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性差的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會出現差錯、遺漏,從而出現馬虎、粗心等現象。

孩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遺傳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飲食因素。第一種是人為不可控的,我們就著重瞭解一下家庭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是很主要的影響因素。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叫毛豆的小男孩,上幼兒園根本連板凳都做不了,分分鐘看不住就在走廊,或者去操場,這樣很危險啊,所以學校老師只能和家長商量,讓孩子退學,不然安全問題真的沒辦法保障。

後來在瞭解後發現,毛豆的情況大部分由於家庭環境造成,毛豆的爸爸媽媽相對比較年輕,覺得帶孩子沒有經驗,就把孩子交給還比較精神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把毛豆當“寶貝金疙瘩”,孩子玩的時候,看繪本的時候都是捧著水和吃的,這邊一口水,那邊一口吃的,天熱了還有跟著玩耍的孩子扇扇子的,打蚊子的。像足了以前被伺候的“小皇帝”,爸爸媽媽偶爾出現,就是一股腦買很多玩具,毛豆就在這個家庭環境裡被寵成了無法無天的個性。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性差的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會出現差錯、遺漏,從而出現馬虎、粗心等現象。

孩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遺傳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飲食因素。第一種是人為不可控的,我們就著重瞭解一下家庭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是很主要的影響因素。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叫毛豆的小男孩,上幼兒園根本連板凳都做不了,分分鐘看不住就在走廊,或者去操場,這樣很危險啊,所以學校老師只能和家長商量,讓孩子退學,不然安全問題真的沒辦法保障。

後來在瞭解後發現,毛豆的情況大部分由於家庭環境造成,毛豆的爸爸媽媽相對比較年輕,覺得帶孩子沒有經驗,就把孩子交給還比較精神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把毛豆當“寶貝金疙瘩”,孩子玩的時候,看繪本的時候都是捧著水和吃的,這邊一口水,那邊一口吃的,天熱了還有跟著玩耍的孩子扇扇子的,打蚊子的。像足了以前被伺候的“小皇帝”,爸爸媽媽偶爾出現,就是一股腦買很多玩具,毛豆就在這個家庭環境裡被寵成了無法無天的個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分析案例: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大意就是:

眼睛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看兩種不放在一起的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聽兩種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爺爺奶奶都是各種的端飯遞水,對孩子注意力是一種嚴重的破壞,當孩子還在研究這個遊戲怎麼玩的時候,爺爺奶奶的一個打岔,可能孩子的思維已經又被成功引誘到了別處,天天如此,學學如此,還有常不陪伴的爸爸媽媽,只會用多多益善的玩具來彌補孩子。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其實越少越好,越單一越好,你一股腦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的不斷跳躍,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性差的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會出現差錯、遺漏,從而出現馬虎、粗心等現象。

孩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遺傳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飲食因素。第一種是人為不可控的,我們就著重瞭解一下家庭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是很主要的影響因素。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叫毛豆的小男孩,上幼兒園根本連板凳都做不了,分分鐘看不住就在走廊,或者去操場,這樣很危險啊,所以學校老師只能和家長商量,讓孩子退學,不然安全問題真的沒辦法保障。

後來在瞭解後發現,毛豆的情況大部分由於家庭環境造成,毛豆的爸爸媽媽相對比較年輕,覺得帶孩子沒有經驗,就把孩子交給還比較精神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把毛豆當“寶貝金疙瘩”,孩子玩的時候,看繪本的時候都是捧著水和吃的,這邊一口水,那邊一口吃的,天熱了還有跟著玩耍的孩子扇扇子的,打蚊子的。像足了以前被伺候的“小皇帝”,爸爸媽媽偶爾出現,就是一股腦買很多玩具,毛豆就在這個家庭環境裡被寵成了無法無天的個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分析案例: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大意就是:

眼睛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看兩種不放在一起的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聽兩種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爺爺奶奶都是各種的端飯遞水,對孩子注意力是一種嚴重的破壞,當孩子還在研究這個遊戲怎麼玩的時候,爺爺奶奶的一個打岔,可能孩子的思維已經又被成功引誘到了別處,天天如此,學學如此,還有常不陪伴的爸爸媽媽,只會用多多益善的玩具來彌補孩子。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其實越少越好,越單一越好,你一股腦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的不斷跳躍,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2、飲食不良的因素:

如:鐵缺乏,缺鐵性貧血的孩子臨床上容易誤診為多動症;鉛中毒也會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孩子喜歡喝飲料,可樂,茶,咖啡,這些都有引起孩子興奮的東西。不要給孩子喝這些飲料。日常生活當中含鉛量高的食物有油條、爆米花、薯片和松花蛋,還有就是罐頭這些食品的含鉛量相對的都較高,還容易因為飲食不健康,造成鐵的缺失和鉛的過量。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培養“認知控制”,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認知控制”是什麼?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維持注意力,或者說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它在的地方的能力,被稱為“認知控制”。

