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不完美媽媽 服裝 七色鹿教育官方帳號 2019-08-10
"

犯錯、闖禍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成長本就是“錯誤—學習—嘗試—糾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犯錯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錯,請在童年盡情犯。

因為小孩子犯錯沒有那麼大的害處,如果父母處理得好,都有可能是孩子越變越好的契機。


"

犯錯、闖禍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成長本就是“錯誤—學習—嘗試—糾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犯錯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錯,請在童年盡情犯。

因為小孩子犯錯沒有那麼大的害處,如果父母處理得好,都有可能是孩子越變越好的契機。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父母是怎麼面對孩子犯錯的。

第一種是打罵。

比如以下幾種:

  • 簡單粗暴型:打一頓!給你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 秋後算賬型:早跟你說了不要這麼做,好了吧!滿意了把?
  • 諷刺嘲諷型:你接著去做啊!你不是很了不起嗎?我可管不了你!
  • 拒絕情緒型:就知道哭,哭有用嗎?


"

犯錯、闖禍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成長本就是“錯誤—學習—嘗試—糾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犯錯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錯,請在童年盡情犯。

因為小孩子犯錯沒有那麼大的害處,如果父母處理得好,都有可能是孩子越變越好的契機。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父母是怎麼面對孩子犯錯的。

第一種是打罵。

比如以下幾種:

  • 簡單粗暴型:打一頓!給你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 秋後算賬型:早跟你說了不要這麼做,好了吧!滿意了把?
  • 諷刺嘲諷型:你接著去做啊!你不是很了不起嗎?我可管不了你!
  • 拒絕情緒型:就知道哭,哭有用嗎?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你發現了嗎?以上所有反應,沒有哪一個真正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且改錯,反而帶著濃濃的情緒化。

回過頭想想,我們作為大人,犯錯不用別人說,也會感到自責,希望能有機會改正和彌補。

可是在處理孩子的錯誤上,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只顧著罵,卻沒有真正地幫助過孩子面對錯誤。

第二種是說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即使不衝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好好講道理,孩子還是一樣,左耳進右耳出,並沒有什麼作用。

有位媽媽說過這樣一件事:8歲的兒子因為搶電視遙控器,將堂弟打哭了,她將孩子叫進房間,嚴肅地教育起孩子來,並讓孩子和弟弟道了歉。

可是回到客廳,孩子並沒有將遙控器還給表弟,反而繼續看他想要看的節目,她忍不住又說了孩子,孩子生氣了:“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

她不懂,她顧及了孩子的面子,單獨去房間教育孩子;也沒有發脾氣,而是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錯在那裡;最後孩子也道了歉。可孩子好像並沒有任何改變,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其實,她遺漏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這也是很多家長最常犯的錯誤,讓孩子道歉、說句對不起就完事了。

事實上,道歉只是一種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接下來怎麼做。

我們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卻沒告訴他,做錯的事情,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並彌補。


"

犯錯、闖禍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成長本就是“錯誤—學習—嘗試—糾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犯錯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錯,請在童年盡情犯。

因為小孩子犯錯沒有那麼大的害處,如果父母處理得好,都有可能是孩子越變越好的契機。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父母是怎麼面對孩子犯錯的。

第一種是打罵。

比如以下幾種:

  • 簡單粗暴型:打一頓!給你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 秋後算賬型:早跟你說了不要這麼做,好了吧!滿意了把?
  • 諷刺嘲諷型:你接著去做啊!你不是很了不起嗎?我可管不了你!
  • 拒絕情緒型:就知道哭,哭有用嗎?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你發現了嗎?以上所有反應,沒有哪一個真正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且改錯,反而帶著濃濃的情緒化。

回過頭想想,我們作為大人,犯錯不用別人說,也會感到自責,希望能有機會改正和彌補。

可是在處理孩子的錯誤上,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只顧著罵,卻沒有真正地幫助過孩子面對錯誤。

第二種是說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即使不衝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好好講道理,孩子還是一樣,左耳進右耳出,並沒有什麼作用。

有位媽媽說過這樣一件事:8歲的兒子因為搶電視遙控器,將堂弟打哭了,她將孩子叫進房間,嚴肅地教育起孩子來,並讓孩子和弟弟道了歉。

可是回到客廳,孩子並沒有將遙控器還給表弟,反而繼續看他想要看的節目,她忍不住又說了孩子,孩子生氣了:“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

她不懂,她顧及了孩子的面子,單獨去房間教育孩子;也沒有發脾氣,而是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錯在那裡;最後孩子也道了歉。可孩子好像並沒有任何改變,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其實,她遺漏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這也是很多家長最常犯的錯誤,讓孩子道歉、說句對不起就完事了。

事實上,道歉只是一種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接下來怎麼做。

我們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卻沒告訴他,做錯的事情,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並彌補。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十分常見的,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的錯誤,變成一次學習機會呢?

