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交流」 怎樣做個好高一學生家長?'

"

中考已經過了,中考成績已經出來了,考生就變成了準高一的學生了。但是準高一的學生和家長真的準備好了嗎?做好迎接新學期的準備了嗎?

初高銜接不好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今天帶來一篇文章是關於初高中心態調整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準高一生面臨的問題:

①高一前思考:不斷定位;

②高一不適應:陡坡效應;

③生活學習雙重壓力:如何平衡?

高一階段由於所學知識急劇加多、加難、生理、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陌生的環境,學生很容易產生不適應,從而出現成績下滑,心理波動等問題,所以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們對孩子的關注要更多,更注重心理層面,更得對症下藥,切中孩子的痛點。

01

我們怎麼理解初高銜接過程中出現的陡坡效應呢?

對於一般的成績分佈分析,我們都會用正態分佈曲線,就是高分和低分都少,處於中間水平的比例最高。

但是在初升高銜接階段,高中前幾次考試,成績卻會出現類似社會結構的2—8規律分佈,即:成績不好的人佔八成,成績好的人只佔兩成,因為很多人都人生第一次的掛科啦。

產生“陡坡效應”的根本原因就是高中知識和能力要求的急劇變化和學生心理、方法調整慢的矛盾造成的一個結果。外現出來就是“陡坡效應”。

由於知識難度和能力要求是一個個逐步提升的陡坡,不進則退,學生在爬坡過程中多數會處於山腳,在開端就造成知識的爛尾,就很難在後續的爬坡過程中繼續足夠的知識儲備和信心;

同時由於高中高考對於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不再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記憶+套用模式,太多鬆散的知識掌握在考試成績中沒有太大的體現,所以造成多數學生成績不理想。“陡坡效應”會使學生壓力倍增,名次迅速落後,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對學習失去興趣。

02

那如何才能克服“陡坡效應”呢?

高一上學期的東西一定要在這個暑假適當提前預習,在孩子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心理溝通和疏導,讓孩子平滑過渡,做好心理儲備。有了比較好的外部適應性,在高一下學期就可以比較專心地面對真正“難”的知識的學習了。

03

怎樣做個好高一學生家長?

高一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是為孩子高中乃至以後學習、生活奠定基礎的時候,不可小視。

作為家長,一定要與老師進行溝通,促進老師對孩子的瞭解。

有些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迅速引起老師的關注,但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或沉穩,往往不為老師所發現。

這容易使某些自尊心強和敏感的學生失望。考到重點高中的學生大多是初中時老師的寵兒,然而到高中後,競爭對手變多、變強了,老師可能一時沒有青睞到他們頭上來,他們就覺得自己不行了,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自暴自棄。

等到期中考試老師和自己發覺的時候,成績已經掉了下來,浪費了不少時間,要想趕起來,困難很大。

所以家長要跟老師交流,可以談談孩子的成長曆程、性格特徵、初中時的學習和生活等情況,讓老師迅速掌握孩子的情況,從而做到教育的時候有的放矢。

其次,一個好的家長一定要協助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時代在發展,教育變得更加複雜和艱難,有些工作的開展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才有效。

家長協助做的工作主要有:不能縱容孩子使用手機、上網、玩遊戲。這些東西的危害很大,孩子偷偷使用,老師難以發現,家長要堵好源頭。

家長要督促孩子不要亂花錢,要吃飯,不要總是吃零食、喝飲料。有的學生認為食堂飯菜不好,不愛吃正餐,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危害。

家長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不能晚上熬夜早晨不起來,要教育孩子認真寫字、踏實完成作業……

第三,家長還要全面而準確地估計自己的孩子,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

人才的標準隨著時代而變化,分數不能決定一切,高分未必高能,只有素質綜合、全面發展,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和挑戰。

愛因斯坦初中未能畢業、愛迪生小學被稱為笨蛋,他們卻成為對人類貢獻卓著的科學家、發明家;比爾·蓋茨哈佛大學未畢業卻能成為世界首富,因此我們應樹立新的人才觀,不能認為分數就是一切。

考試分數高,要引導孩子不要自滿,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考試分數不理想,應該心平氣和地與老師、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問題。

既要與同學比,更要與自己比,比較前後幾次考試,看是否退步,原因是什麼。比較各科之間的成績,看哪科是弱項,多花些時間補上。

最後,不管怎樣,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後盾。

由於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成績有好有壞,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給他潑冷水,這樣反而會使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的情緒。

我們應特別要尊重孩子,孩子們這樣寫道:“如果我考試成績不理想,爸媽肯定會陰沉著臉,這對我的自尊心殺傷力是100%。”

“我最不能容忍的是父母對我藐視的態度,那時侯我就想對他們說,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我的自尊心?你們以為我不想考好嗎”“我懼怕考試,怕回家看到爸爸失望冷酷的臉。”

多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一味地去斥責孩子,幫助他們分析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那樣孩子才不至於產生逆反心理,才願意和你交流。面對行為習慣差的孩子,家長不應該一味的責備,更不應該放棄。

要多鼓勵,給他們以自信,培養他們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耐心地引導孩子正確地看待自己的不足,共同制訂計劃幫助他們改正缺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