“棉花糖測試”是“認知控制”的一個著名試驗,“棉花糖測試”證明“認知控制”能力強的孩子,注意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於20世紀70年代,選擇的測試對象是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小學童。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

4歲的孩子坐在一張桌子旁邊,桌子上有一顆格外好吃的棉花糖。有人過來告訴他:

“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現在馬上吃,也可以等幾分鐘再吃。如果你選擇等待,那麼你會再得到一顆棉花糖,也就是一共得到兩顆棉花糖。”

米歇爾發現,如果孩子只是盯著棉花糖看,就很容易馬上吃掉棉花糖,但如果孩子能找到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那就很有可能忍住幾分鐘,最後吃到兩顆棉花糖。這些孩子能找到不同的方法轉移注意力,比如唱歌或自言自語。在多年的實驗過程中,這位科學家本人也會教孩子們一些方法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把棉花糖想象成周圍有鑲框,所以它只是一張圖片;或者不斷在內心提醒自己等一下可以有兩顆棉花糖。

實驗結束的14年之後,這些孩子已經快是高中畢業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能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得到兩顆糖的孩子,比方面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有能力聚焦於目標,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同時也更善於管理自己的衝動性舉動;而那些沒有等待的孩子,在他們18歲的時候,追求目標時仍難以獲得延遲滿足感。

等到他們30歲的時候,研究人員跟進追蹤他們的發展。結果發現,認知控制能力更強的受試群體與認知控制能力比較弱的同齡人相比,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健康上,都表現更佳,也就是賺更多錢、身體更健康。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性差的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會出現差錯、遺漏,從而出現馬虎、粗心等現象。

孩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遺傳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飲食因素。第一種是人為不可控的,我們就著重瞭解一下家庭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是很主要的影響因素。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叫毛豆的小男孩,上幼兒園根本連板凳都做不了,分分鐘看不住就在走廊,或者去操場,這樣很危險啊,所以學校老師只能和家長商量,讓孩子退學,不然安全問題真的沒辦法保障。

後來在瞭解後發現,毛豆的情況大部分由於家庭環境造成,毛豆的爸爸媽媽相對比較年輕,覺得帶孩子沒有經驗,就把孩子交給還比較精神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把毛豆當“寶貝金疙瘩”,孩子玩的時候,看繪本的時候都是捧著水和吃的,這邊一口水,那邊一口吃的,天熱了還有跟著玩耍的孩子扇扇子的,打蚊子的。像足了以前被伺候的“小皇帝”,爸爸媽媽偶爾出現,就是一股腦買很多玩具,毛豆就在這個家庭環境裡被寵成了無法無天的個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分析案例: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大意就是:

眼睛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看兩種不放在一起的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聽兩種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爺爺奶奶都是各種的端飯遞水,對孩子注意力是一種嚴重的破壞,當孩子還在研究這個遊戲怎麼玩的時候,爺爺奶奶的一個打岔,可能孩子的思維已經又被成功引誘到了別處,天天如此,學學如此,還有常不陪伴的爸爸媽媽,只會用多多益善的玩具來彌補孩子。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其實越少越好,越單一越好,你一股腦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的不斷跳躍,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2、飲食不良的因素:

如:鐵缺乏,缺鐵性貧血的孩子臨床上容易誤診為多動症;鉛中毒也會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孩子喜歡喝飲料,可樂,茶,咖啡,這些都有引起孩子興奮的東西。不要給孩子喝這些飲料。日常生活當中含鉛量高的食物有油條、爆米花、薯片和松花蛋,還有就是罐頭這些食品的含鉛量相對的都較高,還容易因為飲食不健康,造成鐵的缺失和鉛的過量。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培養“認知控制”,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認知控制”是什麼?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維持注意力,或者說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它在的地方的能力,被稱為“認知控制”。

“棉花糖測試”是“認知控制”的一個著名試驗,“棉花糖測試”證明“認知控制”能力強的孩子,注意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於20世紀70年代,選擇的測試對象是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小學童。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

4歲的孩子坐在一張桌子旁邊,桌子上有一顆格外好吃的棉花糖。有人過來告訴他:

“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現在馬上吃,也可以等幾分鐘再吃。如果你選擇等待,那麼你會再得到一顆棉花糖,也就是一共得到兩顆棉花糖。”

