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和小朋友起爭執時,大人們是不是經常和我們這麼說:

你是姐姐應該照顧弟弟,要學會謙讓,不能這麼不懂事,否則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你是主人,小朋友是客人,你不應該和客人搶玩具,你趕緊道歉。

家長們總是讓小朋友學習謙讓,為了達到目的甚至用嚇唬的方式,雖然當下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也讓小朋友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嚇”大的

曾經有個記者上街隨機問路人是否小時候被家長嚇唬,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是從小被“嚇大”的,被嚇唬的滋味不好受。當記者繼續問這裡面已經為人父母的被調查者,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大部分家長都承認了。

  • 如果你不好好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 如果你在車上不安靜坐好,警察叔叔就會過來把你帶走。
  • 如果你還在玩,不去寫作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來批評你。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和小朋友起爭執時,大人們是不是經常和我們這麼說:

你是姐姐應該照顧弟弟,要學會謙讓,不能這麼不懂事,否則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你是主人,小朋友是客人,你不應該和客人搶玩具,你趕緊道歉。

家長們總是讓小朋友學習謙讓,為了達到目的甚至用嚇唬的方式,雖然當下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也讓小朋友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嚇”大的

曾經有個記者上街隨機問路人是否小時候被家長嚇唬,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是從小被“嚇大”的,被嚇唬的滋味不好受。當記者繼續問這裡面已經為人父母的被調查者,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大部分家長都承認了。

  • 如果你不好好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 如果你在車上不安靜坐好,警察叔叔就會過來把你帶走。
  • 如果你還在玩,不去寫作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來批評你。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上述家長們肯定耳熟能詳,因為這就是很多家長用來管教孩子的說法。嚇唬式、威脅式教育因為效果明顯,所以經常被採用。

但是這種管教方式帶來的危害可能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 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同事小時候有一次晚上在外面玩得很晚還不想回家,媽媽為了讓她早點回,就對她說,晚上的時候有怪物會在黑暗的地方靜靜地守著,看哪個貪玩的小孩還在外面不回家,就會把他們抓走。
媽媽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簡單的一句話,讓同事到成年後還怕黑,她總覺得在黑黑的路口有什麼東西會等著自己。為此她辭掉了一份待遇很好但是有夜班的工作,晚上除非人陪要不也不敢出門。

童年時家長嚇唬孩子的話,可能給孩子心理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種陰影會一直留在記憶深處,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揮之不去。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和小朋友起爭執時,大人們是不是經常和我們這麼說:

你是姐姐應該照顧弟弟,要學會謙讓,不能這麼不懂事,否則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你是主人,小朋友是客人,你不應該和客人搶玩具,你趕緊道歉。

家長們總是讓小朋友學習謙讓,為了達到目的甚至用嚇唬的方式,雖然當下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也讓小朋友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嚇”大的

曾經有個記者上街隨機問路人是否小時候被家長嚇唬,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是從小被“嚇大”的,被嚇唬的滋味不好受。當記者繼續問這裡面已經為人父母的被調查者,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大部分家長都承認了。

  • 如果你不好好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 如果你在車上不安靜坐好,警察叔叔就會過來把你帶走。
  • 如果你還在玩,不去寫作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來批評你。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上述家長們肯定耳熟能詳,因為這就是很多家長用來管教孩子的說法。嚇唬式、威脅式教育因為效果明顯,所以經常被採用。

但是這種管教方式帶來的危害可能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 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同事小時候有一次晚上在外面玩得很晚還不想回家,媽媽為了讓她早點回,就對她說,晚上的時候有怪物會在黑暗的地方靜靜地守著,看哪個貪玩的小孩還在外面不回家,就會把他們抓走。
媽媽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簡單的一句話,讓同事到成年後還怕黑,她總覺得在黑黑的路口有什麼東西會等著自己。為此她辭掉了一份待遇很好但是有夜班的工作,晚上除非人陪要不也不敢出門。

童年時家長嚇唬孩子的話,可能給孩子心理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種陰影會一直留在記憶深處,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揮之不去。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 ​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
有位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威脅他,她說孩子是她從商店裡買來的,如果孩子不聽話,那就要去商店裡再換一個聽話的小孩。孩子聽到這話害怕極了。今後每次他稍有一點差錯,他害怕媽媽生氣,總是不停地問媽媽,我還是好孩子嗎?你會把我換掉了。

被嚇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過錯失去家長的愛和信任,所以會極力地討好家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盡力掩飾自身不討喜的地方,學著隱忍,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

  • 養成了孩子懦弱的性格
小亞媽媽總是無論場合與對錯,讓小亞退讓,要她學習謙讓。小亞的性格懦弱,事實上,在家裡,總是小表弟欺負她,而她不敢據理力爭。因為她害怕家長的批評,只有把東西讓出去,似乎才是做姐姐應該有的表現。

