也是有限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孩子的發展,自有他的“內在精神胚胎”指引,父母可以助力,卻不要自以為是強加於孩子。

03,不壓制。

  • “沙子太髒,不能玩”
  • “這個動畫片裡有暴力,不能看”
  • “不能玩遊戲,對眼睛不好,會上癮”
  • ……

你的“不”讓孩子錯過了多少探索的樂趣,和學習的機會。如果你有擔憂,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合理的規則,可以和他說明原因,一定不能用你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生硬的施加給孩子。

(二)注重兒童人格和心理的培養,而非能力的開發。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表明: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是性格和情緒,而不是能力。如果能力是建築,那麼情緒和性格就是地基。

如果在幼兒時期只注重對孩子能力的開發,不但對孩子以後能力的發展沒有什麼幫助,還可能錯過孩子性格培養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期。那這些性格的缺憾和情緒的漏洞,將會成長孩子以後的人生髮展中躲不掉的坑。

"

一,上早教,就真的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同事王姐一個月前帶女兒去了趟上海的孩子姑姑家,按她自己的話說,是“徹底開了眼界”。回來後,不惜花重金給不到三歲的女兒報了兩個早教班:一個“思維開發班”,一個“語言表達班”。還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要提前起跑!人家大城市的孩子都上早教班,怪不得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上早教班這一個月,正趕上高溫,除了上班,還要來回的接送孩子,把王姐折騰的夠嗆。而變化最明顯的卻是孩子;原本挺活潑童真的小女孩,變得有點木呆呆的,和同事家幾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起玩時,也有點怯怯的,不像以前那麼童稚率真。單位幾個媽媽都給王姐說過孩子的這些變化,王姐卻笑我們“見識短”,時不時還讓孩子在大人面前一首接一首的背古詩,回答一些類似腦筋急轉彎的問題,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事實上,王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無數的家長在大環境和自身焦慮情緒的裹挾下,願意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期望通過各種方式,只為孩子在數十年後的殘酷競爭中搶佔哪怕一絲的先機。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很多機構也就應運而生,早教機構就是最如日中天的一個。而且,遠不止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已經在很多大中小城市都遍地開花了。

可憐了稚童,本該是在爸爸媽媽懷裡撒嬌,在花園裡觀察蟲子,在遊樂場裡瘋玩,在和小夥伴拼積木的年齡,卻要在一個被大人監控的範圍之內,學習“早教英語”、“記憶訓練”、“思維開發”等東西。

但需要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曝出,這類機構的資歷水平和可信度,也很值得家長們在盲目報名之前,先認真考察和慎重決定。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而且,這種教育方式真的能如傳言般,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爭取多幾分贏的機會嗎?

所謂的“早教”其實一開始是指正常的學前教育,後來演變成在孩子0-6時,對孩子進行變相的“提前教育”和“過度教育”。比如,把5歲該學的東西提前到3歲就學,把3歲時只需瞭解和感知的東西硬要熟練精通……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偷偷提前起跑,取得“先發優勢”。只是,這個“先發優勢”的取得,需要付出什麼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在人生這個長跑中,這個“先發優勢”能持續多久,能起到幾分的作用?

與“過度教育”相對應的是“過度壓抑,就像蹺蹺板,這頭太重了,那頭自然就翹起來了。而這種嚴重不平衡的潛在危害就是:如果過分強調針對某一特定大腦區域進行強化刺激,就有可能會導致“神經擠迫”現象。

“神經擠迫”這種現象,首先是由芝加哥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及神經科學教授彼得·胡滕洛赫爾提出定義的。根據他的研究,大部分尚未分化、對於青春期和成年期創造力有重大意義的大腦功能區域,會因為其他區域的侵佔而萎縮。

所以,你對孩子花錢花時間花精力“早教”而積累的那一點“先發優勢”,很可能會讓孩子在以後的整個人生路上的發展付出巨大的代價。

二,孩子的成長,有他自己的內在秩序,這幾個成長規律,家長有必要了解一下。

澳大利亞最著名的兒童發展問題專家邁克·內格爾指出,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眾多人體試驗結果顯示,除非是生活在極度與外界隔絕、極度貧困家庭中的孩子,日常與家人的互動和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已經足以促進兒童健康、全面的身心發展。

所以,只要只要對孩子的成長規律有所瞭解,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對孩子做所謂的“早教”。

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開創的“蒙氏教育”體系認為:孩子在6歲以前主要有4個特別重要的特徵。

01,敏感期。

孩子通過各種動作,去感觸、去探索、去反覆嘗試來與周圍環境發生互動。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學步的時候,讓孩子使用學步車,認為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學會走路。事實上,學步車可能會限制嬰兒的探索,限制他們的動作發展,從而讓嬰兒的動作技能變得遲緩。