米歇爾發現,如果孩子只是盯著棉花糖看,就很容易馬上吃掉棉花糖,但如果孩子能找到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那就很有可能忍住幾分鐘,最後吃到兩顆棉花糖。這些孩子能找到不同的方法轉移注意力,比如唱歌或自言自語。在多年的實驗過程中,這位科學家本人也會教孩子們一些方法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把棉花糖想象成周圍有鑲框,所以它只是一張圖片;或者不斷在內心提醒自己等一下可以有兩顆棉花糖。

實驗結束的14年之後,這些孩子已經快是高中畢業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能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得到兩顆糖的孩子,比方面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有能力聚焦於目標,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同時也更善於管理自己的衝動性舉動;而那些沒有等待的孩子,在他們18歲的時候,追求目標時仍難以獲得延遲滿足感。

等到他們30歲的時候,研究人員跟進追蹤他們的發展。結果發現,認知控制能力更強的受試群體與認知控制能力比較弱的同齡人相比,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健康上,都表現更佳,也就是賺更多錢、身體更健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如何提高“認知控制”,加上注意力

1、“呼吸小夥伴”訓練法

給孩子準備一個毛絨玩具,孩子躺在地上,然後把這個毛絨玩具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他們吸氣的時候,就看著這個毛絨玩具升起來,數1、2、3、4,然後他們呼氣的時候,再次數1、2、3、4,這個時候毛絨玩具就隨著他們的呼氣降下去,就這樣持續幾分鐘。每天堅持做幾分鐘,對孩子的“認知控制”會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孩子一天的注意力也是有明顯的改善。

2、“棉花糖測試”訓練法

棉花糖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糖果和零食替代,用和“棉花糖測試”相同的方法,用雙倍糖果和零食作為獎勵,培養孩子“認知控制”能力的提高,這對於孩子的注意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各自孩子的物品進行訓練。

培養孩子的“認知控制”,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是一場任重道遠的旅途,作為家長,一定要切記不能焦慮,循序漸進,希望我們的這條道路都是一片坦途。

"

有粉絲私信我說:

我家孩子腦子倒是很聰明,但是特別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給他輔導家庭作業,我覺得自己心臟病都快有了。比如他們的數學計算題,上面是橫式計算題,下面是豎式計算題,只要算好豎式,給橫式寫上答案就好了,可是比如他明明算出來是38,寫到橫式上的答案就剩8了,不知道三是不是被他吃了,快氣死我了。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愛走神,做作業不專心就是因為孩子沒有聚精會神去學習,一開始的學習方法就不對,據專家們研究和調查,中國75%的兒童存在注意力不佳的狀態。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

注意力是什麼?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精闢地指出“注意是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注意力是人意識的具體表現,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維等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一事物的能力。

孩子各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l 歲以下的嬰兒不超過15 秒;

1歲半的寶寶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9分鐘;

4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12分鐘;

5--6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15--20分鐘;

10--12歲時,集中注意力時間約為25--30分鐘;

12歲以上集中注意力時間能超過30分鐘。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比如有寶媽說她家的孩子已經五歲了,腦子也很不錯,想要好好培養,但是送到英語培訓班發現,孩子根本沒有辦法認真做夠40分鐘,其實這很正常,這個年齡本來就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的集中注意力,如果非讓孩子注意力集中40分鐘,這確實有點強人所難。

瞭解孩子的注意力,首先要了解孩子每個年齡段注意力集中的大概時間,才能針對性地解決。研究證明: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提高的。我們要尊重孩子注意力發展的規律。

“我家孩子好像有多動症,老師經常給我們告狀,說孩子坐不住。上課時候就屬他最活潑,都快愁死了。”

“老師反應我家孩子上課永遠在神遊太虛,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孩子好像腦子夠用,做題的時候難得會做。相反那些最簡單的就比較離譜的錯了。”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老在關注其它的事情。”

這些都是所謂的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也就是家長眼裡的不專心,甚至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是相對嚴重的ADD——注意力失調症,或者是感覺統合失調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性差的大腦在篩選分析視覺看到的信息時,會受到不良干擾,信息會出現差錯、遺漏,從而出現馬虎、粗心等現象。

孩子為什麼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呢? 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遺傳因素,也有家庭因素和飲食因素。第一種是人為不可控的,我們就著重瞭解一下家庭環境因素和飲食因素。

1、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環境因素是很主要的影響因素。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叫毛豆的小男孩,上幼兒園根本連板凳都做不了,分分鐘看不住就在走廊,或者去操場,這樣很危險啊,所以學校老師只能和家長商量,讓孩子退學,不然安全問題真的沒辦法保障。

