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做,到底要爸爸幹嘛?

孩子找爸爸幫忙,而爸爸卻一直在搪塞,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爸爸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這種“喪偶式育兒”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孩子長期接觸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質,非常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問題,所以別再用這句話來搪塞你的孩子,傷害你的妻子,畢竟養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做,到底要爸爸幹嘛?

孩子找爸爸幫忙,而爸爸卻一直在搪塞,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爸爸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這種“喪偶式育兒”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孩子長期接觸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質,非常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問題,所以別再用這句話來搪塞你的孩子,傷害你的妻子,畢竟養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2.表面在陪孩子、實則玩手機

有多少家長因為玩手機,把孩子置於險境

英國的一家慈善機構兒童事故預防信託機構(Child Accident Prevention Trust ,CAPT)調研數據顯示,有 24% 的受訪家長都承認,曾有過因為自己玩手機,而導致孩子險些遇險的經歷。

孩子在5歲前是事故高發時期,作為家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近年來,因為家長看手機疏忽大意之下,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甚至丟失生命的事件數不勝數,孩子正處於好奇心較盛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務必要盡到責任,否則可能會後悔莫及。

家長玩手機對心理傷害也很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時在看手機。父母在玩手機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嗯“”啊“這樣敷衍的語氣詞來敷衍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沮喪心理,長期如此會影響親子感情。

這種“無效”陪伴也非常容易讓孩子以後染上玩手機的惡習。同時有心理專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時其實是對孩子感情的冷漠,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做,到底要爸爸幹嘛?

孩子找爸爸幫忙,而爸爸卻一直在搪塞,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爸爸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這種“喪偶式育兒”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孩子長期接觸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質,非常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問題,所以別再用這句話來搪塞你的孩子,傷害你的妻子,畢竟養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2.表面在陪孩子、實則玩手機

有多少家長因為玩手機,把孩子置於險境

英國的一家慈善機構兒童事故預防信託機構(Child Accident Prevention Trust ,CAPT)調研數據顯示,有 24% 的受訪家長都承認,曾有過因為自己玩手機,而導致孩子險些遇險的經歷。

孩子在5歲前是事故高發時期,作為家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近年來,因為家長看手機疏忽大意之下,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甚至丟失生命的事件數不勝數,孩子正處於好奇心較盛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務必要盡到責任,否則可能會後悔莫及。

家長玩手機對心理傷害也很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時在看手機。父母在玩手機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嗯“”啊“這樣敷衍的語氣詞來敷衍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沮喪心理,長期如此會影響親子感情。

這種“無效”陪伴也非常容易讓孩子以後染上玩手機的惡習。同時有心理專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時其實是對孩子感情的冷漠,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3.遭受指責和冷漠的孩子只能負重前行

不要成為孩子的”差評師“

一位母親帶男孩子去相親,男孩對相親女孩並不滿意,母親聽到後非常生氣,開始指責自己的孩子:”你今年都這麼大了,你長得也不好看,工作也不好,還挑什麼挑啊。“

面對父母的指責與打擊,男孩屈服了,父母好像獲得了勝利,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這場潦草婚姻的結局並不會圓滿,而男孩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則是”差評師“,因為他們從小就用這種方法讓孩子服從自己,這一次也是這樣。

很多父母認為通過這種”批評教育“的方式可以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然而事實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接受批評教育的孩子內心敏感、自卑,不願與人溝通,極大的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父母要學會認可和欣賞孩子,這樣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好,一味的指責只能傷害孩子。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做,到底要爸爸幹嘛?

孩子找爸爸幫忙,而爸爸卻一直在搪塞,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爸爸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這種“喪偶式育兒”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孩子長期接觸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質,非常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問題,所以別再用這句話來搪塞你的孩子,傷害你的妻子,畢竟養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2.表面在陪孩子、實則玩手機

有多少家長因為玩手機,把孩子置於險境

英國的一家慈善機構兒童事故預防信託機構(Child Accident Prevention Trust ,CAPT)調研數據顯示,有 24% 的受訪家長都承認,曾有過因為自己玩手機,而導致孩子險些遇險的經歷。

孩子在5歲前是事故高發時期,作為家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近年來,因為家長看手機疏忽大意之下,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甚至丟失生命的事件數不勝數,孩子正處於好奇心較盛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務必要盡到責任,否則可能會後悔莫及。

家長玩手機對心理傷害也很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時在看手機。父母在玩手機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嗯“”啊“這樣敷衍的語氣詞來敷衍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沮喪心理,長期如此會影響親子感情。

這種“無效”陪伴也非常容易讓孩子以後染上玩手機的惡習。同時有心理專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時其實是對孩子感情的冷漠,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3.遭受指責和冷漠的孩子只能負重前行

不要成為孩子的”差評師“

一位母親帶男孩子去相親,男孩對相親女孩並不滿意,母親聽到後非常生氣,開始指責自己的孩子:”你今年都這麼大了,你長得也不好看,工作也不好,還挑什麼挑啊。“

面對父母的指責與打擊,男孩屈服了,父母好像獲得了勝利,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這場潦草婚姻的結局並不會圓滿,而男孩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則是”差評師“,因為他們從小就用這種方法讓孩子服從自己,這一次也是這樣。

很多父母認為通過這種”批評教育“的方式可以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然而事實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接受批評教育的孩子內心敏感、自卑,不願與人溝通,極大的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父母要學會認可和欣賞孩子,這樣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好,一味的指責只能傷害孩子。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別把你的孩子養育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一個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注太少,他會想盡辦法引起父母的關注,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多娃家庭,被忽視的孩子,總想父母可以對自己更關心一些,所以逐漸會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

