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角色扮演法

我們可以帶孩子扮演繪本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比如《森林之王》中的老虎、狐狸、猴子都可以帶給孩子深刻的角色體驗。尤其在扮演老虎角色中可以感受熱情正義拯救弱小的英雄式人物,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可以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人物的交往方式,提高孩子社會交往技能。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角色扮演法

我們可以帶孩子扮演繪本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比如《森林之王》中的老虎、狐狸、猴子都可以帶給孩子深刻的角色體驗。尤其在扮演老虎角色中可以感受熱情正義拯救弱小的英雄式人物,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可以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人物的交往方式,提高孩子社會交往技能。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2、創造融入可交往的環境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與社區的親子活動,逛逛遊樂場,讓孩子習慣接觸陌生人和熟悉人,在孩子膽怯的時候可以鼓勵和示範怎樣去交往。

比如有親戚來家裡做客,我們可以提前教給孩子:“叔叔阿姨你好,再見的話語。”:在遊樂場可以說:“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簡單的語言就可以,其他的可以看孩子怎樣去處理。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角色扮演法

我們可以帶孩子扮演繪本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比如《森林之王》中的老虎、狐狸、猴子都可以帶給孩子深刻的角色體驗。尤其在扮演老虎角色中可以感受熱情正義拯救弱小的英雄式人物,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可以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人物的交往方式,提高孩子社會交往技能。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2、創造融入可交往的環境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與社區的親子活動,逛逛遊樂場,讓孩子習慣接觸陌生人和熟悉人,在孩子膽怯的時候可以鼓勵和示範怎樣去交往。

比如有親戚來家裡做客,我們可以提前教給孩子:“叔叔阿姨你好,再見的話語。”:在遊樂場可以說:“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簡單的語言就可以,其他的可以看孩子怎樣去處理。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很多時候因為過度保護,孩子能接觸其他小夥伴的機會比較少,孩子不需要開口,家長都把事情給解決好了,所以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去和同伴交往。為孩子創造可交往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交流中發展,即使是衝突爭吵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在一旁做支持者鼓勵者與幫助者。

3、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與方式,幫助孩子改善退縮行為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退縮行為和我們的教養方式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要尊重幼兒,給幼兒獨立自主的探索機會。

比如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剪刀會傷害到自己,孩子到中班還不會使用剪子,其實到3-4歲可以嘗試讓孩子使用剪刀,買兒童安全剪刀,讓孩子可以自主使用探索: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行,不可以”讓孩子不敢探索,做事情畏手畏腳,久而久之內心就不敢去探索,沒有自信心。有些時候對於孩子的退縮行為,我們會有些束手無策,家長更多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耐心引導。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角色扮演法

我們可以帶孩子扮演繪本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比如《森林之王》中的老虎、狐狸、猴子都可以帶給孩子深刻的角色體驗。尤其在扮演老虎角色中可以感受熱情正義拯救弱小的英雄式人物,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可以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人物的交往方式,提高孩子社會交往技能。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2、創造融入可交往的環境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與社區的親子活動,逛逛遊樂場,讓孩子習慣接觸陌生人和熟悉人,在孩子膽怯的時候可以鼓勵和示範怎樣去交往。

比如有親戚來家裡做客,我們可以提前教給孩子:“叔叔阿姨你好,再見的話語。”:在遊樂場可以說:“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簡單的語言就可以,其他的可以看孩子怎樣去處理。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很多時候因為過度保護,孩子能接觸其他小夥伴的機會比較少,孩子不需要開口,家長都把事情給解決好了,所以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去和同伴交往。為孩子創造可交往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交流中發展,即使是衝突爭吵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在一旁做支持者鼓勵者與幫助者。

3、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與方式,幫助孩子改善退縮行為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退縮行為和我們的教養方式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要尊重幼兒,給幼兒獨立自主的探索機會。

比如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剪刀會傷害到自己,孩子到中班還不會使用剪子,其實到3-4歲可以嘗試讓孩子使用剪刀,買兒童安全剪刀,讓孩子可以自主使用探索: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行,不可以”讓孩子不敢探索,做事情畏手畏腳,久而久之內心就不敢去探索,沒有自信心。有些時候對於孩子的退縮行為,我們會有些束手無策,家長更多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耐心引導。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言不語就很著急、覺得不成器,就給孩子報口才班,或者強迫孩子講,我們班級波波不願意自我介紹,他媽媽就和他說:“你不自我介紹晚上我就不來接你”,孩子一天都很擔心,哆哆嗦嗦的講了自己的名字。家長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適應程度,孩子平時被保護的很好,到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我們應該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而不是逼迫孩子去成長,這樣的強迫方式可能帶給孩子消極的影響。

"