被嚇大的孩子,他們不敢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便心理再不情願,也沒有勇氣與他人爭。他們容易成為小夥伴中被欺負和捉弄的對象。

家長怎樣和孩子一起抵抗懦弱

不要辱罵孩子

家長要學習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如果孩子做錯事或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辱罵孩子,更不能上升到對人格和個人能力的攻擊。

小新吃飯總是不拿著碗,媽媽提醒了多次都無效。
有一次吃飯,因為沒有拿好碗,碗一滑摔倒了地上。小新一看自己做錯事了,害怕媽媽責怪,眼淚馬上就湧了上來。
小新媽一開始也很窩火,她心想說了幾次都不聽,這下碗碎了吧。
不過她馬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事論事地和小新討論碗為什麼會掉地上。
小新看媽媽沒有罵他,也慢慢平靜了下來。
他說,因為我沒有握好碗所以它容易滑落,下次我吃飯左手把碗拿好,這樣就不好掉了。

對孩子不要苛責,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犯錯,然後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如果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和孩子一起討論分析,查找原因,千萬不可對孩子進行人生攻擊,把事情上升到對孩子個人的否定。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和小朋友起爭執時,大人們是不是經常和我們這麼說:

你是姐姐應該照顧弟弟,要學會謙讓,不能這麼不懂事,否則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你是主人,小朋友是客人,你不應該和客人搶玩具,你趕緊道歉。

家長們總是讓小朋友學習謙讓,為了達到目的甚至用嚇唬的方式,雖然當下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也讓小朋友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嚇”大的

曾經有個記者上街隨機問路人是否小時候被家長嚇唬,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是從小被“嚇大”的,被嚇唬的滋味不好受。當記者繼續問這裡面已經為人父母的被調查者,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大部分家長都承認了。

  • 如果你不好好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 如果你在車上不安靜坐好,警察叔叔就會過來把你帶走。
  • 如果你還在玩,不去寫作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來批評你。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上述家長們肯定耳熟能詳,因為這就是很多家長用來管教孩子的說法。嚇唬式、威脅式教育因為效果明顯,所以經常被採用。

但是這種管教方式帶來的危害可能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 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同事小時候有一次晚上在外面玩得很晚還不想回家,媽媽為了讓她早點回,就對她說,晚上的時候有怪物會在黑暗的地方靜靜地守著,看哪個貪玩的小孩還在外面不回家,就會把他們抓走。
媽媽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簡單的一句話,讓同事到成年後還怕黑,她總覺得在黑黑的路口有什麼東西會等著自己。為此她辭掉了一份待遇很好但是有夜班的工作,晚上除非人陪要不也不敢出門。

童年時家長嚇唬孩子的話,可能給孩子心理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種陰影會一直留在記憶深處,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揮之不去。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 ​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
有位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威脅他,她說孩子是她從商店裡買來的,如果孩子不聽話,那就要去商店裡再換一個聽話的小孩。孩子聽到這話害怕極了。今後每次他稍有一點差錯,他害怕媽媽生氣,總是不停地問媽媽,我還是好孩子嗎?你會把我換掉了。

被嚇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過錯失去家長的愛和信任,所以會極力地討好家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盡力掩飾自身不討喜的地方,學著隱忍,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

  • 養成了孩子懦弱的性格
小亞媽媽總是無論場合與對錯,讓小亞退讓,要她學習謙讓。小亞的性格懦弱,事實上,在家裡,總是小表弟欺負她,而她不敢據理力爭。因為她害怕家長的批評,只有把東西讓出去,似乎才是做姐姐應該有的表現。

被嚇大的孩子,他們不敢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便心理再不情願,也沒有勇氣與他人爭。他們容易成為小夥伴中被欺負和捉弄的對象。

家長怎樣和孩子一起抵抗懦弱

不要辱罵孩子

家長要學習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如果孩子做錯事或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辱罵孩子,更不能上升到對人格和個人能力的攻擊。

小新吃飯總是不拿著碗,媽媽提醒了多次都無效。
有一次吃飯,因為沒有拿好碗,碗一滑摔倒了地上。小新一看自己做錯事了,害怕媽媽責怪,眼淚馬上就湧了上來。
小新媽一開始也很窩火,她心想說了幾次都不聽,這下碗碎了吧。
不過她馬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事論事地和小新討論碗為什麼會掉地上。
小新看媽媽沒有罵他,也慢慢平靜了下來。
他說,因為我沒有握好碗所以它容易滑落,下次我吃飯左手把碗拿好,這樣就不好掉了。

對孩子不要苛責,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犯錯,然後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如果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和孩子一起討論分析,查找原因,千萬不可對孩子進行人生攻擊,把事情上升到對孩子個人的否定。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樹立孩子的信心