因為太想得到認可,所以費盡心思地想要所有人都滿意,為了多一次認可、多一點關注,付出最大的努力,請不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辛苦的生活。

"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父母和孩子總會被無數情感了連接在一起,童年時期所經歷過的記憶,會深深烙印在內心,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在強調原生家庭重要性的原因所在,然而一種新型的家庭暴力正在滋生,雖然不會讓孩子身體遭受直接傷害,但是對心靈的摧殘,更讓人心痛。

一位朋友講述他的童年故事,一起來展開他的原生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母親負責帶著三個孩子上學,朋友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母親喜歡打麻將,每天都要很晚才回來,作為老三的他是由兩位姐姐帶大的,然而那時候姐姐們也還是個孩子。

父親常年在外,讓他無法體會到父愛,母親在打麻將之餘,擠出來的一點時間還要分攤在三個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如果母親突然坐下來和孩子們聊聊天,他們都感覺這是恩賜,所以朋友從小就想引起父母的注意,然而母親總是在忙,她對什麼事情都漠不關心。當演員失去了觀眾,他熱情的表演還有什麼意義?這個家庭裡一直缺乏父愛、陪伴、認可……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也許這種家庭暴力正在你的家庭裡上演,也許你會否認,你不知道的是,它正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悄悄的腐蝕腐孩子的童年。

01.有一種爸爸叫:“找你媽媽去”

曾經看到過一個故事,叫“找你媽去”

晚上,3歲的兒子躺在爸爸媽媽中間準備睡覺。

兒子說:“媽媽你抱著我睡!”

爸爸打趣兒子道:“媽媽摟著你,那爸爸怎麼辦?”

兒子立刻回頭認真地說:“找你媽去!”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內,然而這也成為了一些爸爸搪塞的理由,爸爸懶得參加家庭事務,面對孩子的問題,總是搪塞道:“找你媽媽去”,養育孩子本來是夫妻雙方的事情,現在卻被暴力推搡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兒子:爸爸給我講故事,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和我一起做遊戲,爸爸:找你媽去”

“兒子:爸爸陪我出去玩,爸爸:找你媽去,兒子:什麼都找媽媽,要爸爸幹嘛?”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什麼事情都要媽媽來做,到底要爸爸幹嘛?

孩子找爸爸幫忙,而爸爸卻一直在搪塞,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爸爸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這種“喪偶式育兒”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並不少見,孩子長期接觸不到男性身上特有的品質,非常容易出現自卑、孤僻等問題,所以別再用這句話來搪塞你的孩子,傷害你的妻子,畢竟養育孩子是兩個人的事情。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2.表面在陪孩子、實則玩手機

有多少家長因為玩手機,把孩子置於險境

英國的一家慈善機構兒童事故預防信託機構(Child Accident Prevention Trust ,CAPT)調研數據顯示,有 24% 的受訪家長都承認,曾有過因為自己玩手機,而導致孩子險些遇險的經歷。

孩子在5歲前是事故高發時期,作為家長萬萬不可掉以輕心。近年來,因為家長看手機疏忽大意之下,孩子發生意外傷害甚至丟失生命的事件數不勝數,孩子正處於好奇心較盛時期,作為家長的我們務必要盡到責任,否則可能會後悔莫及。

家長玩手機對心理傷害也很大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有近七成父母在陪孩子時在看手機。父母在玩手機的時候經常會使用”嗯“”啊“這樣敷衍的語氣詞來敷衍孩子,這會讓孩子產生沮喪心理,長期如此會影響親子感情。

這種“無效”陪伴也非常容易讓孩子以後染上玩手機的惡習。同時有心理專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時玩手機時其實是對孩子感情的冷漠,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傷害。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03.遭受指責和冷漠的孩子只能負重前行

不要成為孩子的”差評師“

一位母親帶男孩子去相親,男孩對相親女孩並不滿意,母親聽到後非常生氣,開始指責自己的孩子:”你今年都這麼大了,你長得也不好看,工作也不好,還挑什麼挑啊。“

面對父母的指責與打擊,男孩屈服了,父母好像獲得了勝利,這樣的婚姻,可想而知,這場潦草婚姻的結局並不會圓滿,而男孩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則是”差評師“,因為他們從小就用這種方法讓孩子服從自己,這一次也是這樣。

很多父母認為通過這種”批評教育“的方式可以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然而事實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長期接受批評教育的孩子內心敏感、自卑,不願與人溝通,極大的挫傷孩子的積極性。父母要學會認可和欣賞孩子,這樣才能感受到孩子的好,一味的指責只能傷害孩子。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別把你的孩子養育成討好型人格

如果一個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注太少,他會想盡辦法引起父母的關注,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多娃家庭,被忽視的孩子,總想父母可以對自己更關心一些,所以逐漸會形成一種討好型人格。

因為太想得到認可,所以費盡心思地想要所有人都滿意,為了多一次認可、多一點關注,付出最大的努力,請不要讓這麼小的孩子就這麼辛苦的生活。

新型家庭暴力正在滋生,不是打罵,卻更讓人心痛

許多父母不經意間的行為,何嘗不是對孩子的傷害,安靜下來好好看看你的孩子,也許他正在默默受到這種家庭暴力侵害,育兒是個長期的過程,父母雙方一定要肩負起各自的責任,才會培養出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給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