今天帶豆豆在公園的沙地玩,豆豆用小桶做了一個圓圓的土堆送給糖糖說:“看,這是我給你做的生日蛋糕,請你吃吧。”糖糖接過來說:“真好看,我也要做一個。”就這樣兩個小姐妹開心玩著。我看到沙池邊有一個小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她們的遊戲,似乎很想參與進去,但是有些膽怯。

我嘗試和她說:“妹妹,你和姐姐們一起去玩吧,看姐姐叫你呢。”小女孩子搖了搖頭,咬了咬嘴脣,躲在奶奶身後一旁看著,她的奶奶也叫她去玩,孩子還是搖了搖頭,就抱著奶奶的胳膊在一旁站著。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孩子就一直站在奶奶身旁,奶奶和我們聊天說,這個孩子平時挺聽話的,就是性格有些膽小和孤獨,喜歡自己玩。在幼兒園也是,老師說孩子想上廁所不會主動和老師說,有幾次都尿褲子。讓她去前面做自我介紹,孩子坐在椅子上直搖頭吃手指頭,一學期也沒上前面去自我介紹,我們這上著口才班想著鍛鍊孩子膽量,這樣有點太內向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落落大方,能夠自如的參與到小朋友遊戲當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小朋友會比較孤獨,喜歡自己一個人玩遊戲:有些小朋友比較膽怯,就像小跟屁蟲一樣跟在媽媽的身邊,不太能夠獨立的和小朋友玩。對於有這樣小朋友的家長,我們要對自己的寶貝及時的觀察與科學干預,避免“社會退縮”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1什麼是社會退縮,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兒童的行為表現是怎麼樣的?

在心理學中,“社會退縮”最初主要有行為描述和社會測量兩種定義類型。從行為描述的角度,“ 社會退縮”被界定為交往頻次低的獨處行為;從社會測量的角度,“社會退縮”則被視為低水 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視兒童)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絕(被拒絕兒童)。 研究者更多地採用行為描述的方法來界定社會退縮。

國際上對社會退縮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社會退縮也存在著不同的類型,分別為焦慮退縮型、主動退縮型、被動退縮型兒童,不同類型的社會退縮孩子的行為也有所不同。

  • 焦慮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表現為在一旁觀看著其他小朋友的遊戲,內心是想參與,可能是因為膽怯害怕而不敢參與。

在我們班級就有個小女孩靜靜,她看到小朋友在玩“丟手絹”的遊戲,她就在一旁觀看著,看到小朋友還會微微一笑,但是讓她參與進去孩子就有些拒絕。

  • 主動退縮型:這種類型的孩子比較喜歡獨處的遊戲行為,屬於良性的,孩子在3歲時遊戲行為為平行遊戲,就是孩子們即使在一起玩耍,也會自己玩自己的遊戲,因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思維模式,還無法進行合作遊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這種類型的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逐漸表現出來。
  • 被動退縮型 :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參與遊戲時因為行為過於誇張喧鬧,參與遊戲時社會技能不合理而被拒絕,被拒絕無法參與集體遊戲。

在我們小區有一個航航的男孩子比較出名,這個孩子喜歡別的小朋友的玩具,經常用搶和打人的方式,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歡和他做遊戲,這就屬於被動退縮型的社會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2社會退縮行為對孩子發展負面影響有那些?

  • 1、影響孩子的社會適應

家庭、學校、同伴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在孩子上學之後,孩子總是表現出退縮的行為使孩子很難獲得良好的同伴關係,師生關係。無可厚非,孩子在與同伴、師生交流、遊戲、爭吵都是有價值的,利於孩子情緒社會化,讓孩子獲得安全感與歸屬感,轉換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過度的退縮行為會讓孩子形成孤僻、膽怯、冷漠的交往模式,不利於孩子的社會適應。

心理學家Harrist 等人通過 4 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兒童早期不同社交退縮行為的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差異,結果發現活躍退縮兒童相對於其它類型的退縮兒童在社會信息加工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例如編碼精確性很差;在解釋階段比其他兒童表現出更多的敵意性歸因;在反應計劃的生成和執行階段,活躍退縮兒童有更多的攻擊性行為,缺乏有技巧的社交行為。

可想而知,認知缺陷會影響到孩子與他人的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消極的影響,這種情況下家長的及時發現與干預是非常必要的。

  • 2、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無論孩子是焦慮退縮、還是被動退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因為自我矛盾的而不敢參與集體遊戲,以及社交技巧的不完善都會增加孩子更多的獨處行為,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卑、膽怯、淡漠消極情感體驗,對自己不認同,總會說“我不行,我不會”的話語,對自己的價值感與認同感也不高。

班級的程晨小朋友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不與小朋友和老師溝通,每天總是低著頭,每當讓孩子在班級前表達一些問題時,孩子就總是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話語表達。可能與孩子家庭的教養方式也有一些關係,父母總是責備孩子,孩子總是表現的很自卑、膽怯拒絕班級的常規活動,想必這種狀況不得到改善會讓孩子對自己有消極的認知。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3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社會退縮的行為