小剛和爸爸去大型商場裡玩,商場裡有一個很大的兒童探險樂園,可以讓孩子攀巖。小新一開始很新奇,他躍躍欲試。但是等他真正開始往上爬的時候,他開始害怕了,隨著高度的升高,他的恐懼越來越大,最後乾脆趴在巖壁上不敢動彈。
要是換成其他家長估計很多就會讓教練把孩子帶下來了,但是小剛爸爸在旁邊不停地鼓勵,他讓小剛不要往下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手上和腳上,放在手腳的配合上。一次只完成向上攀登一步,然後再找下一塊。

在爸爸的不停鼓勵,小剛慢慢平靜下來。他鼓起勇氣繼續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後順利地登頂。順著繩索下來的那一個,他特別興奮。

家長給予孩子鼓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幫助孩子慢慢戰勝性格中膽小、懦弱的一面。每當孩子往前邁進一步,就是一次自我挑戰的成功。慢慢地他們會更加自信、勇敢。

擴大孩子的交際面和接觸面

我們小區有個孩子因為父母工作忙,一直都被放在鄉下爺爺奶奶家看著。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被接回到父母身邊。剛剛回來時,小男孩非常怕生,小朋友主動找他玩,他也不敢上前。因為在老家,他面對的只有爺爺奶奶幾位長輩,沒有什麼機會和小朋友玩。

他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努力想幫助他擴大交際。每天都會帶他到樓下的兒童樂園,平時和朋友聚會,也會帶上孩子。孩子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環境。他的性格好和誰都能玩到一起。和文靜的小孩一起,他就和大家一起說故事;和好動的男生一起,他就和大家一起跑步踢球。

父母給孩子提供各種朋友圈,幫助孩子擴大見識和交際,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非常有幫助。有這樣的環境讓孩子鍛鍊,孩子慢慢會學會與同齡人交往,處理矛盾以及擁有共同話題的好朋友。有好朋友能融入同齡人群體的孩子會更加的自信、陽光和開朗。

培養孩子獨立

父母為孩子提供過多的援助,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孩子容易養成依賴父母的心理,一旦養成了這樣的行為方式和思考習慣,那對孩子一生產生非常負面的印象。

現在我們總能從新聞中聽到類似“孩子成年還啃老”這樣的新聞,他們懦弱無助,不敢擔當起生活的重擔,只能一輩子縮在父母身後。

所以對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非常重要。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逐漸放手,只起到監督和糾偏的作用,不要事事包辦。比如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洗小手絹,小娃子,起床自己疊被子。上小學的小朋友要自己對自己的課業負責,不能依賴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品格,才不會讓孩子永遠縮在父母身後,膽小懦弱。

"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家回憶一下自己小時候遇到和小朋友起爭執時,大人們是不是經常和我們這麼說:

你是姐姐應該照顧弟弟,要學會謙讓,不能這麼不懂事,否則我不喜歡你了;

或者是你是主人,小朋友是客人,你不應該和客人搶玩具,你趕緊道歉。

家長們總是讓小朋友學習謙讓,為了達到目的甚至用嚇唬的方式,雖然當下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也讓小朋友留下了不愉快的記憶,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孩子大部分都是被“嚇”大的

曾經有個記者上街隨機問路人是否小時候被家長嚇唬,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是從小被“嚇大”的,被嚇唬的滋味不好受。當記者繼續問這裡面已經為人父母的被調查者,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是否採用嚇唬孩子的方式,大部分家長都承認了。

  • 如果你不好好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 如果你在車上不安靜坐好,警察叔叔就會過來把你帶走。
  • 如果你還在玩,不去寫作業,我就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來批評你。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上述家長們肯定耳熟能詳,因為這就是很多家長用來管教孩子的說法。嚇唬式、威脅式教育因為效果明顯,所以經常被採用。

但是這種管教方式帶來的危害可能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 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同事小時候有一次晚上在外面玩得很晚還不想回家,媽媽為了讓她早點回,就對她說,晚上的時候有怪物會在黑暗的地方靜靜地守著,看哪個貪玩的小孩還在外面不回家,就會把他們抓走。
媽媽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簡單的一句話,讓同事到成年後還怕黑,她總覺得在黑黑的路口有什麼東西會等著自己。為此她辭掉了一份待遇很好但是有夜班的工作,晚上除非人陪要不也不敢出門。

童年時家長嚇唬孩子的話,可能給孩子心理留下一輩子的陰影,這種陰影會一直留在記憶深處,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揮之不去。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 ​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發展
有位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常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而威脅他,她說孩子是她從商店裡買來的,如果孩子不聽話,那就要去商店裡再換一個聽話的小孩。孩子聽到這話害怕極了。今後每次他稍有一點差錯,他害怕媽媽生氣,總是不停地問媽媽,我還是好孩子嗎?你會把我換掉了。