後來在瞭解後發現,毛豆的情況大部分由於家庭環境造成,毛豆的爸爸媽媽相對比較年輕,覺得帶孩子沒有經驗,就把孩子交給還比較精神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把毛豆當“寶貝金疙瘩”,孩子玩的時候,看繪本的時候都是捧著水和吃的,這邊一口水,那邊一口吃的,天熱了還有跟著玩耍的孩子扇扇子的,打蚊子的。像足了以前被伺候的“小皇帝”,爸爸媽媽偶爾出現,就是一股腦買很多玩具,毛豆就在這個家庭環境裡被寵成了無法無天的個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分析案例: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指出:“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大意就是:

眼睛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看兩種不放在一起的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清清楚楚地聽兩種來自不同方向的聲音。

孩子正在專心做一件事的,爺爺奶奶都是各種的端飯遞水,對孩子注意力是一種嚴重的破壞,當孩子還在研究這個遊戲怎麼玩的時候,爺爺奶奶的一個打岔,可能孩子的思維已經又被成功引誘到了別處,天天如此,學學如此,還有常不陪伴的爸爸媽媽,只會用多多益善的玩具來彌補孩子。對於孩子來說,玩具其實越少越好,越單一越好,你一股腦給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注意力的不斷跳躍,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後果。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2、飲食不良的因素:

如:鐵缺乏,缺鐵性貧血的孩子臨床上容易誤診為多動症;鉛中毒也會造成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另外孩子喜歡喝飲料,可樂,茶,咖啡,這些都有引起孩子興奮的東西。不要給孩子喝這些飲料。日常生活當中含鉛量高的食物有油條、爆米花、薯片和松花蛋,還有就是罐頭這些食品的含鉛量相對的都較高,還容易因為飲食不健康,造成鐵的缺失和鉛的過量。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培養“認知控制”,有助於提高注意力

“認知控制”是什麼?

注意力是學習的核心技能。維持注意力,或者說把注意力放在你想要它在的地方的能力,被稱為“認知控制”。

“棉花糖測試”是“認知控制”的一個著名試驗,“棉花糖測試”證明“認知控制”能力強的孩子,注意力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特·米歇爾於20世紀70年代,選擇的測試對象是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的小學童。做過一個棉花糖實驗。

4歲的孩子坐在一張桌子旁邊,桌子上有一顆格外好吃的棉花糖。有人過來告訴他:

“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現在馬上吃,也可以等幾分鐘再吃。如果你選擇等待,那麼你會再得到一顆棉花糖,也就是一共得到兩顆棉花糖。”

米歇爾發現,如果孩子只是盯著棉花糖看,就很容易馬上吃掉棉花糖,但如果孩子能找到辦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那就很有可能忍住幾分鐘,最後吃到兩顆棉花糖。這些孩子能找到不同的方法轉移注意力,比如唱歌或自言自語。在多年的實驗過程中,這位科學家本人也會教孩子們一些方法來轉移注意力,比如把棉花糖想象成周圍有鑲框,所以它只是一張圖片;或者不斷在內心提醒自己等一下可以有兩顆棉花糖。

實驗結束的14年之後,這些孩子已經快是高中畢業的時候,研究人員發現,當年能夠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得到兩顆糖的孩子,比方面直接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有能力聚焦於目標,不受外界干擾的影響,同時也更善於管理自己的衝動性舉動;而那些沒有等待的孩子,在他們18歲的時候,追求目標時仍難以獲得延遲滿足感。

等到他們30歲的時候,研究人員跟進追蹤他們的發展。結果發現,認知控制能力更強的受試群體與認知控制能力比較弱的同齡人相比,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健康上,都表現更佳,也就是賺更多錢、身體更健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如何提高“認知控制”,加上注意力

1、“呼吸小夥伴”訓練法

給孩子準備一個毛絨玩具,孩子躺在地上,然後把這個毛絨玩具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他們吸氣的時候,就看著這個毛絨玩具升起來,數1、2、3、4,然後他們呼氣的時候,再次數1、2、3、4,這個時候毛絨玩具就隨著他們的呼氣降下去,就這樣持續幾分鐘。每天堅持做幾分鐘,對孩子的“認知控制”會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孩子一天的注意力也是有明顯的改善。

2、“棉花糖測試”訓練法

棉花糖也可以用孩子喜歡的糖果和零食替代,用和“棉花糖測試”相同的方法,用雙倍糖果和零食作為獎勵,培養孩子“認知控制”能力的提高,這對於孩子的注意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各自孩子的物品進行訓練。

培養孩子的“認知控制”,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是一場任重道遠的旅途,作為家長,一定要切記不能焦慮,循序漸進,希望我們的這條道路都是一片坦途。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加強“認知控制”,別疏忽“呼吸小夥伴”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點兒媽媽,是一個二胎媽媽,左手執筆,右手育娃。用學習和思考的態度,努力走在做一個好媽媽的路上,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