▷1.批評時避免過於情緒化

糾正孩子的錯誤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面前學會管理情緒更重要。

因為當你特別生氣時,已經把孩子嚇到了,他滿腦子都是害怕,根本不會去考慮是做錯了什麼讓你如此生氣。

所以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一定要冷靜下來,冷靜地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再去分析孩子哪裡做錯了什麼,而不是簡單地發洩自己的不滿。

▷2.給孩子指出一條路,讓他為自己行為的負責

當孩子認識到錯誤後,很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這才是減少類似問題的關鍵。

比如:

把畫畫的顏料塗得滿衣服都是,就需要自己去洗衣服;

把杯子打碎了,自己要收拾乾淨;

搶弟弟妹妹東西,真誠地道歉,並作出彌補......

這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關鍵,忽視這一點,孩子是不可能變好的。

"

犯錯、闖禍對於孩子而言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成長本就是“錯誤—學習—嘗試—糾正”不斷重複的過程,犯錯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存在。

我很喜歡一句話:如果人生一定要犯錯,請在童年盡情犯。

因為小孩子犯錯沒有那麼大的害處,如果父母處理得好,都有可能是孩子越變越好的契機。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父母是怎麼面對孩子犯錯的。

第一種是打罵。

比如以下幾種:

  • 簡單粗暴型:打一頓!給你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
  • 秋後算賬型:早跟你說了不要這麼做,好了吧!滿意了把?
  • 諷刺嘲諷型:你接著去做啊!你不是很了不起嗎?我可管不了你!
  • 拒絕情緒型:就知道哭,哭有用嗎?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你發現了嗎?以上所有反應,沒有哪一個真正能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且改錯,反而帶著濃濃的情緒化。

回過頭想想,我們作為大人,犯錯不用別人說,也會感到自責,希望能有機會改正和彌補。

可是在處理孩子的錯誤上,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只顧著罵,卻沒有真正地幫助過孩子面對錯誤。

第二種是說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即使不衝孩子發脾氣,和孩子好好講道理,孩子還是一樣,左耳進右耳出,並沒有什麼作用。

有位媽媽說過這樣一件事:8歲的兒子因為搶電視遙控器,將堂弟打哭了,她將孩子叫進房間,嚴肅地教育起孩子來,並讓孩子和弟弟道了歉。

可是回到客廳,孩子並沒有將遙控器還給表弟,反而繼續看他想要看的節目,她忍不住又說了孩子,孩子生氣了:“我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

她不懂,她顧及了孩子的面子,單獨去房間教育孩子;也沒有發脾氣,而是苦口婆心地告訴孩子錯在那裡;最後孩子也道了歉。可孩子好像並沒有任何改變,到底是哪裡出了錯?

其實,她遺漏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這也是很多家長最常犯的錯誤,讓孩子道歉、說句對不起就完事了。

事實上,道歉只是一種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接下來怎麼做。

我們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卻沒告訴他,做錯的事情,必須自己承擔後果並彌補。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十分常見的,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把孩子的錯誤,變成一次學習機會呢?

▷1.批評時避免過於情緒化

糾正孩子的錯誤固然重要,但是,在孩子面前學會管理情緒更重要。

因為當你特別生氣時,已經把孩子嚇到了,他滿腦子都是害怕,根本不會去考慮是做錯了什麼讓你如此生氣。

所以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在沒有弄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一定要冷靜下來,冷靜地問孩子發生了什麼,再去分析孩子哪裡做錯了什麼,而不是簡單地發洩自己的不滿。

▷2.給孩子指出一條路,讓他為自己行為的負責

當孩子認識到錯誤後,很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這才是減少類似問題的關鍵。

比如:

把畫畫的顏料塗得滿衣服都是,就需要自己去洗衣服;

把杯子打碎了,自己要收拾乾淨;

搶弟弟妹妹東西,真誠地道歉,並作出彌補......

這是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關鍵,忽視這一點,孩子是不可能變好的。

孩子犯錯後,父母這麼做,孩子才有可能變好


▷3.不忘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犯錯後的教育,千萬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

曾經看過一條新聞,一位小男孩因為作業沒完成欺騙父母已經完成,被爸爸當眾罰跪在地上寫作業。

我想,這一刻的無地自容可能永遠刻在了孩子心上。

尼爾森在《正面管教》中說:“當我們注意維護孩子尊嚴、尊重孩子並且態度堅定時,孩子很快就會明白,他們的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會激勵他們在保持自尊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行為。”

相反,一旦破壞了孩子的自尊心,一切教育都是白費功夫。

▷4.給與孩子心理上的支持

每個孩子犯完錯,內心都是害怕的,怕父母生氣,也怕父母責罵,更怕父母因此感到失望。

所以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知道: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無論你犯了什麼錯誤,我們都愛你。當然,你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和你一起承擔。

有了這種心理支持,孩子才有充分的力量去面對錯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