美國兒科學會提議禁止生產和銷售這類學步車。2004年,加拿大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嬰兒學步車銷售、廣告宣傳和進口的國家。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在動作發展的同時,孩子還通過視覺、聽覺、味覺來感知這個世界。

比如,有一個時期,嬰兒會抓住任何東西都要用嘴嘗一下,其實正是孩子處於味覺的敏感期。家長不要以“不衛生”為由,來制止孩子的這一行為,而是想辦法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探索空間。

02,外部秩序的建立。

很多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在某個時期,孩子有“強迫症”:他的玩具,鞋子,甚至吃飯喝水的小碗杯子,都必須要在規定的位置,不能變動,一旦位置不一樣了,就會生氣、哭鬧,一定要把它恢復原位。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無理取鬧,而是孩子正處於建立“外部秩序”的有關認知。小孩天生對外部秩序具有敏感性,他的空間感以及外部環境的規則感都與外部秩序的建立有關。

03,“內部定向”的建立。

“內部定向”也稱為“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相對應。孩子對自己的內部也需要秩序感,在這個秩序感的建立中,他經過感受、摸索來適應協調自己的感受。

比如,有的小孩,一到夜晚,就固定只能由某個家人抱,其餘誰抱都不行;或者指定只能是這個人餵飯或者穿衣服。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這種內在秩序感的建立,正是構建一個孩子穩定情緒以及安全感的基礎。

04,孩子的智力發展是通過自己來完成的。

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阿德勒在《兒童教育心理學》中說:兒童的成長就是他們的工作。

正如成人有成人的工作,需要通過工作來獲得金錢、能力、資源等,兒童也正是經由他們的工作來獲得成長——身體和智力的發展。

孩子的工作本能就是他們的成長過程。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 他們身體的成長——對生命、對環境的感受和反應;
  • 他們大腦的發育——神經系統的發育,腦回路的聯結和加固;
  • 他們認知的形成——情緒的形成、關係的建立、三觀的塑造。

這所有的經歷,就是一個孩子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修煉,不斷精進,是智力發展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

三,怎樣做,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早教?很簡單:敢於放手,做旁觀者。

關於教育,家長們不是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太多幹涉,太多控制,太多誤解。我們總以為做的越多,對孩子越好,卻不知,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一)最好的早教,不是要教什麼,而是忍住不做什麼。

順其自然,做到三“不”。

01,不打擾。

著名作家李雪老師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得到愛和自由的孩子,他們天然地會去體驗各種事物。比如看到一幅卷軸畫,孩子會撫摸,聞一聞,捲起來,再放下,再捲起來,再放下……反覆嘗試感官神經系統發育所需汲取的體驗,孩子就是這樣自我發展、自我教育的。

這個過程有神聖的內在規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機構去教。我們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過程,不打擾。

讓他去經歷他的成長,讓他去感受他的世界,家長們,袖手旁觀就好。

02,不強迫。

父母有天然的權利,卻一定要在教育孩子上慎用這種權利。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當你想用自己的觀念教育孩子時,孩子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你沒有權利讓他必須順從你,因為你的觀念也是有限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孩子的發展,自有他的“內在精神胚胎”指引,父母可以助力,卻不要自以為是強加於孩子。

03,不壓制。

  • “沙子太髒,不能玩”
  • “這個動畫片裡有暴力,不能看”
  • “不能玩遊戲,對眼睛不好,會上癮”
  • ……

你的“不”讓孩子錯過了多少探索的樂趣,和學習的機會。如果你有擔憂,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合理的規則,可以和他說明原因,一定不能用你看到和感受到的東西,生硬的施加給孩子。

(二)注重兒童人格和心理的培養,而非能力的開發。

很多心理學研究都表明:決定我們每個人命運的,是性格和情緒,而不是能力。如果能力是建築,那麼情緒和性格就是地基。

如果在幼兒時期只注重對孩子能力的開發,不但對孩子以後能力的發展沒有什麼幫助,還可能錯過孩子性格培養和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期。那這些性格的缺憾和情緒的漏洞,將會成長孩子以後的人生髮展中躲不掉的坑。

上了早教,就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不!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擠迫”

看一看,古今中外都多少有能力的人,最終還是栽在了情緒和性格上。

(三)以孩子為主體,不“物化”,不因家長自己的心理需求來教養孩子。

很多家長給孩子上早教,原因很簡單,也很潦草:“別人家孩子都上了”,“孩子沒幾樣才能,會被人笑話的”,“孩子那麼笨,不多學點,以後怎麼辦啊”……

這些父母或者是自己和別的父母攀比,或者拿自己孩子和別家孩子比,他們眼中看到的是“別人家”、是“才能”,是“笑話”,而不是真正的主體——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攀比的工具,不是炫耀的資本,也不是價值的載體,不是這些“物”,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主體。

只有父母真正看到了孩子,以孩子的需求為需求,以孩子的發展規律為準則,以孩子的成長為目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早教。

正如李雪老師所說:愛,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