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文 | 棉花

主打“新時代愈心”的《我們都要好好的》,是由劉濤、楊爍、金晨主演,聚焦社會家庭生活的婚戀話題劇。該劇曾在播前備受期待,當下首輪播放進入尾聲,收視和口碑卻均屬平平,目前豆瓣評分5.3。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該劇講述了劉濤飾演的家庭主婦尋找,與楊爍飾演的丈夫向前矛盾加劇、漸行漸遠,兩人離婚後各自實現二次成長的故事。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針對離異夫婦的設定,劇集結合當下“喪偶式婚姻”的社會熱點進行取捨,將重心放在了重返社會和再戰職場的女主主婦尋找身上。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可以說,本劇的題材選擇不可謂不成功,卻將一個本應“接地氣兒”、令觀眾極具代入感的現實題材劇,拍出了懸浮感。尤其是劇情邏輯的不合理和人物設定的套路化,均令這部劇離我們的現實生活相去甚遠。

“抑鬱症”淪為噱頭,“Stalker”名為痴情?

該劇導演劉雪松在採訪時,曾表示《我們都要好好的》劇情涉及到當下不少的熱點問題,如談戀愛期間的門第之見、職場女性婚後生活及離異家庭的孩子成長等。該劇或許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做到了對相關社會話題的展現,但卻囿於劇情邏輯和人物設定的不足,無力引導觀眾就此展開更深層次的討論。

劇中為了突出向前和尋找夫妻兩人的對立,分別為兩人設定了性功能障礙和抑鬱症的疾病,尤其著重刻畫了尋找的抑鬱症和焦慮障礙,卻不免失於刻意和不專業。

劇中,不僅心理醫生在對尋找的病因和症狀發展瞭解不足時,就斷言其後續會自殺和傷害孩子的情節太過跳脫,而且存在自殺傾向等重度抑鬱症狀的尋找想要回歸職場,也並不符合患者需要接受24小時看護的現實。

換言之,該劇在關注抑鬱症群體的同時,對抑鬱症的症狀和治療過程表現不足,不僅不利於消解反而加強了觀眾關於抑鬱症的固化印象。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另一方面,為了突出男主向前在工作中的拼命,該劇將其刻畫為經常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一年中約有300多天因工作不在家中居住、聽到老婆自殺卻依然忙於工作的“鐵人”。向前在與尋找離婚後,事業受挫的速度之快、力度之猛,也有點過於極端:

他因用人不善,從原全球知名公司IPD 大中華地區總裁的職位被辭退,又適逢股市大跌,期貨投資嚴重受損,為了撫養年幼的兒子,昔日風光無限的職場精英,一朝竟淪為靠力氣吃飯的送水工。

劇情設計的用力過猛,不免令本劇少了許多生活質感,人物設定的出格則令不少觀眾表示無法接受。 胡楠飾演的“小鮮肉”男二劉端端,對尋找一見傾心,在追求過程中驚現“Stalker”(意為跟蹤者,多指對某人過分痴迷的關注,可能包括親自跟蹤受害者、監視受害者或其他行為)情節。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劇中,他通過持續地觀察女主生活,在白板上密密麻麻得記錄下女主的生活細節,如“吃飯用右手拿筷子,吃飯過程中很喜歡擦嘴”、“每天進家門之後習慣把門反鎖”及“鬧鐘一般在早上6點”等。這種設定不僅與劇中著力渲染的浪漫痴情大相徑庭,而且令不少觀眾感到不寒而慄。

婚戀話題仍為硬通貨,“絕望主婦”卻難逆襲?

開篇“頂樑柱”和“賢內助”的搭配及悄悄變質的婚姻,堪稱無數婚戀話題的切入點。丈夫向前一心追求事業上的成功,幾乎完全忽略了對妻子的關懷和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妻子尋找,堪稱被婚姻的圍城壓垮了身心的中國式“絕望主婦”,“除了帶兒子,沒有人跟我說話”,對丈夫發出如此控訴,“家庭對你而言,其實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標配”、“你在用你的價值觀綁架我的人生”。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在這段一地雞毛的婚姻裡,愛情不曾隱身,甚至是最初的根源。向前選擇讓妻子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原因,是他認為賺錢就是對家人最好的呵護,“我太知道一個女人在外打拼有多辛苦,我更知道一個女人作為母親,對一個家庭有多麼的重要”。

對愛情的美好希冀,遠遠無法解釋和補償“喪偶式婚姻”中無數個日夜的慘淡。有人將其如此定義,夫妻一方沒有參與家庭活動,也沒有履行家庭義務的婚姻。但就我國全職主婦佔比較低的現狀而言,普通人感同身受的“喪偶式婚姻”,遠非劇中呈現的極端情況。而是大多表現為,夫妻雙方各有事業,但收入及家庭地位等不對等,且由於各自應酬玩樂的需求,雙方溝通不暢,精神陪伴日益漸行漸遠。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網友如此總結,“沒錢沒人沒心才是‘喪偶式婚姻’的主流”。此前《都挺好》中,妻子吳非的步步妥協、丈夫蘇明哲的變本加厲及兩人婚姻破裂的情節,就曾以同一話題刷屏。但該劇勝在前期人物性格的刻畫和情緒渲染的鋪陳較為到位,加之對原生家庭問題討論的延展,曾引發觀眾熱議不斷。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隨著劇情的推進,尋找完成了代表人生轉折的選擇,結束婚姻後回到職場,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家庭主婦變身職場女強人華麗逆襲”的橋段,與2017年大火的劇集《我的前半生》中的設定基本一致

雖然就轉變動機而言,尋找是由於自身抑鬱症病發,自發覺醒,主動選擇離婚,羅子君則是因丈夫出軌而被迫離婚。但兩者在職場中被人隨意使喚打雜、遇到貴人賞識後平步青雲的情節,則均呈現出一定的模式化。

直擊喪偶式婚姻,劉濤新劇《我們都要好好的》為何失真到“懸浮”

以往同類型國產劇,大多將矛盾的重心放在與丈夫的情感破裂及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愛和牽掛等方面,《我們都要好好的》另闢蹊徑,將女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作為劇情發展的核心驅動,實屬進步。但若後續劇情仍一味矮化全職主婦這一群體的價值,將其塑造為被動無助的受害者,將女主的“瑪麗蘇式逆襲”,架構於另一段“完美愛情”之上,不免有些可惜。

找對了切中當下的社會熱點和痛點的現實題材為原料,並不意味著就能做出一桌好菜。想要獲得觀眾的情緒認同,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節中,探索觀眾情感共鳴,或許比一味堆砌狗血猛料,更為行之有效。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