被嚇大的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們害怕因為自己的過錯失去家長的愛和信任,所以會極力地討好家長。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盡力掩飾自身不討喜的地方,學著隱忍,不敢展示真實的自己。

  • 養成了孩子懦弱的性格
小亞媽媽總是無論場合與對錯,讓小亞退讓,要她學習謙讓。小亞的性格懦弱,事實上,在家裡,總是小表弟欺負她,而她不敢據理力爭。因為她害怕家長的批評,只有把東西讓出去,似乎才是做姐姐應該有的表現。

被嚇大的孩子,他們不敢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便心理再不情願,也沒有勇氣與他人爭。他們容易成為小夥伴中被欺負和捉弄的對象。

家長怎樣和孩子一起抵抗懦弱

不要辱罵孩子

家長要學習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成具有獨立人格的個人,如果孩子做錯事或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辱罵孩子,更不能上升到對人格和個人能力的攻擊。

小新吃飯總是不拿著碗,媽媽提醒了多次都無效。
有一次吃飯,因為沒有拿好碗,碗一滑摔倒了地上。小新一看自己做錯事了,害怕媽媽責怪,眼淚馬上就湧了上來。
小新媽一開始也很窩火,她心想說了幾次都不聽,這下碗碎了吧。
不過她馬上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就事論事地和小新討論碗為什麼會掉地上。
小新看媽媽沒有罵他,也慢慢平靜了下來。
他說,因為我沒有握好碗所以它容易滑落,下次我吃飯左手把碗拿好,這樣就不好掉了。

對孩子不要苛責,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犯錯,然後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如果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和孩子一起討論分析,查找原因,千萬不可對孩子進行人生攻擊,把事情上升到對孩子個人的否定。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樹立孩子的信心

小剛和爸爸去大型商場裡玩,商場裡有一個很大的兒童探險樂園,可以讓孩子攀巖。小新一開始很新奇,他躍躍欲試。但是等他真正開始往上爬的時候,他開始害怕了,隨著高度的升高,他的恐懼越來越大,最後乾脆趴在巖壁上不敢動彈。
要是換成其他家長估計很多就會讓教練把孩子帶下來了,但是小剛爸爸在旁邊不停地鼓勵,他讓小剛不要往下看,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手上和腳上,放在手腳的配合上。一次只完成向上攀登一步,然後再找下一塊。

在爸爸的不停鼓勵,小剛慢慢平靜下來。他鼓起勇氣繼續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後順利地登頂。順著繩索下來的那一個,他特別興奮。

家長給予孩子鼓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幫助孩子慢慢戰勝性格中膽小、懦弱的一面。每當孩子往前邁進一步,就是一次自我挑戰的成功。慢慢地他們會更加自信、勇敢。

擴大孩子的交際面和接觸面

我們小區有個孩子因為父母工作忙,一直都被放在鄉下爺爺奶奶家看著。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被接回到父母身邊。剛剛回來時,小男孩非常怕生,小朋友主動找他玩,他也不敢上前。因為在老家,他面對的只有爺爺奶奶幾位長輩,沒有什麼機會和小朋友玩。

他父母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努力想幫助他擴大交際。每天都會帶他到樓下的兒童樂園,平時和朋友聚會,也會帶上孩子。孩子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環境。他的性格好和誰都能玩到一起。和文靜的小孩一起,他就和大家一起說故事;和好動的男生一起,他就和大家一起跑步踢球。

父母給孩子提供各種朋友圈,幫助孩子擴大見識和交際,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非常有幫助。有這樣的環境讓孩子鍛鍊,孩子慢慢會學會與同齡人交往,處理矛盾以及擁有共同話題的好朋友。有好朋友能融入同齡人群體的孩子會更加的自信、陽光和開朗。

培養孩子獨立

父母為孩子提供過多的援助,不利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孩子容易養成依賴父母的心理,一旦養成了這樣的行為方式和思考習慣,那對孩子一生產生非常負面的印象。

現在我們總能從新聞中聽到類似“孩子成年還啃老”這樣的新聞,他們懦弱無助,不敢擔當起生活的重擔,只能一輩子縮在父母身後。

所以對於孩子獨立性的培養非常重要。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逐漸放手,只起到監督和糾偏的作用,不要事事包辦。比如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自己洗小手絹,小娃子,起床自己疊被子。上小學的小朋友要自己對自己的課業負責,不能依賴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承擔越來越多的責任,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的品格,才不會讓孩子永遠縮在父母身後,膽小懦弱。

家長,你是否是孩子懦弱的幫凶?批評孩子的時候需要自醒

​孩子懦弱,家長需要從自己身上原因,嚇唬式的教育勢必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多多自省,不斷改進。

互動小窗口:家長們會鼓勵孩子表達想法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