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有退縮的行為呢?其實孩子的退縮行為也受多種原因的影響。

內部原因

  • 孩子的抑制性氣質

氣質最開始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大,這種氣質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就會比較害羞,不能積極的進行互動,不太可能像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孩子主動交往。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孩子社交技能的不完善

一些孩子因為社交技能不完善,總是在交往中處於弱勢或者被拒絕的狀態,孩子會用“我不會,我不行”的語言退縮交往,或者被別的小朋友拒絕而被動退縮。

外部原因

  • 不安全的親子依戀

一般情況下,擁有安全依戀的孩子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可以促進幼兒的積極探索互動與交往。反之不安全的依戀積極探索的的行為會有所退縮,增加社會退縮的行為。這些與母親相處構建的親子依戀有很大的關係。

  • 家長過度控制和保護的教養方式

現在對於孩子的處境我們總是過於擔心,擔心孩子受傷害而過多控制孩子的行為,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交的朋友都會干涉,有些孩子大班都不會用剪子。

班級的源源是奶奶帶大的孩子,在中班孩子是可以使用剪子的,但是因為怕受到傷害,孩子基本都不會接觸剪子,老人的過度保護使得孩子參與美工類的活動不會而就有所退縮。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04改善孩子退縮行為的方法有那些?

發現孩子的退縮行為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與干預,即使受天生氣質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環境和教育的逐漸改善,其實有很多教育方式的不適宜帶給孩子退縮行為。

1、我們可以通過遊戲比較輕鬆的方式減少幼兒退縮行為,增強社會交往技能,比如同伴配對法、角色扮演法。

  • 同伴配對法

同伴配對法是我們可以和班級的老師進行溝通,或者在平時在社區讓孩子多和友善,社交能力比較強的小朋友多接觸,這樣可以給能力弱的孩子提供榜樣,孩子與友善孩子多多接觸可以減少衝突,積累積極的交往經驗。

班級的靜靜一直拒絕去班級自我介紹,媽媽和班級的老師一直鼓勵,但是也沒有什麼效果,一次家長開放日媽媽提到孩子最喜歡彤彤,一個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確實孩子每次都會找彤彤坐在一起。我們一次嘗試靜靜和彤彤一起去自我介紹,孩子真的說了出來,對孩子來說同伴的作用不可小覷。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 角色扮演法

我們可以帶孩子扮演繪本劇中的不同角色,讓孩子體驗不同角色的交往方式。比如《森林之王》中的老虎、狐狸、猴子都可以帶給孩子深刻的角色體驗。尤其在扮演老虎角色中可以感受熱情正義拯救弱小的英雄式人物,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可以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感知不同的人物的交往方式,提高孩子社會交往技能。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2、創造融入可交往的環境

我們可以帶孩子參與社區的親子活動,逛逛遊樂場,讓孩子習慣接觸陌生人和熟悉人,在孩子膽怯的時候可以鼓勵和示範怎樣去交往。

比如有親戚來家裡做客,我們可以提前教給孩子:“叔叔阿姨你好,再見的話語。”:在遊樂場可以說:“姐姐,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簡單的語言就可以,其他的可以看孩子怎樣去處理。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很多時候因為過度保護,孩子能接觸其他小夥伴的機會比較少,孩子不需要開口,家長都把事情給解決好了,所以孩子就不知道怎樣去和同伴交往。為孩子創造可交往的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在交流中發展,即使是衝突爭吵都是有價值的,我們在一旁做支持者鼓勵者與幫助者。

3、家長要改變教育觀念與方式,幫助孩子改善退縮行為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退縮行為和我們的教養方式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要尊重幼兒,給幼兒獨立自主的探索機會。

比如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使用剪刀會傷害到自己,孩子到中班還不會使用剪子,其實到3-4歲可以嘗試讓孩子使用剪刀,買兒童安全剪刀,讓孩子可以自主使用探索:對孩子說的最多的就是“不行,不可以”讓孩子不敢探索,做事情畏手畏腳,久而久之內心就不敢去探索,沒有自信心。有些時候對於孩子的退縮行為,我們會有些束手無策,家長更多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耐心引導。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言不語就很著急、覺得不成器,就給孩子報口才班,或者強迫孩子講,我們班級波波不願意自我介紹,他媽媽就和他說:“你不自我介紹晚上我就不來接你”,孩子一天都很擔心,哆哆嗦嗦的講了自己的名字。家長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的適應程度,孩子平時被保護的很好,到新環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我們應該的是反思自己的行為,而不是逼迫孩子去成長,這樣的強迫方式可能帶給孩子消極的影響。

家有躲在媽媽身後的“社會退縮型”兒童,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引導?

我們要尊重孩子,在合理的情況下准許孩子嘗試,而不是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孩子退縮行為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改進也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更多的是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孩子退縮並不可怕也並不丟人,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開朗與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