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膽小,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心理學 玩具 大白熊健康 2019-07-13

在我們身邊,不少家長朋友都有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較膽小、怕事。

比如:

“我家孩子都三歲了,看到生人就躲我身後”

“孩子他不願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因為膽小,怯場,使孩子失去了許多展現自己、鍛鍊自己的機會。

電影《奇蹟男孩》劇中的小男孩Auggie天生臉部畸形,經歷了27次手術後才活下來。小男孩Auggie10歲那年,父母決定讓他去上學,接受正常的學校教育,面對外面的世界。

他整天戴著宇航員的頭盔在學校,經歷過同學的嘲笑、排擠,也曾膽小害怕,不願與人說話,甚至是與自己親近的家人。但最後還是在父母的鼓勵和推動下勇敢地往前走。

心理學研究顯示,孩子對兩種東西有天生的恐懼:

一種是大且奇怪的聲音,驟然而至;

另一種是身體失去了依託而跌倒。

作為家長,這兩點需要格外注意。

膽小的孩子適應能力差,缺乏探索精神,自信心也嚴重不足。在進入學校後,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如果家長和老師不正確引導,對孩子以後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不利影響。

孩子在生長髮育的每個階段因天然誘因而出現恐懼是正常的,也是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家長們有哪些行為會造成孩子膽小的心理呢?

孩子越來越膽小,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1.過度保護

《黑鏡》第四季中講述了一個母親為了保護女兒,在女兒大腦中植入高科技芯片的故事。

女兒Sara曾經在3歲時不小心走丟過,母親為了讓女兒在安全的環境中長大,決定參加一個叫「方舟天使」的項目,在Sara大腦中植入芯片。

這個芯片有一個奇特的濾鏡功能,可以將一切讓Sara害怕、緊張的畫面打上馬賽克。

這樣Sara在母親的過度保護下,每天沒有危險、沒有受傷,更沒有對世界的探索。

而Sara長大後,母親將芯片系統關掉,從來沒有受傷過的她變得更加膽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說:“別碰那杯子,別摸那玩具,你看看,多髒啊”……

如果孩子不能從實踐中獲得知識,變得畏畏縮縮。

當孩子逐漸長大時,保護的慣性照樣持續,沒能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適當“放飛”。其實正是這種“保護傘”導致了孩子的膽小。

2.心理陰影

有時候,家長為了哄住哭鬧的孩子,會用恐嚇和訓斥的方法來“嚇”孩子。

不少的家長,在孩子年幼時都會說以下類似的話:

你不聽話,就把你送給壞蛋。

你要是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不許到處亂跑,小心撿垃圾的把你騙了去

這種“大灰狼”式的話語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孩子會認為外界環境危機重重,首先就產生了防備心理或者逃避心理。

3.人際交往太少

有些家長很少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經常把孩子宅在家裡,從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父母、長輩,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走親訪友的機會。

長期以往,不利於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和交往能力。怕見生人,怕在眾人面前講話的心理悄然形成。

孩子越來越膽小,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兒童心理學認為:

“兒童產生懼怕心理的原因與成年人一樣,關鍵的問題是成年人懂得如何去應付恐懼,而孩子們卻還不知道。”

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克服心理的恐懼。

要消除這些恐懼感,父母平時教孩子時要儘量耐心,要多進行正面教育,不要用嚇唬的手段達到馴服孩子的目的。

家長要與孩子建立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給予孩子最大的關愛,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這些有助於孩子減輕和克服恐懼情緒。

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他去嘗試,多進行鼓勵式教育。當孩子不敢玩滑梯時,在旁邊一邊鼓勵一邊為他加油,允許孩子去做一些不會帶來很大傷害的小“冒險”行為,或者讓孩子多聽聽冒險探索的小故事,給他們樹立正面積極的榜樣。

而在冒險和探索中,孩子也會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或技能。

另外,家長對於膽小的孩子必須堅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的原則。

適度的挫折也會激勵孩子不斷挑戰自己,一點點進步。

再膽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作為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膽怯的心理,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大白熊健康】。我是大白熊媽媽,你想了解的科學餵養、育兒心得、家庭教育、疾病護理等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孩子越來越膽小,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